锦上添花看农耘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guang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农耘出生于黑水河畔的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他家是地地道道的壮族农民家庭,世代没有文化,父亲除了务农之外,还有一手裁缝手艺,在乡里被人称为“师傅”。父亲万万没想到,他的儿子农耘,后来竟成为替人做嫁衣的编辑,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三月三杂志社社长、副总编。
  初识壮文立志成才
  农耘从小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聪明过人,很招人喜欢。他从小就喜欢听民间故事、民间山歌,还爱好琴棋书画,爱听采茶戏,对粤曲、小调等都感兴趣。入学后,从小学到初中,农耘各科成绩优秀,但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不能去读高中。1954年夏季,农耘参加了县里的小学教师暑假学习班,然后被分配到硕龙中心小学当教师。他教语文,也教音乐,成了孩子王。农耘像一根破土而出的翠竹,在边关黑水河畔摇曳。
  一天,校长找到他说:“你小小年纪,不读书太可惜,而且你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很优秀,应该继续读书学习。现在桂西壮文学校招生,大新县要26人,咱们硕龙小学有1个名额,是带薪学习的。如果你愿意去,就让你去。”农耘听了喜出望外,心想岂能错过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连忙答应了校长。
  几天后,农耘背上简单的行李坐汽车到县城,和县里其他25名小学教师一起去了位于武鸣的桂西壮文学校(广西壮文学校前身)。
  桂西壮文学校坐落在武鸣河畔,白墙红瓦,错落有致。农耘为能来到广西壮文最高学府学习感到骄傲和自豪。
  不学不知道,学了“乐”一跳。农耘学的壮文是拉丁拼音文字,和古老壮族民间歌书、戏文、故事、经书书本上用的借汉标音的方块壮字不一样。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的新壮文,有22个声母、108个韵母和8个声调,新壮文只表声,不表意,其书写方法与英语一样,只是读音不同。
  农耘是壮族人,从小就讲壮话,虽然南部方言和以武鸣壮话为基础方言的壮语标准音有差别,但他很快就掌握了标准壮语。他学习3个月就能用壮文来记录山歌、传说,还能用壮文写日记、书信、故事。
  农耘以优异的成绩结束培训班的学习回到大新,作为县里第一代壮文教师,他不仅用双语教学生,还下农村用壮文扫盲。
  在壮文教学实践中,农耘发现懂壮语容易,但用壮文难;讲壮话不难,但用壮文写文章难。这里面,还有个壮汉翻译的问题。把壮语翻译成汉语不容易,把汉语翻译成壮文就难上加难。他体会到,壮汉对译是他学习路上的拦路虎,必须把它攻克。
  不久,农耘又有机会第二次走进壮文学校壮语专修班学习。他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壮文、使用壮文是一门大学问,不是三五个月、三两年就可以学好的,要使自己成为壮汉文翻译家,要走的路还很长,而且,要想把翻译工作做好,汉语水平也要提高。
  锤炼汉语实现梦想
  1960年,农耘在领导、同事的鼓励下想报考大学,但他没读过高中,复习应考十分困难。求知欲强的他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向同学、朋友借来应考资料,废寝忘食补习各个学科。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考上了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以双语学生身份攻读中国语言文学。
  在几年的学习时间里,他学了中国古典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还有语言学、文字学、文艺理论等30门功课。在文艺各方面得到进一步深造,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他经常用壮汉两种文字创作,在班上的墙报里经常能看到他的文章。
  毕业时,虽然有不少市里的单位可以选择,但他却选择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最后,他被分配到合山矿务局子弟中学任教师。自此,他除了用心教学之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艺创作活动。
  1969年冬,农耘被安排到矿井下劳动,他紧跟时代,紧跟政治,紧跟潮流,把汗水洒在坑道上,把心血和墨水用在事业上。在井下劳动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艺创作。一年后,他调到矿上当秘书,后来又做宣传干事。
  在人生道路上,农耘实现了攀登人生高峰的第一次“撑杆跳”,从教书匠,到支部书记,到合山矿务局党委宣传部长。然而,他更感兴趣的还是写作。他开始写散文诗、散文、诗歌等一系列作品,在《广西日报》《南宁晚报》《柳州日報》《广西文学》等报刊上发表。1983年,短篇小说《深山橘子甜》荣获国家煤炭部优秀文学奖,而且还去北京参加颁奖大会,认识了北京文艺界的许多作家和诗人,老作家萧军、贺敬之分别给他颁发奖状和奖品,令他激动万分。
  至此,一个文坛上诚实憨厚的耕耘者开始成熟,在百越大地上,用辛勤的汗水浇开了双语作家、翻译家的朵朵红花。
  勤恳工作不断攀登
  1985年,上级派调农耘到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工作。
  《三月三》是壮汉双文种综合性大型民族文化刊物,时任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覃应机题写的刊名。其编辑人员多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的民族文化学者。《三月三》杂志在全国声名远播,那时最多的一期发行印数达150万册,发行量远超其他同类刊物。
  在当时,不经过千人挑一的甄选是很难到《三月三》编辑部工作的。于是有人质疑:农耘何德何能,一纸调令就从大山里调到了广西三月三杂志社,他能胜任这项工作吗?
  农耘自信满满,拿出两张文凭,一张是壮语文专修班毕业证书,一张是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毕业证书,再加上他用壮汉两种文字写作、翻译的作品,终于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农耘能编审壮汉两种文稿,被人称为两语双文作家、诗人和翻译家,是难得的专业人才。
  作为一名新人,秉承壮族人民勤劳纯朴性格的农耘在杂志社除了分内的编辑工作外,还兼做很多琐碎的行政后勤工作。如跑工厂、收发文件、送样书、发稿费等。在编辑工作方面,他认真阅读每一篇来稿,还给作者写信沟通交流创作心得,或者指导作者怎么修改文章。当时杂志社来往客人多,有读者、作者,还有民族文化专家、学者,再加上“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也在杂志社挂牌,杂志社都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中心”了。农耘发扬在矿山的老黄牛精神,勤勤恳恳用心把每一件事做好,得到了大家的敬重和赞扬。   繁杂的工作并没有降低农耘的创作热情。他在百忙中做了几件大事:第一,继续发奋写作,不断在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第二,补充、整理在合山时发表过的散文、报告文学和一些厂史、矿史等纪实文集;第三,广泛阅读报刊资料,编选出版了《当代大学生散文诗选》《新潮小说集》和报告文学集《勤星璀璨》等。1990年4月,他出版了第一部散文诗集《远帆》,紧接着当年10月又出版纪实散文集《煤城纪实》,在广西文坛上引起不小的反响。
  天道酬勤,农耘迎来了他的又一次“撑杆跳”。1991年4月,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2年1月,他的辛勤工作得到了上级认可,被任命为广西三月三杂志社社长兼副总编。人逢喜事劲头足,他的工作更加繁重,作品更多。在创作的同时,他每年编审、翻译壮文和汉文书稿达200万字之多。
  笔耕不辍硕果累累
  农耘是诚实憨厚的耕耘者,他在百越大地上,用辛勤的汗水,浇开了民族文化的朵朵红花;农耘是坚毅勇敢的淘金者,张开双臂拥抱社会、拥抱生活,善于从沙砾中炼出金子,他深信大山里的石头可攻玉,他深知大海里的蚌壳能养珠。他的散文诗《远帆》,就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那《矿长井口一支烟》道出了矿工的心声;那煤城《喷泉》和《煤海的战歌》报道了煤城的喜讯;《海风》撑开了出海的《远帆》,,呼唤这载满理想的帆乘风破浪,顺利到达彼岸;在南国边关的足迹中,我们看到《友谊关的弹痕》,《金鸡山上》的古炮,还有那《通往哨卡的路》上,边关战士留下的《剑麻诗》;南国山野的生灵,青山秀水的情思,如《花山的歌》《斜塔写意》《小连城的思索》等。南国的山山水水,边疆的花花草草,矿井下的矿工,哨位上的士兵,山寨里的种田人,边贸的商贩、学生、妇女、儿童……都在他的笔下生花。
  散文诗是散文与诗相结合而生,它有诗的意境,有诗的语言,但它可以不讲究韵律,也不用分行排列,像散文一样,可叙事,可抒情,自由随意,信马由缰,兴尽而返。它篇幅短小而富有韵味。农耘的《远帆》《心歌浅唱》中的散文诗,基本上体现上述艺术和特色。他的每一篇散文诗首先具有诗的特点,其次是有散文的形式。他的文字朴实生动,少有玩弄词句的文字游戏。他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对每一篇散文诗,从立意构思,到章法、层次、用词造句,都考虑得精当周到。因此,他的作品都很耐看,上口,回味无穷。
  通观农耘众多的散文、报告文学作品,一个最突出的印象就是真实,农耘说虚情假意的散文是最倒人胃口的。他始终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和方法,写人生、写矿山、写边关、写民族山寨、写边关贸易……正如他在《纪念树》后记中说,他写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是自己的亲身感受,把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写出来,使文章有个人明显的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这就是他的写作成功的重要经验。
  老骥伏枥尽献余热
  农耘退休后,并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他先到新华社广西分社参加《南国春潮》报告文学丛书的采编工作,他跑遍广西,一口气写了18篇报告文学。后来又到国土资源厅參加《土地志》编写工作。史志是以时间为序,真实纪实,不议论,不评说,不虚构,不描写,与文学创作相差甚远。他碰到了难题,就重新学习史志的写作方法,用逻辑思维掌握史志的写作要素,全心投入工作,不知不觉就过了好几年。他先后参加编写永福、阳朔、贺州、防城、罗城等地的《土地志》和鹿寨、横县、田阳《土地志》的修改工作。
  2008年,他又应邀参与《龙滩水电建设工程志》的编写工作,用一年的时间和编写组的同志一起完成了150万字的长卷巨著。接着又被广西林业厅邀去参与编写100多万字的《广西林业志》。在这期间,他还写了一系列散文、报告文学,还学会了用电脑写作,编辑书稿,真是“八十太婆学绣花”了。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古梅无它求,点红暖人间。”永不服老,是农耘的脾性。
  农耘常以苏轼的《浣溪沙·游薪水清泉寺》中的诗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自励。现在,80多岁的他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他说,《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发布了,壮文的发展前景大有可为,我要创作出更多的壮文和汉文作品,为民族文化事业尽献余热!
  如果把民族文化比喻成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大花园,那么农耘在汉壮文翻译、写作方面的成就以及史志写作就像是一:朵朵小花,给这个大花园增彩添香,闪耀着独特的民族风采。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在“壮族老家”上林县巷贤镇高贤社区磨庄,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有史料可考,在明代中叶,磨庄先民便聚于此,庄名原叫圩地,是各族边民农副产品交换集散地,至清初时居有十三姓先民,共建康阜社坛作本地民族团结标志建筑。晚清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有十二姓陆续迁走,唯磨姓居民凭种植、养桑蚕缫丝、砖瓦业、做豆腐和小买卖艰难留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磨庄,村民发奋创业,
期刊
人间四月芳菲尽,壮乡桃花妖娆开。壮乡的春天是从桃李报晓开始的,山前、坡后、村寨、溪边,任李花、桃花恣意浸染,百里花道,灼灼其华。我们凌云县摄影协会一行沿着布柳河畔,闻着花香,踏着泉水叮咚,蜿蜒而上,去寻找古老的壮族传统织布工艺。  来到凌云县玉洪瑤族乡合祥村各腾屯,这是一个壮族聚居的村寨,20世纪80年代前,这里的村民都是自己种棉花,从纺纱、织布、染布到缝制衣裤鞋袜,一家人的衣物用品都是靠一双手,
期刊
张三问一位外国游客:“您叫什么名字?”  “瓦力库纳瓦拉卡索亚瓦,您呢?”  “我叫張三。”  “张……哦,天哪,你们中国人的名字太难记了!”
期刊
“把烧红的煤砂罐放到一个事先放着生松枝的炉坑里,烫出的青烟,就可以给烧制好的罐子釉上黑釉。”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煤砂罐制作技艺传习所举行的煤砂罐煅燒开炉仪式上,四把镇四把社区三堆屯66岁的民间工匠吴昌术向村民们传授从寻找原料、碾粉、配料到制坯、煅烧、过釉等煤砂罐制作技艺,点燃仫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星火,深受欢迎。  仫佬族聚居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过去人们常用煤炭作为燃料,而铁
期刊
乌蒙府临江县城有一个木匠,他的手艺巧夺天工,不仅粗木活做得好,细木活更是出类拔萃,他雕刻的人物、花草、鱼虫、鸟类涂上颜色后无不栩栩如生,人们都称他为“赛鲁班”。来找赛鲁班拜师学艺的人踏破了门槛,他挑来选去,最后选中了四个徒弟。  这四个徒弟都很有灵性,那木匠活不论粗活细活,一看就会,一点就通。赛鲁班不由得打起了小算盘,老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再这样下去,“赛鲁班”的名号就要被他们抢去了,这可不
期刊
黄昏时,陆定坤回村部去了。路过山下的小溪时,他忽然听到一阵哭声。潺潺溪水声中,那哭声隐隐约约地听不真切。天快黑了,是谁在溪边哭?陆定坤试探着朝溪坎边问:“谁呀,谁在哭啊?”问了几声,没有人回答。陆定坤担心有人遇到了什么伤心事,一时想不开,便往溪坎边走去。可是,他站在溪坎边看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有看见。陆定坤觉得奇怪,明明听到有人哭,怎么连个人影也没有看到?  陆定坤站了一会儿,再没听到哭声,便回村部
期刊
抹黑脸是彝族群众接亲时的一种习俗。在广西隆林、西林一带的彝族地区,抹黑脸的习俗又别具特色,接亲、节庆日都有抹黑脸的习俗。  彝族人民认为抹黑脸能驱邪除病、护身保体,象征吉祥如意。相传,从前老虎总来侵扰彝寨,有个勇敢的猎人挺身而出去打老虎,可是总斗不过老虎。他回到家看到做饭的锅底上黑黑的灰,心生一计,就用锅灰把脸抹黑后,上山打老虎。老虎看到他,不知是什么怪物,吓得转身便跑,再也不敢来了。从此以后,人
期刊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据统计,华人人口占新加坡总人口的74%,是新加坡最大的“少数民族族裔”。从新加坡早期华人祖先的来源地来看,多数移民来自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潮汕、福建和海南。因此,新加坡的新年习俗更多地保留了福建和广东的习俗。因为华人人口在数量上占大部分,为了尊重华人群体,新加坡法律规定,为庆祝中国新年,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和初二为法定假期。  中国新年临近的一整个月,新加坡的
期刊
父亲是在我刚调换部门、工作特别忙碌的时候悄然离去的。他病重时一再叮咛母亲,不要动不动就把病情告诉我,以免影响我的工作。他如同天下所有伟大的父亲那样,为了儿女,即使是到了生命的尽头,依然为儿女们着想。在父亲离去后的日子里,我愧疚,我自责,为不能在父亲生命弥留之际尽到自己的孝心而感伤。很多个夜晚,我仰望星空,感觉父亲已化作天上的一颗星辰,又如暗夜里的一座灯塔,在远处闪烁光芒,指引着我一路继续前行…… 
期刊
壮族是十分重视过年过节的一个民族。在一些壮族地区,人们几乎每个月都有自己的节庆。  按节日的轻重排列,壮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庆是春节,其次是七月十四鬼节、三月三、小年、清明节和八月十五中秋节。此外,还有青蛙节、牛魂节、端午节、莫一大王节、重阳节、尝新节、冬至节、送灶节等。  壮族人的春节概念是从每年的腊月开始的。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围绕春节进行各种筹备活动,比如着手准备榨油、榨糖、加工爆米花的糯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