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一般性的新闻报道是体现这一作用的常规做法。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深度报道正在成为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一些强势媒体正在用“深益求深”的魅力敲开公众的心扉。而对基层媒体而言,深度报道恰恰是他们的短板所在,作为不具备优势的基层媒体究竟该怎么应对这一挑战呢?本文就重点探讨一下,在发展战略层面,作为基层媒体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应有的功能与责任,适时做出加强深度报道的重大调整,寻找基层媒体顺利发展的途径。
一、媒体当前面临的新闻发展走向的现状
深度报道是新闻执着于追求深刻性的一种写作旨趣,它是一种“类文体”,一种思想方法,是一种立体式的新闻思维方式;它强调多层次、综合地把握和揭示新闻事件的过程及新闻事件与社会的联系,探讨时代的精神状况,描述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深层含义。常以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实录性报道、传记性报道等独立文体或以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大型报道为主的组合文体的形式,通过强调深刻与全面,大大增强了深度报道的视觉冲击力。一直以来,新闻界的传统讲求客观和中立,但客观报道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特别是客观报道会造成记者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上的欠缺,之后在新新闻主义主导下导致了放弃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假新闻泛滥,而深度报道则一直恪守着用事实说话的原则,通过对复杂新闻事件的解释、分析和前瞻,向公众传输更多、更有用的信息,顺应了受众的需要,得到了社会责任理论给予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虽然广播和电视由于其信息的易逝性,从理论上讲不宜进行深度报道,然而实践证明,只要应用得巧妙和务实,也一样会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这使深度报道实现了泛媒介化,成为目前世界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它也成为中国新闻写作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走向之一。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推出《焦点访谈》,之后不久又推出了《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栏目,与此同时,各级地方电视台的深度报道栏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火如荼。
二、基层媒体在发展深度报道方面所处的弱势地位
从前面的阐述中我们明白,各媒体强化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但由于深度报道是一种长篇幅的报道,主要用于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反映;它不是一般的报道现象,而是深入到事物内部和各个侧面,全方位地去透视矛盾、分析矛盾,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内涵,反映事件的深层意义;除通常的用事实说话外,还要求有分析、有解释、有评论,有说明来龙去脉,讲清原因结果,并能预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天的意义来。因此,深度报道对记者的要求很高,往往要求记者具有出类拔萃的观察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而这些要求却恰恰都是基层媒体记者所欠缺的。
首先,基层媒体一般都是指市、县级的媒体,由于基层媒体所处的环境区域局限,一般只能对一些小的新闻事实进行一般性报道,而深度报道是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反映,故基层媒体通过采写深度报道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反映的机会并不多。其次,即使所在县域偶尔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因基层媒体记者受自身素质及技能水平所限,一般情况下也不太容易敏锐发现并及时挖掘出来,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深度报道。再次,即或基层媒体记者捕捉到了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并准备下大力气对其予以深度报道,但基层媒体往往受到单位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条件制约及其它来自外界方方面面干扰因素的影响,也往往会造成深度采访报道中途夭折,即使勉强完成报道的也达不到预期目的和效果。所以,各基层媒体普遍存在深度报道领域真空或者即使是开辟了所谓的深度报道栏目,也是华而不实,挂了深度报道的虚名而以,任何题材的采写都貌似深度报道,结果只是深度报道没深度,空话废话一大篇,而鲜有质量高、影响大的深度报道问世。鉴于此,这里就探讨一下基层媒体怎样实现深度报道的实质性的进展。
三、基层媒体发展深度报道的几点思考
<一>要正确认识深度报道的重要性,准确定位深度报道在基层媒体的地位,破除原来旧的思维观念,重视并加强深度报道的力度。深度报道可在某项重大决策尚未出台或正处于酝酿阶段时起到启示作用、依据作用;当党和政府的某项政策已经形成,群众尚未理解或存在疑惑时,深度报道可以起到解释作用、推动作用;深度报道在选择题材时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事实背后的事实,剖析事理,切中时弊,直逼要害,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深度报道反映的新闻事实,大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作者能越过事实本身,对事态发展进行前瞻和对未来社会走向进行预测。这使深度报道拥有得以发展并受欢迎的政治基础、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深度报道在我国兴起并发展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让媒体最大限度满足了受众需求,成为社会民众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和让领导重视、群众满意、社会关注,赢得行业竞争的利器。目前,绝大部分基层媒体的功能仅仅是疲于应付当地地方党委、政府安排的各类常规性的新闻报道,无暇顾及深度报道,或是认为能够进行深度报道的新闻事件都和党委、政府的要求冲突,无法实施深度报道。 其实存在这种认识的偏差,主要是没有妥善处理好理性分析与客观报道的关系,因为深度报道偏重理性思辨,如果把握不好,会显得主观色彩太浓和感情渲染过重。做深度报道的态度应该是记者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充满公正与正义,要对新闻事件的诸多要素予以整合,要树立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为了轰动效应而炒作,这种平衡的心态非常重要。要明白深度报道记者不是“揭黑记者”,不是只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不是以向别人泼脏水来炒作自己。一个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以及一篇负责任的报道,必然要综合比较新闻事件各元素的社会价值,做到负面新闻正面做、负面新闻起到正面效果,这才是深度报道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的价值所在。只要用这种平常心妥善处理好理性分析与客观报道的关系,就不会让可以做深度报道的好素材白白浪费了。
另外一个方面,媒体是有事业主体性质的,其首要角色是党和政府的“喉舌”“阵地”;其首要功能是通过信息传播进行政治动员和社会服务;其首要责任是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大众传媒是所谓“社会之公器”,就意味着它应该代表全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以维护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为首任;次任才是媒体自身的经济利益。倘若位次颠倒,“社会公器”应有的社会义务则无从体现。因此基层媒体应该努力转变只把镜头对准上面、对准领导、对准名人、对准富商老板的怪圈,不能只是一味的讨领导欢心,只图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寻求最大利益回报。特别是在基层媒体本身就存在可供深度报道的重大事件和有重要新闻价值的新闻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更是要杜绝被樊葵先生称为“传媒歧视”⑶的现象发生,把镜头更多的对准基层、对准群众。李普曼在其《舆论学》中提出了两个环境的理论:一为现实环境,一为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主要由媒介构建,又称为媒介环境。媒介环境反映现实环境,这就要求大众传媒将信息触角伸向可能触及的任何角落,以广角镜头对这个世界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其实在基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存在很多貌似不以为然,实则隐含重要价值的新闻素材。基层媒体相对而言更加贴近群众,只要我们沉下身子,深入群众,可供深度报道的好素材就会不断地涌现出来,基层媒体可供挖掘的深度报道素材匮乏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不断学习、善于积累、反复研究,努力提高深度报道采写的技能水平。从事新闻工作的新闻人对于各类新闻稿件的写作是一种“积累,运用,再次积累,进而再次运用的过程”。记者只是一种职业,即“记”之者,就是调查和记录整个事件发展的过程和细节的工作者。新闻就是用真实确凿的事实告诉读者事件背后的真相,并尽可能地理清事实真相,而不是要居高临下地“监督任何人和监督任何事。”我国的国家体制决定了新闻媒体发展模式,即用一种职业的平常心去做新闻,才可能做出非情绪化的、较为客观扎实有分量的新闻。好的深度报道,是在将事实真实告诉读者受众的同时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受众自己去从内心深处玩味各种的“戏剧冲突”。 因此写好深度报道的关键就在于选好角度,怎么才能培养自己的新闻触觉即角度敏感呢? 这就需要平时的“思想积累”和“生活积淀”,平时要善于多思、多看,以此拓展自己的眼界,开阔思维空间,要敢于拓展自己的思辩性,思想敏锐,角度才会独到,报道也才具有深度。具体操作中:事实清晰,采访前定角度;事件复杂,采访中提炼角度。在选好角度的基础上还要很好地把握采访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基本上是第二落点的报道,为了确保采访的真实、准确,要尽可能做到独立采访;不让当事人陪同采访,一竿子扎到最基层,从下到上进行采访;为了避免报道偏激需要反复进行采访;要不带感情色彩,平等对待采访对象;做到公开采访与隐形采访并重;还要有质疑精神。因为深度报道故事性要求更强的特性,在深度报道写作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⒈写作开始要有明确的主线,并依次对采访素材进行取舍。深度报道忌无主次罗列采访素材,力争让读者看到你欲通过报道想表达的东西;⒉用事实说话,通过你的采访挖掘出的事实来表达你的观点,不以自己的感情、好恶来左右采访,忌捕风捉影;3、平等体现矛盾双方的看法,给所有的当事人以平等表达的机会,让各方观点的精华得到最充分的体现;4、在写作中,把采访到的事实公正地予以表述,用事实来左右读者的评判,比用专家来影响读者的评判更有力。
一、媒体当前面临的新闻发展走向的现状
深度报道是新闻执着于追求深刻性的一种写作旨趣,它是一种“类文体”,一种思想方法,是一种立体式的新闻思维方式;它强调多层次、综合地把握和揭示新闻事件的过程及新闻事件与社会的联系,探讨时代的精神状况,描述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深层含义。常以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实录性报道、传记性报道等独立文体或以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大型报道为主的组合文体的形式,通过强调深刻与全面,大大增强了深度报道的视觉冲击力。一直以来,新闻界的传统讲求客观和中立,但客观报道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特别是客观报道会造成记者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上的欠缺,之后在新新闻主义主导下导致了放弃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假新闻泛滥,而深度报道则一直恪守着用事实说话的原则,通过对复杂新闻事件的解释、分析和前瞻,向公众传输更多、更有用的信息,顺应了受众的需要,得到了社会责任理论给予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虽然广播和电视由于其信息的易逝性,从理论上讲不宜进行深度报道,然而实践证明,只要应用得巧妙和务实,也一样会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这使深度报道实现了泛媒介化,成为目前世界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它也成为中国新闻写作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走向之一。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推出《焦点访谈》,之后不久又推出了《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栏目,与此同时,各级地方电视台的深度报道栏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火如荼。
二、基层媒体在发展深度报道方面所处的弱势地位
从前面的阐述中我们明白,各媒体强化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但由于深度报道是一种长篇幅的报道,主要用于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反映;它不是一般的报道现象,而是深入到事物内部和各个侧面,全方位地去透视矛盾、分析矛盾,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内涵,反映事件的深层意义;除通常的用事实说话外,还要求有分析、有解释、有评论,有说明来龙去脉,讲清原因结果,并能预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要求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天的意义来。因此,深度报道对记者的要求很高,往往要求记者具有出类拔萃的观察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而这些要求却恰恰都是基层媒体记者所欠缺的。
首先,基层媒体一般都是指市、县级的媒体,由于基层媒体所处的环境区域局限,一般只能对一些小的新闻事实进行一般性报道,而深度报道是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反映,故基层媒体通过采写深度报道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反映的机会并不多。其次,即使所在县域偶尔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因基层媒体记者受自身素质及技能水平所限,一般情况下也不太容易敏锐发现并及时挖掘出来,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深度报道。再次,即或基层媒体记者捕捉到了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并准备下大力气对其予以深度报道,但基层媒体往往受到单位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条件制约及其它来自外界方方面面干扰因素的影响,也往往会造成深度采访报道中途夭折,即使勉强完成报道的也达不到预期目的和效果。所以,各基层媒体普遍存在深度报道领域真空或者即使是开辟了所谓的深度报道栏目,也是华而不实,挂了深度报道的虚名而以,任何题材的采写都貌似深度报道,结果只是深度报道没深度,空话废话一大篇,而鲜有质量高、影响大的深度报道问世。鉴于此,这里就探讨一下基层媒体怎样实现深度报道的实质性的进展。
三、基层媒体发展深度报道的几点思考
<一>要正确认识深度报道的重要性,准确定位深度报道在基层媒体的地位,破除原来旧的思维观念,重视并加强深度报道的力度。深度报道可在某项重大决策尚未出台或正处于酝酿阶段时起到启示作用、依据作用;当党和政府的某项政策已经形成,群众尚未理解或存在疑惑时,深度报道可以起到解释作用、推动作用;深度报道在选择题材时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事实背后的事实,剖析事理,切中时弊,直逼要害,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深度报道反映的新闻事实,大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作者能越过事实本身,对事态发展进行前瞻和对未来社会走向进行预测。这使深度报道拥有得以发展并受欢迎的政治基础、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深度报道在我国兴起并发展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让媒体最大限度满足了受众需求,成为社会民众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的有效途径,和让领导重视、群众满意、社会关注,赢得行业竞争的利器。目前,绝大部分基层媒体的功能仅仅是疲于应付当地地方党委、政府安排的各类常规性的新闻报道,无暇顾及深度报道,或是认为能够进行深度报道的新闻事件都和党委、政府的要求冲突,无法实施深度报道。 其实存在这种认识的偏差,主要是没有妥善处理好理性分析与客观报道的关系,因为深度报道偏重理性思辨,如果把握不好,会显得主观色彩太浓和感情渲染过重。做深度报道的态度应该是记者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充满公正与正义,要对新闻事件的诸多要素予以整合,要树立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为了轰动效应而炒作,这种平衡的心态非常重要。要明白深度报道记者不是“揭黑记者”,不是只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不是以向别人泼脏水来炒作自己。一个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以及一篇负责任的报道,必然要综合比较新闻事件各元素的社会价值,做到负面新闻正面做、负面新闻起到正面效果,这才是深度报道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的价值所在。只要用这种平常心妥善处理好理性分析与客观报道的关系,就不会让可以做深度报道的好素材白白浪费了。
另外一个方面,媒体是有事业主体性质的,其首要角色是党和政府的“喉舌”“阵地”;其首要功能是通过信息传播进行政治动员和社会服务;其首要责任是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大众传媒是所谓“社会之公器”,就意味着它应该代表全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以维护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为首任;次任才是媒体自身的经济利益。倘若位次颠倒,“社会公器”应有的社会义务则无从体现。因此基层媒体应该努力转变只把镜头对准上面、对准领导、对准名人、对准富商老板的怪圈,不能只是一味的讨领导欢心,只图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寻求最大利益回报。特别是在基层媒体本身就存在可供深度报道的重大事件和有重要新闻价值的新闻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更是要杜绝被樊葵先生称为“传媒歧视”⑶的现象发生,把镜头更多的对准基层、对准群众。李普曼在其《舆论学》中提出了两个环境的理论:一为现实环境,一为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主要由媒介构建,又称为媒介环境。媒介环境反映现实环境,这就要求大众传媒将信息触角伸向可能触及的任何角落,以广角镜头对这个世界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其实在基层、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存在很多貌似不以为然,实则隐含重要价值的新闻素材。基层媒体相对而言更加贴近群众,只要我们沉下身子,深入群众,可供深度报道的好素材就会不断地涌现出来,基层媒体可供挖掘的深度报道素材匮乏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不断学习、善于积累、反复研究,努力提高深度报道采写的技能水平。从事新闻工作的新闻人对于各类新闻稿件的写作是一种“积累,运用,再次积累,进而再次运用的过程”。记者只是一种职业,即“记”之者,就是调查和记录整个事件发展的过程和细节的工作者。新闻就是用真实确凿的事实告诉读者事件背后的真相,并尽可能地理清事实真相,而不是要居高临下地“监督任何人和监督任何事。”我国的国家体制决定了新闻媒体发展模式,即用一种职业的平常心去做新闻,才可能做出非情绪化的、较为客观扎实有分量的新闻。好的深度报道,是在将事实真实告诉读者受众的同时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受众自己去从内心深处玩味各种的“戏剧冲突”。 因此写好深度报道的关键就在于选好角度,怎么才能培养自己的新闻触觉即角度敏感呢? 这就需要平时的“思想积累”和“生活积淀”,平时要善于多思、多看,以此拓展自己的眼界,开阔思维空间,要敢于拓展自己的思辩性,思想敏锐,角度才会独到,报道也才具有深度。具体操作中:事实清晰,采访前定角度;事件复杂,采访中提炼角度。在选好角度的基础上还要很好地把握采访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基本上是第二落点的报道,为了确保采访的真实、准确,要尽可能做到独立采访;不让当事人陪同采访,一竿子扎到最基层,从下到上进行采访;为了避免报道偏激需要反复进行采访;要不带感情色彩,平等对待采访对象;做到公开采访与隐形采访并重;还要有质疑精神。因为深度报道故事性要求更强的特性,在深度报道写作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⒈写作开始要有明确的主线,并依次对采访素材进行取舍。深度报道忌无主次罗列采访素材,力争让读者看到你欲通过报道想表达的东西;⒉用事实说话,通过你的采访挖掘出的事实来表达你的观点,不以自己的感情、好恶来左右采访,忌捕风捉影;3、平等体现矛盾双方的看法,给所有的当事人以平等表达的机会,让各方观点的精华得到最充分的体现;4、在写作中,把采访到的事实公正地予以表述,用事实来左右读者的评判,比用专家来影响读者的评判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