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前景展望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hao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科技圈公认的一项具有革命性前景的新技术,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资本的热捧。从2015年开始,虚拟现实技术也在新闻业崭露头角,各大世界主流媒體纷纷尝试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新闻。本文主要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当前的一些应用和优势,同时对于虚拟现实新闻面临的局限和挑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媒介;新闻伦理
  一、虚拟现实新闻的定义
  虚拟实境(英语: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简称虚拟技术,也称虚拟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感觉仿佛身历其境,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用户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三维世界视频传回产生临场感。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感应、显示及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和传统的计算机技术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强调了虚拟系统中人的主导作用。从过去人只能从计算机系统的外部去观测处理的结果,到人能够沉浸到计算机系统所创建的环境中,从过去人只能通过键盘、鼠标与计算环境中的单维数字信息发生作用,到人能够用多种传感器与多维信息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从过去的人只能以定量计算为主的结果中启发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到人有可能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环境中得到感知和理性的认识从而深化概念和萌发新意。在未来的虚拟系统中,人们的目的是使这个由计算机及其它传感器所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去尽量“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是强迫人去“凑合”那些不是很亲切的计算机系统。
  将虚拟现实技术和新闻报道结合起来,自然就形成了虚拟现实新闻。同传统新闻报道手段相比,虚拟现实新闻更加突出强调了新闻展现形式的“在场感”,受众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新闻的第一现场。真实发生的事件在这样一个虚拟的世界当中能够最大程度的被重建,所有的内容可以在同一时间多维度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二、虚拟现实新闻的运用
  早在2015年,《今日美国》就尝试在游戏当中报道新闻,帮助记者讲述新闻故事,由于刚刚接触这样的报道手法,受众对于这种技术并不是很了解,同时也打破了受众对于传统新闻报道的认识,所以这次的尝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反响。《纽约时报》则是美国另一家对于VR技术十分青睐的传统媒体,在2015年11月《纽约时报》推出了NYT VR这个虚拟现实平台,尝试通过虚拟现实来叙事。《纽约时报》创立了行业内第一个全职的虚拟现实编辑,他会和集团内新闻、视频、图片和市场部门的30多位同事合作,在全世界范围内用虚拟现实技术拍摄新闻现场。有一些VR视频需要耗费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拍摄。《纽约时报》的大胆尝试在很多新闻事件中得到了良好的反馈,观众可以看到巴黎恐怖袭击以后人们悲伤的表情,可以体验美墨边境荒凉萧条的风貌,还可以感受到总统竞选现场的狂热气氛。除此以外,《纽约时报》还和Google、通用电气等公司合作,免费在街头派发Google Cardboard(一个用纸板叠成的DIY式的VR头套)。这样人民就不用购买昂贵的VR套件,只需要把手机塞到Google Cardboard里面,就可以观看虚拟现实的内容。
  国内的媒体领域也主动追赶潮流,开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新闻报道。澎湃新闻从2014年5月开设“全景现场”专栏,进行静态全景和全景视频新闻的发布。2015年6月,“东方之星”客船发生倾覆事故后,新京报的新媒体中心连续发布了8条3D模拟视频,力求为观众还原真实的现场状况。2015年9月,财新传媒发布了国内第一个虚拟现实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在业界引发了关注。
  不过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虚拟现实新闻,尚未形成一套规范标准的行业准则,虚拟现实新闻的制作依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优势
  (一)提供沉浸式内容
  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中提到,人和媒介都不外乎是人感觉能力的扩展和延伸。就从这点而言,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说是最完美契合麦克卢汉理论的媒介载体,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从多个维度扩展人的感知,因而最终创造的就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这种体验还会隔绝当前受众所处的环境,而置身于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环境,这就像是在一瞬间有了时空上的转移。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亲临新闻现场,同时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360度审视现场的一切内容。
  传统媒体一般描述新闻往往通过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等方式,在受众脑海中逐步的构建起一个事件的全貌。但这种构建方式往往需要依赖受众在得到足够多的信息以后进行自我解码,这就难免会和事件本身或者新闻编辑想要传递内容之间产生一定偏差。虚拟现实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复刻事件的真实面貌,例如在去年举办的里约奥运会上,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就采用了VR直播的技术,观众不仅能看到赛场上选手的精彩发挥,还能感受到看台上观众的热烈呐喊助威,体验里约当地的环境氛围。这是之前单纯用电视直播技术所无法表现。
  (二)增强娱乐性体验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过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那种刻板,严肃的旧新闻报道准则已经不能够迎合受众的需求,因此现在的新闻内容越来越多的加上了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从而刺激受众的感官。而虚拟现实技术再一次的革新了新闻业的这种娱乐化浪潮,观众在带上VR眼睛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聚焦细节。这使得新闻本身带来一种游戏式的冒险体验,相比于传统的多媒体呈现方式,虚拟现实可能真正的走在探索“互动性”新闻的正确道路上。
  四、虚拟现实新闻的局限
  (一)观看体验不够出色   虽然越来越多的媒体都在积极开展虚拟现实新闻的制作项目,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水平依然带了使用体验上的局限性。當前来看,沉浸式体验感不足是虚拟现实新闻面临的最大局限。
  沉浸式体验感不足首先表现在穿戴设备不够理想。2015年10月13号,CNN与NextvR公司合作直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竞选辩论,近1小时的直播使不少观众无法忍受头盔的闷热和沉重。头盔和眼镜等设备是观看虚拟现实新闻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目前市场上虚拟现实设备的体验感受参差不齐。价格相对较低的设备例如小米VR、暴风魔镜等设备,往往需要本身特定品牌的手机的技术支援,而且其配套的软件相对较少且质量很难得到保障。而国际品牌的虚拟现实设备如索尼 PSVR(4598元)和 HTC Vive(6888元)价格并不低廉,过高的价格容易导致消费者对于这种新技术丧失尝试的兴趣。
  其次,虚拟现实新闻的制作水平有待提高,当前的很多作品容易造成观众生理不适。电视新闻在把握整体节目节奏的同时要以快为主,一方面是因为电视台给予它的播放时间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 ,快节奏内容的节目更受观众的喜欢。虚拟现实新闻则不同,它需要观众全景观看场景,如果镜头切换太快,人眼转动跟不上节奏,就会产生晕眩的感觉。此外,虚拟现实新闻全景化叙事模式会充分调动观众视觉感官,使他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快节奏地切换镜头切换,观众的视觉感官会产生错位,令他不知自己身处何地。现在普遍使用的剪辑手法是为了适应平面影视而发展出来的一种镜头语言,但是这种镜头语言并不适用于虚拟现实作品。如果想让虚拟现实新闻达到预期的体验感,创作团队应该创造出另外一种适用与虚拟现实作品的镜头语言。
  (二)对新闻伦理提出新的挑战
  随着虚拟现实时代的到来,行业标准急需被更新。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新的新闻叙事模式,但与此同时虚拟现实会不会对新闻真实性造成挑战和破坏。李普曼曾说过,我们所见到的事实取决于我们所站的位置和眼睛的习惯,“媒介世界”不等同于“现实世界”,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而新闻工作者的任务,就是通过采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尽可能把失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以剔除人为影响从而保证报道的客观准确。因此,虚拟现实新闻与一般的文字新闻、图片新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可否认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真实性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传统的新闻伦理己经不能完全适合于虚拟现实新闻。虚拟现实中的声音、影像和图片是否必须来自实地录制或拍摄?视频音频应以什么标准选择和剪辑?目前都没有业界公认的行业标准规范。虚拟现实新闻在给予用户极强的真实感体验的同时,也使得新闻的编辑手法更加隐秘。不同于接受文字、图片信息的间接感受,虚拟现实有可能诱使用户在“第一视角”,中将新闻报道等同为事实真相,而成为操控公众认知的更加隐蔽和强大的工具,造成假新闻难以甄别。例如,NPR新闻部高级副总裁和内容编辑主任奥瑞斯克斯就批评《纽约时报》的VR纪录片《无家可归》,认为他的制作人员使用计算机将事后在犯罪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拼接起来,让观众以为自己亲临了犯罪现场。因此,业界需要在实践中对虚拟现实新闻的制作规范形成共识。
  五、小结
  虚拟现实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是一种崭新的形式,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新闻从业人员不能被传统的新闻制作标准所束缚,而是应该勇于尝试新的思维和理念。另一方面,对于虚拟现实新闻的制作,首先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范围,大部分受众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对于虚拟现实新闻的发展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坚持对内容质量的把控,因为只有优质的内容才能吸引受众的目光。
  参考文献:
  [1]邓建国. 时空征服和感知重组——虚拟现实新闻的技术源起及伦理风险[J].新闻记者,2016(05):45-52.
  [2]魏婉琳. 虚拟现实新闻的现实瓶颈与未来可能[J].今传媒,2016(08):25-26.
  [3]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
其他文献
【摘要】:土建监理是在施工时对施工质量好坏的重要保障。土建监理工作执行的认证与否对施工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土建监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土建监理在保证实施质量中的作用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土建监理;质量;作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逐步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火如荼,同时对国民的经济增长有着促进作用。而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土建
期刊
【摘要】:“众生喧哗”的时代,微博等发布平台让信息来源放开局限,而按照原本议程进入公众视野的新闻,也往往因更多细节被填充而充满变数,舆论反转时有发生。当下的网络平台本身可以看作是公众舆论场的缩影,很多组织机构纷纷在这里建立官方账号,舆论被各方声音交替推动而前进。以此为基础,本文选取一则典型微博涉医反转事件,探讨公众舆论场中医、患、媒三者之间的角色换位情形,重点关注媒体这一“第三方”,在新闻反转剧中
期刊
【摘要】:随着体育舞蹈比赛越来越激烈,这就不仅需要重视体育舞蹈选手们的技术技巧,还需要重视选手们在赛场上的心理状态。目前北京体育大学标准舞校队选手在比赛现场发挥的好坏,不能仅仅取决于当场技术技巧的发挥,还取决于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心理状态也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北京体育大学标准舞校队选手赛前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成绩并非是体验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学生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更是检验学生能力标准的关键性指标。因此,在初中教学中,不可将教学目光局限于学生主科分数的提高上,对于计算机教学等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学科亦要极为关注。鉴于此,文章将从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计
期刊
【摘要】: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广播电视编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广播电视编辑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这一发展形势,行业人员有必要深入探究广播电视编辑的创新与发展策略,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接下来本文将简要介绍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意义,并结合当下的新形势探究广播电视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为了促进我国各个区域更快的发展,公路和桥梁的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由于道路桥梁是当今社会人们通行的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它的建设速度越快、质量越高,越有利于人流的快速流动、物资的快速流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现今很多公路桥梁工程中都存在着一些勘察设计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质量,必须对勘察设计在公路桥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青少年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最为重视和关注的主体力量,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新的接班人。然而, 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日渐突出,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利于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综合症’”,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从个人、家庭、社会、
期刊
【摘要】:间接照明,也称为反射照明,是指灯具或光源不是直接把光线投向被照射物,而是通过墙壁,镜面或地板反射后的照明效果.故间接照明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本文以间接照明的发光方式和照明设计先驱查理德·凯利提出的发光三原则来归类间接照明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间接照明;表现形式;发光方式;间接照明用光三原则;室内空间  1.间接照明的三要素  间接照明的方式:采用具有一定配光曲线的灯具进行照明,在不考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系列冶金产品日益诞生,冶金技术也不断更新与改革,向着新世纪的时代不断进步,本文就粉末冶金技术的产生,使用及发展趋势做以下介绍。  关键词 :粉末冶金技术;高性能;新工艺;创新与改革  粉末冶金技术就是以各种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为原料通过压制成型,烧结,和必要的后续处理制取金属材料和制品的一门制造科学。  1.粉末冶金技术的起源  粉末冶金技术最
期刊
【摘要】:机电安装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当代的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中,一定要明确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同时还要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系统性的解决,促进继电施工技能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发展创新,以保证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够起到促进机电安装工艺的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