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课不能等同于新课,要特别关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可以说,学生在复习阶段的学习状况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生成性课程资源,要切实发掘和分析这种资源,使得我们的复习教学做到从学情实际出发,从学生已知出发。在制定复习策略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温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一句至理名言,他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这里的状况在教学中,包含已知、包含未知、包含主体认知障碍等等。笔者从主体心理认知角度着手突破,寻找复习教学生长点。
学生在散文阅读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的心理误区。一是考试不考课内阅读而忽略课文的学习;二是认为课外阅读无边无际,练习意义不大,考试时再认真点凭运气发挥就行了。三是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中对散文阅读分析作业不能很投入地去做,往往应付了事,简单读了随便写上,然后等老师讲答案。四是上课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忽略分析过程而忙于记录答案。这几点,语文基础不好的学生尤其严重。上课不听过程,只记结论的学生其实不是少数。五是归根结底,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些他们忽略的是非常有用的和必要的。总之,这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习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
基于对学生学习心理分析,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心理突破,收到效果。
一、使学生认识到散文阅读是有规律可循的
从课内经典散文回顾入手实现知识迁移。无论是写景状物的散文还是叙事散文,其写作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或看法——这就是散文的主旨。看明白散文的主旨是阅读散文最起码的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是正确分析、解答问题的前提。散文主旨的得出也是有章可循的。一是由物的特征联想到人的精神,比如高尔基的《海燕》中,“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燕”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坚强无畏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茅盾的《白杨礼赞》是借歌颂白杨树歌颂北方的抗日军民,歌颂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二是由写景色的美好而抒发赞美热爱之情,如《春》是通过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描写,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济南的冬天》中作者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多种自然景象,写出了冬天的济南那温晴的天气,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鼎湖山听泉》中作者描绘自己在鼎湖山所观之景和听泉时的感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是从叙事的表象可以概括出人内在的思想、情感或性格,如《背影》通过记叙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的事件表达了父亲爱儿子的一片深情。《藤野先生》一文,作者通过记叙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怀和严格教诲的事件赞扬了他的正直热忱、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抒发了怀念之情。四是从一个点的表现要拓展到一个面的认识,如贾平凹的《月迹》中,月的美丽的足迹代表着一切美好事物,文章通过追寻月的足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如描写“故乡的桥”的散文,一般也是要表达对故乡的感情。文言文中也有《愚公移山》的主旨是从愚公到古代劳动人民,《口技》的主旨是从一个表演者想到古代民间艺人,以上所举的例子简单归结就是:散文主旨归纳一般规律是——从物到人;从景到情;从事件到情感品格;从点到面。这个基本规律的认识是贯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的开始,可以有效指导我们读懂课外散文。
二、使学生认识到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是有限的
可以总体分为四类26种。
概括类:文章主要内容、语段内容、中心或主旨、所写人物的特点、层次结构。
文体常识认知类:人称、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顺序、语言特点、线索、表现手法等。
分析类:词语[能否删除、作用或好处、意义、代词的指代内容、过渡与照应];句子[文中作用或意义、能否删除、表达作用类];题目[取题目、题目的含义类]。
开放类:感悟启示题、补充题、仿写题、联想(想象)题。
这样的归纳当然不是绝对的,但是主要意义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认识到题型是有限的,课外阅读题目经常在重复出现这些类型。二是我们经过认真训练,熟悉的能够准确回答的越来越多,我们不会的失分的自然越来越少,这就让学生看到一个训练的面,从而更加关注自己练习的覆盖率,增强复习的目的性与信心。这是认真做好训练过程的意义所在。
三、使学生认识到训练过程是有用的,经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学习行为的意义能够很好地端正学习态度。我的做法:一是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认识到过程重要。二是从效果着眼使学生信服过程的重要。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老师进行阅读分析题目讲解过程中记录下来的答案,曾经再去背诵过吗?没有。我们做过的篇目和题目原样在考试中出现的可能性会很大吗?不会。那么我们平时做题目的时候不认真做,上课时不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只注重记录答案是对的吗?不对。好了,应该这样看:独立做阅读分析题的时候要如同做数学、物理题目一样深入分析思考,组织语言,完成题目。在听老师讲解分析的时候要要像听数学、物理例题一样紧跟思路,弄清由头,再把答案的表达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反馈,发现不足、汲取经验。做题和听讲的过程是进行阅读分析思维训练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途径,比记录答案的结果更重要。
其次是在复习实践中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当题型重复出现时,注意观察哪些同学落实了已经讲过的答题要领并给予赞赏——这既是对学生的精神激励,又是对阅读技能的再强化。从而让学生信服,认真对待阅读分析是正确的,做过和没做过就是不一样,过去的工夫没有白费。学生在不断的自我肯定的心态下,能进一步确认付出就有收获,在享受成就感的同时忘记辛劳并使之成为又一个好习惯。
综上所述,散文阅读复习课的生成应该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过程,由教师结合学生已知状况做出预设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注重主体学习心理教育,师生共同生成复习过程的课堂教学。关于散文阅读复习教学,虽然可参考的方法归纳比比皆是,能借鉴的辅导资料屡见不鲜,但是完全以某个既定的文本为绝对的参照一般很难有非常理想的效果。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一个能够弥补、改善、引领、提高的复习策略。
学生在散文阅读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的心理误区。一是考试不考课内阅读而忽略课文的学习;二是认为课外阅读无边无际,练习意义不大,考试时再认真点凭运气发挥就行了。三是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中对散文阅读分析作业不能很投入地去做,往往应付了事,简单读了随便写上,然后等老师讲答案。四是上课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忽略分析过程而忙于记录答案。这几点,语文基础不好的学生尤其严重。上课不听过程,只记结论的学生其实不是少数。五是归根结底,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些他们忽略的是非常有用的和必要的。总之,这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习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
基于对学生学习心理分析,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心理突破,收到效果。
一、使学生认识到散文阅读是有规律可循的
从课内经典散文回顾入手实现知识迁移。无论是写景状物的散文还是叙事散文,其写作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或看法——这就是散文的主旨。看明白散文的主旨是阅读散文最起码的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是正确分析、解答问题的前提。散文主旨的得出也是有章可循的。一是由物的特征联想到人的精神,比如高尔基的《海燕》中,“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燕”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坚强无畏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茅盾的《白杨礼赞》是借歌颂白杨树歌颂北方的抗日军民,歌颂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二是由写景色的美好而抒发赞美热爱之情,如《春》是通过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描写,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济南的冬天》中作者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多种自然景象,写出了冬天的济南那温晴的天气,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鼎湖山听泉》中作者描绘自己在鼎湖山所观之景和听泉时的感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是从叙事的表象可以概括出人内在的思想、情感或性格,如《背影》通过记叙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的事件表达了父亲爱儿子的一片深情。《藤野先生》一文,作者通过记叙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怀和严格教诲的事件赞扬了他的正直热忱、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抒发了怀念之情。四是从一个点的表现要拓展到一个面的认识,如贾平凹的《月迹》中,月的美丽的足迹代表着一切美好事物,文章通过追寻月的足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如描写“故乡的桥”的散文,一般也是要表达对故乡的感情。文言文中也有《愚公移山》的主旨是从愚公到古代劳动人民,《口技》的主旨是从一个表演者想到古代民间艺人,以上所举的例子简单归结就是:散文主旨归纳一般规律是——从物到人;从景到情;从事件到情感品格;从点到面。这个基本规律的认识是贯通课内与课外的联系的开始,可以有效指导我们读懂课外散文。
二、使学生认识到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是有限的
可以总体分为四类26种。
概括类:文章主要内容、语段内容、中心或主旨、所写人物的特点、层次结构。
文体常识认知类:人称、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顺序、语言特点、线索、表现手法等。
分析类:词语[能否删除、作用或好处、意义、代词的指代内容、过渡与照应];句子[文中作用或意义、能否删除、表达作用类];题目[取题目、题目的含义类]。
开放类:感悟启示题、补充题、仿写题、联想(想象)题。
这样的归纳当然不是绝对的,但是主要意义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认识到题型是有限的,课外阅读题目经常在重复出现这些类型。二是我们经过认真训练,熟悉的能够准确回答的越来越多,我们不会的失分的自然越来越少,这就让学生看到一个训练的面,从而更加关注自己练习的覆盖率,增强复习的目的性与信心。这是认真做好训练过程的意义所在。
三、使学生认识到训练过程是有用的,经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学习行为的意义能够很好地端正学习态度。我的做法:一是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认识到过程重要。二是从效果着眼使学生信服过程的重要。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在老师进行阅读分析题目讲解过程中记录下来的答案,曾经再去背诵过吗?没有。我们做过的篇目和题目原样在考试中出现的可能性会很大吗?不会。那么我们平时做题目的时候不认真做,上课时不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只注重记录答案是对的吗?不对。好了,应该这样看:独立做阅读分析题的时候要如同做数学、物理题目一样深入分析思考,组织语言,完成题目。在听老师讲解分析的时候要要像听数学、物理例题一样紧跟思路,弄清由头,再把答案的表达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反馈,发现不足、汲取经验。做题和听讲的过程是进行阅读分析思维训练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途径,比记录答案的结果更重要。
其次是在复习实践中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当题型重复出现时,注意观察哪些同学落实了已经讲过的答题要领并给予赞赏——这既是对学生的精神激励,又是对阅读技能的再强化。从而让学生信服,认真对待阅读分析是正确的,做过和没做过就是不一样,过去的工夫没有白费。学生在不断的自我肯定的心态下,能进一步确认付出就有收获,在享受成就感的同时忘记辛劳并使之成为又一个好习惯。
综上所述,散文阅读复习课的生成应该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过程,由教师结合学生已知状况做出预设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注重主体学习心理教育,师生共同生成复习过程的课堂教学。关于散文阅读复习教学,虽然可参考的方法归纳比比皆是,能借鉴的辅导资料屡见不鲜,但是完全以某个既定的文本为绝对的参照一般很难有非常理想的效果。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一个能够弥补、改善、引领、提高的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