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面向生活”的理论内涵与实践途径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up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充满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领域,说其艰辛,是因为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它负载着人的思想、情感、意识、心灵,是活生生的、有灵魂和生命的。这也同时是她的希望所在,因为语言、思想、情感是共存的,语言形式是载体,实质上它就是意识、思想、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所以,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方面起着独特的、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语文与生活同在,应用性极强。学科教学中有生活活水的流淌,只要用心,就能获得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开辟出提高语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几年的教学实践,切身感到要使学生真正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就必须打破它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教学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成为“生活语文”。
   这里的“生活语文”之“生活”二字,不单指语文教学应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还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炼思想、完善人格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水乳交融,使语文教育达到如于漪老师说的“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对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的理想境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语文”也可称为“素质语文”。
   所谓“语文教育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我们主张语文讲读“生活化”,是指课堂语文讲读要面对中学生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受到灵魂的陶冶和思维的训练。
   语文讲读“生活化”,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
   思想性是语言学科的性质之一,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功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教育应紧扣课本本身的教育因素,又要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还要注意这种教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学习富兰克林的《哨子》之后,我要求学生们以“我的哨子经历”为主题展开讨论,引导他们反省自己曾经犯过的类似错误;学习《俭以养德》,我和同学们一起审视自己平时的“不俭”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可怕后果;学习《伤仲永》,我让同学们反思自己曾有过的“不使学”的经历;讲《杨修之死》时,让他们先谈曹操的伟绩与才华,教会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评价生活……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教育是“非语文”的——如果把“语文”仅仅理解成“语言文字”的话。但我认为它确实是“非常语文”的,因为这些教育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所以这样的教育不但是自然的,而且它紧扣学生生活,又与我们的时代息息相关,所以对学生的心灵必将产生震撼力。
   当然,只是在课堂教育中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是远远达不到“生活语文”的目的的。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注重让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并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和锻炼语文能力的好习惯,是更为重要的环节。针对同学口头表达锻炼机会少,知识面狭窄的问题,我安排了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题目由学生自定,最初只限于成语故事,一个学期后,就扩展到了历史故事、名人介绍、最新科技动态等。每天“登台亮相”的同学,信心十足,精神饱满,朗朗有声的演讲使同学们更加贴近了人类文明,更真实地感受到了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
   教学中,我要求同学们坚持写日记,并强调要贴近心灵、贴近生活。初一新生刚刚告别小学生涯,又正值“教师节”,就布置写了《师恩难忘》;去年冬天的几场大雪,布置了《雪赞》;在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教育时,布置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学生们在日记中诉真情、言心声,日记已成了同学们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教育载体。本学期初,一位同学的《爸爸,你别走……》,真诚地抒发了她对已故父亲的无尽哀思,“佳作欣赏”课上,令全班同学为之流泪;另一位同学的《距离》,生动地记叙了他去乡下度寒假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使大家对农村中学生活有了进一步了解;还有一位同学的《对号入座》,为全班几个“刺头”男同学分别“绘”了一幅生动的“素描画”,刚一读起,就引来了全班同学的捧腹大笑……就是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方法,却让同学们接受了“生活化”的训练,不但磨砺了思想,丰富了心灵,还陶冶了情操,训练了文笔。
   需要注意的是,“语文生活化”,绝不只是有了一些生活感受就可以了。作为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向更加浩瀚深奥的人类文明迈进。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走进高尚的精神世界,让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华的读物都进入中学视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对学生负责。因此,在开展“课前演讲”、“日记欣赏”和“推荐好文章”等一系列活动中,我注意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随着同学们阅读兴趣的不断高涨,阅读范围的不断扩展,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语文教育生活化”的途径和方法有许多,上述所叙只是点滴而已。“语文教育生活化”未必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命题,但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实践,可以使我们对语文教育的真谛和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六十九中学(163311)
其他文献
构建和谐、愉快、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是每个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愿望。因为和谐、快乐、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既能够让教师在课堂里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又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里学到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愉快、精彩的语文课堂呢?  一、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  学生对新课文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便预示着学生对新课文的思维活动已经正式启动,学生对新课文的预习也就会越充分、越全面,语文课堂教学
对既有建筑的生态节能适宜性改造有助于实现良好的生态功能以应对日益严苛的生态环境和环保要求.既有建筑改造是对当前建筑的整体改造施工,从其基本结构和相关功能入手综合提
轻轻打开中学语文的画卷,拿起笔小心地在上面开掘出一条思想教育的长河,我们会惊喜地看到一道道名誉、诚信的风景,这道风景旖旎、和煦、光亮。一、语文课本中有关“名誉”的精彩
有效教学包括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方法、课堂学法指导,以及课堂教学评估与反馈等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下面就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感受到的,影响有效教学实施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不能把握问题提出的时机和数量   案例:《社戏》教学片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社戏》,文章写得很美,大家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完后我们交流,说
《走进新课程》认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囚是问题。”对话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关键是要设计好教学的问题即话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教学要紧紧抓住三个方面,促进学生成长,即能力和知识的联系应用,方法和过程的融会贯通,情感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从这三方面看,初中语文
通过对海水湿排粉煤灰、水泥固化粉煤灰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以及对海水湿排固化粉煤灰材料强度形成机理分析,得到了水泥固化海水湿排粉煤灰基本力学性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应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字词教学是阅读写作教学的基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起点,语文教应回到字词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学法指导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课堂的“常规武器”。
许多中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贫乏,通篇找不出思维的火花和新颖别致之处。如何能让学生在不到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面对语文考试,这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巧用新颖题目  文章的标题好比文章的眼睛,通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题目好坏直接影响作文的成绩,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拟出能契合文章主旨的新颖题目。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利用修辞就是一个好方法。修辞就像魔术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