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有为”和“无为”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uu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这段话用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上,可能我们今天从事教育的人大多是做着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在浑沌面前做的事情:我希望你好,我希望你和我一样,我的教育过程就是要让你和我一样。结果呢?七天之后,浑沌一命呜呼了。两千多年前的庄子似乎看到了我们今天义务教育的现状———教育没有让那些“浑沌们”能好好地生存下去。
  也许庄子是虚无的,他不认同太多的“有为”。但在人的教育面前,“有为”和“无为”究竟该怎样操作,大概到今天我们也很难说得清楚。关于人的教育,“有为”是有价值的,我们需要看我们“有为”的出发点和它的价值指向。没有“有为”,“浑沌”终究还是“浑沌”,我们希望我们的“有为”能让“渾沌”产生“视听食息”,让他成为“文明人”。但要是“有为”的行为,不能保障“浑沌”的基本生存权利,我们的“有为”在“浑沌”们面前就是灾难。
  也许,两千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育者的身份去教别人。古往今来,涉及到“诫”之类的文章就数不胜数,连陶渊明这样崇尚“无为”旷达的人,也要给后人写下一些劝慰之类的话,自己一生清白自守,希望子女们要和睦相处,应以先贤为范,慎重治家:“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
  “诫子”“家训”充斥着我们两千多年来的教育,这种对子女采用的训诫式的教育到底成就了多少有才之人,我们不得而知。
  还有人,训诫家人、弟子还觉得不过瘾,连自己的亲朋好友也不放过。苏轼就给侄子千之写过信,告诫侄子:“可读史书,为益不少也。”不知道苏轼的侄子在他的劝勉之下,成才了没有。
  我们今天的教育呢?不“有为”肯定不行,只奉行“有为”可以吗?其实,我们都知道,教师自己一味的“有为”替代了学生自身的“有为”,不能让学生将学习认识为需要内化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的行为,我们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接受知识的学习机器。就今天的学校教育现状来看,我们真的该静下来想想,在“有为”面前,我们是不是可以多一点“无为”?
  前两年我在一个学校任教了每周一节的古诗文欣赏课。在和学生聊天的时候,和他们聊起了数学的学习问题,我问他们(30个人的一个班级),新学期新书发下来,一本数学书的内容,他们能不能自学完成,需要有多长时间自学完成一本书的内容。出乎我意料的是,大部分孩子都说,不超过15天,最多20天他们就能完成一本数学书的自学。说实话,我当时听了心里很沉重。在今天的教学上,我们选择了“教”,我们扮演这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的角色,我们恰恰不敢选择的是“无为”。
  在教育面前,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那么,什么是合适的教育呢?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在教育的“有为”和“无为”上,我们今天能说些什么呢?
其他文献
以地理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策略。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地理问题设计需结合生活实际,提供探究支持;形成阶梯系统,驱动深入思考;优化学习路径,提高学习质量。其实施的关键在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体现学生对知识发现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分级评价中不断进阶。
劳技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以操作性学习为主,担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独特的创新思维、坚韧的意志品质等责任。可是,劳动教育被淡化了许多年,劳技学习更多的是一种摆设或走过场,口号喊得响、行动似蜻蜓点水,很多学校、教师将劳动当做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导致劳动被学生认为就是一种低端的、没有前途的工作。最近两年,国家重视劳动教育后,很多教师又过分重
期刊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双基”“三维目标”理念的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蕴含了一门学科的育人理念.所以,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好显得十分重要.rn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期刊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科学研究(以下简称为科研)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中小学教师所从事的研究是有别于理论研究的实践研究,是针对其教育教学经验与问题的研究。每一个优秀的研究成果即是一个可供同行借鉴、学习和利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鼓励广大教师开展同伴互助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区域孵化和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路径。  然而,教师研究需要理论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富有经验的科研指导者师徒带教式的个别化指
期刊
近年来,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教育的载体与方法运用在语文习作教学中,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在戏剧情境中激发了习作兴趣,提升了语言组织与审美能力.戏剧作文,是以学生戏剧体验为基本
期刊
语文知识是语文学科用语文思想、语文视角、语文方法与语文价值观表达的对世界的认知结果,它是一套自在且完备的知识系统,这套自洽的知识系统,使得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像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一样,把语文知识作为教学的核心资源。  现代课程观告诉我们,知识、能力与思想方法是一门学科的基本要素。语文学科就是由显性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及语文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构成,在语文课程中,
期刊
文化是理念的沉淀,是制度的固化,是师生精气神的表征。我校以“以精神文化引导人,以环境文化熏陶人,以制度文化规范人,以人文文化教化人”为文化建设思路,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逐步构建具有毓秀特色的学校文化,使学校成为校园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浓厚、文化底蘊丰厚、管理制度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美丽校园。  一、以精神文化引导人———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引导者  我体悟,学校就是校长文化修行的道场
期刊
所谓“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它指的是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以问题探讨、同伴互助、行为跟进、专业引领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发展系统.这样的定位,对于教研组这样的一个基层教师组
期刊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学习数学知识、习得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体现数学思维的同时,更应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其实,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觀点。陈省身先生曾说过:“数学的哲学总结就是数学哲学。”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开始思考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在小学数学中的启蒙与渗透,我发现小学数学中处处有哲学。在培养学生哲学思想的同时,
期刊
幼儿寻常时刻的学习与发现,常常遭遇主体性缺失、自由度低、自主性弱、求助无应答、认知浅层化等问题,妨碍幼儿深度学习。幼儿深度学习是在“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经验拓展”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萌发疑惑、形成动机、获得方法、产生结果”的一系列循环往复。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具体学习内容的提供者,而是幼儿深度学习的陪伴着、观察者、识别者和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