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物形像特征探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ca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百度新闻搜索栏中打出“最美”二字,除了最美大牌女艺人、最美实习女主播这样的娱乐新闻外,我们仍然还可以看到曾经以及继续“最美”的那些人物形象,“最美妈妈吴菊萍出了第一本新书”、“最美洗脚妹的三个梦”等等。“最美中国女记者”、“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孕妇”、“最美乞丐”等这样的组合,看似一个全新的代名词向我们呈现的却是一个我们完全不感到陌生的形象,即学雷锋形象。
  关键词:最美;媒介奇观;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033-02
  一、引 言
  “最美xx”一词最早形容做好事的普通人。在2006年7月,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在采访落水少女的报到现场,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给落水少女做人工呼吸。曹爱文现场抢救的照片被传到网上,网友称曹爱文是“中国最美的女记者”。此后,“最美xx”的新闻陆续出现,甚至开始泛滥,“最美”成了一个万能标签。
  在“最美xx”充斥我们的眼球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媒体报道中“最美xx”是如何被建构的?“最美xx”在媒体中的形象就是他们的真实面貌吗?“最美xx”是否有被乱贴标签之嫌呢?“最美xx”在经历了几年的肆虐之后是否变了味?在报道“最美xx”的过程中,为什么有些“最美xx”昙花一现?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样本来自于新浪网的新闻频道,首先,新浪是全国代表性门户网站;其次,新浪新闻绝大部分从报纸转载而来,少量来自于新浪新闻频道的原创,因此选取新浪新闻频道作为样本既包含了网络媒体,又不遗漏纸质媒体,故具有全面性。此外在本次新闻样本的抽取中,排除了重复的新闻、视频新闻和图片新闻、娱乐新闻。
  三、研究发现和分析
  1.每年新闻报道数量的分析
  由表1可知,从2006年到2013年,对“最美”人物的报道是逐年递增的,而且在2008年和2012年是最美人物报道数量的激增点。2006年和2007年,只有6位人物获得最美称号。
  2.最美人物形象的身份特征分析
  由表2可知,网络媒体倾向于报道普通人的“最美”行为和“最美”形象,倾向于关注弱势群体,如老人、司机、清洁工等,也反映了网络媒体的平民化特点。比如,在“最美”老师群中,绝大部分的老师属于乡村教师,很少出现城镇教师或大学教师。
  3.“最美”新闻报道类型分析
  如表3所示,对“最美”人物的评论量远少于相关的新闻报道量。评论是针对社会上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所发表的看法和意见,是所发表者站在某一立场、以自己的人生阅历为基础、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得到的精神果实,因此对读者是有一定的启发和现实意义。但是,大多数评论的主题围绕对“最美”人物的赞美和敬佩展开,反思性的文章却不多,说明媒体把报道重点放在了呈现和展示“最美”人物新闻事件好的一面,从而忽略了对所报道的人物和事件的全方位思考和分析。
  4.“最美”新闻报道主题分析
  网络媒体对“最美”新闻的报道主题集中于支教、献爱心、救人、拾金不昧、专职于本职工作等,如“最美”清洁工、“最美”工人、“最美”城管和“最美”女警等。在评论性的“最美”新闻报道中,评论的主题集中于对“最美”行为的歌颂,少量评论文章以一个新视角审视“最美”,探析“最美”表面深层的涵义:媒体对弱势群体关注重点的偏离以及对“最美”现象滥觞的担忧。
  5.“最美”人物进入网络媒体视野的方式
  “最美”人物的出现最早是经过网友将她们的照片传到网上,受到网民的追捧和认可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新闻素材,“最美”一词也来源于网友的创意,经过媒体使用之后,逐渐成为形容好人好事的专有名词,这是所谓的自生的“最美”。2011年开始出现有单位、地方政府评选出的“最美”人物,如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联合举办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活动,“最美”逐渐由“自生”转为“他生”。与自生相比,他生的“最美”人物同质化、模式化倾向明显,而网友发现的“最美”人物更真实、更原生态。“最美”人物产生方式由网友推选到媒介主动寻找,带来了关注对象的变化,网友较多关注弱势群体,而媒体更愿意把焦点放在教师、民警等群体和基层干部群体。
  四、研究结论
  1.“最美”人物是炒作的手段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目的,我们看新闻是为了娱乐自己,信息和娱乐逐渐地融为一体而被消费者所享用。“最美”人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得到的是网友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网友也贡献出了自己的热情从而促进了“最美”人物的网络走红。但是,随着“最美”人物的泛滥和流于形式,“最美”人物的内在价值也发生了变化,“最美”人物逐渐成为了炒作的工具,网友成为看客围观“最美”奇观。
  媒介奇观是由道格拉斯·凯尔纳在法国理论家盖德堡的奇观社会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媒介奇观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等。”真实信息和媒介真实之间的关系是:真实事件被媒介编码、聚焦、放大、删减、扭曲而媒介化,进而成为媒介事件,这种事件被称为媒介奇观,网络媒体在有关“最美”人物的报道中,用戏剧化的方式重点突出当事人在金钱、能力、时间等各类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仍然施与援手,奉献自我,媒体侧重于对这些“最美”人物进行赞美和歌颂,却忽视了在这些“最美”事迹背后所存在的道德及相关制度的缺失。比如在“最美乞丐”周元武事件中,周元武是一个80多岁的拾荒老人,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以捡垃圾或乞讨为生,尽管“最美乞丐”火了,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当媒体的热度冷却后,什么都没有改变,周元武仍然像往常一样,在路边乞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炒作“最美乞丐”显然比改变社会现实和社会弊病更简单轻松些,对于追求即时效应的媒体来说,轰动效应达成了,这条新闻就成功了,如果再深入或者再扩展,不仅难以保持围观者的围观度,而且似乎也没有更大的经济效益。舞台剧结束之后,观众纷纷快速离场,赶着去看下一场剧目,谁还会关心舞台上的演员怎么样?制作者拿到提成之后,也赶着投资下一个奇观,谁还会关心这个舞台剧的演员会怎样?只有演员,在得到了全场的掌声之后,最终还是归于平静,同时还担忧着自己是否能得到下一步戏的相邀,因为这是关系着生计的大问题啊!   2.“最美”人物是媒介构建的虚拟现实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提出拟态环境理论,认为经过媒介加工选择之后的信息并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一种象征现实,受众长期处在拟态环境中,就会逐渐把象征现实当作客观现实来对待。在“最美”力量的抵抗下,仍然阻挡不了社会道德的下坡。再者,在网络媒体,“最美”人物主要集中于中下层人群和弱势群体,这样连篇累牍的报道会让我们以为只有农民工、支教老师、清洁工、司机才是好人,富人都不是好人。如陈光标,热心于公益事业,并多次赴灾区参加救援,为何没有人称他为“最美”老板,反而会遭多方质疑其为炒作,难道那些被称为“最美xx”的人物就没有炒作过吗? “最美”乡村女教师梅香的成名是网络推手利用网络炒作出来的,网络推手借此获得经济利益,梅香借此获得社会对孩子们的救助。
  五、结 语
  “最美”是媒介制造出来的虚拟环境,是对社会现实不安全真实的反映,对“最美”人物品质的拔高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网络媒体自身所固有的缺陷,如真实性不足、权威性不高及娱乐性太强等,使“最美”新闻难以发挥出宣传正能量的作用,反而会对受众产生误导和片面的认知。此外,“最美”的滥用使“最美”的崇高之意越来越平庸,越来越难以引起受众的共鸣,做了好事若得不到应有价值的回报,好事就难以持续,媒体在对“最美”人物报道时,若只取所需,必然会造成视点的片面和失衡,是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的。
  参考文献:
  [1] 主父志波,刘宗义.媒介弱智现象:后媒介时代的媒介奇观[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2] (美)乔纳森·H·特纳著.邱泽奇,张茂元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 姜志敏.以网络媒介为基础的媒介形象分析[J].新闻传播,2011(1).
  [4] 宜宝剑.媒介形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 施喆.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构建和伦理分析[J].现代传播,2001(2).
  [6] (美)李普曼著.阎克文译公共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 徐景毅.媒介奇观效应与受众游戏心理——“神六”报道中的媒介与受众分析[J].新闻传播,2007(6).
  [8]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杨艺,女,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業,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要:纵观当代国际摄影奖,不难发现国际摄影赛事大多以新闻摄影为题材,,而艺术摄影比赛实际并不如新闻摄影比赛显眼。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两者是都以摄影方式为表现手段的视觉评价,这种共同的表现方式构成了二者的共性,然而从本质特性来看,两者却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对
期刊
作者简介:丁文凤,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安徽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工作者的从业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记者的职业理念也经历着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本文就《南方日报》历年记者节前后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新闻记者职业理念的变迁,以期对当今新闻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记者节;职业理念;变迁  中
期刊
主持人:张园  (今传媒杂志社编辑)  主持人语:新媒体时代,传媒与法的关系突出地表现在网络与法的互动和冲突上。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对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意义重大,信息网络法、计算机网络法等都在制约着网络传播活动。然而当今社会一些网络侵权案件,如网络播放设备的侵权、文学影视作品网络侵权、网络广告侵权,以及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在虚拟与现实的对话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网络侵权案想找被告都很难”的现象,网络侵
期刊
任何事物,都有其运行规律,传播教育和研究也不例外。对一个从事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学科带头人来说,只要认准方向,找对方法,成功就不再遥远。遵循规律,聚集人心,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奇迹终将出现。  编者按: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传播学,是一门以人类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在世界范围内,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大潮汹涌,传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期刊
作者简介:陈波,男,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视艺术传播研究。]  (黑龙江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邹韬奋先生1935年11月16日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 周刊,至1936年2月29日,共出版16期。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由《大众生活》杂志透射出的近代新闻报刊中的人文关怀精神和新闻启蒙思想,进而对我国媒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引导舆论,
期刊
周星,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成员,国家电影审查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教育与产业委员会副主任
期刊
作者简介:李慧佳,女,广东清远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新闻部副主任,记者,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理论及业务研究。]  (广东清远广播电视台 广播中心,广东 清远 511518)  摘要: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以及传媒环境的改变,广播的强势地位被撼动,成了某些人眼中的“弱势”媒体。山区广播由于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其“弱势”地位更加明显。本文对山区广播的现状、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
期刊
摘 要: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和约书亚·格林(Joshua Green)提出了扩散性媒体(Spread Media)的概念,另译作传播性媒体。他们认为,受众可以在虚拟网络空间里创造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普通大众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这种扩散性增强自己传播信息的能力(spreadability)[1]。本文认为,这种新媒体使得受众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信息的发布、生产以及随后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
期刊
摘 要:晚清以来,以报刊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大众传媒日益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变化,作为大众传媒与文学之间的纽带的报纸副刊,既是承担文学作品传播的载体,又对现代文学经典的生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拟从文学经典的建构要素出发,以《晨报副刊》作为切入点,探讨报纸副刊对现代文学经典内外部建构要素的影响。  关键词:报纸副刊;现代文学经典;建构要素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自然灾害类新闻报道中作用日益凸显,探究其原因是由于新媒体传播中的优势所致,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传播也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些弊端,寻找应对策略,扭转其在传播中的劣势,使新媒体更全面地报道自然灾害类新闻事件。  关键词:新媒体;自然灾害类新闻事件;优势;劣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