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菊'映洁红菲'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来源 :北方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地被菊\'映洁红菲\'试管苗叶片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萘乙酸激素浓度、蔗糖浓度、MS浓度、NO3-和NH+的浓度比、羧苄青霉素浓度及潮霉素浓度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期建立\'映洁红菲\'高效的再生体系,为地被菊转基因体系奠定基础.结果 表明:在6-BA和NAA浓度分别为2.0、0.6 mg·L-1,蔗糖浓度为30 g·L-1,NO3-:NH4+为30∶30,基本培养基3/4MS中,\'映洁红菲\'叶片中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率达到最高,平均每个叶盘分化3.22个不定芽,诱导率75.67%.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0.75 mg·L-1 IBA时,根系生长最好.\'映洁红菲\'遗传转化时,羧苄青霉素浓度为250mg· L-1,潮霉素浓度为2.0 mg·L-1,适合作为选择压.
其他文献
目前青岛已经搭建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已经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信息传送方式,也推动了科技推广者和农业科技应用者的交流与互动,但尚未达到二者交互行为的常态化,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需求导向.构建需求导向型“菜单式”科技定制模式是实现科技推广者和应用者常态化互动的创新路径,但应用者的“菜单”选购能力成为制约该模式运行的因素.该研究归纳了构建青岛需求导向型“菜单式”农业科技定制模式的必然性,在界定其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调查数据论证了高校在青岛市科技供需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菜单式”科技定制模式下农业高校培养科技服务
以西兰花“耐寒优秀”品种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0、2.5、5.0、10.0、25.0 mg·L-1)的外源物质Na2SeO3处理西兰花,通过测定西兰花中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粗纤维、多酚、总黄酮和硫苷含量,研究了外源物质Na2SeO3对西兰花营养品质和硫苷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强化西兰花营养与活性成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在Na2SeO3不同浓度处理下,西兰花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Na2SeO3处理浓度为5.0 mg·L-1时,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干样粗纤维含量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
以七至八年生嫁接灵武长枣(砧木为酸枣)为试材,分析灵武长枣叶片养分、果实品质随物候期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果期灵武长枣叶片营养及果实品质的相关关系,从而明确灵武长枣叶片养分、果实品质年动态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指导果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灵武长枣叶片全氮含量维持在0.98%~1.82%,在主要物候期内的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叶片全磷含量维持在0.11%~0.68%,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片全钾含量维持在0.93%~3.30%,在主要物候期内的变化波动较大;2)灵武长枣果实可溶性糖
以“早春红玉”西瓜为试材,采用温室槽式栽培的方式,将发酵完全的杏鲍菇菇渣与草炭、珍珠岩和蛭石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4种配方基质,以V(草炭)∶V(珍珠岩)=2∶1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配比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西瓜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西瓜栽培的基质配方,以期为山西省西瓜基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与CK相比,各配比基质不同程度提高了其容重、pH和EC值;降低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均能满足西瓜的生长.随着生长期的延长(5月31日后),不同处理西瓜的
以一年生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通过根施硫酸镉、精胺、亚精胺,研究48 h后平邑甜茶根系内源游离态多胺含量、多胺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含量、细胞损伤和线粒体特性的变化,并结合多胺合成抑制剂,测定一氧化氮生成量、一氧化氮合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以期揭示外源精胺和亚精胺缓解平邑甜茶根系镉损伤的生理机制,探讨多胺对一氧化氮生成的调控.结果 表明:镉胁迫导致过氧化氢含量增加,线粒体膜透性增大、膜电位降低、细胞色素c/a降低,一氧化氮生成量增加,根系细胞损伤严重.镉胁迫下多胺代谢异常,精胺和亚精胺含量明
以黄瓜品种\'津优35号\'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用量(0、15、30、45 t·hm-2和60 t·hm-2)鸡粪源有机肥中Zn在土壤中的积累,以及Zn在黄瓜体内的吸收转运及其在亚细胞各组分中的分布情况,以期为指导黄瓜的安全生产以及鸡粪有机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低用量鸡粪有机肥施用就能显著提高土壤Zn含量(P<0.05),土壤Zn含量最高为140.40 mg·kg-1,均未超出国家安全标准.施用60 t·hm-2鸡粪有机肥显著提高了黄瓜根部和果实Zn含量,黄瓜
以河岸葡萄、“北冰红”“赤霞珠”“固原-1”“左优红”“北醇”“红地球”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不同温度下电导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研究了7种葡萄材料的抗寒能力,以期获得“固原-1”的抗寒能力评价并加以利用.结果 表明:抗寒性极强的是河岸葡萄和欧山品种“左优红”.“固原-1”抗寒性远优于欧洲葡萄,但是与欧山品种“北醇”相近.根据这些抗寒性鉴定结果,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可以露地试栽“北冰红”“左优红”与“北醇葡萄”,中国野生复叶葡萄“固原-1”可以用作抗寒
以蝶形玻璃温室和锯齿形薄膜温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点传感器监测方法,比较分析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和CO2等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以期为温室结构设计大数据分析和建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湿度低于室外,变化趋势一致,垂直方向,蝶形玻璃温室温湿度分布均匀性较差;室内处于弱光环境,蝶形玻璃温室采光性能优于锯齿形薄膜温室,但光分布均匀性较差;白天作物冠层CO2消耗较大.
以樱桃番茄砧木品种“海茄砧1号”为试材,采用高温干热处理方法消毒种子,研究了不同干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种子发芽情况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海南樱桃番茄嫁接苗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发芽率和出苗率均随着干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平.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则随着干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但随着干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适当的干热处理可促进种子的萌发,但对幼苗的生长影响不大.最佳的干热处理为75℃处理2 d(T6处理),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出苗率分别达到89.3%、97
选取2000、2010、2011年的数据,以华北地区周年番茄、周年辣椒、辣椒-番茄轮作3种设施农业典型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设施膜面集雨软体水窖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其可行性,以期为华北地区提高降雨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通过集储水量与作物需水量耦合分析、水质对比分析、工程造价分析,对其技术、经济、生态效益可行性进行分析.3种种植模式下,2000年上半年各月灌溉保障率为22.2%~100.0%,2010年上半年各月灌溉保障率为35.4%---100.0%;下半年各月集储水量均能100%保障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