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义乌,你会想到一个什么词呢?没错,那就是“小商品”。可30年前,义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穷县。“义乌市场的从零到有,到全球第一,演绎的正是改革开放所铺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义乌市委书记吴蔚荣如是说。
改革开放,给义乌带来了什么?义乌30年,又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呢?
义乌市场的前世今生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在30年前,它还是个贫困落后的地方,资源贫乏,交通不便,百姓穷苦。而如今,走在义乌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忙碌的货车和开着宝马、奔驰的生意人。截至2007年年底,义乌市场成交额460.8亿元,连续17年位居全国日用品批发市场之首。
义乌业已为熟知的世界小商品采购基地,它不但带动了自身和周边经济的全面发展,还造就了无数的富豪。但要问起义乌人的致富经,却是从“鸡毛换糖”开始的。
始于“鸡毛换糖”
上了年纪的义乌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很久以前,义乌有这样一群人,在农闲的时候,他们摇着拨浪鼓,挑着装糖的货郎担,走街串巷,换取各家的鸡毛,然后再把换来的鸡毛当作农田的肥料,或制成商品卖给供销社。
“鸡毛换糖”,便是改革开放前义乌人从事商贸活动的经典写照。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商品贸易在一些地方逐步解禁,手工制品、农产品等摆上了集市,然而长途贩卖、摆地摊做小生意则仍被当做投机倒把行为加以打击。而此时,一些义乌人开始不满足仅靠“鸡毛换糖”的方式解决生计问题,提心吊胆地做起了日用小商品的买卖。
义乌市原工商所书记孙樟宝回忆说:“我在当工商所总支书记前做过公社书记,对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义乌农民真是苦呀,吃不饱穿不暖,有些只好到城里来从事贸易营生。”
1980年,为了维持生计,有5个孩子的冯爱倩也和当地许多农民一样,在县城偷偷摸摸地摆起了地摊。
“当时经商环境不好,条条框框定得很多,什么剧照不许卖,像服装、袜子等也算大件商品,不准卖。我们就执行任务,天天去抓、去赶这些小摊贩。其中打击走私是一项重要工作。” 孙樟宝回忆道。
义乌市场“接生人”
1982年5月的一天,屡次被没收货物的冯爱倩带着满腔愤怒和疑问,在义乌县委门前挡住了当时新上任的县委书记谢高华的去路,要讨个说法。对于家庭生活拮据的冯爱倩来说,她实在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地卖点别针、鞋带和纽扣,挣点小钱,怎么就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我做点小买卖养家口,政府为啥不让……”一下午的争论,谢高华被这个朴实的农妇问住了。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谢高华告诉记者说,“那个时候,‘鸡毛换糖’、搞自由商业经营是不允许的,被视为‘盲目外流、弃农经商、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加以批判,政府对此采取的是禁、阻、限、关的政策和措施,可是,小摊贩们却怎么打也打不倒,禁也禁不住,赶也赶不跑。”
义乌的小商品经营活动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怎么来看待、解决义乌的个体从商问题?经过多次深入农村实地调查和反复研究,谢高华意识到兴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于是在县常委会上明确表态:“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出了问题我负责,我宁可不要‘乌纱帽’”。
1982年8月,义乌县委、县政府经过讨论后,毅然作出一个大胆的决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就这样,简陋的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诞生了,整个义乌沸腾起来了。
1984年底,义乌县委、县政府又提出了“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指出要“以贸易为导向,贸、工、农相结合,城乡一体化,兴商建县”。确立了义乌发展生产力、富民强县的发展路径。
谢高华告诉记者,这几项决定推出后,解决了义乌农民参与商品经济的束缚,义乌的商品经济很快兴盛起来了,个体摊位数一增再增,小商品市场也由开始的放开几条街设摊,发展到了规划建立市场,各种各类的专业户、专业村纷纷涌现,城乡的经济面貌为之一新。“当时看到这种欣欣向荣的形势后,我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觉找到了发展义乌经济的新路子了。”
开拓创新大变样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面吹来。义乌市场紧接着迅速更新换代、升级转化。先是由路边市场、露天市场过渡到搭棚设架的棚架市场,然后走向室内市场,再发展为门店市场。
1982年至1984年的改革开放初期,是义乌“湖清门第一代马路市场”阶段。义乌外出经商的人员从外地带回了多种小商品,在义乌县城湖清门街头摆卖,形成了群众自发性的小商品市场。1982年9月,义乌县政府正式开放稠城镇小百货市场,搭起水泥板的露天市场,设摊位700个。
“稠城镇小百货市场原是700多户经营商在石板、木板搭的露天市场里,下雨时上面拉起塑料布,一个紧挨一个地并排做生意,市场环境太简陋了。因此,第一代市场迅速过渡到第二代市场、第三代市场……”孙樟宝回忆说,“在市场换代过程中,我们也很担忧,一下子造这么大的市场,拥有几千个上万个摊位,摆不摆得满?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市场摊位又捉襟见肘了。”
第二代市场是“新马路棚架市场”。1984年,湖清门的摊位已满足不了进场经营的需求,义乌县政府于是投入57万元,建成占地35万平方米、固定摊位1800个,拥有钢架玻璃瓦棚顶的第二代小商品市场。
1986年,第三代市场——“城中路棚架市场”建成。这一阶段也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高速发展期。第三代市场总投资440万元,设有固定摊位4096个,占地44000平方米,市场内建有综合商业服务及工商、税务、邮电、金融等管理服务大楼。其后经过多次扩建至1990年底,第三代市场建设已形成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设有固定摊位8503个,临时摊位1500多个的全国最大的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
第四代是“大型室内柜台式市场”阶段。时间在1992年至2002年,这一阶段为篁园市场、宾王市场共同组合的规模化发展期。第四代义乌小商品城市场于1991年动工兴建,1992年投入使用,共有摊位7100个。1994年6月4日,中国小商品城第四代市场二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至此,义乌市场经营面积增加到46万平方米,经营商位达到3.2万个。
进入21世纪,为顺应发展需求,义乌规划建设了第五代专业市场——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
2002年9月,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投入使用。2005年9月,国际商贸城二期全面建成。绵延2.5公里、周长6.6公里、营业面积170万平方米、拥有2.5万个商位的国际商贸城,成为目前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商品批发市场。
2005年,义乌市场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评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
2006年10月,由国家商务部主持编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开始定期向全球发布,成为全球日用消费品生产贸易价格变动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2008 年10 月21 日,义乌新一代市场的标志,气势宏伟的 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一阶段正式开业,至此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营面积达到400 万平方米,经营商位6.8 万个,汇集了41 个行业1900 个大类40 余万种商品。将以庞大的规模载入世界建筑史册。
就这样,经过5易其址、9次扩建,义乌市场逐渐成为了全球小商品的采购基地。
国际化新高度
为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拓展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发展空间,义乌成立了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明确公司定位:小商品国际贸易平台基础设施运营商和世界级小商品贸易服务商。重点做好“义博会”国际会展品牌塑造、国际商贸城建设、国际电子商务培育和国际化经营人才培养四项工作。以会展国际化为突破口,启动和推进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化。
义乌市场贸易发展局的宋建告诉记者,目前义乌市场的商品已经出口到世界2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达60%以上。义乌市场对外延伸对接功能不断加强。有1200多家境外企业在义乌设立商务代表处、10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小商品。联合国难民署采购中心、家乐福亚洲采购总部义乌办事处等一批高端商业资源集聚义乌。除外,义乌出口商品呈多元化,且出口国家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位列义乌市场出口前10位的国家有美国、阿联酋、俄罗斯、乌克兰、西班牙、德国、韩国、日本、巴西、巴拿马。
今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义乌市场不但未受其影响,反而转危机为商机,借此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
据浙江金华海关数据,10月份以来,义乌平均每天出口1925个标箱,明显高于去年的日均出口量。
“这是因为欧美受金融危机影响,人们的收入大幅下降,而义乌市场出口的小商品大多物美价廉,且有一大部分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在市场上尤受欢迎。” 义乌市场贸易发展局市场发展科科长黄仕林表示。
显然,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国际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正迈向一个国际化的新高度。
义乌市场的发展诀窍
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义乌率先在体制夹缝中突围而出,小商品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成为同业的旌麾。它有哪些秘诀呢?
民有求和政有为
“义乌能实现‘小商品大市场’,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了服务型的政府。义乌市把政府的角色定位在调控有度的有为政府上。党委总揽全局、把好发展方向,政府调控有度、搞好公共服务,这是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根本保证。”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评价说。
改革开放初期,义乌一批有朦胧市场经济意识的农民自发形成了小商品市场。当时的义乌领导从实际出发,尊重、承认群众的创新精神和行动,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突破旧体制束缚,果断作出开放小商品市场的决策。80年代初,又提出“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小商品市场在义乌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从而也确立了市场体制引领义乌经济的发展观。90年代初,率先实行市场的管办分离,让市场来配置资源,政府转而进行宏观调控。义乌市场所走每一步,基本都是朝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才最终形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先发优势。
到了90年代,全国掀起办市场热潮,义乌市场的先发优势有所削弱,针对义乌本地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义乌市委、市政府在兴商建市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贸工联动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培育,逐步形成了服装、针织、文具、饰品、彩印、拉链、工艺品、玩具等优势产业,构筑起“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撑了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近年来,义乌市场外贸呈井喷式发展,义乌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义乌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确立了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发展战略,争取成为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流通中心、展示中心,打造全球最大超市。这为义乌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创新引领进步
“早在80年代到90年代过渡时期,当别的市场很少有做外贸的人的时候,义乌已经有人开始做边贸和外贸了。袜子、工艺品、塑料制品;黑龙江、新疆、俄罗斯,什么赚钱做什么,哪里需要就卖到哪里。”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何樟兴告诉记者。
义乌人的对外贸易,最初是始于地区间的巨大差价,然后是以市场为整体进一步伸出触角。当义乌商品的足迹已经遍布全球的时候,又有人提议,我们要发展电子商务,让触角更密集。最后又有了创新——搞“会展经济”。
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给义乌市场聚集了极大的人气,搭建了客商交流的大平台,义乌商人赚得钵满盆满,义乌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义乌市场贸易发展局的有关人员还告诉记者,今后,义乌还要更加注重市场功能的创新。着力完善市场、既具有批发,又兼有零售以及批零兼营的功能,在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信息、服务产销,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缓解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的同时,在交易、结算、储运、加工、包装、信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开拓观光、旅游、会展等功能。在加强市场交易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与之配套的各种服务设施的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提升改造联托运体系,建立发达的物流体系。
商业文明理念
“在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考察义乌市场萌芽、起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可以说义乌市场的成功首先是现代浙商文化的成功。穷山恶水逼出的绵延数百年的‘鸡毛换糖’传统,使义乌积淀了浓厚的商业文化底蕴,形成“义利并举、工商皆本”的观念。这一文化基因,使得义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独具商业魅力。
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我们看到义乌商人频频谈到诚信和经商品德,并认为这是商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初开放以后,市场壮大了,一部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先富了,出现过一个难题:怎样克服‘红眼病’?当时,我们在全社会倡导‘赛马’,不搞‘斗牛’。鼓励大家都找到自己的‘跑道’,比赛谁跑得更快,搞纵比,不提倡‘窝里斗’式的横比。” 曾担任过义乌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冯志来比喻说。
在采访中,很多经营户也告诉我们:其实一直以来义乌不仅宽容,而且团结。各企业主之间的竞争都很和谐,都在为义乌市的经济环境推波助澜。义乌紧紧依托市场,带动了各个产业的兴旺。在每一个行业中从来不回避竞争,却从不加入无序竞争。企业主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的、友好的,避开价格战,共同呵护行业、做强做大行业。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全国、全世界的客商来义乌交易。
义乌市场带来了什么
市场是义乌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义乌市场以其品种齐、成本低、效率高和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等优势,成为广大企业、客商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窗口和从事小商品贸易的首选之地,也强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地区乃至更大区域范围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实施“兴商建市”战略,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繁 荣。义乌通过培育市场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亿元,同比增长15.7%;人均GDP为59144元人民币。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8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3亿元,分别增长31.2%和33.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6.2亿元,贷款余额35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5%和16.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800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200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55.6亿元,贷款余额595.7亿元。
2.促进了市场空间的拓展和新型业态的发展,构筑现代化的市场流通大网络,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小商品市场的发展。近年来,义乌市通过先后在甘肃、四川、陕西、山西等地创办分市场,设立了区域性配送中心,为引入新型的市场流通业态作出探索;在国际市场上,目前已有37家义乌企业在境外设立了分公司和办事处,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新的贸易关系;此外,义乌商人把经商资本、经商才能、经商网络带到了各地,直接促进乃至原创性地引发了全国各地小商品市场和商品流通业的发展。
3. 强有力地带动了义乌本地及更大区域范围内工业的发展。义乌市场的持续繁荣,为义乌工业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创造了销售渠道、信息、人才等优势,促使义乌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首先是市场以其畅通的流通渠道,引发了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目前义乌共有各类工业企业2.5 万多家,个私工业占了98% 以上。其次是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促进工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并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拉链、毛纺、化妆品等16 大优势行业,其中饰品产量占全国的65%以上、袜业占35%以上、拉链占30%以上。涌现了“浪莎”、“梦娜”、“能达利”、“新光”等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义乌的经济腹地还延伸到了全国各地,尤其是周边地区和沿海地区利用义乌市场这一“窗口”,块状特色工业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永康的五金、温州的小百货、海宁的皮革、杭嘉湖地区的丝绸被面、广东、福建的潮流产品、上海的轻工产品、北方的传统产品等各地的特色产品,在义乌市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4.开拓了市场,扩大了内需,促进了出口。近年来,义乌小商品市场确立了“巩固农村市场,开拓城市市场,拓展国际市场”的定位,为各类商品开辟了广阔的销售空间。可以说,义乌市场的繁荣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全国日用消费品流通渠道,有效地满足了广大农村地区和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扩大小商品出口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5.产生了强大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力。义乌市场成为各大厂商通向全国市场的桥梁和窗口,成为各大名牌企业争相亮相的竞技舞台,吸引集聚了国内6000余家知名企业经销商及特约经销商,成为各类轻工业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通道。除此,义乌市场作为小商品信息中心,展示中心和价格中心的功能逐步增强。各厂家为提高产品在义乌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把最新式的产品投入义乌市场,每天都有数千个新产品亮相义乌市场。
我国改革开放期间,商品市场在义乌得到了空前的壮大。在义乌,几乎每个人都与商品市场息息相关,商人、司机、厨师、工人、服务生、三轮车夫……他们的生存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市场挂钩。也许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像义乌这样,只有一个绝对的经济中心——商品市场,没有任何一种魔力像商品市场那样,深刻影响着义乌这片土地的生存、发展和繁荣。
改革开放,给义乌带来了什么?义乌30年,又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呢?
义乌市场的前世今生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在30年前,它还是个贫困落后的地方,资源贫乏,交通不便,百姓穷苦。而如今,走在义乌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忙碌的货车和开着宝马、奔驰的生意人。截至2007年年底,义乌市场成交额460.8亿元,连续17年位居全国日用品批发市场之首。
义乌业已为熟知的世界小商品采购基地,它不但带动了自身和周边经济的全面发展,还造就了无数的富豪。但要问起义乌人的致富经,却是从“鸡毛换糖”开始的。
始于“鸡毛换糖”
上了年纪的义乌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很久以前,义乌有这样一群人,在农闲的时候,他们摇着拨浪鼓,挑着装糖的货郎担,走街串巷,换取各家的鸡毛,然后再把换来的鸡毛当作农田的肥料,或制成商品卖给供销社。
“鸡毛换糖”,便是改革开放前义乌人从事商贸活动的经典写照。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商品贸易在一些地方逐步解禁,手工制品、农产品等摆上了集市,然而长途贩卖、摆地摊做小生意则仍被当做投机倒把行为加以打击。而此时,一些义乌人开始不满足仅靠“鸡毛换糖”的方式解决生计问题,提心吊胆地做起了日用小商品的买卖。
义乌市原工商所书记孙樟宝回忆说:“我在当工商所总支书记前做过公社书记,对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义乌农民真是苦呀,吃不饱穿不暖,有些只好到城里来从事贸易营生。”
1980年,为了维持生计,有5个孩子的冯爱倩也和当地许多农民一样,在县城偷偷摸摸地摆起了地摊。
“当时经商环境不好,条条框框定得很多,什么剧照不许卖,像服装、袜子等也算大件商品,不准卖。我们就执行任务,天天去抓、去赶这些小摊贩。其中打击走私是一项重要工作。” 孙樟宝回忆道。
义乌市场“接生人”
1982年5月的一天,屡次被没收货物的冯爱倩带着满腔愤怒和疑问,在义乌县委门前挡住了当时新上任的县委书记谢高华的去路,要讨个说法。对于家庭生活拮据的冯爱倩来说,她实在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地卖点别针、鞋带和纽扣,挣点小钱,怎么就成了“资本主义的尾巴”?“我做点小买卖养家口,政府为啥不让……”一下午的争论,谢高华被这个朴实的农妇问住了。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谢高华告诉记者说,“那个时候,‘鸡毛换糖’、搞自由商业经营是不允许的,被视为‘盲目外流、弃农经商、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加以批判,政府对此采取的是禁、阻、限、关的政策和措施,可是,小摊贩们却怎么打也打不倒,禁也禁不住,赶也赶不跑。”
义乌的小商品经营活动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怎么来看待、解决义乌的个体从商问题?经过多次深入农村实地调查和反复研究,谢高华意识到兴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于是在县常委会上明确表态:“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出了问题我负责,我宁可不要‘乌纱帽’”。
1982年8月,义乌县委、县政府经过讨论后,毅然作出一个大胆的决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就这样,简陋的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诞生了,整个义乌沸腾起来了。
1984年底,义乌县委、县政府又提出了“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指出要“以贸易为导向,贸、工、农相结合,城乡一体化,兴商建县”。确立了义乌发展生产力、富民强县的发展路径。
谢高华告诉记者,这几项决定推出后,解决了义乌农民参与商品经济的束缚,义乌的商品经济很快兴盛起来了,个体摊位数一增再增,小商品市场也由开始的放开几条街设摊,发展到了规划建立市场,各种各类的专业户、专业村纷纷涌现,城乡的经济面貌为之一新。“当时看到这种欣欣向荣的形势后,我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觉找到了发展义乌经济的新路子了。”
开拓创新大变样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面吹来。义乌市场紧接着迅速更新换代、升级转化。先是由路边市场、露天市场过渡到搭棚设架的棚架市场,然后走向室内市场,再发展为门店市场。
1982年至1984年的改革开放初期,是义乌“湖清门第一代马路市场”阶段。义乌外出经商的人员从外地带回了多种小商品,在义乌县城湖清门街头摆卖,形成了群众自发性的小商品市场。1982年9月,义乌县政府正式开放稠城镇小百货市场,搭起水泥板的露天市场,设摊位700个。
“稠城镇小百货市场原是700多户经营商在石板、木板搭的露天市场里,下雨时上面拉起塑料布,一个紧挨一个地并排做生意,市场环境太简陋了。因此,第一代市场迅速过渡到第二代市场、第三代市场……”孙樟宝回忆说,“在市场换代过程中,我们也很担忧,一下子造这么大的市场,拥有几千个上万个摊位,摆不摆得满?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市场摊位又捉襟见肘了。”
第二代市场是“新马路棚架市场”。1984年,湖清门的摊位已满足不了进场经营的需求,义乌县政府于是投入57万元,建成占地35万平方米、固定摊位1800个,拥有钢架玻璃瓦棚顶的第二代小商品市场。
1986年,第三代市场——“城中路棚架市场”建成。这一阶段也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高速发展期。第三代市场总投资440万元,设有固定摊位4096个,占地44000平方米,市场内建有综合商业服务及工商、税务、邮电、金融等管理服务大楼。其后经过多次扩建至1990年底,第三代市场建设已形成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设有固定摊位8503个,临时摊位1500多个的全国最大的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
第四代是“大型室内柜台式市场”阶段。时间在1992年至2002年,这一阶段为篁园市场、宾王市场共同组合的规模化发展期。第四代义乌小商品城市场于1991年动工兴建,1992年投入使用,共有摊位7100个。1994年6月4日,中国小商品城第四代市场二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至此,义乌市场经营面积增加到46万平方米,经营商位达到3.2万个。
进入21世纪,为顺应发展需求,义乌规划建设了第五代专业市场——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
2002年9月,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投入使用。2005年9月,国际商贸城二期全面建成。绵延2.5公里、周长6.6公里、营业面积170万平方米、拥有2.5万个商位的国际商贸城,成为目前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商品批发市场。
2005年,义乌市场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银行评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
2006年10月,由国家商务部主持编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开始定期向全球发布,成为全球日用消费品生产贸易价格变动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2008 年10 月21 日,义乌新一代市场的标志,气势宏伟的 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一阶段正式开业,至此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营面积达到400 万平方米,经营商位6.8 万个,汇集了41 个行业1900 个大类40 余万种商品。将以庞大的规模载入世界建筑史册。
就这样,经过5易其址、9次扩建,义乌市场逐渐成为了全球小商品的采购基地。
国际化新高度
为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拓展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发展空间,义乌成立了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明确公司定位:小商品国际贸易平台基础设施运营商和世界级小商品贸易服务商。重点做好“义博会”国际会展品牌塑造、国际商贸城建设、国际电子商务培育和国际化经营人才培养四项工作。以会展国际化为突破口,启动和推进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化。
义乌市场贸易发展局的宋建告诉记者,目前义乌市场的商品已经出口到世界2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达60%以上。义乌市场对外延伸对接功能不断加强。有1200多家境外企业在义乌设立商务代表处、10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小商品。联合国难民署采购中心、家乐福亚洲采购总部义乌办事处等一批高端商业资源集聚义乌。除外,义乌出口商品呈多元化,且出口国家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位列义乌市场出口前10位的国家有美国、阿联酋、俄罗斯、乌克兰、西班牙、德国、韩国、日本、巴西、巴拿马。
今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义乌市场不但未受其影响,反而转危机为商机,借此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
据浙江金华海关数据,10月份以来,义乌平均每天出口1925个标箱,明显高于去年的日均出口量。
“这是因为欧美受金融危机影响,人们的收入大幅下降,而义乌市场出口的小商品大多物美价廉,且有一大部分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在市场上尤受欢迎。” 义乌市场贸易发展局市场发展科科长黄仕林表示。
显然,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发市场,国际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正迈向一个国际化的新高度。
义乌市场的发展诀窍
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义乌率先在体制夹缝中突围而出,小商品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成为同业的旌麾。它有哪些秘诀呢?
民有求和政有为
“义乌能实现‘小商品大市场’,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了服务型的政府。义乌市把政府的角色定位在调控有度的有为政府上。党委总揽全局、把好发展方向,政府调控有度、搞好公共服务,这是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根本保证。”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评价说。
改革开放初期,义乌一批有朦胧市场经济意识的农民自发形成了小商品市场。当时的义乌领导从实际出发,尊重、承认群众的创新精神和行动,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突破旧体制束缚,果断作出开放小商品市场的决策。80年代初,又提出“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小商品市场在义乌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从而也确立了市场体制引领义乌经济的发展观。90年代初,率先实行市场的管办分离,让市场来配置资源,政府转而进行宏观调控。义乌市场所走每一步,基本都是朝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才最终形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先发优势。
到了90年代,全国掀起办市场热潮,义乌市场的先发优势有所削弱,针对义乌本地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义乌市委、市政府在兴商建市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贸工联动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培育,逐步形成了服装、针织、文具、饰品、彩印、拉链、工艺品、玩具等优势产业,构筑起“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撑了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近年来,义乌市场外贸呈井喷式发展,义乌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义乌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确立了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发展战略,争取成为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流通中心、展示中心,打造全球最大超市。这为义乌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创新引领进步
“早在80年代到90年代过渡时期,当别的市场很少有做外贸的人的时候,义乌已经有人开始做边贸和外贸了。袜子、工艺品、塑料制品;黑龙江、新疆、俄罗斯,什么赚钱做什么,哪里需要就卖到哪里。”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何樟兴告诉记者。
义乌人的对外贸易,最初是始于地区间的巨大差价,然后是以市场为整体进一步伸出触角。当义乌商品的足迹已经遍布全球的时候,又有人提议,我们要发展电子商务,让触角更密集。最后又有了创新——搞“会展经济”。
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给义乌市场聚集了极大的人气,搭建了客商交流的大平台,义乌商人赚得钵满盆满,义乌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义乌市场贸易发展局的有关人员还告诉记者,今后,义乌还要更加注重市场功能的创新。着力完善市场、既具有批发,又兼有零售以及批零兼营的功能,在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信息、服务产销,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缓解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的同时,在交易、结算、储运、加工、包装、信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开拓观光、旅游、会展等功能。在加强市场交易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与之配套的各种服务设施的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提升改造联托运体系,建立发达的物流体系。
商业文明理念
“在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考察义乌市场萌芽、起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可以说义乌市场的成功首先是现代浙商文化的成功。穷山恶水逼出的绵延数百年的‘鸡毛换糖’传统,使义乌积淀了浓厚的商业文化底蕴,形成“义利并举、工商皆本”的观念。这一文化基因,使得义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独具商业魅力。
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我们看到义乌商人频频谈到诚信和经商品德,并认为这是商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初开放以后,市场壮大了,一部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先富了,出现过一个难题:怎样克服‘红眼病’?当时,我们在全社会倡导‘赛马’,不搞‘斗牛’。鼓励大家都找到自己的‘跑道’,比赛谁跑得更快,搞纵比,不提倡‘窝里斗’式的横比。” 曾担任过义乌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冯志来比喻说。
在采访中,很多经营户也告诉我们:其实一直以来义乌不仅宽容,而且团结。各企业主之间的竞争都很和谐,都在为义乌市的经济环境推波助澜。义乌紧紧依托市场,带动了各个产业的兴旺。在每一个行业中从来不回避竞争,却从不加入无序竞争。企业主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的、友好的,避开价格战,共同呵护行业、做强做大行业。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全国、全世界的客商来义乌交易。
义乌市场带来了什么
市场是义乌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义乌市场以其品种齐、成本低、效率高和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等优势,成为广大企业、客商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窗口和从事小商品贸易的首选之地,也强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地区乃至更大区域范围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实施“兴商建市”战略,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繁 荣。义乌通过培育市场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亿元,同比增长15.7%;人均GDP为59144元人民币。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8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3亿元,分别增长31.2%和33.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6.2亿元,贷款余额35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5%和16.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800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200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55.6亿元,贷款余额595.7亿元。
2.促进了市场空间的拓展和新型业态的发展,构筑现代化的市场流通大网络,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小商品市场的发展。近年来,义乌市通过先后在甘肃、四川、陕西、山西等地创办分市场,设立了区域性配送中心,为引入新型的市场流通业态作出探索;在国际市场上,目前已有37家义乌企业在境外设立了分公司和办事处,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新的贸易关系;此外,义乌商人把经商资本、经商才能、经商网络带到了各地,直接促进乃至原创性地引发了全国各地小商品市场和商品流通业的发展。
3. 强有力地带动了义乌本地及更大区域范围内工业的发展。义乌市场的持续繁荣,为义乌工业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创造了销售渠道、信息、人才等优势,促使义乌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首先是市场以其畅通的流通渠道,引发了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目前义乌共有各类工业企业2.5 万多家,个私工业占了98% 以上。其次是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促进工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并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拉链、毛纺、化妆品等16 大优势行业,其中饰品产量占全国的65%以上、袜业占35%以上、拉链占30%以上。涌现了“浪莎”、“梦娜”、“能达利”、“新光”等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义乌的经济腹地还延伸到了全国各地,尤其是周边地区和沿海地区利用义乌市场这一“窗口”,块状特色工业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永康的五金、温州的小百货、海宁的皮革、杭嘉湖地区的丝绸被面、广东、福建的潮流产品、上海的轻工产品、北方的传统产品等各地的特色产品,在义乌市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4.开拓了市场,扩大了内需,促进了出口。近年来,义乌小商品市场确立了“巩固农村市场,开拓城市市场,拓展国际市场”的定位,为各类商品开辟了广阔的销售空间。可以说,义乌市场的繁荣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全国日用消费品流通渠道,有效地满足了广大农村地区和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扩大小商品出口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5.产生了强大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力。义乌市场成为各大厂商通向全国市场的桥梁和窗口,成为各大名牌企业争相亮相的竞技舞台,吸引集聚了国内6000余家知名企业经销商及特约经销商,成为各类轻工业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通道。除此,义乌市场作为小商品信息中心,展示中心和价格中心的功能逐步增强。各厂家为提高产品在义乌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把最新式的产品投入义乌市场,每天都有数千个新产品亮相义乌市场。
我国改革开放期间,商品市场在义乌得到了空前的壮大。在义乌,几乎每个人都与商品市场息息相关,商人、司机、厨师、工人、服务生、三轮车夫……他们的生存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市场挂钩。也许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像义乌这样,只有一个绝对的经济中心——商品市场,没有任何一种魔力像商品市场那样,深刻影响着义乌这片土地的生存、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