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其实并不难,生活“香米”可“做饭”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5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地为学生悉心引入生活作文的“源头活水”,让学生走进生活,咀嚼生活滋味,不断延展文思,让学生说童言、抒童真、享童趣,让童心在生活的大舞台上自由飞扬。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作文中抒写童心童真,吐露真情实感呢?
  一、 立足生活,诱发写的热情
  大自然这个奇妙世界,随时都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诱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沐浴在生活的阳光下,让生活的种子在学生充满希望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陶行知先生力主让学生到自然中学习,如果把学生总是关在学校里,“就如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捉来关在笼子里”;如果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就是“把笼中的小鸟放到了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然而,学生如果没有循序渐进的训练,缺乏仔细观察的习惯,同样很难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饱览自然风光的壮阔美丽,感受社会生活的五彩斑斓……
  我曾经带着学生到苹果园,在果香飘溢的自然环境中,让学生看一看,说说红富士苹果的样子和颜色;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亲身感受苹果的特点……在亲历过程中,学生看得认认真真,说得头头是道,吃得津津有味,再让同学们写苹果,自然言之有物、有序、有情了。
  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指导学生现场观察,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在师生、生生积极的对话中,发现花草树木的艳丽多姿、春夏秋冬的交替演变,感受田野里的勃勃生机、乡村的悠闲恬静……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亲历社会,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想象、去思考、去倾诉,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获得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品质。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写作思维活跃、热情高涨,写出来的文章也灵动活泼、个性飞扬。
  二、 唤醒体验,引发写的冲动
  作文是溪流,生活是源头,要想溪流不竭,必须源头丰盈。有了生活,才会有创作!写作离不开生活,学生只有深刻体验,用心感受生活,才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抒写童心,在形象生动的表述中获得新知。因此,教师要努力唤醒学生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与热情,引发学生有话想说、不吐不快的冲动。
  在引导学生理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意境时,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一起来到城郊田野里放风筝。在和煦的春风里,学生们奔跑着、追逐着放风筝,他们尽情地放飞心情,情趣盎然,生龙活虎,勾画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乐图”。活动结束,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结合古诗词《清平乐 村居》和亲身体验写作,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此刻真正地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带着回归生活的内在需求去实践、去写作,才会有不吐不快的冲动,笔下才会洋溢生动有趣的生活气息。
  第二天,作文交流汇报课,同学们踊跃发言,津津乐道放风筝的所为、所思、所感,以清亮的眼神去观察生活,以纯真的童心去感知缤纷生活的喜怒哀乐……字里行间流露真情,既有对诗句意境的感触,又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在体验—写作—交流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学生的激动、快乐、兴奋。
  “作文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巴金)只要把作文与生活连缀起来,点燃生活热情,展现生活情景,就能够激发写作热情,唤醒内心感受。以“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笔触所至,真实的话语、真实的情感在笔端自然流淌。
  三、 打开思路,选好写的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从下笔,究其原因是没有“米”。生活就是最好的“米仓”。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巧设悬念,创设意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体验中去撷取一朵朵生活的浪花。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会有话可讲,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丰富的“米”源可以让学生收获一份别样的情趣。
  例如,一位老师在作文课上,展开了一场别样的“战斗”,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训练。上课伊始,老师故作神秘地说:“今天我们要完成一项特殊任务——”抓坏蛋“,将平时作文中的病句、错别字、错的标点,都一一捉拿归案。”没等老师说完,同学们就欢呼雀跃,不禁摩拳擦掌,个个跃跃欲试了。学生们煞有其事,有的用“激光定位扫描仪”搜索“敌人”;有的采取“排雷式”手段侦探;……仿佛人人都成了“歼敌”能手。接下来是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汇报战果,老师见时机已到,相机说:“刚才大家一起抓‘坏蛋’的一幕多有趣啊,写下来好吗?开始吧!”同学们文思泉涌,拿起笔“唰唰唰”地写起来。这场特殊的“战斗”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产生了灵感,收获了智慧。
  作文教学,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洞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多样化的写作素材,来充实“米仓”。积极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向社会,联系生活,从缤纷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品尝生活滋味。积累写作素材,建立“生活宝库”,一旦写作,信手拈来,岂不乐哉?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引导学生从多彩的生活中去采撷写作资源,去积累生活的感动,去拥抱生活的幸福,去抒写人生的绚丽。
  (作者单位:徐州市丰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一、 利用形象直观的画面、实物激趣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容易在直接的视觉刺激下引起注意。在教学中,色彩鲜艳的插图,形象活泼的人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材为拼音字母配上插图,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认真观察。例如,第一课汉语拼音“ɑ、o、e”的整幅图,同学们看了特别喜欢,有可爱的小女孩,美丽的小河,漂亮的大公鸡、大白鹅,有绿色的树木、草地等,同学们在直观画面的基础上,学习单韵母“ɑ、o、e
期刊
一、 在比较中感受汉字的美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个字的美与不美,在认识上和成人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在他们的眼里,美不美更倾向于用色彩来确定,而对于物体的形态则并不是第一位的。比如画一个人,从形状上可以是幼稚可笑的,但只要色彩艳丽,那就是很美的。因此,一个黑色的汉字,比如“人”字,要让学生从内心说它美,恐怕毫无认识上的根基。这种认识是需要在培养和训练中逐步形成的,从一定程度说,对汉字的美感是需要
一、板块教学的特点和价值1.在教学目标上,教者必须统筹全局,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教材,瞄准课堂教学的靶心——教材中的重点及难点,有的放矢,提炼出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
“断层解析”是医学名词,指对骨骼、肌肉、脏器做深层次影像解剖,精确性高,是疾病影像诊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笔者认为,小学古诗词教学应从根本上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
期刊
充满活力、学教和谐是我们教育者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但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冒出“不和谐的音符”,学生的问题总是会超乎我们成人的预料,有时可能会离教学目标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们该怎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变奏”和谐的学教之歌呢?  一、 灵性评价再入文境  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中执教《九色鹿》一课,通过对文章第2至5自然段的朗读,使同学们很快进入了文章的情境中,被九色鹿的舍己为人、美丽善良深深地打动。铺设了
期刊
期刊
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生活经历入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素描平凡生活,启迪习作思维,促进其真情表达。  一、 串联生活,摄取习作素材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生活中并不缺少学生习作的内容,关键在于怎么去发现。因此,教师要紧紧地串联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启发思考,让学生自然地从生活中摄取习作的材料。  如一位老师在指导《 的春游》这篇习作时,她先将题目板书于黑板上,用红笔在“春游”下标上“△”号,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