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华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统一的隋唐时代》为例,旨在通过教学实践,探索“点-线”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点-线”结合;《统一的隋唐时代》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课程……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版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点-线”结合的教学模式自从《历史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但在运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在执教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的《统一的隋唐时代》一课时,力图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呈现出隋唐时代更替的广阔画卷中突出历史人物的生動细节。
一、设计意图
《统一的隋唐时代》是华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魏晋南北朝大分裂时期结束后,隋唐两个大一统王朝的兴替。本课内容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丰富,最突出的是重要知识点特别多,包含了三省六部体制的开创、科举制的创设及发展、隋朝短暂而亡和唐朝“贞观之治”等考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依照历史顺序(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让初学历史的学生具体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和学生自己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些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发生和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启发学生探究这些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如果没有明确的历史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只是讲述历史事实,那么,面对这些事实,学生就会感到杂乱无章,没有头绪,甚至发生历史的错位,无法正确地考察这些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无法揭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达不到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
基于此,本节课笔者将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精选关于隋唐帝王的历史故事“点”,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隋唐王朝兴替这条历史发展“线”。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立意为:隋文帝结束数百年分裂割据的历史,再次完成大一统,由此开创了繁荣昌盛的隋唐时代,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创新的时期,制度上的创新为以“贞观之治”为代表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将理解隋唐的制度创新作为重点,将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图,以隋朝结束大分裂完成大一统的历史史实直接引入主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课题,让学生在历史时序中认识隋唐结束大分裂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性。
环节一:统一局面的开创者——隋文帝
1.他是谁?
简介隋文帝生平:他出身于北周的军事贵族家庭,妻子来自少数民族最显赫的独孤氏家族,女儿又是北周的末代太后,杨坚以外戚身份官至大丞相把持朝政,发动宫廷政变废掉北周末代小皇帝自立为帝。随后又派出五十万大军跨过长江天堑,灭掉南方的陈,完成大一统。
出示材料:杨坚教诫太子:“自古帝王,从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你做储君,应该以俭约为先。” ——选自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
提出问题:根据史料所示,隋文帝杨坚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引导学生关注史料中“自古帝王”得出隋文帝既是一个节俭的皇帝,又是一个善于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皇帝。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史料,学生得出隋文帝的特点:尚节俭,善反思。简介隋文帝生平,为隋文帝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历史教训,创设分散相权的三省六部体制做铺垫。
2.他怎么做?——创设三省六部体制
引导学生读课本第79页《隋唐三省六部制图示》,了解三省六部制的体制建构,指出三省六部体制的变化:由独相变为多相。学生尝试运用历史想象的方法分析三省六部制度的作用: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设计意图:学生知道三省六部体制创建的原因,在已学历史知识基础上通过历史想象的方法,分析三省六部体制的作用。
环节二:隋炀帝与唐太宗
过渡:三省六部体制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政局,却没能够拯救隋朝二代而亡的命运。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时期,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同是出身于北周贵族的李渊平定各路起义军建立了又一个大一统帝国——唐朝。唐王朝却在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走向鼎盛。
1.帝王长什么样?
引导学生查阅课本:隋炀帝与唐太宗画像。提出问题:两位皇帝长相如何?
讲述隋炀帝关于“美头颅”的小故事。
展示刘文静对唐太宗的长相评价史料:(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曰:“此非常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年虽少,命世才也。”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三
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长相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不同学生对皇帝画像的长相评价也不一致,进而了解图像证史的局限性,知道结合文字史料图文互证的方法,知道孤证不立的史料实证原则,尝试从故事中感知人物性格。
2.不一样的结局
简介隋朝灭亡与唐太宗创造的“贞观之治”的历史史实,形成强烈对比,引导学生根据史料比较两位皇帝治理国家效果截然不同的原因。
材料:讲述隋炀帝诛杀进谏大臣的故事,同时请学生谈谈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比较,初步掌握运用史料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方法。
三、教学反思
《统一的隋唐时代》一课虽仍有诸多遗憾,但为笔者接下来的初中历史教学积累了重要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点-线”结合的教学模式中,笔者尝试总结了以下两点经验。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定素养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立意
历史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故事,历史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历史课程归根结底是一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历史学科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教与学的法则,而在于学习历史对学生的成长、成人的养育价值,即对人性的养育。前两次教学设计的失败,归根结底是笔者忽视了最重要的要素——“人”。初中学生作为初学历史者,他们的历史学习基于之前零散的各类课外阅读和媒体传播,导致知识点比较零散,这就需要教师在建构比较完整的历史时序的前提下讲述历史,在挖掘历史人物故事的过程中贯穿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此同时,初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尚处在形成中,如果理论性知识太多,就很难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所以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切实感受到作为教师,应该在心中有历史中的“人”,眼中有课堂上的“人”。教师应该首先从关注课堂上“人”的认知做起,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在课堂中充分发掘历史上“人”的心声、情感、观念,通过课堂中的“人”与历史上有血有肉、千姿百态、各具风采的“人”超越时空地对话,让学生感知历史的智慧,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探寻有效的教学路径,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品质
历史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要实现以上目标和要求,就必须要求教师聚焦教学立意的核心内容,结合有效的教学路径,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品质。
1.善于转换教学范式,敢于重组教材内容,贯彻“点-线”结合的课堂呈现方式。本课以叙述隋唐时代为基调,教材先后分为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和贞观之治三目。如果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设计教学,不仅不能呈现出历史时序这条发展线,也很难激发出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笔者在第三次教学设计中重组教材内容,以隋文帝、隋炀帝和唐太宗三位帝王为主线,设计了诸如“他是谁?”“帝王长什么样?”等问题,通过帝王的比较,引入诸如魏征等著名历史人物,勾勒出一幅风起云涌、气象恢宏的历史场景。生动的人物故事、饱满的历史情节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激发出探究制度创新和盛世局面的热情。
2.精选教学材料,贯穿史学思想和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品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课标》同时还指出,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经历的历史思维训练过程,倡导通过文献资料、图片、图表等多样的历史材料提高对历史的阅读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境想象。《统一的隋唐时代》一课中,笔者运用隋文帝称帝前的经历和三省六部制结构图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想象的方法,分析三省六部体制的作用;运用人物画像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图像证史的方法;通过选取多角度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科举制的作用;通过隋炀帝和唐太宗有关君臣关系的小故事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隋朝短暂而亡,唐朝开创“贞观之治”的原因。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比较历史人物时,让学生初步了解论从史出和孤证不立的原则,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这一必备品格,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思维品质。
“教育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这里我说的生活的艺术是指人的各种活动的最完美的实现,它表现了充满活力的个体在面对现实环境时所具备的潜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就要做到李惠军老师所提出的:“历史老师一定要有历史知识,有讲历史的技能。其中教师科学严谨、充满智慧、洋溢情感、通达顺畅的历史语言表达是历史老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境界和格调。对历史场景的刻画能够收放自如,对历史情结的描述能够简约明了,对历史任务的勾勒能够字字珠玑,对历史现象的揭示能够深水潜流,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够石破天惊,对历史材料的引入能够信手拈来,对历史逻辑的推演能够丝丝入扣……在心平气和中隽永透达,在淡泊清雅中喷发焰火,在款款道来中突发奇想。”虽未能至,心向往之,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蓝.《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J].历史教学,2012(09):3-12.
[4]〔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李惠军.灵魂的追问(5)——关于历史教学丰富性、批判性和知本性的思考[J].歷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06):10-1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点-线”结合;《统一的隋唐时代》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课程……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版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点-线”结合的教学模式自从《历史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但在运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在执教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的《统一的隋唐时代》一课时,力图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呈现出隋唐时代更替的广阔画卷中突出历史人物的生動细节。
一、设计意图
《统一的隋唐时代》是华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魏晋南北朝大分裂时期结束后,隋唐两个大一统王朝的兴替。本课内容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丰富,最突出的是重要知识点特别多,包含了三省六部体制的开创、科举制的创设及发展、隋朝短暂而亡和唐朝“贞观之治”等考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依照历史顺序(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让初学历史的学生具体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和学生自己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些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发生和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启发学生探究这些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如果没有明确的历史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只是讲述历史事实,那么,面对这些事实,学生就会感到杂乱无章,没有头绪,甚至发生历史的错位,无法正确地考察这些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无法揭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达不到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
基于此,本节课笔者将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精选关于隋唐帝王的历史故事“点”,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隋唐王朝兴替这条历史发展“线”。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立意为:隋文帝结束数百年分裂割据的历史,再次完成大一统,由此开创了繁荣昌盛的隋唐时代,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创新的时期,制度上的创新为以“贞观之治”为代表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将理解隋唐的制度创新作为重点,将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图,以隋朝结束大分裂完成大一统的历史史实直接引入主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课题,让学生在历史时序中认识隋唐结束大分裂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性。
环节一:统一局面的开创者——隋文帝
1.他是谁?
简介隋文帝生平:他出身于北周的军事贵族家庭,妻子来自少数民族最显赫的独孤氏家族,女儿又是北周的末代太后,杨坚以外戚身份官至大丞相把持朝政,发动宫廷政变废掉北周末代小皇帝自立为帝。随后又派出五十万大军跨过长江天堑,灭掉南方的陈,完成大一统。
出示材料:杨坚教诫太子:“自古帝王,从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你做储君,应该以俭约为先。” ——选自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
提出问题:根据史料所示,隋文帝杨坚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引导学生关注史料中“自古帝王”得出隋文帝既是一个节俭的皇帝,又是一个善于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皇帝。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史料,学生得出隋文帝的特点:尚节俭,善反思。简介隋文帝生平,为隋文帝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历史教训,创设分散相权的三省六部体制做铺垫。
2.他怎么做?——创设三省六部体制
引导学生读课本第79页《隋唐三省六部制图示》,了解三省六部制的体制建构,指出三省六部体制的变化:由独相变为多相。学生尝试运用历史想象的方法分析三省六部制度的作用: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设计意图:学生知道三省六部体制创建的原因,在已学历史知识基础上通过历史想象的方法,分析三省六部体制的作用。
环节二:隋炀帝与唐太宗
过渡:三省六部体制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政局,却没能够拯救隋朝二代而亡的命运。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时期,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同是出身于北周贵族的李渊平定各路起义军建立了又一个大一统帝国——唐朝。唐王朝却在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走向鼎盛。
1.帝王长什么样?
引导学生查阅课本:隋炀帝与唐太宗画像。提出问题:两位皇帝长相如何?
讲述隋炀帝关于“美头颅”的小故事。
展示刘文静对唐太宗的长相评价史料:(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曰:“此非常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年虽少,命世才也。”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三
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长相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不同学生对皇帝画像的长相评价也不一致,进而了解图像证史的局限性,知道结合文字史料图文互证的方法,知道孤证不立的史料实证原则,尝试从故事中感知人物性格。
2.不一样的结局
简介隋朝灭亡与唐太宗创造的“贞观之治”的历史史实,形成强烈对比,引导学生根据史料比较两位皇帝治理国家效果截然不同的原因。
材料:讲述隋炀帝诛杀进谏大臣的故事,同时请学生谈谈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比较,初步掌握运用史料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方法。
三、教学反思
《统一的隋唐时代》一课虽仍有诸多遗憾,但为笔者接下来的初中历史教学积累了重要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点-线”结合的教学模式中,笔者尝试总结了以下两点经验。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定素养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立意
历史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故事,历史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历史课程归根结底是一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历史学科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教与学的法则,而在于学习历史对学生的成长、成人的养育价值,即对人性的养育。前两次教学设计的失败,归根结底是笔者忽视了最重要的要素——“人”。初中学生作为初学历史者,他们的历史学习基于之前零散的各类课外阅读和媒体传播,导致知识点比较零散,这就需要教师在建构比较完整的历史时序的前提下讲述历史,在挖掘历史人物故事的过程中贯穿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此同时,初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尚处在形成中,如果理论性知识太多,就很难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所以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切实感受到作为教师,应该在心中有历史中的“人”,眼中有课堂上的“人”。教师应该首先从关注课堂上“人”的认知做起,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在课堂中充分发掘历史上“人”的心声、情感、观念,通过课堂中的“人”与历史上有血有肉、千姿百态、各具风采的“人”超越时空地对话,让学生感知历史的智慧,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探寻有效的教学路径,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品质
历史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要实现以上目标和要求,就必须要求教师聚焦教学立意的核心内容,结合有效的教学路径,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品质。
1.善于转换教学范式,敢于重组教材内容,贯彻“点-线”结合的课堂呈现方式。本课以叙述隋唐时代为基调,教材先后分为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和贞观之治三目。如果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设计教学,不仅不能呈现出历史时序这条发展线,也很难激发出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笔者在第三次教学设计中重组教材内容,以隋文帝、隋炀帝和唐太宗三位帝王为主线,设计了诸如“他是谁?”“帝王长什么样?”等问题,通过帝王的比较,引入诸如魏征等著名历史人物,勾勒出一幅风起云涌、气象恢宏的历史场景。生动的人物故事、饱满的历史情节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激发出探究制度创新和盛世局面的热情。
2.精选教学材料,贯穿史学思想和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品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之一。《课标》同时还指出,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经历的历史思维训练过程,倡导通过文献资料、图片、图表等多样的历史材料提高对历史的阅读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境想象。《统一的隋唐时代》一课中,笔者运用隋文帝称帝前的经历和三省六部制结构图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想象的方法,分析三省六部体制的作用;运用人物画像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图像证史的方法;通过选取多角度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科举制的作用;通过隋炀帝和唐太宗有关君臣关系的小故事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隋朝短暂而亡,唐朝开创“贞观之治”的原因。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比较历史人物时,让学生初步了解论从史出和孤证不立的原则,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这一必备品格,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思维品质。
“教育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这里我说的生活的艺术是指人的各种活动的最完美的实现,它表现了充满活力的个体在面对现实环境时所具备的潜能。”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就要做到李惠军老师所提出的:“历史老师一定要有历史知识,有讲历史的技能。其中教师科学严谨、充满智慧、洋溢情感、通达顺畅的历史语言表达是历史老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境界和格调。对历史场景的刻画能够收放自如,对历史情结的描述能够简约明了,对历史任务的勾勒能够字字珠玑,对历史现象的揭示能够深水潜流,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够石破天惊,对历史材料的引入能够信手拈来,对历史逻辑的推演能够丝丝入扣……在心平气和中隽永透达,在淡泊清雅中喷发焰火,在款款道来中突发奇想。”虽未能至,心向往之,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蓝.《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思路与新变化[J].历史教学,2012(09):3-12.
[4]〔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李惠军.灵魂的追问(5)——关于历史教学丰富性、批判性和知本性的思考[J].歷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0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