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遗憾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ongy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经常从杂志社的编辑手里接到一些由他们转交的读者来信。每一封我都仔细地看过,然后收起来,留在一个大匣子里。我把这些本不相识的人对我的尊重和关心好好地保存着。可我几乎从来不回信,每每想提笔写点什么,可总也想不出该怎么写,于是就作罢了。
  那一次,有份杂志在第一页上登了我的文章和介绍我的一些文字,并且留了我的学校地址。这一次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一下子涌来,仅寄到学校的就有几十封。我如往常般慢慢地读着,有一封是最特殊的,这封信来自内地的一所监狱。信封上盖有一方蓝印,上面印着××劳改局。来信的是一位年愈30的男子,他因盗窃罪被判了6年徒刑。信上说,他原先是内地一所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生,喜欢文学,酷爱创作,也曾经发表过作品。无奈大学毕业的第三年,因误入歧途而参与盗窃团伙,沦为阶下囚。信写得很长,有8页纸,写他的过去,写他的悔恨,写他在狱中的痛苦和反思,写他苦捱着盼出狱的那一天,写他对文学的执着,也写他对我文章的喜爱。我不知道他们的信寄出来是否需要经过审查,我也不知道审查的人读了这封声泪俱下的信会是怎样的感受,信写得酣畅淋漓,文笔生动,可见到他很不平常的文学功底,而且字写得尤其好,挥洒自如又不失工整。在信的最后他说,今年他就要出狱了,恳请我能够给他回一封信,希望能把家庭地址给他,他一出狱就到上海来见我,和我好好谈谈文学。
  我一口气读完那长长的来信,没料到一个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了好几年的人,依旧是没有磨灭掉一份充满渴望的执着。他给我留下了他所在劳改局的地址以及他所在编队的号码。尽管我多少被他打动了,可我还是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尴尬,不知道该不该给他回信。晚饭的时候,我随意地向父母提了这件事,父母的反应较我强烈得多,劝我不要惹麻烦,至少家庭地址不要写,写一封回信给他问一声好是最妥当的做法。我应允下来。也就准备这么办了。
  这期间,各种各样纷扰的事太多,我实在无暇顾及,写回信的事也就耽搁了下来。等一切都忙完之后,我几乎把此事给忘了。一次去杂志社,又从编辑手中接过一些读者来信,他的来信比第一封更长,大意是怕我没有收到第一封信就再寄一封请编辑部转交,信的内容和第一封相差无几,只是又写了新近的一些情况:他的表现很好,受了表扬。随信还附了一篇散文。是写他如何思念父母的,写得很动情。那种沉重的真实。真实的悲哀,悲哀的忏悔,忏悔的无力是一般人所无法表达的。他说,他一直在等着我给他写信。6年来,除了在第一年里还曾收到过父母的一封信,至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收到过第二封信了。我觉得这一次无论如何要写一封信给他,我负担不起别人——尤其是一个年长者饱含期冀的渴望,回信中我要谢谢他对我的信任,并祝他以后的生活一切顺利。
  我把他的两封信夹在一个笔记本里,准备在复信前再好好地读一下。那个没课的下午,我倚在窗边拥着暖而亮的阳光准备写信的时候,突然发现那两封信连同那个笔记本已不见踪影。然后无论我如何辛苦地寻觅,它们就再也不见了。没有信就意味着没有地址,我就无法与他联系上了。我的懊恼与遗憾将我严严实实地困住。就这样,我莫名奇妙地使别人失望了。
  这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日子,我都盼望着他能再来一封信,然后我会立刻回信告诉他:我不是个冷漠无情的人,我只是因为疏忽才无法回信,我不是故意的。可是。他再也没有来过信。后来。过了新年,我知道他应该出狱了,我想我就这样永远无法弥补这份遗憾了。很多日子以后,我渐渐地把这件事淡忘了,平平常常的生活就让我淡淡地、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过失。
  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那家杂志社的编辑打电话来说有一些读者来信还留在那里,希望我有空去取一下。时值新年,是一些贺卡。我在那个寒冷的冬日,在编辑部拆开了一封既没有落款也没有姓名的信,信中没有附言,仅是一张贺卡。贺卡上有很工整的钢笔字:我知道我这样的人很少有人理会,如果我给你添了麻烦,请你原谅我。祝创作丰收,前程似锦——一个出狱1周年的人。
  冬日的严寒从窗玻璃的夹缝里疯狂地挤进来,我是在这个冬日被温暖彻底抛弃的人,愧疚和自责也无法让我解脱。我甚至连那个人的名字都记不起来了,只是根据他信上的邮编得知信是由石家庄发出的。这成了一份永远的遗憾,我也没有再补救的办法了。自此,我再也没有收到过他的任何信件。我真心希望他不要因为我的疏漏而产生所谓“我这样的人很少有人理会”的念头。更不要颓丧。这样我会永远愧疚的。我甚至希望有一天,他能意外地读到这篇文章,让他知道我的歉意,并希望他能原谅我的疏忽。
其他文献
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这一主题告诫人们,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应该和其他生命和平相处,并珍惜和保护好包括人类自己在内的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让地球上的所有生灵免遭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保证这一叶“诺亚方舟”永续地驶向理想的彼岸。否则,这只生命之舟倾覆在人类自己手中将不是耸听的危言。不信,让我们来看看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爆炸”的人口使地球难承重负    时下的
期刊
刚刚迈入中年的李老师,近来常感肩背痛,而且口眼干燥、食欲不佳。起初她认为是工作繁忙所致,去卫生所开了点麝香壮骨膏、风湿液,外用后效果不大,李老师又去医院就诊。门诊医生根据化验结果,怀疑她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抗类风湿治疗一段时间后,原症状未消失,却又添新疾——腮腺肿大。痛苦不堪的李老师只好再去专家门诊就诊。专家认真分析了她的症状,嘱其去眼科测定泪流量,并作相关的检查和造影。在获得各项检查数据后,专
期刊
德国柏林的自然博物馆里有一条碎石铺就的小路,每一块碎石上都刻着一个名字,已经有1000多块了。那是一些死于艾滋病者的姓名,他们都是西方各国文化、艺术界的名人……人们称这条小路为“沉思路”。  15世纪,一位自诩为“上帝的天使”的法国人诺查丹玛斯曾预言:世界末日将于1997年来临。基督教《圣经》中描述过的种种末日到来前的征兆,诸如战争、地震、洪水、瘟疫等纷至沓来。我们在对这些无稽的所谓预言付之一笑的
期刊
编辑同志:  从初中时候起,我就喜欢怀疑一些不可能的事情,爱钻牛角尖。三年前,我不幸被狗咬了一口。后来听人说:“一条虽然没有发疯的狗,在它的体内也可能含有狂犬病毒,即使当时不发病,但十年、二十年后仍有可能发病。”从此,我就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感染上了狂犬病毒。只要一想起这件事。被狗咬过的地方就像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很不自在,头脑开始发昏,心里急,烦躁,汗水不自觉地就冒出来了,无法看书,也无心思做事,简
期刊
康复学在国内外已有悠久的历史了。但它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学科,仅是近几十年的事情。现代康复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适应战伤致残人员的康复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涉及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指导思想是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和其他措施,对残疾者进行训练或再训练,减轻致残因素造成的后果,以尽量提高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由健全人与残疾人相伴组成
期刊
茶、咖啡、可可,是风靡世界的三大饮料。其中,可以毫无愧色地说,茶是老大哥了。因为茶的利用已有近5千年的历史。  茶的故乡是中国。  《神农本草》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相传,公元前2737年的一天,茶树上有几片叶子落到了烧水的容器里,水的颜色变了。人们试尝后,对它的味道赞不绝口。据说,喝茶就从这时开始的。  唐代贞元20年,日本最澄禅师到中国浙江天台山留学。天台是佛教圣地,
期刊
赵雅度教授,研究员,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我国最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之一。针对目前国内用7刀治疗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多,不开刀切除脑瘤已日益为人们接受,但究竟什么是γ刀?γ刀是否包治百病?……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趁赵教授在苏州参加脑血管疾病研究国际交流会时采访了他。    什么是γ刀?    γ刀并不是真正的手术刀,它实质是一种放射治疗。1951年瑞典的神经外科专家Leksell教授提
期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每年新发现癌症患者估计超过160万人。每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达130万人。为了遏制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认为:防癌抗癌要从青少年抓起!  由于经济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不少曾严重威胁儿童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伤寒)以及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疟疾)等,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目前癌症已成为15
期刊
我很倒霉,17岁时便得了肺病。那时治肺病没有什么特效药,主要是休息。休息不简单吗?躺着就是了;但是一个少年人,血气方刚,活蹦乱跳的,让他整天躺着,谈何容易!但为了活命,我只得硬着头皮躺吧。首先,得想办法消磨时间,一是看书,但看多了也吃不消。当时,我买了不少诗词方面的书。诗词字少,意深,我逼着自己细嚼慢咽,才能领会其中意味。要不是生病卧床,投入一种寂寞伤感的气氛里,又怎能体会出词人的心境呢?这次生病
期刊
看了题目,您可能会想:你俩不是搞错了吧?神探不是“亨特”吗?  要不然,是亨特的弟弟,他的哥们?  是“霍特”,没错。您没有听说过?不用急,听我们慢慢地说。  一个月前,局里的张老总在开会的时候,正在讲着话,突然身子一歪,趴在桌子上了。会场顿时忙乱成一团,周围的人们连忙扶他坐起,问他怎么不好。只见他脸色苍白,豆粒大的冷汗直往下淌,费力地说了几个字:“胸憋得慌……”,说完。就咽气了。人们一下慌了,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