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微观世界的幽趣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jeffk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参加尼康摄影年赛评选,其中有些静物、花卉的作品引起我的很大兴趣,如:王传东拍摄的《生命系列》和李怒聆拍摄的《冰清玉洁》。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近距离摄影,局部放大被摄体,使画面产生陌生而新奇的视觉效果。他们拍摄的洋白菜、豆苗、豆荚和花蕊,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司空见惯的东西,但经过镜头的透射变得魅力无穷,比我们肉眼看到的原样更加美丽。
  


  东方罂粟 卡尔·布洛斯菲尔特(德国)
  
  人们常说:摄影是人类的第三只眼睛。就是因为它不仅能记录人双眼看到的客观景象,而且还可以揭示人眼看不清或看不见的世界、发掘其中丰富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微观摄影使我们再次认识摄影光学表现手段具有超人的潜力。
  微观摄影等非常规拍摄方法,最初是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所发明的。人类虽然是生物界中器官发育比较完美的高级动物,但我们对外界并不能有全信息的感应。就以人眼来说,它有好多的局限性,一是只能看清400-700(nm)波长光线照射下的景物,红外、紫外和X光等是看不见的;二是,太小和太大的物体也是看不清或看不全的,如细胞、病毒、原子核以及地球、宇宙;三是,太暗和太亮的景物状态(如太阳、黑洞);四是,太快和太慢物体的运动过程(如子弹飞行、种子发芽)也都是难以观察清楚的。于是,人类就发明种种摄影器具来弥补肉眼的不足,来探索看不到和看不清的世界,微观摄影就是其中的一项手段。微观摄影有多种方法,大致可分为:近摄、放大摄影、显微镜摄影和电子显微摄影等,目的无非是借助各种光学镜头、滤光镜和滤色镜以及电子影像等成倍或成千上万倍扩大被摄体的影像,精确地表现被摄体的细节和质感。
  微观摄影作为科研手段,它对人们扩展视野、提高认知的准确度具有重大作用。如瑞典摄影家尼尔森·伦纳特拍摄生命的起源,记录了女性卵子受精、培育胚胎的过程,让人类真正看到了自己的出世真相,其科学意义不可低估。其实,微观摄影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科学和文化知识,而且还可以产生一定的审美价值,其中部分照片具有艺术性,从感情、形象和造型技巧等各个方面,使人们获得美好的精神享受。众所周知的埃杰特·哈罗尔德·E拍摄的《牛奶滴出的花冠》,就是科技和美学的结晶。作者采用近摄镜头和高速快门相结合的方法,清晰地展示奶水下滴溅起的奶花。我们一般读者观看这幅照片,当然不会像科学家那样去琢磨流体的运动轨迹和力学原理,只感到它如同精巧的工艺品一样美丽。画面上图案化的圆型奶花,犹如庄重典雅的皇冠,妙就妙在它是自然的巧合,因此更令人拍案叫绝了。
  


  生命 系列之一 王传东摄
  
  在微观摄影的镜头中,由于放大夸张或是局部取景,往往使被摄体在照片中产生变形,超越原有景物给人的常态印象,形成界于具象和抽象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除了上述奶水变皇冠外,我们还可以在电子显微镜下把皮肤细胞,拍摄成“月球风光”或“火山峡谷”;在金相摄影中把锈迹斑斑的矿石变成五光十色的“夕阳彩霞”或“都会霓虹”。微观摄影作品中的彩色组合、点线面和黑白灰的构成,如同大理石中的花纹、根雕的形态一样,虽然朦胧而抽象,却有灵性、有节奏、有韵律,使我们产生形象的联想和感情的共振。这是微观摄影特有的雅趣。
  如果说,我们欣赏风景摄影是通过大自然的山水风云,从中顿悟人生哲理或寄托审美理想;那么微观摄影好比精雕细刻的盆景,同样可以表现自然造化的神韵,渗透出摄影家的感情色彩和人文观照。组照《生命系列》它绝不是科普植物知识的挂图,而是作者通过近摄、突出和夸张被摄体的色彩、体态、动姿和结构等,强有力地描绘出植物蓬勃的生气和茁壮的身躯,对生命的永恒抒发着诗般的赞美。
  摄影经过一百六、七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丰富、多元的格局。由于拍摄的用途和目的不同,摄影就有了分类和分工,科技摄影侧重于使用、传播知识;而艺术摄影侧重于审美、陶冶情操。作品分类定位是需要的,内容和样式的分类,有助于发挥每一类照片自身更大的特色。但拍摄手段就没有必要分成这是艺术的,那是科技的。受传统绘画观念的影响,主流摄影(特别是纪实摄影)的造型以再现人眼的感觉为目标,并赞美为“真实”。正如我在前面所说,人眼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局限的,许多存在的物质信息它是看不到和看不清的,因此传统、常规摄影再现人眼观察到的真实,只是反映了局部的真实。而突破人眼的视野的非常规摄影(如微观、红外遥感、X光、夜视和显微镜摄影等)恰恰不仅能弥补这方面的缺憾,而且还丰富了我们的创作手法和造型语言。
  我们不应低估这些最初用于科研的摄影手段在艺术创造上的巨大潜力。它们打破“眼见为实”传统审美的准则,不仅能补充纪实更多的客观信息,而且它们非常态的图象造型(变形、变色、抽象、空灵等)十分有利于表达摄影家的生活感悟和艺术个性,使艺术摄影的手法和风格更加多姿多彩。80年代中,我曾在《读书》月刊上看到过这样一套组照(标题和作者记不清了),大约共有8—10幅照片。摄影家动用了各种非常规拍摄手法和电脑加工,从太空、地球、海滩、人群、全身人体、半身人体、人头、双眼、瞳孔层层推进,最后拍摄到细胞结构……。这组照片立意深邃,形式新颖,表现了作者独特的世界观和审美观,促发我们思考宇宙和物质、自然和生命的关系。
  


  运气的豆荚 奥利维亚·帕克(美国)
  
  摄影,原本就是现代科技和艺术创造相结合的产物。它与古典传统艺术不同,并不把科技手段看成是妨碍艺术个性表现、阻碍感情宣泄的“冷面杀手”。我们在欣赏微观摄影时,再次感受到摄影科技所创造的艺术幽趣。◆
其他文献
话题    2000中国摄影行业博览会一瞥    众人瞩目的中国摄影行业博览会于3月29日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幕,和1998年相比,本届博览会的规模更大,参展厂商达200余家,展览场地12000平米,表现出中国摄影行业对今年的市场充满信心。展出的内容从世界最先进的数码彩扩机、各式120和135相机、国内最新款式的婚纱,到用于电脑图像处理的各式耗材等与摄影相关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包。国内知名照材厂家全部
期刊
此刻,我们可以倚着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摄影术来遥想它的千年了。  这是个既不严肃又很严肃的事情──5000年前,建筑金字塔的奴隶们未必想着未来,但它的设计师和拥有者是想着遥远时空的。  每当世纪交替,人们就深刻一回,何况这回是千年之交,让人不得不庄严。  实际上“西历纪元”不过是人类方便计算自己命运的一个时间系统。在欧洲它从公元六世纪倒溯;在中国,它仅从推翻帝制的时候起实行。但是如果失去了这个统一的计
期刊
世纪之交,百年一遇,千禧之年,千载难逢。但时间是切不断的,历史是承续的。千年、百年之交也不过是分分秒秒的事。  恰如一个人的昨天造就了他的今天,今天也正在造就明天一样,历史的转承同样如此。不过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永远是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动力,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是认清过去,研究现在。    “你只管按快门……”    “你只管按快门,其余的我们来做”,这是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斯曼一百多年前的承诺,却是
期刊
20世纪正在我们脚下一步一步离去。回首百年,如果没有摄影和照片,我们对中国的变迁,对这段历史,我们还能记起些什么?这似乎既涉及了一个记忆问题,又涉及了责任问题,同时,这也是我们看照片继而看摄影时始终都会遇到的问题。    一     摄影注定了我们无法回避历史。  建国初期,中国人民的政治热情、建设热情空前高涨,这从那个时期的摄影和大
期刊
《大众摄影》主编高琴从北京到滇西北跑了一趟,在昆明与影友们进行了一次座谈。大家希望了解摄影界更多的信息,知道摄影之路今后怎么走。高主编说:这也是摄影人普遍关注的话题,云南的朋友们能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一下,也许对广大的摄影者不无启迪。她把这个话题留了下来,于是就有了这一次由云南影友自斟自饮的红星茶座。  每一位发烧到一定程度的影友,都常常提出这个问题:怎么拍?拍什么?通过这次座谈希望朋友们能够共同思考
期刊
古今文人墨客,对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写下难以总计的诗篇。可见这青山绿水,如何牵动骚人雅士们的心灵了。新中国成立后,现代诗人一扫过去迁人谪仕的仰息不平之风,歌颂社会更新,为山水添彩的佳作也更多了!  我自幼好绘画、习书法、尤喜摄影,开始是遗暇自娱,后兴趣愈浓。我想我有幸生长在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中,为了去展示旖旎桂林景色,便把主要精力投入山水风光摄影中,我如醉如痴地向老一辈及同代的专家讨教,并把主要精力
期刊
期刊
金秋10月,第12届尼康奖“风光”专题影赛在北京评选。担任本届影赛评委的是:著名摄影家陈长芬、杨大洲、《大众摄影》主编高琴、主任闻丹青、亮驰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联络处代表金燕。  本届影赛共收到34个省市自治区作品2709幅,作者729人。来稿以反映自然景观,如名山大川为主,其次是表现田园风光、城市风光及风光小品等作品。评委一致认为参赛作品整体水平较好,大多数作品注重技术技巧,制作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但
期刊
由于受空中飞行条件和飞行纪律的限制,拍摄一幅能够深刻反映人民空军歼击机搏击风云的片子非常困难。作品《世纪之鹰》是我在98年8月拍摄制作的,在军内报刊发表后,不少飞行员认为这是一幅鼓舞斗志、震憾人心、耐人回味的好片子;很多专业创作人员也认为这是一幅空军题材的好作品。《世纪之鹰》已被空军建军50年图片集收录。这幅作品之所以比较成功,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思索和积累;二是运用了现代技术的计算机软件。 
期刊
新时期中国纪实摄影走过了20年艰难的历程。  我以为,新时期中国纪实摄影是从1976年的四五运动开始的。四五运动首先是一场政治运动,“四五”的摄影者首先是运动的参加者。他们的拍摄活动体现了一种自觉的行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不能让这段历史留下影像的空白。诸如《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王立平摄)等作品已成为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20多年以前,尤其是“文革”期间,中国摄影的基本特征是:粉饰生活、图解政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