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a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抓好朗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阅读鉴赏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中受到品德教育、审美教育。
  一、朗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记得我刚师范毕业分配到初中教语文,接手的班级,学生大多数不爱学语文,语文成绩尤其差。我代上这个班以后,每天的早读课我就让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悠扬、悦耳的读书声在校园上空回荡,老师们无不赞叹,说我班声情并茂的朗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铿锵有力的朗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像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每当听到我班深情并茂的朗读声就会使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想这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使听者得到享受的同时,更会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撼。常此以往,学生不仅对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到了期末考试我班的语文成绩全年级名列前茅。从此,我把朗读当做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所以说加强朗读是大有益处的。
  二、朗读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就是对文本进行生动而形象的图解,标准、规范地朗读,让学生很快体会到作品丰富的情感、思想内涵和深邃的人文精神,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使学生受到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更深入理解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的水清、静、绿,山的奇、秀、险的特点一下浮现在眼前,反复朗读,眼前的景色就会更形象更鲜明,给学生留下印象就会更具体、更深刻。 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曾让学生反复朗读“不必说……”那一段。朗读过程中,学生愉悦的声音、会心的微笑,让我看出了他们从趣味盎然的文字中读出了自己儿时的美好回忆,“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鸣蝉的长吟”“又酸又甜的覆盆子”。作者从视觉、听觉和味觉再现了孩子门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画面。一切都不必让老师再去分析讲解,通过朗读孩子们自然都会心领神会了。
  语文教学就应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是认识、理解和思考分析的过程,它将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情境,学生只有通过“读”,才能理解文本内容,陶冶情操,感悟文章的人文性。
  三、朗读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词汇,培养语感,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反复诵读美文佳作就是模仿其语言,接受其影响。把文章读得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就会对文章恰当的词语搭配、连贯的语句和流畅的语气记忆深刻,良好的语感就会油然而生,在不经意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会受益匪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例如我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就让学生对开头三段和结尾两段反复朗读,这样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而且知道了作者如何使文章首尾呼应,前后相连,浑然一体的写作技巧。
  四、朗读,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境往往是需要借助丰富的想象实现的。朗读教学就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给人以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上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朗读朱自清的《春》里的“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老师轻快、愉悦、有节奏的朗读,象唱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副万物复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草地上打闹的情景,一副生机勃勃的春的画卷呈现了出来。 十几年后,当我给学生教这一课时我同样模仿老师的语气朗读,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学生带入“春”的美境之中,为文中描绘的意境增添身临其境的感觉。反复朗读,我想这种感觉就会越明显、越强烈,想象力就会越丰富。
  五、朗读,可以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我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让学生反复朗读,深刻体会邱少云在熊熊烈火中的极度痛苦而焦急的心情。邱少云为了整个班,为了潜伏部队以及这次战斗的胜利,坚如磐石,一动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他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献身精神,从而使学生对英雄油然而生敬意,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又如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后一段,作者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为了抒发这种感情,作者运用了议论兼抒情的表达方式,反复朗读,自然会使读者、听者的情感同样达到高潮,从而激起人们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老师标准、规范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我们真正重视朗读,提高朗读水平,从而在教学时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之,抓好朗读训练,让课堂充满读书声,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长此以往,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的整体素养都会有很大提高。这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望的吗。
  ?战士、医护工作者、全国人民的正义之处,扩而广之,对无私工作、默默为人民做奉献的人产生崇敬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关注教材、融入角色,才能“有言可发,有问可提”。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程探究式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教师来说,能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对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增强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相信改变陈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会让思想品德教学更加丰富生动。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  教学反思一: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加强能力测试,但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和放松基本知识的教学,恰恰相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教师要注重让
期刊
地理研究性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个性的突现和发展。因而,地理研究性学习中,为学生创造适合其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从而促使学生的个性获得更好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有爱心,富有创意,“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人性化地理课堂教学。而过去的传统教学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
期刊
传统的教学评价认为,在人的智能中,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是最重要的,人的思维就是快速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所需要的只是语言和逻辑分析技巧。在现实教学中仅凭一、两种能力来评价学生优劣是不全面的。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语言智能不好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是“差生”,传统的教学更注重书写练习,忽略听说训练,这样一来语言智能不好的学生不明白英语语法,更有甚者连单词都背不会,因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学生的歧视,学生越来越厌
期刊
朝鲜族高中的生源越来越严峻,已走向小班化。教师的教学方法、策略改变了很多,但没有变的是教师还需考虑学生的成绩,成绩不高一切都无从谈起。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心智也越来越成熟,可以说高中阶段是学习数学的黄金时期,也是数学出成绩的最好时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数学的学困生越来越多。究竟是何原因那?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思维定势  学生的定势思想,经过升中考后,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呢?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引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疑激趣,产生“研究性学习”的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
期刊
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现总结出了规律教学的一般规律。  一、物理规律的类型  1.实验规律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气体实验三定律等。  2.理想规律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
期刊
幼儿语言教育的原目标是偏重语言能力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主要途径是从儿童文学作品出发,来丰富幼儿词汇、学习规范地描述事物;主要形式是看图说话、识字法等。它常见问题是缺乏适合、系统的教材。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师生互动。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差,理解学习和机械学习,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低,早期阅读的准备不足、阅读量不足。  幼儿语言教育的新目标是教学目标更注重幼儿的言语能力,而言语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期刊
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通过仔细阅读来完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就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学习动机,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学习动机,让学生以最佳的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灌输的陈旧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和中考形势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这主要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客观的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搜集、处理、表达、交流信息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发展。  一、
期刊
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整合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但如何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教学相结合、相融合,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