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泸水县老窝镇粳稻产量措施的对策建议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e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泸水县老窝镇粳稻谷产产量低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提高产量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粳稻;生产现状;问题;对策建议;云南省泸水县老窝镇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02
  1 老窝镇粳稻生产现状
  泸水县老窝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地处怒江东岸,碧落雪山南缘,国土面积313.33 km2,海拔1 380~3 606 m,年平均气温18 ℃。年降水量1 000~1 300 mm,是一个具有显著“立体气候”特点的农业镇。全镇耕地面积1 474 hm2,其中水田面积407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7.6%,水稻是老窝镇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15年全镇种植水稻面积404 hm2,年产量达2117.5万kg。平均单产5 241 kg/hm2。综上所述,老窝镇粳稻单产水平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2 老窩镇粳稻生产中存在问题
  2.1 良种覆盖率低
  由于老窝镇农户经济基础薄弱,加之杂交粳稻良种价格高,农户无力筹集资金投入购买杂交粳稻良种,谷产用种形成周围地区互换的传统格局,尽管近年推广种植了滇杂36、滇优35、云光101等优良品种,但种植面积较小,2015年推广种植面积83 hm2,占全镇粳稻面积20.5%。
  2.2 育秧技术质量差
  由于受传统生产习惯的影响,老窝镇种植户除大部分采用湿润育秧,薄膜育秧、旱育秧外,还有少部分一直沿用水育秧的育秧方式,既浪费种子和劳力,又无法达到培育壮秧的目的。
  2.3 施肥不合理
  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式不科学,有些田块不施有机肥,磷钾肥,施肥种类单一,主要以尿素为主,土壤养分失衡日趋突出,土壤肥力下降,导致作物产量低。
  2.4 栽培技术不规范
  近几年,人工工资逐年上升,种植户为了节省成本,多采用满天星的栽播方式,致使基本苗(丛)不足,加之生产管理粗放,造成有效穗不足,单位面积产量低。
  2.5 劳动者素质较低,接受科技知识能力较差
  近几年,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差的老弱妇幼。
  3 提高粳稻产量的措施
  3.1 加大杂交良种的推广力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提高对杂交粳稻的补助标准,加大推广力度,从而推动老窝镇粳稻生产稳步发展。
  3.2 旱育秧
  采用旱育秧方式育秧。俗话说“秧好一半谷”,培育适龄带蘖壮秧是获得高产的首要条件。
  3.2.1 苗床的选择
  老窝镇每667 m2大田需要15~20 m2苗床,苗床要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最好是菜园地做苗床地。
  3.2.2 施肥作厢
  将苗床的土壤耙细耙平后,按床宽1.2 m,沟宽0.4 m,厢长8~10 m开墒作厢,清除杂草,整平厢面,每1 m2施腐熟有机肥3 kg,过磷酸钙100 g,尿素30 g,敌克松3 g与秧床15 cm的表土层充分混合。
  3.2.3 交透苗床底水
  播种前浇透床土水,使苗床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充分满足种子发芽所需水分,避免出现干芽现象。
  3.2.4 种子处理及催芽
  播种前将种子日晒1~2 d,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除虫,增强稻种透气性和吸水力,促进酶的活化,从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出苗整齐一致。然后进行种子消毒,每1 kg稻种用施保克1 mL对水?种72 h,捞出滤水后催芽,至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3.2.5 秧田播种
  根据老窝镇实际及气候特点,播种期在3月20日-4月10日,即所谓清明秧。每1 m2秧床播种芽谷100~120 g,把种子均匀地撒播于厢面,用木板轻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盖1 cm过筛细土,盖土要均匀,同时每667 m2用60%的丁草胺乳油100 mL对水30 kg进行化学除草,最后进行盖膜保温。
  3.2.6 秧田间管理
  3~5 d后开始出苗,出苗现绿后根据膜内温度状况,超过35 ℃时要打开两头进行通风,防止高温烧苗,二叶一心时开始炼苗,白天两头通风,晚上盖严,遇降温天气要注意盖膜保温防寒,炼苗炼到秧苗适应膜外温度时才全面揭膜。揭膜后每平方米秧床用70%敌克松2.5 g对水1.5 kg喷雾防治立枯病,3叶期后,若秧苗早晚叶片无水珠或水珠很小,苗床表土干裂你,午间叶片呈卷筒状时应浇水,浇水要浇透,浇水宜在清晨或傍晚,如遇降雨,要及时排出积水,使秧苗在接近旱田条件下生长。移栽前5 d,用硫磺三环唑防治稻瘟病1次。
  3.3 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合理最佳移栽期,老窝镇在5月15-30日移栽,此时秧龄在40~50 d。大田整理要求达到田平、泥化、水浅、肥匀,保证浅栽浅插,秧苗栽插深度为2 cm,最多不查过3 cm,1/2栽插不倒为宜。规范化双行条栽,规格为20 cm×13.3 cm×13.3 cm,丛距13.3 cm,667 m2栽2.5万~3万丛,每丛栽2苗,每667 m2基本苗5万~6万苗。
  3.4 化学除草
  移栽后4~6 d进行稻田化学除草,667 m2用60%丁草胺乳油100~110 mL,对水2 kg稀释后配制成药剂,准备10 kg过筛细土,用喷雾器均匀地把药剂喷洒在准备好的干细土上,边喷边拌,制成药土,均匀地撒施田间,用药后田间要求保持3~4 cm的水层3~5 d。
  3.5 科学合理的灌溉
  水稻移栽后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水。是夺取水稻667 m2产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寸水返青,田间保持3.3 cm左右的水层,薄水分孽,1/2稻田应保持1.5~3.3 cm水层浅水灌溉,促进分孽,当水稻分孽达到一定数量后,要排水适度晒田,水稻孕穗期稻田应保持3~7 cm水层,抽穗期间稻田水层应是1.5~3 cm,水稻灌浆期应进行间歇灌溉,确保稻田湿润状态,进入黄熟期后,稻田应排水落干。
  3.6 病虫害综合防治
  老窝镇水稻生产中,稻瘟病是主要灾害,虫害主要有二化螟和稻飞虱。云光101易感稻瘟病,所以稻瘟病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方针。在水稻苗期、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各防治1次,667 m2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 g,对水30 kg喷雾防治。或667 m2用40%富士一号100 g,对水30 kg喷雾防治。二化螟防治:水稻中后期当田间枯鞘株率达0.5%~1%时,667 m2用20%阿维三挫磷80 g,对水25 kg防治。稻飞虱防治:当每100丛水稻植株虫量达1 500~2 000头时,667 m2用中邦10%吡虫啉4包或中邦20%吡虫啉乳油10 g对水喷雾。
  3.7 收获
  水稻进入蜡熟期后适时收获。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本刊讯11月16日,教育部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主任委员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教指委主任委员、辽宁大学党委书记程伟教授和七位副主任委员参加了会议。
目的:对8例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2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2例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尸检材料进行研究,以探讨内皮素-1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技术。结果:脑反
分部经理机会主义行为是影响内部资本市场(ICM)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剖析分部经理机会行为如何损害多元化企业内部资金配置效率,提出可引入信息租金来有效制衡分部经理机
截至7月26日,由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设计的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6万标准立方米/时焦化干气烃类大型制氢装置已稳定运行38天,产品氢气纯度达99.9%,各项指标完全满足合同
用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测定总磷时,实验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克拉玛依市环境科研中心监测站对延长SnCl2,KH2PO4试剂的使用保存期,提高显色的稳定度,降低空白值的方法做了大量试验,试验
探讨ApoE多态性与Alzheimer病和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25例AD,30例VD及40例对照组人群的ApoE基因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AD和VD患者ε3频率降低,ε4频率升高,两组患者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刊讯5月9日上午,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田海平教授为首席专家的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四牌楼校区举行。东南大学党委书记
期刊
目的:从营养饮食及生活习性角度,结合临床,探索防治脑血管病(CVD)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询问并记录187例CVD患者和72例非CVD者的膳食及生活习性,观察相关临床及
脑结核瘤(tuberculoma)是颅内少见的炎性肉芽肿性病变,其诊断比较困难.本文报道我院自1992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18例脑结核瘤,对其临床和CT、MRI资料进行分析.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新的机遇和技术支撑。不仅是工业,农业的发展和创新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基于此,对农户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进行分析,并讨论相关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够对以后的工作带来帮助,进而使农业具备科技先进性的特征,科学化的生产和耕作,进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