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那年,她用歌声安抚伤痛的灵魂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c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战争有多残酷?
   一个高赞回答瞬间让人肃然起敬。
   是一位叫做王清珍的老人,她曾经在上甘岭战役中担任卫生员。
   1952年10月,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王清珍日夜奔走在前线,解救伤员。
   有的战友受伤了,整个脸包扎得只剩眼睛和嘴,她就自己咬碎药片,把药末轻轻送进战士嘴里。
   好不容易得来的一碗面条,她自己舍不得吃一口,嘴对嘴地一点点喂给战友。
   为了抚慰伤员的情绪,在断水又断粮的日子里,王清珍用干哑的嗓子唱《翻身道情》《南泥湾》,缓解战友们的疼痛和思国思乡之情。
   一天夜里巡查的时候,一位刚从前线重伤回来的排长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原来这位排长腹部中弹,严重损伤到泌尿系统,已经不能自行排便,但是他的膀胱胀得鼓鼓的,如果再不及时处理,甚至会有膀胱胀裂的生命危险。
   生命关头,王清珍顾不得许多,她含着导尿管使劲一吸,尿液出来了,年轻的战士得救了。
   那一年,她才17岁。
   战争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得多,在死亡面前,人的生命那么渺小,成千上万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就能变成一具具毫无生气的尸体。
   可人又那么坚强,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不顾一切地紧握它。
   在炮火中,有无数平凡的生命,用自己的坚守,演绎着一首首壮烈的歌,他们向世人证明,即使国土满目苍夷,中国的百姓,也永远不会屈服于列强的淫威。
   日军进攻安徽和县的时候,抓到一名中国女战士成本华,他们将成本华捆绑着带到刑场,让她观看他们屠杀中国人的兽行。
   他们想让她害怕,让她屈服,让她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机密。
   但她偏不。
   即使被侮辱,她也宁死不屈!
   面对日军的屠刀,但她只是輕轻地活动一下被捆住太久而麻木的双臂,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带着坦然的神情看着对方,毫不畏惧地面对死亡。
   这张照片拍完后,成本华从容就义。
   在她看来,活着能为民族解放出一份力,死了也是为了祖国大义献身,死得其所。
   她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下了民族的英魂。尽管衣着凌乱,但她的人格高大而有尊严。
   女人和孩子,素来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可是,在战争中,他们同样同仇敌忾,同样用自己的努力和尊严,顽强地活下去。
   他们不是侵略者口中的东亚病夫,他们是一个个铁骨铮铮、有血有肉的中国人!
   日本侵略者扫荡过后,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尸横遍野。
   一对夫妇不幸去世,只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孩子。
   懂事的哥哥紧紧地抱住弟弟,他正痛哭着要找妈妈。
   亲爱的弟弟,从此以后,就剩我们兄弟俩相依为命了,有哥哥一口吃的,就一定有你的。爸爸妈妈走了,我就来当你的保护伞。
   在这乱世,我们也要好好地活下去,好吗?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之后,屋外是一片破败,屋内仅剩一张完整的桌子,这位父亲用家里所剩无几的米做好了两碗稀粥,父亲满脸愁苦,但年幼的女儿端起来吃得津津有味。
   战争确实很残酷,民不聊生,所有的天伦之乐都在一瞬间被击垮,只剩下痛失亲人的苦楚和对明天的迷茫恐惧。
   但是只要活着,就要想方设法活下去,照样要吃饭,要生活。
   用乐观坚毅的态度面对未知的明天,哪怕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活着一天,就要体体面面迎接今天的阳光。
   这样的民族,才会有未来。
   战争残酷吗?
   当然,很多生命就此永远地消逝,他们还没来得及等到和平的降临,还没机会看看这个新的时代有多辉煌,就永远离开了。
   网上曾有过这样一张图:
   我们脚下踏着的这片和平静谧的土地,是无数战士用自己血肉之躯堆积起来的。
   我们今日之和平得来不易。
   南京大屠杀,厂窖惨案,辽宁万人坑,重庆大轰炸……日本人的罪行罄竹难书!
   亲历过“重庆大轰炸”的张永芳老人这样回忆道:
   日军空袭重庆共达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3万多幢,30所大中学校曾被轰炸。
   她当时和全家一起躲在防空洞,警报解除之后,谁料敌机再次返回,并投下炸弹。他们全家人全部被埋在里面,当场死亡6人。
   她至今还记得,四周树枝上挂着亲人们的衣服碎片,还有亲人们的断脚断手断头,那一幕让她终身难忘。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张永芳老人对一切强光都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抗拒与恐惧,她甚至不敢拍照,因此并没有留下过照片。
   即使现在是和平年代,多年前战争给人留下的阴影也永生难忘,它就像一个烙印一样,深深刻在亲历者的心中。
   就像周总理说的那样:历史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永远不要经历战争,但我们不能忘却同胞们曾经遭受的苦难,不能忘却战士们曾经的浴血奋战,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不能忘记应当被所有人铭刻在心的国耻。
   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一个民族的尊严,不容亵渎!
  万柳摘自“看书有道”微信公众号
其他文献
我用22年的时间证明,为人子女的我是多么的混蛋。而父亲用前半生的时间,证明了不是所有的爱都必须要摆到桌面。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到冰山一样的父亲,随着我的逐渐长大,也逐渐开始融化。融化以后的他,性格变得柔软了。而柔软了,父亲就老了。  1   父亲第一次打我,是在我6岁那年。   因为我挑拨了奶奶跟妈妈的关系。奶奶说:“你看你妈,总是那么懒,一点都没有为人妻的样子。”   我很生气,就一字
期刊
对我而言,国旗是小时候学校升旗时目光凝聚所在,是奥运会奏国歌时运动员泪水中的倒影,是新闻中冉冉升起的一国尊严。我从未在如此近距离内接触过国旗,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国旗竟会出现在这样一艘小艇上,用自己的颜色帮助我们与军舰取得联系!   2018年9月1日,由中国海军导弹护卫舰芜湖舰、邯郸舰和综合补给舰东平湖舰组成的第三十批护航编队,抵达亚丁湾预定海域。自2008年12月海军派出首批护航编队。10年
期刊
一天,我去参加一个好朋友父親的葬礼,早上起床赶上阑尾炎发作,肚子钻心地疼,疼得我满头大汗,强忍着痛到路边拦了辆出租车。司机看我这状态,连忙问道:“去哪儿?”我:“火葬场。”司机惊愕:“你确定不用去医院看看?”
期刊
我一口气跑进办公室任泪水肆意流满脸颊,不知是因为伤感于朝夕相处的病人的即将离世,还是感动于病人家属对我们的理解与信赖,在那一刻我觉得他们是我的家人。  在临床工作四年,我见过了太多的生老病死。记得实习的时候第一次亲历死亡,那是个出生只有三天的早产儿。当用两个拇指给全身插满各种管路的新生儿做心外按压时,我第一次真正了解了生命的脆弱,他才刚来到这个世界,甚至还没有睁开眼睛好好地看看爸爸妈妈,便匆匆离开
期刊
在波多黎各国家美术博物馆门口,悬挂着一幅甚是醒目的油画。  画面在暗淡的背景中,凸显出一对色彩明朗的男女。女为红衣少妇,她敞开上衣,露出胸口和双乳;男的是一个憔悴不堪的老者,他裸著上身,反剪双手,半偎在红衣少妇的右胸,吮吸着她的乳头。  如果你不了解这幅油画背后的故事,请不要唏嘘不要妄议,否则,欺骗你的就不只是你的眼睛,还有你的无知、浅陋,以及内心的委琐。  这幅名为《西门与佩罗》的油画,是德国最
期刊
我也离开了没有他的家,去了远方的大学,未来我希望我能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坚强。  2018年6月,太阳如往年一般炽热,大地万物也还在倔强生长。我以为你在离我几百公里外的工地上汗流浃背地干活儿,却没想到你却赶了回来接我回家。你说你也曾想像别人家的父亲一样,在下午5点的校门口等待收回利剑走出考场的少年。可是你不行,因为责任和担当。那一刻,我竟然有一丝难过和心疼,出身寒门,几代农民,你依旧想
期刊
高三的冬天,她做了牛肉辣酱,夹在热腾腾的馒头里,让我带给几个跟我关系不错的同学,我吻了她,她“咦”的一声,惊叫着鄙夷了我一番,忽然就哽咽了。   1   小时候,我一直认为,我妈生我养我,就是为了打我。  我在挨打这件事上向来孤独求败,没听过身边有谁挨的打比我多。上学之前,我跟爷爷奶奶住,我妈一打我,老爷子就气得吃不下饭。她只好见缝插针,等二老出门,她就开打。不过,她在一家国营造纸厂上班,每天起早
期刊
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就像父亲看着儿子长大成人。这个过程中儿子慢慢懂得老是怎么回事。父亲在前面蹚路。可是,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   我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父亲,他住在我隔壁,夜里我听他打呼噜,很费劲地喘气。看他弓腰推门进来,一脸皱纹,眼皮耷拉,张开剩下两颗牙齿的嘴,对我说一句话。我们在一张餐桌上吃饭,他坐上席,我在他旁边,看着他颤巍巍伸出一只青筋暴露的手,已經抓不住什么,又抖抖地勉力去抓住
期刊
当他们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时,竟然异口同声地说了一句话:“感谢你的陪伴。”  曾经听一位亲历地震的生还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正在房间休息时,突然感觉整个房间剧烈地摇晃,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只听到“哗啦”一声巨响,房顶瞬间垮塌下来,同时他也陷入了巨大的黑暗之中。当腿部的疼痛持续地传递过来时,他才意识到发生了地震。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周围却一点声响都没有,安静得可怕。惊慌和恐怖一时间漫卷而来,
期刊
母駝抬头倾听,纹丝不动,黑大的眼睛滚下了泪水,簌簌而下。是琴声唤起了你的母爱,还是琴声唤起了你的温柔?你的眼中饱含着泪水。  骆驼哭了。她流下了眼泪。  塞外的秋风凉意习习,吹透了蒙古袍,直抵前胸后背。男主人牵着骆驼,女主人抚摸着骆驼。这是一峰母驼,她高大的身躯站在戈壁上,凉风吹拂着它身上棕色的长毛。   天空寂寥,四野苍茫,马头琴声舒缓、悠长。   琴师坐在矮凳上,支起左腿,左腿上斜立着马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