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国传统译学话语构建的术语重塑——文质论话语转型实践与反思

来源 :外语与外语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译学话语构建实践日趋活跃,历经了文献资源梳理、理论阐释与现代化转型等发展阶段,从话语构建实践走向方法论自觉已是必然趋势.本文从译学文质论的话语转型实践出发,借助传统译论话语素材及可视化工具Protégé,旨在探讨中国传统译学话语当代构建的术语路径.中国传统译论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形态,而传统译学术语作为构成传统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也是传统译学话语构建的关键切入点.本文认为,中国传统译学术语是典型的厚概念,其背后的知识内涵与理论思维亟待深度挖掘.在概念史与概念体系向度上对核心传统译学术语进行知识重塑是中国传统译学话语当代构建的必需路径.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标志着英国现代小说与现实主义小说的断裂,也见证了西方医学在现代疾病诊疗手段上的突破.时间上的巧合促使我们思考英国现代小说与疾病的交集,探索以弗吉尼亚·伍尔夫为代表的英国现代小说家作品中的疾病幽灵.研究发现,面对“物质主义小说”与“精神主义小说”的世纪之争时,伍尔夫把疾病当作特殊的美学体验和小说书写对象,借此论证小说家应该关注人物的精神世界,再现客观世界引发的思绪、情感、意识和感知.通过书写疾病,伍尔夫对现代小说的形式和主题进行实验性创新,疾病的幽灵潜伏在《达洛维夫人》的结构、人物塑造、叙事视角和
本研究借助“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对英语被动式在科技、社科、新闻和文学文体中的汉译形式进行对比考察.首先,本文结合语境论,梳理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社会文化语境”研究界面;其次,在上述框架下,考察英语被动式的汉译形式及其在不同文体中的词汇语法和词汇语义特征的分布规律与差异.本文认为,从“社会文化语境”角度出发,不仅可考察被动结构的语言特征,也能充分解读翻译的目的 、翻译的过程、源语文本和目标语、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弥补了语料库研究缺乏阐释力的不足.
主观跨语言相似度是影响语言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以相关语言的客观异同为基础,但不等于客观异同.目前已有研究均以二语学习者为受试,鲜有学者系统研究三语学习者多方面的主观跨语言相似度.鉴于此,笔者设计问卷,考察了汉-英-日初学者在词类、语法具体项目上对日汉、日英之间跨语言相似度的主观认识.结果 发现:1)日汉、日英在各词类和各语法项目上的主观相似度有所差异,但日汉比日英的主观相似度变化幅度更大.2)在除动词外的其他词类上,日汉的主观相似度均显著高于日英.3)在除句子结构和时体之外的其他语法项目上,日汉的主观相
混合式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但学界针对不同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却鲜有讨论.本研究以200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混合式教学和二语水平对其英语句重音感知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管是高水平二语者还是低水平二语者,“显性+隐性”方式的促学效应都要优于“隐性+显性”方式;2)不同混合比例在高水平二语者身上存在差异,高频次输入的促学效应要好于低频次输入;3)混合方式和混合比例在低水平二语者身上存在交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显性+隐性”的混合方式更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混合比例的促学效应则是有
“情景再现”是当前纪录片常用的主流手法之一,用故事演绎来为观众展现已逝的历史情节.《海昏侯》是一场由失败的盗墓引出的长达7年的考古发掘,考古学家在墓中发现了惊人的金器、数以万计的五铢钱及成套的高等级编钟.这部纪录片为央视《特别呈现》栏目播出的3集大型纪录片,节目以海昏侯戏剧性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西汉时期的政治、社会生活等丰富的内容,使观众置身第一考古现场.其中,节目组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法细致地记录了海昏侯大墓3年多来的考古发掘全过程.基于此,本文将以纪录片《海昏侯》为例,浅谈历史纪录片中现逐渐被认可的“
谢尔曼·阿莱克西的《战舞》书写了当代美国印第安人在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羞耻情感.主流社会对城市印第安人的权力凝视内化为羞耻体验.主流媒体对印第安身份的错误再现引发印第安人自我否定的感觉,形塑了羞耻体验;借助疾病的种族隐喻,现代医学话语为印第安身体贴上羞耻标签,加剧了他们的身心痛苦;在当代政治生活中,城市印第安人的缺席、印第安人政治诉求被普遍的社会问题同化,揭示了他们在政治体制中被弃置的尴尬处境.《战舞》中的羞耻情感凸显了城市印第安人拒绝被编辑、被定义、被弃置的反抗精神.
本文将选择分析两部记录家庭生活的单一场景纪录片《四个春天》和《俺爹俺娘》.两部作品的创作者在特定的乡土生活场域下记录真实的生活,并介绍乡土文化环境下所塑造的父母性格和家庭环境;从不同的空间叙事结构角度出发,通过塑造个人情感突出社会价值,并营造出情感共鸣的空间.
目前有关鲁迅翻译思想和实践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却鲜有研究涉及其翻译伦理思想,一是因为“翻译伦理”是20世纪80年代才提出的概念,二是鲁迅似乎很少明确地提出类似翻译理论的观点或主张.事实上,他在33年的翻译活动中,在思想或原则上信守正义、诚信、忠实和责任等译者职责或伦理,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具体表现在:关注弱小民族的文化,强调民族利益至上,满足社会政治需要,诚于自己的外语能力,忠实于作者、原文和译文读者,开启民智,积极传播异域文化.基于国内外翻译伦理研究的最新成果,考察鲁迅秉承并践行的这些翻译伦理观,以其言观
自翻译学成为独立学科以来,翻译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但没有完全摆脱罗列史实的窠臼,而近年来兴起的微观史研究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在介绍微观史内涵及其在翻译史研究运用现状基础上,本文从微观史与翻译史的契合点、研究材料、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翻译微观史书写的方法论问题,认为翻译微观史研究的开展可以结合微观史、描写翻译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理论、视角和方法,进而促进跨学科对话.
保罗·莱文森从历史的维度提出了媒介进化理论,人工智能渗透进新闻传播领域,使得传统媒体得到一定程度的进化.新闻写作机器人成为人工智能入驻新闻传播领域最早的应用.新闻写作机器人不仅能够完善传统媒介的不及时缺点,还能提高新闻写作的效率与准确度.本文分析了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提出新闻写作机器人需要迎合媒介演化的人性趋势,从政府和新闻从业人员两方面给出合理建议,促进人文价值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