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在建筑IT领域深耕细作的本土公司,却设定了做全球建筑IT领军者的目标。今年5月,广联达在深圳中小板上市(股票代码: 002410),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在哪里?面对处于变化中的建筑信息化市场,广联达又有着什么样的方向?为此,本报总编辑孙定与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贾晓平进行了深入交流。
建筑业还将高速增长30年
广联达坚信,建筑行业信息化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基于对这份事业的共识和信心,我们一直坚守在这个领域。
孙定: 今年是《计算机世界》创刊30周年。我发现,中国的IT企业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30年来一直在坚持自我的企业,比如金山和曙光; 一类是学外企学出来的,比如联想和华为; 一类是深入各个行业的IT企业,有的刚开始被冲垮,后来又绝处逢生,成功转型,比如太极; 有的从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开始,逐步走向IT服务,比如亚信。我们把这些行业IT服务提供商称为“隐形冠军”。那么,广联达是如何做起来的?
贾晓平: 广联达从创业之初发展到今天有十几年了,当初,我们怀着成就一番事业的想法走到了一起,希望能够踏踏实实做些事情; 同时,大家对建筑行业信息化领域非常看好,相信这一领域蕴藏了很大的机会。
回顾过去,我们可以看到,广联达是紧紧跟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建国初期,建筑行业信息化比较落后,工程师都是手工画图纸。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设计信息化即“甩图板”的变革时期,设计软件出现了,于是成就了一批设计软件企业。
1996年~2006年,是建筑行业信息化的第二次变革——工程造价信息化即“甩计算器”阶段,广联达就是在这个时候介入建筑行业信息化领域的。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建筑行业比较贫瘠、古老,不太看好这个行业,甚至有人问我们为什么不去做财务软件或者其他通用软件。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我们坚信,建筑行业信息化具有极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基于大家对这份事业的共识和信心,广联达一直坚守在这个领域。
随着行业的发展,涉及“设计、施工、运营、商业”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第三次变革也开始来临,大家称之为“甩报表”阶段。这次变革中,我们看到工程项目管理才是建筑行业的核心业务,通过应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营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这正是广联达现阶段的主要业务范畴之一。
正是因为广联达植根在建筑信息化领域,我们的方案和产品才一步步被市场和用户所接受,十余年来所积淀的行业经验和客户基础,让我们逐步成为了这一领域的第一名。
孙定: 今年,房地产政策开始调控,这会对广联达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未来建筑行业信息化会有哪些机遇?
贾晓平: 关于房地产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2001年起,工程建筑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都有22%以上的增长率,而房地产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此外,国家调控的是商品房,并不是保障性建房,因此建设总量不会下降。
第二方面,城镇化进程对行业的助力非常大。现在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是45%,大约每年增长1%。要达到美国70%的城镇化水平,我们还需要20~30年的高速增长期。目前,我国的小康住宅标准是人均28平米,除了住宅,居民还需要医院、学校和其他公共设施,这其中蕴含着一整套的信息化建设。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30年,建筑行业会保持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十七大提出来的“五化”中,有“三化”和建筑信息化有着直接关系——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城镇化”,接下来再看看“工业化”,在工业化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工业建筑、生产基地和基础建设投资,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在“信息化”方面,国外企业已经占据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市场,因此对于国产软件而言,最大的爆发点就在行业信息化。广联达在今后会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因为这个行业充满了机遇和无限发展空间。
14.5亿元融资支撑国际梦想
中国建筑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占到50%以上,在这么大的市场中,一定能够诞生出世界级的行业信息化企业。因此,广联达的目标是——做全球工程建设信息化领域的领袖企业。
孙定: 作为一家没有什么资源支持的软件公司,广联达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平台是很不容易的,这当中有着怎样的经历?
贾晓平: 2004年,广联达遭遇过一次技术上的挑战,那时,国内软件企业对图形技术还不太擅长,自己建平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当时,我们基于国外平台开发了图形算量软件。
但产品上市后,我们发现了几个问题: 第一,用户购买算量软件后必须加购底层的平台产品方可应用,这直接增加了用户的购买成本。同时,用户必须学会并掌握两个软件的基本操作,这也增大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第二,平台厂商不会开放底层的开发源代码,这就导致了我们无法对于产品进行深入设计和开发。
基于此,公司果断进行决策,重新投入资金及人力资源,用了两年多时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算量软件。这个实例足以证明,作为一个软件企业掌握自己核心的技术是多么重要。截至目前,广联达软件所有产品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掌握了20余项自主核心技术,其中图形算法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孙定: 我很赞同您的观点,只有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我看到,广联达的目标是要做世界级的建筑信息化服务专家,为什么会制定这样的目标?
贾晓平: 中国建筑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占到50%以上。我认为,在这么大的市场中,一定能够诞生出世界级的行业信息化企业。因此,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做全球工程建设信息化领域的领袖企业。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们是夜郎自大,实际上并非如此。从全球来讲,目前建筑信息化领域还没有出现绝对的“第一”,欧美已经过了建筑高峰期,建筑业属于夕阳行业,信息化也不发达。现在,建筑市场的机会都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各个企业基本都是各自为战的,规模不是很大,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通吃”各国。就现在的情况看,我们和欧美建筑信息化企业之间差距并不是很大。
孙定: 行业软件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做行业的核心系统; 二是国际化,占领海外市场。广联达要实现全球第一的梦想就必然走国际化的道路。那么,广联达如何实现自己的国际梦想?
贾晓平: 广联达的国际化道路是必然要走的,我们也正朝着这一目标积极准备着。2009年上半年,我们注册成立了广联达(美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这是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软件研发,目的在于通过在美国建立研究机构,快速了解、学习和掌握行业先进技术,零距离感受美国软件行业及工程建设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在国际上有所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这说明我们产品的易用性、安全性还是很强的。
中国企业走出去,必然会遇到文化瓶颈、法律瓶颈等诸多挑战,我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广联达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做这个领域里世界级的领军企业。在未来国际化的道路上,广联达也会厚积薄发,坚定不移地沿着目标走下去。
孙定: 目标明确需要付诸战略实施,最近,广联达成功登陆中小板,募集资金达到14.5亿元。这给广联达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广联达对自己企业发展的未来规划是什么?
贾晓平: 我们的战略方向非常明确,那就是围绕主营业务来增强在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然后扩展到全球市场。
上市之后,我们有6个募投项目,包括工程造价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工程造价信息服务、工程招投标协同应用平台、客户服务支持中心和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中心。前4个项目直接属于建筑行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客户服务支持中心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服务和效率,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中心是研究建筑IT的前沿课题。
这6个募投项目都紧紧围绕公司的战略,有利于我们了解并把握这个行业的趋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是我们募投的重点工程项目,它大概还要3年时间才能成熟,这个成熟是指业务、技术、市场的总体成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去年竣工的面积达11000多平方米的广联达大厦就是应用我们自己的软件完成的一个项目——把自己当客户,我们也再次验证了广联达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
专注核心业务
是独到优势
做行业信息化最终是做核心业务信息化; 核心业务信息化是处方药,是治病的,而其他信息化服务是保健品,只能预防,但不能治本。
孙定: 业界常把中国说成建筑的实验场,各种类型的建筑项目都在进行,路桥、厂房、工业建筑、房地产等。不同的建筑类型用到的管理软件肯定也不一样,广联达如何来应对这一变化?
贾晓平: 在整个建筑领域,有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公路、铁路、桥梁,甚至冶金。每个细分行业都是不同的,各有特色,但是它们有一个共性——建设项目都是工程,而工程项目管理原则基本一样。
我们将工程项目管理从几个不同的纬度来细分,因为投资额和参与方不同,各个项目有不同的管理方式; 而且随着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建筑面积和高度的变化,项目管理也会存在一些差别。
针对这些差异,我们基本是本着“721”的原则去应对和设计方案与产品——70%可以提供标准化的产品; 20%针对的是细分行业; 10%针对具体企业的客户。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足客户在不同项目中的应用需求。
孙定: 从咨询到部署实施,再到维护,广联达能够给客户提供怎样的全套信息化服务?
贾晓平: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从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再到运维,这是全过程管理。全过程管理最好的方式是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来管理,这是建筑行业信息化一个很明显的趋势。从设计、施工到运维,建筑信息模型基本上能够有效地将这些信息集成在一起。它可以提供全过程直观、可视化的管理和监控手段,并且事前可模拟运行,过程可多方协同。
未来,建筑业的精细管理最关键是在核心业务上,做好了核心业务,其它业务也会左右逢源。在精细作业信息化上,核心业务信息化能够支撑企业总体的信息化。
现在,我们还是在局部范围内应用,还没有发展到全过程。目前,我们按“583”的规则来分析建筑行业:“5”是指5个阶段,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有5个阶段: 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和运维; “8”是指围绕这个项目有8个参与方: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院、中介机构、政府、物资设备供应商、物业公司和高校(培养人才); “3”是指3个层面,任何一个客户都有决策者、管理者和实施者。
孙定: 用友和金蝶都在投入很大的精力,意欲切入建筑行业,比如金蝶斥资2000万元并购国内房地产行业专业软件厂商深圳嘉码; 用友和万达合作了一套建筑管理软件。面对实力强劲的管理软件进军建筑行业,广联达有没有感到压力?
贾晓平: 每家企业都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广联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我们专注建筑行业十余年,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和熟悉,能够把握行业的业务核心。因为工程项目具有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特点,每个项目都具有独特性,而且一般项目规模比较大,生产周期较长,涉及到的协作单位较多,生产过程的约束条件也很多,例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历史和传统等等。作为建筑行业的核心业务,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管理理念、组织方式和管理对象,因此研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对行业知识的要求非常高。
从建筑行业的特性来说,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行业的专业需求和业务核心,才能为这个行业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我认为,信息化最大的价值是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与工业化业务的深入结合,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做行业信息化最终做的是核心业务信息化,每个行业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又是不一样的,不深扎这个行业,就无法明白其中运作。核心业务信息化是处方药,是治病的,而其他信息化服务是保健品,只能预防,但不能治本。
采访手记
广联达的三种“气质”
认识广联达,缘于去年《计算机世界》推出的“隐形冠军”专题报道。在这之前,我对广联达一无所知,询问了几名业界同行,他们也不甚了解,这与它在中关村软件园有一座“广联达大厦”很不相称。广联达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格外低调。
采访当天,广联达总裁贾晓平真诚、实在地回答着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于建筑行业的细节,他也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采访结束,我们不仅感觉收获了很多知识,更感叹他是一个难得的采访对象。广联达给我的第二个感觉是实在。
多年来,广联达只做建筑行业,并且只做软件与服务,而没有涉及系统集成,年营收额能够超过三亿元,这并不容易。广联达给我的第三个感觉是专注。
后来,在和广联达市场人员的沟通中,在2009年IT两会上和贾总的交流中,我更强烈地感觉到这是一家做事认真、执行起来不打折扣的公司。
低调、实在、专注,这是从广联达身上渗透出来的精神与气质。(文/汤浔芳)
感悟
信息化的本质在于优化
做了这么多年的行业信息化,贾晓平认为,信息化对客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效率,二是降低成本,三是增加收益。这其中,降低成本、增加收益都属于优化的范畴。
在管理学的理论上,有一个PDCA循环,它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PDCA指的是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着。
多年来,广联达一直将信息化的重点放在提高效率上,现在来看,这是一个不全面的定位。信息化的价值不仅仅是提高效率,更在于通过适用的信息化系统,优化企业内部运营机制,打通PDCA循环,提高企业执行力,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收益。(文/汤浔芳)
建筑业还将高速增长30年
广联达坚信,建筑行业信息化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基于对这份事业的共识和信心,我们一直坚守在这个领域。
孙定: 今年是《计算机世界》创刊30周年。我发现,中国的IT企业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30年来一直在坚持自我的企业,比如金山和曙光; 一类是学外企学出来的,比如联想和华为; 一类是深入各个行业的IT企业,有的刚开始被冲垮,后来又绝处逢生,成功转型,比如太极; 有的从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开始,逐步走向IT服务,比如亚信。我们把这些行业IT服务提供商称为“隐形冠军”。那么,广联达是如何做起来的?
贾晓平: 广联达从创业之初发展到今天有十几年了,当初,我们怀着成就一番事业的想法走到了一起,希望能够踏踏实实做些事情; 同时,大家对建筑行业信息化领域非常看好,相信这一领域蕴藏了很大的机会。
回顾过去,我们可以看到,广联达是紧紧跟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建国初期,建筑行业信息化比较落后,工程师都是手工画图纸。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设计信息化即“甩图板”的变革时期,设计软件出现了,于是成就了一批设计软件企业。
1996年~2006年,是建筑行业信息化的第二次变革——工程造价信息化即“甩计算器”阶段,广联达就是在这个时候介入建筑行业信息化领域的。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建筑行业比较贫瘠、古老,不太看好这个行业,甚至有人问我们为什么不去做财务软件或者其他通用软件。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我们坚信,建筑行业信息化具有极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基于大家对这份事业的共识和信心,广联达一直坚守在这个领域。
随着行业的发展,涉及“设计、施工、运营、商业”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第三次变革也开始来临,大家称之为“甩报表”阶段。这次变革中,我们看到工程项目管理才是建筑行业的核心业务,通过应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营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这正是广联达现阶段的主要业务范畴之一。
正是因为广联达植根在建筑信息化领域,我们的方案和产品才一步步被市场和用户所接受,十余年来所积淀的行业经验和客户基础,让我们逐步成为了这一领域的第一名。
孙定: 今年,房地产政策开始调控,这会对广联达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未来建筑行业信息化会有哪些机遇?
贾晓平: 关于房地产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2001年起,工程建筑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都有22%以上的增长率,而房地产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此外,国家调控的是商品房,并不是保障性建房,因此建设总量不会下降。
第二方面,城镇化进程对行业的助力非常大。现在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是45%,大约每年增长1%。要达到美国70%的城镇化水平,我们还需要20~30年的高速增长期。目前,我国的小康住宅标准是人均28平米,除了住宅,居民还需要医院、学校和其他公共设施,这其中蕴含着一整套的信息化建设。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30年,建筑行业会保持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十七大提出来的“五化”中,有“三化”和建筑信息化有着直接关系——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城镇化”,接下来再看看“工业化”,在工业化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工业建筑、生产基地和基础建设投资,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在“信息化”方面,国外企业已经占据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市场,因此对于国产软件而言,最大的爆发点就在行业信息化。广联达在今后会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因为这个行业充满了机遇和无限发展空间。
14.5亿元融资支撑国际梦想
中国建筑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占到50%以上,在这么大的市场中,一定能够诞生出世界级的行业信息化企业。因此,广联达的目标是——做全球工程建设信息化领域的领袖企业。
孙定: 作为一家没有什么资源支持的软件公司,广联达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平台是很不容易的,这当中有着怎样的经历?
贾晓平: 2004年,广联达遭遇过一次技术上的挑战,那时,国内软件企业对图形技术还不太擅长,自己建平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当时,我们基于国外平台开发了图形算量软件。
但产品上市后,我们发现了几个问题: 第一,用户购买算量软件后必须加购底层的平台产品方可应用,这直接增加了用户的购买成本。同时,用户必须学会并掌握两个软件的基本操作,这也增大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第二,平台厂商不会开放底层的开发源代码,这就导致了我们无法对于产品进行深入设计和开发。
基于此,公司果断进行决策,重新投入资金及人力资源,用了两年多时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形算量软件。这个实例足以证明,作为一个软件企业掌握自己核心的技术是多么重要。截至目前,广联达软件所有产品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掌握了20余项自主核心技术,其中图形算法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孙定: 我很赞同您的观点,只有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我看到,广联达的目标是要做世界级的建筑信息化服务专家,为什么会制定这样的目标?
贾晓平: 中国建筑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占到50%以上。我认为,在这么大的市场中,一定能够诞生出世界级的行业信息化企业。因此,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做全球工程建设信息化领域的领袖企业。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们是夜郎自大,实际上并非如此。从全球来讲,目前建筑信息化领域还没有出现绝对的“第一”,欧美已经过了建筑高峰期,建筑业属于夕阳行业,信息化也不发达。现在,建筑市场的机会都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各个企业基本都是各自为战的,规模不是很大,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通吃”各国。就现在的情况看,我们和欧美建筑信息化企业之间差距并不是很大。
孙定: 行业软件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做行业的核心系统; 二是国际化,占领海外市场。广联达要实现全球第一的梦想就必然走国际化的道路。那么,广联达如何实现自己的国际梦想?
贾晓平: 广联达的国际化道路是必然要走的,我们也正朝着这一目标积极准备着。2009年上半年,我们注册成立了广联达(美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这是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软件研发,目的在于通过在美国建立研究机构,快速了解、学习和掌握行业先进技术,零距离感受美国软件行业及工程建设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在国际上有所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这说明我们产品的易用性、安全性还是很强的。
中国企业走出去,必然会遇到文化瓶颈、法律瓶颈等诸多挑战,我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广联达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做这个领域里世界级的领军企业。在未来国际化的道路上,广联达也会厚积薄发,坚定不移地沿着目标走下去。
孙定: 目标明确需要付诸战略实施,最近,广联达成功登陆中小板,募集资金达到14.5亿元。这给广联达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广联达对自己企业发展的未来规划是什么?
贾晓平: 我们的战略方向非常明确,那就是围绕主营业务来增强在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然后扩展到全球市场。
上市之后,我们有6个募投项目,包括工程造价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工程造价信息服务、工程招投标协同应用平台、客户服务支持中心和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中心。前4个项目直接属于建筑行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客户服务支持中心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服务和效率,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中心是研究建筑IT的前沿课题。
这6个募投项目都紧紧围绕公司的战略,有利于我们了解并把握这个行业的趋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是我们募投的重点工程项目,它大概还要3年时间才能成熟,这个成熟是指业务、技术、市场的总体成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去年竣工的面积达11000多平方米的广联达大厦就是应用我们自己的软件完成的一个项目——把自己当客户,我们也再次验证了广联达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
专注核心业务
是独到优势
做行业信息化最终是做核心业务信息化; 核心业务信息化是处方药,是治病的,而其他信息化服务是保健品,只能预防,但不能治本。
孙定: 业界常把中国说成建筑的实验场,各种类型的建筑项目都在进行,路桥、厂房、工业建筑、房地产等。不同的建筑类型用到的管理软件肯定也不一样,广联达如何来应对这一变化?
贾晓平: 在整个建筑领域,有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公路、铁路、桥梁,甚至冶金。每个细分行业都是不同的,各有特色,但是它们有一个共性——建设项目都是工程,而工程项目管理原则基本一样。
我们将工程项目管理从几个不同的纬度来细分,因为投资额和参与方不同,各个项目有不同的管理方式; 而且随着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建筑面积和高度的变化,项目管理也会存在一些差别。
针对这些差异,我们基本是本着“721”的原则去应对和设计方案与产品——70%可以提供标准化的产品; 20%针对的是细分行业; 10%针对具体企业的客户。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足客户在不同项目中的应用需求。
孙定: 从咨询到部署实施,再到维护,广联达能够给客户提供怎样的全套信息化服务?
贾晓平: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从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再到运维,这是全过程管理。全过程管理最好的方式是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来管理,这是建筑行业信息化一个很明显的趋势。从设计、施工到运维,建筑信息模型基本上能够有效地将这些信息集成在一起。它可以提供全过程直观、可视化的管理和监控手段,并且事前可模拟运行,过程可多方协同。
未来,建筑业的精细管理最关键是在核心业务上,做好了核心业务,其它业务也会左右逢源。在精细作业信息化上,核心业务信息化能够支撑企业总体的信息化。
现在,我们还是在局部范围内应用,还没有发展到全过程。目前,我们按“583”的规则来分析建筑行业:“5”是指5个阶段,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有5个阶段: 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和运维; “8”是指围绕这个项目有8个参与方: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院、中介机构、政府、物资设备供应商、物业公司和高校(培养人才); “3”是指3个层面,任何一个客户都有决策者、管理者和实施者。
孙定: 用友和金蝶都在投入很大的精力,意欲切入建筑行业,比如金蝶斥资2000万元并购国内房地产行业专业软件厂商深圳嘉码; 用友和万达合作了一套建筑管理软件。面对实力强劲的管理软件进军建筑行业,广联达有没有感到压力?
贾晓平: 每家企业都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广联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我们专注建筑行业十余年,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和熟悉,能够把握行业的业务核心。因为工程项目具有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特点,每个项目都具有独特性,而且一般项目规模比较大,生产周期较长,涉及到的协作单位较多,生产过程的约束条件也很多,例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历史和传统等等。作为建筑行业的核心业务,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管理理念、组织方式和管理对象,因此研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对行业知识的要求非常高。
从建筑行业的特性来说,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行业的专业需求和业务核心,才能为这个行业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我认为,信息化最大的价值是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与工业化业务的深入结合,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做行业信息化最终做的是核心业务信息化,每个行业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又是不一样的,不深扎这个行业,就无法明白其中运作。核心业务信息化是处方药,是治病的,而其他信息化服务是保健品,只能预防,但不能治本。
采访手记
广联达的三种“气质”
认识广联达,缘于去年《计算机世界》推出的“隐形冠军”专题报道。在这之前,我对广联达一无所知,询问了几名业界同行,他们也不甚了解,这与它在中关村软件园有一座“广联达大厦”很不相称。广联达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格外低调。
采访当天,广联达总裁贾晓平真诚、实在地回答着我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于建筑行业的细节,他也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采访结束,我们不仅感觉收获了很多知识,更感叹他是一个难得的采访对象。广联达给我的第二个感觉是实在。
多年来,广联达只做建筑行业,并且只做软件与服务,而没有涉及系统集成,年营收额能够超过三亿元,这并不容易。广联达给我的第三个感觉是专注。
后来,在和广联达市场人员的沟通中,在2009年IT两会上和贾总的交流中,我更强烈地感觉到这是一家做事认真、执行起来不打折扣的公司。
低调、实在、专注,这是从广联达身上渗透出来的精神与气质。(文/汤浔芳)
感悟
信息化的本质在于优化
做了这么多年的行业信息化,贾晓平认为,信息化对客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效率,二是降低成本,三是增加收益。这其中,降低成本、增加收益都属于优化的范畴。
在管理学的理论上,有一个PDCA循环,它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PDCA指的是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着。
多年来,广联达一直将信息化的重点放在提高效率上,现在来看,这是一个不全面的定位。信息化的价值不仅仅是提高效率,更在于通过适用的信息化系统,优化企业内部运营机制,打通PDCA循环,提高企业执行力,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收益。(文/汤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