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wdfo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承担着继承少数民族文化,培养高水平民族人才的重要使命。它将继承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建立民族信心。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不足以充分发挥继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本文试图梳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文化课程的困境和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摆脱困境的出路。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大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11-0073-03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國少数民族智慧多年的结晶,具有重要的保护和传承意义。将民族文化融入中国教育体系是继承民族文化的必然选择。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深层意涵,还需要依靠高等教育。近年来,民族文化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难以凸显。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主要以民族文化课程为主要途径,向学生传授民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信心。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需要利用大学课程的主导作用。在传播社会主流文化的同时,重视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实现民族文化的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因此,大学课程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当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民族文化课程的发展中还存在着种种困境。
   一 我国高校民族文化课程继承民族文化的困境
   1 课程形式单一
   首先,在基础教育阶段,民族文化课程的形式比较丰富,但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数量和种类都有所减少, 通常以讲座类、选修类课程为主,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笔者查阅了部分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 发现其中有关民族文化的课程大部分被安排在选修类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当中,除了部分涉及少数民族知识内容的专业外, 大多数的学生都只能通过选修课来了解民族文化,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民族文化意识的课程开设上是缺少主动性的。 且在民族文化讲座和选修类课程当中,教师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介绍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活饮食习俗、艺术造诣和历史名胜为主,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表面内容,这是高等民族文化教育的基础,但不足以深入发扬民族文化。 例如, x校在民族体育教育选修课程中向学生展示了壮族抛绣球这一项民族体育运动的历史由来和运动的形式, 但局限于学校场所和文化氛围之中,学生并不能够切身地体验和实践这项民族体育运动, 也就不能拥有具身的认知。 仅仅在理论层面向大学生灌输民族文化知识,大学生对此难以获得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也就无法深入地宣传和传承当地的民族文化。
   其次,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民族文化课程侧重于显性课程,忽视了隐性课程的重要性。开展和实施民族文化教育中的隐性课程不仅是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的手段,也是各民族学生实现相互理解、尊重、宽容和欣赏的过程。在宏观层面,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是一个多民族并存、多元文化共融的有机整体,在微观层面,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和高深的民族文化知识需求上显现出个体差异性,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设置民族文化课程时,不可单一笼统地将所有教育对象都视为相同,需要采用个性化培养手段,然而显性课程的性质很难完全地实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民族文化教育,这就必须要重视隐性课程的教学方式,使之与显性课程异同形成育人的合力。
   2 与基础教育中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脱节
   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的民族文化教育逐渐受到国家和教育界的重视,在政策和指导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如广西地区的壮族文化师资培养,校本课程的开发,壮汉双语教育在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地的大力开展等等。高等教育层面的民族文化教育还没有得到很好地推动和开发,例如在广西地区的高校课程体系中,少有壮族文化课程。这也是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课程的普遍现状,民族文化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衔接中出现了断层,一方面导致基础阶段的民族文化教育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另一方面导致高校已有的民族文化课程中不足以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3 民族文化课程师资力量有限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中的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在大学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本身就不是很高,所以传授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师也略显稀缺,而且高校中担任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师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主要来自民族学专业,主要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变化,对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家庭婚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的知识内容都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具备比较丰富的民族文化理论知识。另一类是未曾深入地对民族文化理论知识进行研究,但在后期的学习实践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某一方面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这两类教师都各有所长,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单方面专业知识空缺的限制,例如在民族体育文化课程中,若由民族学专业教师来进行授课,则缺少实践性的知识经验,而若由体育专职教师来进行授课,在其理论根源上则不能有很好地深入解释。
   4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核和评价
   由于民族文化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系统中还不能自成完整的体系,往往依附于大学选修课程和讲座之中,往往没有对该课程设置相应的考核考试,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不会自觉地深入思考传承民族文化的问题,不仅仅让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展步入困境,不利于培养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也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热情。
   二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课程的出路
  1 促进课程形式多样化    目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课程的缺乏普遍性,当地民族文化难以有效深入。 要改变此现状,首要任务就是要完善民族文化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基础,根据当地民族文化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课程和教学形式。例如在民族文化课程的大框架下开始民族语言、民族美术工艺艺术、体育和音乐等特色课程使大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当地民族文化。在教学形式上,民族文化课程也要改变单一的理论介绍的形式,应该丰富教学的形式。例如在开展民族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户外的形式,让学生们欣赏或者亲自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游戏式和竞赛式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可以开设考察、调研类的学习课程,引领大学生深入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区域当中,切身体会民族文化的内涵。
   民族文化教育的隐性课程不是显性课程补充,而是与显性课程协调发展、共同作用的教育形式,民族文化教育的隐性课程在实现民族之间的沟通、了解和相互包容等方面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在面对因历史、文化背景等原因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禁忌”等的行为习惯,需要用隐性课程的内在影响力去培育学生之间的民族文化包容。因为隐性课程存在着不可量化的特征,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利用隐性课程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察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地区民族文化的内涵。在显性课程的理论指导的基础下,开设以实践为主的隐性课程教学。且由于隐性课程的载体的多样性,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和艺术活动等方式开展隐性课程,如开设民族餐厅,提供民族美食,校园民族元素装饰,设立民族文化展示场馆,开展校园民族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等方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和互相了解。
   2 增强对基础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课程衔接
   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需要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之下才能够最高效率地开展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高等教育层面。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设立民族文化课程时,要考察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民族文化课程的情况。高等教育是培养未来人的未来教育,对基础知识查缺补漏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并且将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优质人才,将民族文化教育提升到高深知识层面,不光是要传授给学生民族文化的知识内容,更要培养学生主动探寻民族文化根源能力和弘扬民族文化自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面对基础教育阶段中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课程,高等教育要加快在衔接的更深层次地培养民族人才的速度和效率。
   3 培养师资力量、加大师资投入
   提升大学课程中的民族文化课程的地位,就必须要聘请更多专业教师来进行授课。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优化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可以打开思路,从多渠道聘请民族文化知识专业教师,如在专任教师教授了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可以聘请有民族文化特长的兼职教师,给学生传授实践经验,引领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对民族文化根源的了解和热情,从而自发地进行文化传承。当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中的民族文化课程主要由民族学专业教师或对民族文化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教师来承担,导致了普遍存在着民族文化课程教师由于实践知识储备或理论知识储备的限制而造成了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我国民族高校在利用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时,必须优化民族文化课程的师资配置。民族文化课程不仅应有理论方面的介绍,更应有学生参与实践的形式。例如民族体育文化、民族音乐文化、民族美术文化等课程都应有专业的体育、音乐、美术老师来担任。高校在开设此类课程之前。也要注意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考察。确保其具有开展相应民族文化课程的能力。同时。学校也要注意加强对民族文化课程专业老师在民族文化传统知识方面的培训,提升其民族文化专业方面的知识。学校还应鼓励不同类型的教师之间互动交流,帮助教师在教学中突破专业局限,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4 完善考核评价
   大学选修课程往往不设立专门的理论或者实践考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选修课程的不够重视,对所学内容缺乏深入的思考,认为缺乏必要的考核是难以引起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重视的,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改革民族文化课程的设置与考核形式,例如将民族文化课程纳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进行教学。在考核形式上, 民族文化课程可以选择课程论文、调研报告的形式来进行考核。在考核的内容上,可以通过命题的形式让学生们递交相关的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根据大学生完成论文或者调研报告的深度和认真程度来评判成绩。在命题上,任课教师可以重点突出如何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如何发展与创新民族文化,从而引起学生对当前民族文化保护问题的深入思考。
   三 结语
   民族文化课程是民族高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目前民族文化课的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有效深入地传承民族地区文化。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民族文化课程的衔接中出现了脱节。民族文化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受到专业限制,传授的民族文化知识不够全面。由于缺乏有效考核,课程无法引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入思考。因此,本文研究认为民族高校应丰富民族文化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注重与基础教育阶段民族文化课程的衔接,优化民族文化课程的师资配置,改革民族文化课程的考核形式来提升民族文化课程传承民族文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韦丽银.融入壮族文化的大学课程之生成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6.
   [2]杨丽萍.现代壮族教育與壮族传统文化的衔接[D].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01):125-129.
   [3]辛彦.民族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的困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4]贺新宇.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6.
   [5]田梦.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6]汤谦繁.文化民族性与大学关系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7]路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大学课程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8]程东海.关于课程文化民族性优化研究的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0.
   [9]赵枫.我国大学课程文化变革研究[D].山西大学,2008.
   [10]潘建华.我国民族高等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
   [11]丛静.民族高校隐性课程评价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188):221-224.
   [12]石玉秋.论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3):18-21.
   [13]蒋小玉,苏刚刚.新疆高校隐性课程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J].河南农业,2014(8):28-29.
  (责任编辑:姜海晶)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测定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 D -二聚体的水平, 探讨其与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5 年6 月~2017 年5 月间确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 例为慢性心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国内外电信市场和行业也在迅速扩张,各大运营企业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功能点覆盖了企业业务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有力地支撑了从
国家在“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
渐入隆冬,山城细雨带来了丝丝寒意。在重庆通信学院,笔者却看到了一幅人心凝聚、人心思进的生动画卷,感受到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学院党委自觉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8月27日至29日,教育部直属高校新任职领导人员培训班在京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今天与260名参训的直属高校新任职领导人员进行了集体谈话.他强调,高校领导人员要胸
期刊
从人体所有基因中检测出与疾病相关的致病基因,是目前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这项研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差异表达基因检测方法是假设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竞争资源。作为供应链环境下的一种库存模式,VMI(供应商管理库存)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库存管
凝聚着20多年心血、多侧面反映宁夏发展变化与世象百态的《这方水土这方人———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笔下的宁夏》,近期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时政篇”、“经
[摘 要] 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职业技能。严峻的就业压力下,结合当前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方针政策,针对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开展和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技能课程有其现实必要性。   [关键词] 课程设计;课程实施 ;创新;实践能力;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11-0076-02
[摘 要]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大学文化的精神内核。辅导员师德浸润着坚定的政治素质、广博的文化涵养、崇高的职业价值观和丰富的情感魅力,是德育的核心要素,对学生自我教育、学业规划、事业理想和人格完善具有引导、示范和濡化作用。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与其他育人要素协同联动,加强继续教育,砥砺育人初心,努力做好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大国工匠”。   [关键词] 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