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新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大都具有如下特点: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它们或豪迈昂扬,或细腻清丽,或发人深思,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辈子都难以忘掉。古诗在开发培养孩子们审美意识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健词:形态想象构思情感
  近些年来,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丰富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其教学方法显示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心理学化的色彩越来越浓。小学古诗教学尤为突出,笔者作如下阐述。
  一、形态为手段
  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教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
  1、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 .
  2、悦耳有时比悦容更重要,不能悦耳就不能悦容。特别是古诗教学,教者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并恰当地使用态势语言。教者的语感、态势给学生以声感、形感的刺激,使冰冷呆板的文字符号活化,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如教“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时,教者娓娓动听的描写以及遮眼远看,低头细看的动作,似乎使学生看到在丝丝微雨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看见一大片一大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但走近仔细看,地面上只是稀稀朗朗纤细的针状似的草芽,根本看不到青是什么颜色。
  二、想象的借助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1、古诗词语凝炼,跳跃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使词语表象化,并使其强化(建立)、活化(转换)、优化(加工)。即在意读诗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如教“遥看瀑布挂前川”这诗句,教者紧扣“挂”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似乎同诗人一同观赏庞然的瀑布凌空直泻而下,领略其雄伟的气势。
  2、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产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本原,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如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学生经过看录像和反复吟读诗句,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一种幻觉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佳句。教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者引导学生紧扣这设问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这无穷之意。
  三、情感的纽带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着力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教者要以情感为纽带,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的心距,唤起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从诗中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分享美的蕴含。
  1、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三衢道中》,诗人以新颖的构思:先记叙后描写,既绘色,写出了绿荫;又绘声,写出了鸟鸣。教者运用形态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迷人山区,观赏初夏的风光:梅子黄黄、绿荫重重、溪水淙淙、黄鹂声声。领悟诗人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喜悦之情,从而产生愉悦之感,与诗人一同感受意境美。
  2、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
  3、作为高级情感之一的美感,是人对美的感觉和反映。众多的古诗以美为载体,以美为内容,以美为目标。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品味较高的一种艺术课型,教者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诗中的美、展示美、体验美,令学生赏心、悦目、悦耳,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使古诗教学产生特有的美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师》2001年第七期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思想上,体现语文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教学方法上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而选择符合学生学习的方式。在教学内容上,与生活相衔接,紧扣生活的脉搏,把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于活动之中。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
摘要: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其评价的首要标准就是它是否有"语文味",但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多走在"语文味"的边缘,那么其缺失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产生这种缺失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走在归家的路上?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语文味缺失回归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即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
作文教学是应当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这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所决定的,但作文学科的综合性又决定了它是一个丰富感情、锻炼意志、激发兴趣、树立信念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充满着情感作用,可以说这是作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作文教学这种强烈的感情色彩,无所不包的心理因素互相渗透的特征就决定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爱好,是提高语文教学质
期刊
摘要:教师在课堂上正确恰当地答问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重点阐述如何对学生的答问进行评价及采用的评价形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答评价机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课堂设置问题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最普遍的方式”,它对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在光纤传输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后,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的质量即有了明显提升,该技术能够改善传统传输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离开生活的语文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因此,我认为,把小学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让小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地投入到学习,还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的几点策略。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
期刊
一、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对就越高。  课堂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一开始上课就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过程,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小学生从对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带着挑战性问题和任务来学习的主动者。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小学生从对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带着挑战性问题和任务来学习的主动者。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
摘要:就阅读教学而言,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六个一”工程。所谓“六个一”工程;感知一篇课文、积累一组雅词、欣赏一个美句、评析一个精段、揣摩一种写法、精写一篇日记。  关键词:阅读感知积累欣赏揣摩评析写作六一读书法  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时说到, 家有藏书一万卷,想来必是每天阅读,方成就了他这一代文豪的美名。  作文是学生永远的愁,所以“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是广大师生共同期待的,如能有诸葛舌战群儒之才
目的: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结合高分辨力超声评价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使结构和功能相结合,为脑梗塞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 方法:应用血管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