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是中国高等教育一个大的发展和变革时期,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要求大学无论是内涵或是外延都要不断拓展。创办大学新校区,对于大学扩大办学空间,寻求新发展,无疑是一个机遇,但同时,在许多方面,都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如果应对不好,处理不周,反而会影响原来大学的管理、教学与科研秩序,分散发展力量,影响学校整体发展。而如何做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则往往是大学新校区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新校区 学生事务管理 规章制度
一、新校区的含义及其特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设置等自主权,高等学校可以到外地合作办学”之后,许多大学开始探索异地办学的新路子,开辟新的大学校园。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全国各大学各类新校区总共不下100个,而笔者所在的贵州省,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拥有自己的新校区。
“新校区”一词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大学新创建的校区,而另一种是指大学合并后,即相对合并后的大学行政中心所在的老校园之外的校园。本文所讨论的“新校区”是第一种。这类新校区一般以下几个特点:(1)校园基本是新建设起来的,校园的规划、建筑、基础设施和有关教学科研设备大多或者全部是新的。(2)新校区不是独立法人,而只是原来大学的一个新校园,是原来大学空间的扩展部分。(3)新校区一般在与大学行政中心所在的老校区相隔较远,有的甚至在另外一个城市。(4)新校区一般处于政府兴办的大学城或大学园区中,大多都得到政府多方面的支持,如政策优惠等。(5)新校区一般有“年级型”与“学院型”两种基本模式。前一类是指大学若干个本科一年级全部集中在新校区学习,而其他年级学生在老校区学习的模式。后一类是指大学将若干个学院集中在新校区学习,其他学院则在老校区学习的模式。
学生事务管理主要是学非学术性活动和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管理,所涉级的领域相当广泛,包括学生社团、各种课外活动、文体活动、经费资助、学生心理卫生、纪律和法律、健康医疗、就业指导和学术支持等多领域。因此,学生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与智力,对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无疑具有积极作用。长期以来,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与干部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对工作实践进行总结、概括的多,真正把学生管理工作上升到专业化、科学化高度的少。同时,在面对新校区工作的形式下,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任务,学生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如何应对这些新课题,承担新职责,如何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如何探索工作的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二、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挑战
1.资源相对短缺
首先,人力资源略显不足。第一,表现在新校区一般只有部分管理人员驻守,长住校区的专业教师很少,来校区的教师大多也是来去匆匆。第二,表现在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分散在多个校区,人力资源难以实现内部整合和调配。第三,表现在校区间学生交流不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很少去新校区,难以发挥“老人”带“新人”的作用。
其次,是物质资源也无法与老校区共享。一个学校的建筑、绿化、图书资料、科研设备、文娱设施等都是需要长期建设和积累的。新校区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教学生活设施,或者规模上是老校区相差较大,同时沟通成本较高。
第三,是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与老校区相差较远。无形的文化资源是新校区最缺乏也是最难在短期内积累或移植的,它需要长时间的沉淀。
2.功能界定不清
各类学生事务管理的相关组织在新校区是否要设立工作机构、设立什么机构、工作人员如何配置及新的机构与本部机构的权限怎样划分和职能怎么定位等方面遇到一系列问题。如大多数在新校区的学生工作人员都承担了大量原来在老校区无须承担的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教务、后期等工作)。
三、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
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因学校不同,而各有不同。我们就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理念、体制、环境及信息化展开讨论。
1.工作理念
“一个大学”的理念。大学新校区是大学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是大学各项功能的异地实现。大学整体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在新校区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大学的各个部门的职能不是独立地在新校区运作,而是受原来校区的行政管理部门控制和指挥的,必须注意与整个大学保持基本一致。
“全校一盘棋”的理念。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只是整个大学教育、管理、科研整体工作的一个部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应该树立大局观,服从和配合大学的整体工作。
勇于创新的理念。正所谓“白纸好画画”,全新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在新的高度、新的用度上思考问题,可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来推行和实验一些新的工作思路、模式和制度,得到一些新经验。
2.工作体制
学生事务管理的决策机制。就决策方式来说,要处理好延伸决策与属地决策的关系,即对于新校区的事,哪些方面最终决策权在本部,哪些在新校区;就决策内容来说,要宏观决策与微观决策的关系,即哪些事应由校一级学生事务管理机构统一决策机构,哪些则由各单位或个人来决策。
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建设。一要建立健全学生事务管理的行政组织;二要建立健全党团组织;三要大力扶持学生组织。
学生事务管理者的建设。一要建立一支新老结合的工作队伍,尽量多安排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先到校区工作,有利于给新校区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赢得一个稳定的开局。二要重视在校区工作队伍的培训和相互交流,这有利于在处理大量涌现的新问题时总结和推广的经验,统一工作思想。三要切实提高在新校区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相关待遇。
3.工作环境
重视物质文化建设。优厚的物质条件和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运用各种科学的制度进行管理是学生事务管理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新校区创办之初,我们必须对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失范和秩序混乱的现象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大力加强有关制度建设和宣传。一方面,应在学生事务管理的各个层次上借鉴引用原有的各项制度,这些制度是老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与智慧的凝结,可以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应根据新校区自身的特点与学生事务管理模式进行一些必要的制度创新。
努力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在一开始,就应该加大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积极开展学术、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大力扶持学生社团,主动给两地的师生交流与文化传承创造便利条件,提供优惠政策。
4.工作的信息化
新校区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由于校区存在较大的空间跨度造成的,而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利用,使许多由于空间距离的存在而产生的难题迎刃而解,同时极大地减少了相关成本。
首先,高校可通过体制的改革,以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在加强与校外企业密切联系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以推广市场营销为宗旨的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校办企业,使之成为市场营销专业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一条重要渠道,同时成为学生进行实训和实践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次,可以在充分调研省内工商企业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特点,选择确定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俱佳,内部管理严谨规范,具有市场营销示范作用,具备校企合作条件的企业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定期到这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和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锻炼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第三,可以根据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需求状况,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多渠道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通过毕业实习安置学生就业。
总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营销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待于不断加强与该专业相适应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建设。
(作者单位:河北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新校区 学生事务管理 规章制度
一、新校区的含义及其特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设置等自主权,高等学校可以到外地合作办学”之后,许多大学开始探索异地办学的新路子,开辟新的大学校园。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全国各大学各类新校区总共不下100个,而笔者所在的贵州省,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拥有自己的新校区。
“新校区”一词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大学新创建的校区,而另一种是指大学合并后,即相对合并后的大学行政中心所在的老校园之外的校园。本文所讨论的“新校区”是第一种。这类新校区一般以下几个特点:(1)校园基本是新建设起来的,校园的规划、建筑、基础设施和有关教学科研设备大多或者全部是新的。(2)新校区不是独立法人,而只是原来大学的一个新校园,是原来大学空间的扩展部分。(3)新校区一般在与大学行政中心所在的老校区相隔较远,有的甚至在另外一个城市。(4)新校区一般处于政府兴办的大学城或大学园区中,大多都得到政府多方面的支持,如政策优惠等。(5)新校区一般有“年级型”与“学院型”两种基本模式。前一类是指大学若干个本科一年级全部集中在新校区学习,而其他年级学生在老校区学习的模式。后一类是指大学将若干个学院集中在新校区学习,其他学院则在老校区学习的模式。
学生事务管理主要是学非学术性活动和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管理,所涉级的领域相当广泛,包括学生社团、各种课外活动、文体活动、经费资助、学生心理卫生、纪律和法律、健康医疗、就业指导和学术支持等多领域。因此,学生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与智力,对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无疑具有积极作用。长期以来,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与干部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对工作实践进行总结、概括的多,真正把学生管理工作上升到专业化、科学化高度的少。同时,在面对新校区工作的形式下,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任务,学生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如何应对这些新课题,承担新职责,如何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如何探索工作的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二、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挑战
1.资源相对短缺
首先,人力资源略显不足。第一,表现在新校区一般只有部分管理人员驻守,长住校区的专业教师很少,来校区的教师大多也是来去匆匆。第二,表现在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分散在多个校区,人力资源难以实现内部整合和调配。第三,表现在校区间学生交流不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很少去新校区,难以发挥“老人”带“新人”的作用。
其次,是物质资源也无法与老校区共享。一个学校的建筑、绿化、图书资料、科研设备、文娱设施等都是需要长期建设和积累的。新校区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教学生活设施,或者规模上是老校区相差较大,同时沟通成本较高。
第三,是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与老校区相差较远。无形的文化资源是新校区最缺乏也是最难在短期内积累或移植的,它需要长时间的沉淀。
2.功能界定不清
各类学生事务管理的相关组织在新校区是否要设立工作机构、设立什么机构、工作人员如何配置及新的机构与本部机构的权限怎样划分和职能怎么定位等方面遇到一系列问题。如大多数在新校区的学生工作人员都承担了大量原来在老校区无须承担的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教务、后期等工作)。
三、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
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因学校不同,而各有不同。我们就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理念、体制、环境及信息化展开讨论。
1.工作理念
“一个大学”的理念。大学新校区是大学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是大学各项功能的异地实现。大学整体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在新校区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大学的各个部门的职能不是独立地在新校区运作,而是受原来校区的行政管理部门控制和指挥的,必须注意与整个大学保持基本一致。
“全校一盘棋”的理念。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只是整个大学教育、管理、科研整体工作的一个部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应该树立大局观,服从和配合大学的整体工作。
勇于创新的理念。正所谓“白纸好画画”,全新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在新的高度、新的用度上思考问题,可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来推行和实验一些新的工作思路、模式和制度,得到一些新经验。
2.工作体制
学生事务管理的决策机制。就决策方式来说,要处理好延伸决策与属地决策的关系,即对于新校区的事,哪些方面最终决策权在本部,哪些在新校区;就决策内容来说,要宏观决策与微观决策的关系,即哪些事应由校一级学生事务管理机构统一决策机构,哪些则由各单位或个人来决策。
学生事务管理的组织建设。一要建立健全学生事务管理的行政组织;二要建立健全党团组织;三要大力扶持学生组织。
学生事务管理者的建设。一要建立一支新老结合的工作队伍,尽量多安排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先到校区工作,有利于给新校区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赢得一个稳定的开局。二要重视在校区工作队伍的培训和相互交流,这有利于在处理大量涌现的新问题时总结和推广的经验,统一工作思想。三要切实提高在新校区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相关待遇。
3.工作环境
重视物质文化建设。优厚的物质条件和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力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运用各种科学的制度进行管理是学生事务管理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新校区创办之初,我们必须对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失范和秩序混乱的现象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大力加强有关制度建设和宣传。一方面,应在学生事务管理的各个层次上借鉴引用原有的各项制度,这些制度是老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与智慧的凝结,可以成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应根据新校区自身的特点与学生事务管理模式进行一些必要的制度创新。
努力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在一开始,就应该加大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积极开展学术、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大力扶持学生社团,主动给两地的师生交流与文化传承创造便利条件,提供优惠政策。
4.工作的信息化
新校区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由于校区存在较大的空间跨度造成的,而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利用,使许多由于空间距离的存在而产生的难题迎刃而解,同时极大地减少了相关成本。
首先,高校可通过体制的改革,以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在加强与校外企业密切联系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以推广市场营销为宗旨的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的校办企业,使之成为市场营销专业联系社会,服务社会的一条重要渠道,同时成为学生进行实训和实践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次,可以在充分调研省内工商企业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特点,选择确定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俱佳,内部管理严谨规范,具有市场营销示范作用,具备校企合作条件的企业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定期到这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和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锻炼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第三,可以根据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需求状况,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多渠道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通过毕业实习安置学生就业。
总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营销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待于不断加强与该专业相适应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建设。
(作者单位:河北沧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