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的青春在哈佛(一)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哈佛,应该是世界上莘莘学子向往和膜拜的世界一流大学,多少人也只有慕名的资格,即便只是“被她的裙裾扫一扫”也是倍感幸运的。因为,建校370多年来,走出了8名美国总统,培养了62名富豪企业家及335位罗德奖学金得主;另外,也有151名诺贝尔得奖者现在或曾经在哈佛学习或工作。我们许多人可能终生与她无缘,但了解一下这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学习氛围和管理模式,无论是对我们的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应该是有着很大的启迪与教益的。作者客居哈佛两年,兼职学生、记者,揭开哈佛光环的一角,看见一个让她悔恨、汗颜的哈佛:努力的天才太多,一不小心就会垫底;要读的书太多,一天不读书,落人千日;忙到没时间吃午饭,叼着三明治听演讲……见证,讲述,薄薄的一本书,不只是在说哈佛如何一流,更主要的,她在诉说人生。时间不容倒带,假如易成谶语。不可能每个人都在哈佛,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哈佛模式,像一流人才那样思考,满身正能量地努力,养成优秀的习惯。趁着青春还在,有时间,有精力,有梦,找到自己真心喜欢的,无论是恋人还是工作,全力以赴。别等老了再感慨,除非你像王石王总那样有钱,或者你像作者这样走运,可以砸钱在哈佛缅怀青春。
  《假如我的青春在哈佛》讲述了一段疲惫却让人着迷的哈佛之旅。人们常说哈佛是天堂,可经历之后才明白,哈佛其实是有着天堂口碑的炼狱场。不过,很奇怪,在炼狱哈佛,你没时间痛苦;走出哈佛,你的人生价值百万。如果说阿仙同学在哈佛的730天学到了一件东西,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复制的人生最好教育——哈佛模式。一流赢在态度,二流输在方法,优秀来自严格自控的自我管理。这就是哈佛模式。不管你是不是哈佛学生,也不管你的人生会不会与哈佛有某种联系。但是,如若能掌握“哈佛模式”,那它将是你生平维持自我竞争力的最佳资产。如果没有,那这就是你和哈佛牛人的差距,同时也是哈佛学生之所以一流、哈佛模式之所以神奇的原因。
  一、改变来得迟了些,
  但还不晚(自序)
  1999年,我利用公司补助的研习机会进入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当时只想快乐地读书,把休息十年的空白脑袋好好填满。成绩是最后一名还是第一名,都没关系,反正是公司出学费。
  不过,侥幸的想法在学期一开始就完全幻灭了。哈佛校园充满一股“如果不想读书,干脆别来”的气氛,考试和作业多如牛毛。如果周围的人都跑得飞快,你的速度也不会太慢。去哈佛没多久,我就成了一个被考试和作业追赶、为分数而焦虑的学生。背着大书包,汗流浃背地在校园里奔波,让人不禁感叹:“我要是十年前有这么用功,现在的成就一定不得了!哪儿还用受这份罪?”
  为了应付哈佛的考试、作业,我将过去学生时代的救命法宝统统拿了出来。结果,结果,全部失效!
  上课不发言,不懂不问,以为怎么也可以混个中等成绩,结果却被当成傻瓜;没有计划地读书,让我的学期末报告和成绩都垫底;临时抱佛脚让我在最后一刻大溃败。平常认真的同学,到最后一刻加倍用功,这时,你想突击,别说中等成绩,能及格就算不错了。
  尝过苦头之后,我终于领悟:在哈佛读书应该要用“哈佛模式”来一决胜负。哈佛首重均衡的自我管理,在读书、课外活动和服务活动等各方面,尽力做到最好,然后从中培养耐力和规划能力。这也需要效率,所以自己会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模式”,同时也会体认到“自我管理”的方法。哈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做与众不同的思考。另一方面,学生必须完成最低的任务量。不过所谓的“最低”,其实是一般学生要拼命用功才能跟上的水平,学生必须懂得将这个最低的任务“视为”虽然困难,但却值得一试的愉快挑战。
  哈佛学生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看似自由,却可以专注在一件事情上面的能耐。也就是说,必须“思考很自由,但生活很严谨”。当你看到一个学生每天专心念12至13小时的书时,不只是惊讶而已,根本就是恐怖。如果自己具有这样的能力,自然就会养成习惯,把同一件事做得比别人还好。
  历经哈佛的一番磨炼后,会变得不再害怕。例如,全新的事物,意外的变化,成堆的必读书目,和比我聪明一百倍的人争论,与具有雄厚潜力的同学竞争,考试不及格。以及各种失败的可能性等等。在哈佛,学到的比读书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再害怕”,而且有勇气可以坦然面对未来的各种义务与责任。
  从某种角度来看,哈佛所提供的最好教育并不是用头脑读书,而是大幅提升你的自信。只有聪明还不够,还要具备坚忍不拔的气质和可以同时做好多件事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在激烈竞争下还能体贴别人的胸襟。如果想在哈佛成功地存活下来,一定要把“哈佛模式”深深地植入身体、心里和脑海里。哈佛模式将是你生平维持自我竞争力的最佳资产。
  在哈佛求学,改变了我读书学习的态度。读书并不是“把东西塞入脑中”,而是“把习惯带在身上”。我在国内念书时,读书是蜻蜓点水式,分数也是差不多及格就可以了,日子常常是得过且过。见识到哈佛的读书模式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曾经只是有技巧地回避读书而已,完全不会助人养成细致、有效的读书习惯。所以,读过的东西才会在毕业后忘得一干二净。正因为过去的几十年里,读书、学习的好习惯没培养起来,所以在哈佛的求学时期才会辛苦不堪,同时也更弥足珍贵。
  哈佛绝对不是一个自由、和平的象牙塔,那里充满了各种挑战。当然还是有学生会选择摸鱼打混。除了精英、天才之外,也有学生因压力过重而罹患忧郁症的,甚至还有学生轻生。
  哈佛的教育并不只在于读书,而是有一套完整的规划,在娱乐、休息、学习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自我训练,才可能过充实的大学生活。懂得支配时间的人,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懂得自我控制的人,才会更早学习到如何支配他人。
  在哈佛2年,我一面是学生,一面是在哈佛感受、观察的记者……
  二、如果不能独占鳌头,
  便是失败
  “哈佛有一项传统:‘如果我不能独占鳌头,便是失败。’然而,在哈佛,想脱颖而出没那么容易。”(罗希乔夫拉,2004年哈佛毕业生)   ——《支配哈佛》 理查德·布莱德利
  八月下旬,剑桥摆脱漫长夏日的悠闲、懒散,像台保养良好的机器,准备开始发动了。枫叶迫不及待地变红,整个城市一夜间变得多彩。到了九月,空气中混合着好奇、热情与恐惧,让呼吸都变得有了回味。
  在波士顿一带总共有超过一百所大学,在美不胜收的季节,朝气蓬勃的大学新生们如潮水般涌入这个城市,进入不同的大学校门。漫长而无聊的暑假反而让新生们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好不容易挨到八月下旬假期结束,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哈佛。装满各种生活用品的汽车停在宿舍门口,没有最大只有很大的行李箱一个个放到地上,手拿地图、四处张望的学生,和孩子拥吻的父母,到处都是。
  那些开学较晚的老生们,会了然的微笑,好像在说:“我们当初也是这样,不过没关系,陌生和害怕都会过去的!”就这样,秋天带着新的旅途,悄然而至。
  当地人说“波士顿”时会把重音放在“波”字上,乍一听他们好像在说“巴——士顿”。后来我搬到华盛顿住,每次念“巴士顿”时都会被人取笑:“你在波士顿喝错水啦?”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波士顿口音会被其他地区当成笑料。
  除了口音之外,辨别“波士顿人”还有如下几条可参考:
  第一点,穿着印有“Harvord”大字的T恤在街上得瑟的人不是波士顿本地人。你穿着哈佛招牌四处晃悠没关系,不过别误会波士顿人礼貌式的微笑。他们的潜台词是“哟,这个土包子!”你是不是哈佛的学生,波士顿人一点都不关心。
  第二点,搭车去“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的波士顿人会说去“BU”。如果你字正腔圆地说“Boston University”,那么,狡猾的司机一下就会把你当成外乡人,甚至可能故意把你载到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去,你就永远到不了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顿人欺生只是偶然事件,大多数波士顿人面对那些信心满满,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哈佛新生,还是下不去手的。哈佛大学是一所以研究所为重心的大学,但研究员可不算哈佛生,只有大学部的学生才算名副其实。
  大学部的学生最常去的是拉蒙特图书馆。在韩国上高中时,学校那间幽暗的图书室着实让人苦闷,当时我最渴望的就是能在像拉蒙特这样的图书馆里读书。丰富的图书自然不用说,书多是必须的,重要的还是图书馆里自由的学习氛围。学生们或倒在沙发上看书,或三五成群地交流讨论,或一丝不苟地啃着大部头。
  这才叫图书馆呀!只有这样的图书馆才能配得上哈佛大学。
  哈佛的大多数图书馆都在晚上10点闭馆。卡伯特科学图书馆和法学院图书馆开到午夜12点。莱蒙特是哈佛的唯一可通宵的图书馆(每周一至周五,莱蒙特24小时开放)。
  下午6点,晚餐时间到。六点一到,学生像退潮的浪头般离开图书馆,七点半左右又会如涨潮般回归。没有人干涉他们如何安排时间,但他们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计划并认真执行着。
  看着他们从书堆里起身,或独自,或结伴,走出图书馆,我不禁在想,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入哈佛?他们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
  进入正题前,先来看看哈佛教育研究所教授理查德·莱特的著作《哈佛经验》,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哈佛学生的生活、学习常态。
  通常哈佛学生一学期要修四个科目,人文社会学的学生大概每周上12个小时的课,自然科学的学生因为要做实验,所以会多出六个小时。总体来说,几乎每个学生一星期都要有12到18个课时。如果把写作业的时间、预习和复习的时间算上,这个数字可上升到30个小时。
  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大部分的学生对课外活动都比较积极。女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比例为76%,男生为86%。70%的学生会参加两到三种活动,还有14%的学生会同时参加四五种课外活动。另外,还有不少学生会选择做义工。我在上中文课时认识了珍妮,一个文静的乖乖女,认真学习的模范生。九月份,她从得州的圣安东尼奥来到剑桥市,正式成为一名哈佛生,新生。
  放下行李后,住宿问题是新生必须要考虑的一件大事。哈佛宿舍有很多类型,珍妮所住的是一户有三间卧室的小公寓,由三个人共享。歪斜的屋顶之下,小小的房间被床、书桌、小橱柜和书架塞得满满的,每一个房间都一样:小而拥挤。从共享的客厅窗户往外看,可以看到热闹喧嚣的哈佛广场和马萨诸塞大道。
  说起来,这个公寓的名字还有些玄幻,威格斯沃思,听起来很像《哈利波特》里出现的魔法学校。珍妮将在这里度过她在哈佛的第一年。
  有许多美国人一生都未曾离开过自己所居住的州,珍妮就是其中之一。身为一个得州人从出生之日起到进入哈佛大学前,她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也没超出过得州。她陪着父亲打猎,读着母亲推荐的书,再加上小她两岁的弟弟相依相伴,平静、简单而乐趣无限。对这样的她来说,来哈佛大学读书无异于冒险,既兴奋又陌生。
  来到哈佛之前,珍妮只听说哈佛是一个可以见识到“真正美国”的地方。若真较起真来,哈佛所在的新英格兰地区确实对得起这个说法。想当年,英国移民漂洋过海在美洲登陆时,新英格兰是他们的第一个定居地。
  哈佛一年约录取一千六百名学生,相较于美国的版图,这扇大门实在窄得可怜,因此,不少哈佛生都是某高中“有史以来首位哈佛生”,或是“相隔十年才出现的哈佛生”,珍妮也是如此。她是母校332名应届毕业生中唯一一个被哈佛录取的人。
  珍妮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军人,受他们的影响,她很想成为一名军人。所以当初申请学校的时候,除了哈佛之外,西点军校是她最理想的选择。
  “西点军校,军人的摇篮,那是我做梦都想去的地方。至于哈佛,我不过是碰碰运气罢了。可是收到哈佛的offer时,我的想法变了。反正从哈佛毕业之后也还可以当军人,为什么不去呢?我喜欢读书。我想知道,如果在大学里好好用功将来我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所以,我选择了哈佛。”   究竟是什么,让哈佛大学对珍妮青睐有加呢?
  “其实,连我自己都没想过有一天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真是太神奇了。高中时我担任过啦啦队队长,担任过学生会干部,SAT的成绩也很好。估计这些对我进入哈佛多少都会有些帮助吧?因为,哈佛是所注重综合素质的学校,它不太喜欢书呆子。来到哈佛后,和同学聊天,我发现大家都各有所长,但他们并不止于追求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去经历,去学习’,经验才是最重要的。”
  入学后,珍妮最感兴趣的科目是物理,并打算专攻物理。原本想让女儿从军的父母,也尊重珍妮的想法,现在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当医生。不过,珍妮对生物完全不感兴趣,她应该不会选择医学院。新学期开始还不到一个月,珍妮就已经感觉到读书的压力了。她不清楚其他学生的实力,总是质疑自己的水平,担心自己的坚持是不是有意义。好在珍妮是个乐观向上的姑娘,所以这些想法并没有影响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当我问她“以后想做什么”时,珍妮这样回答:
  “不管干什么,我都想能当个‘领导者’。把自己的事做到最好,然后说服别人跟随自己,一起为着某个目标前行,领导者就该是这样的吧?我觉得比尔·盖茨了不起的地方不在于他赚了多少的钱,而在于他提供给人们多少灵感。如果没有比尔·盖茨,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人的成功。”
  “要怎么做才能成功呢?”
  “有实力,有才华,不打无准备之战,这样应该可以成功吧?”
  当问到什么才是成功时,珍妮稍微犹豫了一下。
  “成为想成为的人,做想做的事,这就是成功吧?”
  珍妮的回答让我赞叹,不到二十岁就懂得这些,真让人惊讶。能对成功下如此定义,代表她的心智已完成了她那个年龄应有的成长。
  哈佛是精英的摇篮,开朗、健康、充满活力、具有使命感的人是哈佛青睐的对象。学习成绩没得说,做人却很有问题的人,不在哈佛的考虑范围内。他们想培养出比尔·盖茨那样的人才——不仅自己成功,还能带领他人一起成功,改变世界。或许,哈佛的入学审查委员们已经从珍妮身上发现了这种潜质吧。
  三、别让哈佛成为你人生中
  绝无仅有的巅峰
  “无论我在哪方面获得成功,那都是我的运气;我知道,成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记得你是谁》前哈佛大学教授贾杰柯马尔
  大学学长来波士顿出差,约地点碰面时,我不自觉地说:“我们学校门口有一家甜甜圈店,就约在那里吧。”
  学长立刻咆哮:“什么?我们?哈佛什么时候成了我——们——学校了?”他故意在“我们学校”四个字上拉长了音调。很明显,我被鄙视了。
  不过说实在的,我对哈佛还真没什么强烈的归属感。昂贵的注册费一分不差地交了,学生证也领了,可直到我拿到学位时,我依然不能自觉而自然地站到“哈佛毕业生”的队列里。这就好比买了一件很华丽的鞋子,虽然一时心动,可真要穿的时候,总觉得它不适合走在大街上。说到底,我不是彻头彻尾的哈佛学生。
  在哈佛上课,总是能听到教授们鼓励学生要以身为“哈佛学生”而自豪,他们习惯性地把“因为你们是哈佛学生”“身为哈佛学生”等挂在嘴边。
  有位教授说过:“各位写文章总是爱用‘I think’开头。如果不是你在想,那你写文章干什么?以后不要这样写了,哈佛的学生不写这种东西!”
  有一次下课,教授说:“进入社会,你们要有所贡献,别让哈佛成为你们人生中绝无仅有的巅峰,你们的人生不应该止步于此,哈佛只不过是个开始。”
  这不是哈佛的自恋,而是身份的认同。让学生为自己的学校骄傲,是哈佛品牌管理的第一步,哈佛希望借此制造出兼具实力和自信的“真正哈佛人”。好吧,我可能确实不太像真正的哈佛人。真正的哈佛人遭遇我的情况时,会有力地回过去,义正词严地告诉对方:你不够资格鄙视我,因为我是哈佛人。
  哈佛学生理直气壮地骄傲,也理直气壮地说“不懂”“不会”。这一点,着实让我大跌眼镜。刚入学的时候,哈佛课堂的活跃程度就够让我惊讶了,没想到更惊讶的还在后头。
  哈佛学生很爱提问,爱提各种离谱的问题。有时听了他们的提问,我都会不禁鄙视,心想“连这都不会”。这也就算了,关键是,无论是问题多离谱,教授都会给予尊重,认真解答,有时还会称赞离谱的问题:“嗯,好问题!”而这些爱动歪脑筋的怪咖,到期末的时候,会有让人更为惊讶的进步。
  一起上个体经济学的卡兰就是一个例子。他好像每堂课都有很多疑点,然后会不断提问,问到别人会在暗地里埋怨他耽误课程进度。可结果呢,卡兰的期末报告视角独到,令人赞不绝口。可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妄自尊大,实在是件很重要的事。
  坐在哈佛教室里,我常会想起我本科的时候。那时候,警告的声音远远多过鼓励声。几乎没有人鼓励我们为自己的学校自豪,更多的人会说“再优秀的学生也可能被社会抛弃”。害得我自打踏出校门的那一刻,就开始为“被社会抛弃”的问题忧心忡忡了。
  在哈佛上课,你需要聆听的不仅仅是教授的指导,学生讨论里也有丰富的营养知识。想法的碰撞是奇妙的化学反应,更能激起你大脑的火花,甚至比听课来得更加直接、有效。
  如果你认为课程只能在教室里上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哈佛,随时都有世界知名人士来给你讲点什么。像是约旦胡笙国王谈中东的和平问题,约翰·梅杰对他担任英国首相时期的回顾,美国贸易代表署的夏林巴塞夫斯基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等等。
  “这星期谁演讲”是哈佛学生关注的话题。听演讲是一个可以和世界各个领域的精英零距离接触的绝佳机会。这可比仅仅在课堂上学习有用多了。学生能通过讲座,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现实世界。
  幸亏哈佛是一所吸引力足够大的学校,不然哪里会有那么多知名人士乐意前来呢?想要保证学校高速运转,雄厚的财力和老练的经营是不可缺少的。这一点,哈佛毫无压力。   举个例子,肯尼迪学院有一堂课叫“美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这堂课共有三名助教,学生们上课时,助教也不得闲,他们要仔细确认学生发表的报告,同时整理上课的内容。如果你想要辅导,找助教;或者有些问题需要解决,找助教;你想要课堂录像,找助教;甚至,为了获得更实用有效的案例,你想邀请华盛顿高层官员专程来讲课,你依然可以跟助教提。
  大学部有一门经济学课程,学生被分成15人一组,助教每周辅导一次,不仅带领学生复习旧内容,还负责答疑解惑。考试前,还会整理以往考过的题目,发给大家,一一讲解说明。遇到一个负责任的助教,固然幸运,但是对我来说,其实麻烦不少。
  助教发的材料很多,有时多到我不知怎么整理。可偏偏我又是一个不怎么擅长整理的人。我曾经对一个老乡抱怨:“为什么人家美国学生整理起资料来得心应手,我就不行?”他只是耸耸肩,觉得我的问题弱爆了。
  “多新鲜!你要是从小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你也能做到。韩国教授什么时候给过我们这么多资料,还不是照本宣科,一本书没讲完就不了了之?资料整理是个童子功,你不行很正常。”
  一点没错,虽然是十年前的事,但我在上大学时,确实从没有收到过那么多、那么难整理的资料。实际上,整理的意识和能力从小就没培养起来。
  在哈佛,学生和教授都可以尽情表现自己。在平常人看来,挂着鼻环、奇装异服,多半都是坏学生。你经常可以在图书馆里看到这些“坏学生”认真地啃着书本,预习下周的课程,他们不敢不完成作业,也不敢不去读书。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纳闷。不过后来我明白了。没有限制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看上去哈佛好像任由学生发展,但实际上,他们规定了一条不能触及的高压线,只要在安全范围内,随你高兴,想怎样成长就怎样成长。
  只要踏进哈佛的图书馆,就算你再反感,也得接受哈佛的改造,这是基本前提,不可违逆,就算在这个快速旋转的摩天轮上坐到头晕眼花,恶心呕吐,也得坚持下来,直到适应为止,这很痛苦,但不可或缺。
  一旦适应了哈佛的生活节奏,顺利毕业多半不成问题。当然任何学校,不分什么等级,总有几个是校方不愿意让校外人士知道的,比如留级的学生、得抑郁症的学生、自杀的学生。如果想在哈佛得到真正的自由,就必须尽到学生的本分。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内容选编自姜仁仙的《假如我的青春在哈佛》,待续)
其他文献
河南省济源市的济渎庙是隋朝以来历代朝廷为祭祀济水而建立的,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文章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济渎庙的简要介绍。其次,通过透视济渎庙这一文化实体,来探讨博大精
作为"2005昆明人居工程系列活动"的开幕式,由《中国建设报·中国楼市》主办、中国居住创新典范推介活动组委会承办、昆明万达房地产有限公司协办的"典范中国·住在昆
期刊
人海之中,无数的人曾经做过作家的美好的梦想。让一个人作漫无边际的对职业的选择,许多人都会选择作家,但真正能够痛下决心要以作家为职业,却只是这其中的少之又少的一部分。
期刊
与摄影有约兰滨,西安人,昆明澳斯卡婚纱摄影有限公司摄影部经理。今年26岁的他有着一个清新的名字,人如其名,一米九零的大高个,瘦削干净,齐腰长发,像个英伦摇滚乐手,优雅、风
期刊
在二能级原子静止和运动的情况下,研究了原子与双模压缩真空态量子化腔场共振拉曼过程中的纠缠特性,利用量子化熵和量子相对熵分别讨论了原子与双模光场之间以及双模光场两模之
<正>~~
期刊
【素材一】  在耶鲁大学里种菜  在美国耶鲁大学校园的北部边缘地区,有一块充满“异域香草和蔬菜”的菜园。那里除了有各种香料,还有各种豆类、西红柿等,不仅吸引了很多媒体和民众的目光,还受到美国网友的一致称赞。  这块菜园是十年前由一位叫张强的中国留学生的母亲率先开垦种植的。当年,张强在耶鲁大学读博士,他母亲前去陪读。由于对环境不熟悉,加上不善言辞,张强母亲每天除了做饭和打扫卫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
冬天是女人们为维护容颜最苦恼的日子。寒冷的天气令肌肤枯燥紧绷,头发分叉,头屑增多。可是,如何在寒风凛冽中,维护完美的妆容呢?可以尝试亮阁世纪美容纤体沙龙提供的以下方
期刊
朋友曾经对我讲述这样一个关于她自己的故事:我是一个独生女,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从小就对我十分严厉,在学习上更是高压管制,从不放松。我十分孤独。所以从开始学习写
四月的云南天高云淡,阳光明媚。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全明星猜想》栏目第一次走出室内演播厅,把录制点设到了位于云贵高原的弥勒外景地——庆来学校,在满目春光、遍地绿茵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