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教学要巧妙自然地发挥课文素材的最佳作用可采用如下策略:精准解读,明确课文素材和写作教学内容间的最佳关联点;精选问题,把学生的学习引向写作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相机介入,寻找课文素材和写作活动间的融合点;创设情境,设计联系课文素材与学生生活的活动点。
关键词:写作教学;课文素材;教学策略
笔者近期有幸观摩了区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短短一天半时间聆听了八堂精彩纷呈的八年级作文课。此次比赛的教学内容是围绕托物言志的手法进行写作教学。八年级学生对托物言志的写法并不陌生,之前已经学过托物言志的作品,但准确理解托物言志,并能在写作中熟练运用却绝非易事。
八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都充分利用课文素材,有四位教师结合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教学,另外,八年級上册茅盾的《白杨礼赞》五次被使用,周敦颐的《爱莲说》和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两次被引用。应该说,教师在选择课文素材的时候内容相对集中,但细观八堂课却发现,同样的课文相同的语段,不同教师的用法不甚相同,教学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下面笔者结合这八堂课来谈谈自己对写作教学中课文素材使用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写作教学中课文素材使用的几个误区
观课中,笔者发现,教师运用课文素材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把课文素材当作阅读材料来教
有两位教师在使用《紫藤萝瀑布》语段时,课堂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复习分析课文,有把写作课教成阅读课的趋向。如有位教师花了近十五分钟用于分析、讨论如下问题:
(1)在第1~6自然段中,作者重点抓住了紫藤萝的哪一点来写的?又是怎么突出这一特点的?
(2)联系第10~11自然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突出紫藤萝的这个特点?
(3)由此,你觉得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写作时要注意什么?
这篇课文学生都已学过,再重新分析一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会大打折扣;而且课堂上花大量时间重新分析,也大大压缩了写作练习的时间;再者,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托物言志并未增加新的理解和认识。其实,学生在阅读课教学中已经知道托物言志的有关知识,到了写作课应该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怎样运用这一知识上来。
(二)面面俱到地教课文素材
有的教师在运用素材的时候没有根据写作教学的内容对素材进行筛选,以突出重点,而是面面俱到地泛泛指导。如有位教师以《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的描写为例,教学生如何写物。呈现文字后,她布置的任务是:通过分析写法把握作者的情感。学生从修辞、细节描写、议论、抒情、修饰语、关联词、句式等角度对文本作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对此教师都给予肯定,接着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写物。且不论将这些写作知识(有的属于写作方法,有的属于表达方式,有的属于修辞手法)放在一起学是否科学,单说这么多的知识,每一种用几秒钟时间点过,学生如何能学会使用?缺乏具体学习支架的写作指导,到最后往往成了泛指导:看似什么都教了,可从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角度来看,可能什么都没有学到。
(三)浅尝辄止地教课文素材
在上述两种做法中,教师使用课文素材时都对其作了非常细致的分析,还有一种情况刚好与之相反,那就是使用时一带而过,浅尝辄止,以至于没能充分发挥课文素材的作用。如使用周敦颐的《爱莲说》,教师先一带而过有关莲的形象和写法,再呈现《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的描写,分析作者描写白杨树时使用的修饰语,得出白杨树的形象,接着又呈现《紫藤萝瀑布》中对紫藤萝的描写,得出紫藤萝的形象,最后小结“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素材用得不少,但都浅浅带过,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托物言志”这种手法。
以上三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写作教学中也是存在的,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在写作教学中使用课文素材的策略
让人欣喜的是,在这次作文教学课的展示中,也涌现了很多好课,它们在课文素材使用这个问题上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借鉴。
(一)精准解读,明确课文素材和写作教学内容间的最佳关联点
同样的课文素材,为什么有的教师用得出神入化,而在有的课堂上却形同虚设?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对课文素材的解读是否精准。只有寻找到其和写作教学内容之间的最佳关联点,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恰到好处。以《白杨礼赞》中这段话的使用为例: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有五位教师使用了这一素材,他们确定的其与写作教学内容的关联点如下:
教师1:引出“托物言志”。
教师2:学会类比联想。
教师3:如何写物(恰当使用修饰语:形容词、叠词、副词)。
教师4:如何写物(修辞、抒情、议论、修饰语、关联词、句式……)。
教师5:如何写物(笼统分析语言)。
第一位教师仅将这一素材用于导入,以引出“托物言志”这一教学内容。
第二位教师将它用于教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即由此物到彼物,如从树干“笔直”联想到“正直”,从丫枝“向上、靠拢”联想到“力争上游、团结”,从叶子“向上”联想到“力求上进”,从皮的“光滑、有晕圈、淡青色”联想到“朴质”。
后面三位教师则从语言着手,教学生如何写物,但具体着眼点不同:第三位侧重教运用修饰语写出物的神;第四、第五两位教的内容则相对较多较杂。 学生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进行写作时,容易出现的困难是在描写物时没有重点,写不出物的神,因而得出的“志”会牵强,从“物”到“人”的逐层联想更是他们写作上的难点。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第二、三两位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比较精准,所以课文素材选用比较集中,起到的效果相对较好。教修辞,教细节描写,教对比写法,在其他写作教学内容中也可以实现,如果选这个材料教托物言志,我们就要分析写作内容和所用材料间的最佳关联点,这样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精选问题,把学生的学习引向写作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作文教学中使用课文素材,不是不能提问和分析句、段、篇,而是应尽量避免过多分析、重复阅读课的教学任务、压缩学生随堂写作练习的时间。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把学生的学习引向写作教学任务的重点和难点。
有几位教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如有一位教师教完如何写物之后,结合《紫藤萝瀑布》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读第7~11自然段,找出写物、写人的句子,看看作者是如何从写花过渡到写人的。教学片段如下:
生1:第10自然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从花想到自己的遭遇,拉近了花和人的距离。
师:哦,从“花”想到了“人”,这是什么方法?
生1:类比联想。
生2:第7自然段:“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第8自然段:“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师:哪些词让你特别感觉到他们的关系?
生2:凝望,流过,沉浸,笼罩。
师:哦,作者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感官,达到了物我交融。所以运用“托物言志”,从写物到写人要有策略。接下来让我们运用刚才的方法,修改自己第一次写的文字,拉近我和蜗牛的距离。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作者是如何从写花过渡到写人的”这一问题,教学生从课文素材中学习拉近物我的方法,从而有效解决了托物言志教学中的这个难点。
(三)相机介入,寻找课文素材和写作活动间的融合点
在听课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教师一上课就先呈现课文素材,并让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写作方法,然后开始写;有的教师则不慌不忙,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先写,再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入课文素材,并通过回顾提炼得出方法,进行二次修改。两者相较,后一种做法的效果明显好于前者。在写作教学中,课文素材和写作活动之间最好能找到融合点,尽量避免读写分离。那么,课文素材什么时候介入更合适呢?
1.在学生写作出现问题或遇到困难的时候
有一位教师用诗歌《苔》及相关歌曲导入教学,教师问:“这首诗写到了苔的哪些方面?”学生说:“外形,生长环境……”教师继续问:“仅仅写苔吗?”学生答:“要学习苔虽然微小但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视频采访:每个微小的生命……找到生命的价值。然后教师小结:原来这首诗中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引出托物言志的写法后,教师接着出示一篇文章说:“老师班里有一位同学也想用这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学们觉得写得怎么样?”学生阅读文章,发表看法。教学片段如下:
生1:写得好!写蜗牛,写从它身上学到精神。
生2:没有具体描写,情感转变突兀。
师:(小结)对物的描写不够具体,由物到人太突然,缺少过渡。
师:如何帮助他修改呢?
在学生写作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相机结合课文素材,从课文中寻找方法,这样学生阅读课文就有指向、有目标。这比突兀地呈现课文素材要好得多。
2.在写作教学内容推进、转换的时候
一位教师用兰花作为写作素材,引导学生从写兰花到写养兰人再到写出兰花的精神。在教学中,她恰到好处地结合了课文素材。在学生写好初稿后,她这样引导:“同学们,你们这个草稿打得还蛮好的,我要的兰花已经有了基本的形貌了,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还缺那么一点点神。怎么写才能赋予它精气神呢?”接着,她结合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继续引导:“我们来看一下学过的课文,作者写一棵小桃树很可怜,他是通过什么来写的?他用了什么方法?”这是结合相关的语段描写,引出在描物的时候学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最后教师总结:“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我们对小桃树产生了感情,所以拟人便于人抒发情感,表达志向。”
在写作教学中,课文素材的运用和学生的写作练习不应该是相互分割的两块。如果能在写作指导中相机插入课文内容,学生对素材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写作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同时也能避免把写作教成阅读。
(四)创设情境,设计联系课文素材与学生生活的活动点
写作源于表达的需要。如能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那么作文教学就已经成功一半。创设情境,设计联系课文素材和学生生活的活动点可从以下两方面去考虑:
1.情境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课文素材自然能融入情境中
在这次比赛中,有一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师设计的情境是:“我们龙门正在举行‘百花大会’,让我们跟着导游小方同去体验一番。”整堂课设计了五个活动:
【活动一】猜灯谜,引出“托物言志”。
【活动二】赏朋友圈文字,学习“物”的写法。
小方同学拍了几张花的照片,想发朋友圈。可一点开,看到朋友小宗先发了一段文字:“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日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考试成绩的难过,告訴我要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小方不由赞叹,真是写得太好了。 教师提问:“好在哪里?”学生分析得出: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官的角度描写。
【活动三】改朋友圈文字,注意“物”“我”之间的关联。
教师出示三种花:“小方同学拍下了这些花,也要写文字,发朋友圈。”
教师出示小方写花的文字,并通过“你会给小方点赞吗”引出“物和志之间要有关联”。
【活动四】结合课文素材,学习类比联想的写法。
教师补充《白杨礼赞》的例子,引出类比联想的写法,然后要求学生:“继续改,改一处或两处,可以改描写,也可以改‘志’。”
【活动五】运用类比联想,给百花写赞语。
教师出示任务:“时值‘百花大会’之际,常安镇4月开的梨花没有赶上,新登半山4月开的桃花没有赶上,银湖街道洪庄村8月开的向日葵花没有赶上。虽然没有赶上大会,但是各个地方都送来了花开图。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花写一段赞语,让游客们也可以感受三地的花的风采。”学生选择一种花进行类比联想。
五个活动,从“百花大会”导入到猜灯谜、看朋友圈、发朋友圈、给百花写赞语,所有的素材都是来自学生生活——这些花在当地有代表性,学生耳熟能详。看微信朋友圈,给别人点赞,也有时代气息。这位教师使用了《紫藤萝瀑布》和《白杨礼赞》中的素材,尤其是将《紫藤萝瀑布》中的文字变成朋友圈的信息,使得课文素材自然融入情境中,在写作教学和学生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2.学生活动要紧扣写作教学主题,并具有延续性,使课文素材无痕融入活动
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还要考虑活动之间的關联性。好的活动设计就是活动间具有延续性,下一个活动自然地由上一个活动引出,这样写作教学内容之间也就具有了层递性,课文素材也能无痕地融入活动。
还是以“百花大会”这堂课的五个活动为例:猜灯谜,引出托物言志的写法;看朋友圈,学习“物”的写法;发朋友圈,明确“物”和“志”之间要有关联,可以用类比联想;参照《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的描写,学习如何从“物”到“志”,修改对“物”的描写或对“志”的描写;选择一种花为其写赞语言,运用类比联想。围绕托物言志,教学内容非常集中,而且每个活动之间都有延续性,写作教学内容之间又有层递性。课文素材的选择也是如此,《紫藤萝瀑布》重在学习描“物”,《白杨礼赞》在描“物”的基础上重在绘“神”、重在“物”“志”之间的联系,课文素材无痕地融合在欣赏、修改朋友圈内容的活动中,毫无突兀感。
综上所述,把课文素材与作文指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写作方法,领悟其妙处并用于自己的练笔,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借鉴课文的写作技巧,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但在使用课文素材的时候,我们切不可简单链接,或将之变成阅读指导,或面面俱到地教,或只是浅浅一带而过。我们要精读课文素材、精选问题,寻找教学内容和课文素材的融合点,创设写作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的写作真正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
关键词:写作教学;课文素材;教学策略
笔者近期有幸观摩了区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短短一天半时间聆听了八堂精彩纷呈的八年级作文课。此次比赛的教学内容是围绕托物言志的手法进行写作教学。八年级学生对托物言志的写法并不陌生,之前已经学过托物言志的作品,但准确理解托物言志,并能在写作中熟练运用却绝非易事。
八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都充分利用课文素材,有四位教师结合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教学,另外,八年級上册茅盾的《白杨礼赞》五次被使用,周敦颐的《爱莲说》和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两次被引用。应该说,教师在选择课文素材的时候内容相对集中,但细观八堂课却发现,同样的课文相同的语段,不同教师的用法不甚相同,教学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下面笔者结合这八堂课来谈谈自己对写作教学中课文素材使用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写作教学中课文素材使用的几个误区
观课中,笔者发现,教师运用课文素材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把课文素材当作阅读材料来教
有两位教师在使用《紫藤萝瀑布》语段时,课堂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复习分析课文,有把写作课教成阅读课的趋向。如有位教师花了近十五分钟用于分析、讨论如下问题:
(1)在第1~6自然段中,作者重点抓住了紫藤萝的哪一点来写的?又是怎么突出这一特点的?
(2)联系第10~11自然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突出紫藤萝的这个特点?
(3)由此,你觉得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写作时要注意什么?
这篇课文学生都已学过,再重新分析一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会大打折扣;而且课堂上花大量时间重新分析,也大大压缩了写作练习的时间;再者,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托物言志并未增加新的理解和认识。其实,学生在阅读课教学中已经知道托物言志的有关知识,到了写作课应该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怎样运用这一知识上来。
(二)面面俱到地教课文素材
有的教师在运用素材的时候没有根据写作教学的内容对素材进行筛选,以突出重点,而是面面俱到地泛泛指导。如有位教师以《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的描写为例,教学生如何写物。呈现文字后,她布置的任务是:通过分析写法把握作者的情感。学生从修辞、细节描写、议论、抒情、修饰语、关联词、句式等角度对文本作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对此教师都给予肯定,接着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写物。且不论将这些写作知识(有的属于写作方法,有的属于表达方式,有的属于修辞手法)放在一起学是否科学,单说这么多的知识,每一种用几秒钟时间点过,学生如何能学会使用?缺乏具体学习支架的写作指导,到最后往往成了泛指导:看似什么都教了,可从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角度来看,可能什么都没有学到。
(三)浅尝辄止地教课文素材
在上述两种做法中,教师使用课文素材时都对其作了非常细致的分析,还有一种情况刚好与之相反,那就是使用时一带而过,浅尝辄止,以至于没能充分发挥课文素材的作用。如使用周敦颐的《爱莲说》,教师先一带而过有关莲的形象和写法,再呈现《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的描写,分析作者描写白杨树时使用的修饰语,得出白杨树的形象,接着又呈现《紫藤萝瀑布》中对紫藤萝的描写,得出紫藤萝的形象,最后小结“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素材用得不少,但都浅浅带过,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托物言志”这种手法。
以上三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写作教学中也是存在的,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在写作教学中使用课文素材的策略
让人欣喜的是,在这次作文教学课的展示中,也涌现了很多好课,它们在课文素材使用这个问题上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借鉴。
(一)精准解读,明确课文素材和写作教学内容间的最佳关联点
同样的课文素材,为什么有的教师用得出神入化,而在有的课堂上却形同虚设?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对课文素材的解读是否精准。只有寻找到其和写作教学内容之间的最佳关联点,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恰到好处。以《白杨礼赞》中这段话的使用为例: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有五位教师使用了这一素材,他们确定的其与写作教学内容的关联点如下:
教师1:引出“托物言志”。
教师2:学会类比联想。
教师3:如何写物(恰当使用修饰语:形容词、叠词、副词)。
教师4:如何写物(修辞、抒情、议论、修饰语、关联词、句式……)。
教师5:如何写物(笼统分析语言)。
第一位教师仅将这一素材用于导入,以引出“托物言志”这一教学内容。
第二位教师将它用于教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即由此物到彼物,如从树干“笔直”联想到“正直”,从丫枝“向上、靠拢”联想到“力争上游、团结”,从叶子“向上”联想到“力求上进”,从皮的“光滑、有晕圈、淡青色”联想到“朴质”。
后面三位教师则从语言着手,教学生如何写物,但具体着眼点不同:第三位侧重教运用修饰语写出物的神;第四、第五两位教的内容则相对较多较杂。 学生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进行写作时,容易出现的困难是在描写物时没有重点,写不出物的神,因而得出的“志”会牵强,从“物”到“人”的逐层联想更是他们写作上的难点。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第二、三两位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比较精准,所以课文素材选用比较集中,起到的效果相对较好。教修辞,教细节描写,教对比写法,在其他写作教学内容中也可以实现,如果选这个材料教托物言志,我们就要分析写作内容和所用材料间的最佳关联点,这样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精选问题,把学生的学习引向写作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作文教学中使用课文素材,不是不能提问和分析句、段、篇,而是应尽量避免过多分析、重复阅读课的教学任务、压缩学生随堂写作练习的时间。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把学生的学习引向写作教学任务的重点和难点。
有几位教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如有一位教师教完如何写物之后,结合《紫藤萝瀑布》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读第7~11自然段,找出写物、写人的句子,看看作者是如何从写花过渡到写人的。教学片段如下:
生1:第10自然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从花想到自己的遭遇,拉近了花和人的距离。
师:哦,从“花”想到了“人”,这是什么方法?
生1:类比联想。
生2:第7自然段:“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第8自然段:“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师:哪些词让你特别感觉到他们的关系?
生2:凝望,流过,沉浸,笼罩。
师:哦,作者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感官,达到了物我交融。所以运用“托物言志”,从写物到写人要有策略。接下来让我们运用刚才的方法,修改自己第一次写的文字,拉近我和蜗牛的距离。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作者是如何从写花过渡到写人的”这一问题,教学生从课文素材中学习拉近物我的方法,从而有效解决了托物言志教学中的这个难点。
(三)相机介入,寻找课文素材和写作活动间的融合点
在听课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教师一上课就先呈现课文素材,并让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写作方法,然后开始写;有的教师则不慌不忙,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先写,再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入课文素材,并通过回顾提炼得出方法,进行二次修改。两者相较,后一种做法的效果明显好于前者。在写作教学中,课文素材和写作活动之间最好能找到融合点,尽量避免读写分离。那么,课文素材什么时候介入更合适呢?
1.在学生写作出现问题或遇到困难的时候
有一位教师用诗歌《苔》及相关歌曲导入教学,教师问:“这首诗写到了苔的哪些方面?”学生说:“外形,生长环境……”教师继续问:“仅仅写苔吗?”学生答:“要学习苔虽然微小但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视频采访:每个微小的生命……找到生命的价值。然后教师小结:原来这首诗中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引出托物言志的写法后,教师接着出示一篇文章说:“老师班里有一位同学也想用这种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学们觉得写得怎么样?”学生阅读文章,发表看法。教学片段如下:
生1:写得好!写蜗牛,写从它身上学到精神。
生2:没有具体描写,情感转变突兀。
师:(小结)对物的描写不够具体,由物到人太突然,缺少过渡。
师:如何帮助他修改呢?
在学生写作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相机结合课文素材,从课文中寻找方法,这样学生阅读课文就有指向、有目标。这比突兀地呈现课文素材要好得多。
2.在写作教学内容推进、转换的时候
一位教师用兰花作为写作素材,引导学生从写兰花到写养兰人再到写出兰花的精神。在教学中,她恰到好处地结合了课文素材。在学生写好初稿后,她这样引导:“同学们,你们这个草稿打得还蛮好的,我要的兰花已经有了基本的形貌了,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还缺那么一点点神。怎么写才能赋予它精气神呢?”接着,她结合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继续引导:“我们来看一下学过的课文,作者写一棵小桃树很可怜,他是通过什么来写的?他用了什么方法?”这是结合相关的语段描写,引出在描物的时候学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最后教师总结:“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我们对小桃树产生了感情,所以拟人便于人抒发情感,表达志向。”
在写作教学中,课文素材的运用和学生的写作练习不应该是相互分割的两块。如果能在写作指导中相机插入课文内容,学生对素材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写作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同时也能避免把写作教成阅读。
(四)创设情境,设计联系课文素材与学生生活的活动点
写作源于表达的需要。如能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那么作文教学就已经成功一半。创设情境,设计联系课文素材和学生生活的活动点可从以下两方面去考虑:
1.情境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课文素材自然能融入情境中
在这次比赛中,有一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师设计的情境是:“我们龙门正在举行‘百花大会’,让我们跟着导游小方同去体验一番。”整堂课设计了五个活动:
【活动一】猜灯谜,引出“托物言志”。
【活动二】赏朋友圈文字,学习“物”的写法。
小方同学拍了几张花的照片,想发朋友圈。可一点开,看到朋友小宗先发了一段文字:“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日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考试成绩的难过,告訴我要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小方不由赞叹,真是写得太好了。 教师提问:“好在哪里?”学生分析得出: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官的角度描写。
【活动三】改朋友圈文字,注意“物”“我”之间的关联。
教师出示三种花:“小方同学拍下了这些花,也要写文字,发朋友圈。”
教师出示小方写花的文字,并通过“你会给小方点赞吗”引出“物和志之间要有关联”。
【活动四】结合课文素材,学习类比联想的写法。
教师补充《白杨礼赞》的例子,引出类比联想的写法,然后要求学生:“继续改,改一处或两处,可以改描写,也可以改‘志’。”
【活动五】运用类比联想,给百花写赞语。
教师出示任务:“时值‘百花大会’之际,常安镇4月开的梨花没有赶上,新登半山4月开的桃花没有赶上,银湖街道洪庄村8月开的向日葵花没有赶上。虽然没有赶上大会,但是各个地方都送来了花开图。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花写一段赞语,让游客们也可以感受三地的花的风采。”学生选择一种花进行类比联想。
五个活动,从“百花大会”导入到猜灯谜、看朋友圈、发朋友圈、给百花写赞语,所有的素材都是来自学生生活——这些花在当地有代表性,学生耳熟能详。看微信朋友圈,给别人点赞,也有时代气息。这位教师使用了《紫藤萝瀑布》和《白杨礼赞》中的素材,尤其是将《紫藤萝瀑布》中的文字变成朋友圈的信息,使得课文素材自然融入情境中,在写作教学和学生生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2.学生活动要紧扣写作教学主题,并具有延续性,使课文素材无痕融入活动
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还要考虑活动之间的關联性。好的活动设计就是活动间具有延续性,下一个活动自然地由上一个活动引出,这样写作教学内容之间也就具有了层递性,课文素材也能无痕地融入活动。
还是以“百花大会”这堂课的五个活动为例:猜灯谜,引出托物言志的写法;看朋友圈,学习“物”的写法;发朋友圈,明确“物”和“志”之间要有关联,可以用类比联想;参照《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的描写,学习如何从“物”到“志”,修改对“物”的描写或对“志”的描写;选择一种花为其写赞语言,运用类比联想。围绕托物言志,教学内容非常集中,而且每个活动之间都有延续性,写作教学内容之间又有层递性。课文素材的选择也是如此,《紫藤萝瀑布》重在学习描“物”,《白杨礼赞》在描“物”的基础上重在绘“神”、重在“物”“志”之间的联系,课文素材无痕地融合在欣赏、修改朋友圈内容的活动中,毫无突兀感。
综上所述,把课文素材与作文指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写作方法,领悟其妙处并用于自己的练笔,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借鉴课文的写作技巧,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但在使用课文素材的时候,我们切不可简单链接,或将之变成阅读指导,或面面俱到地教,或只是浅浅一带而过。我们要精读课文素材、精选问题,寻找教学内容和课文素材的融合点,创设写作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使学生的写作真正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