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咨询台
本期答疑嘉宾简介
杜丹,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教育分析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美国塔夫茨大学儿童发展系毕业。曾先后在多家早期教育中心担任教师、咨询师、教育研究员,对儿童的情绪认知发展和家庭教养方式多有研究。
家长提问
老师您好,我的孩子是个小书迷,常常要求我陪他看书。但我每次也就只能对照书上的文字读给他听听,或者一起看看书上的图里有什么等,能否请教一些亲手阅读的方法技能,以让孩手在此过程中收获更多,更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共趣。谢谢!
杜老师解析
这位家长,您好!开卷有益,读书是可以让孩子获益终身的好习惯,很高兴您的孩子从小就自发地成为了“小书迷”。以下针对3-6岁年龄段的儿童和多种类型的图书给出一些家长伴读的建议。
1.在伴读中,帮助孩子积累词汇量。
学前儿童在读书的过程中,不论是年长孩子的自主式阅读,还是年幼孩子的倾听式阅读,都很容易受到故事内容和关键情节的吸引,而忽略了对单个生词的逐一解析。如果父母在为儿童读书的过程中发现生词,可以停下来询问孩子:“你知道×××词是什么意思吗?”如果孩子说知道,接下来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并用该词语造一个句子。对于年长的儿童,可以要求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太理解的生词难词记录下来,除了讲解给父母听以外,还可以通過注音、查字典等方式寻找生词的含义,在掌握以后,再用本子做一个“生词清单”,喜欢的话还可以通过绘画等方式勾勒出自己的理解,把简单的认字任务转化成多元化的综合练习。
2.在伴读中,帮助孩子掌握常用句式,进行拓展练习。
除了基本的单词以外,一些基本的常用句式也可以和儿童进行拓展练习。举例来说,对于第一次接触复杂句型的年幼儿童,可以重点提取“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仅……而且……”这些关联词语,结合书中内容向孩子讲解它们适用的语境,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造句。对于年长的儿童,可以帮他们勾画出“主谓宾”的基本框架,再找出框架以外的修饰成分,学习如何把句子描写得更加丰满。或是提取“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这样的顺序标记词,了解如何把段落安排得更合理。还可以一起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如何设置跌宕起伏的悬念,又如何制造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初级写作打下基础。
3.在伴读中,陪孩子一起了解社交礼仪和规范,培养情商。
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阅读可以为他们搭建起一座从家庭到社会、学校过渡的桥梁。通过阅读,他们可以了解学校生活的基本流程,从而更充分地做好准备;也可以接触到同伴间常有的互动模式,练习在集体生活中不同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比如市场上有一种被称为“急救书”的儿童读物。这些书通常针对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的某种需要设计而成,比如“如何使用礼貌用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关心帮助兄弟姐妹”“与好朋友分享”等。逐渐走出家庭环境的孩子们,有时候面对崭新的环境和陌生人间的互动有些不知所措,这些都可以在书籍中找到答案。如果观察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困惑,家长不妨帮他们找到对症下药的书籍,一起阅读讨论,寻找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在伴读中,拓展孩子的视野,学习新领域的知识。
除却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书籍,童话寓言故事、科普知识、动物介绍、地理文化概括等读物也可以为孩子引入全新的理念,传达哲理,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类书在伴读时很适合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比如:“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它们主要生活在哪里?生活习性是什么?”又比如:“中国在地球的哪个位置?属于哪个洲?相邻的国家是什么?”家长可以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和孩子一起设立问题,寻找答案,然后在复习的时候和孩子一问一答。对于年长的孩子,还可以鼓励他们制作知识卡片,配上数字、形状或图表,将学到的知识整合在一起。
5.在伴读中,鼓励复述,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
儿童每读完一本书,即使不做内容上的拓展延伸,家长也可以采用快问快答的方式简单地探测他们对书中的内容了解和记住了多少。请注意同样的记忆问题,不同的询问方式得到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举个例子来说,我的女儿在三岁的时候经常喜欢让我给她读一本关于宇宙星球的书,有一次在讲完以后,我合上书问她:“这本书都讲了什么呀?”“恩,地球。”“还有呢?”“还有其他星球。”“好,那还有呢?”“没有了……”可见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过于开放的问题并不能很有效地促进记忆提取。首次试验的复述计划并没有成功,是因为任务太抽象宝宝没有理解吗?还是因为想说得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亦或是因为合上了书就根本不记得要说什么了?我于是决定缩小范围,从具体的名称开始问:“书里有没有讲地球啊?”“有。”“那地球上住着谁呀?”“住着我和妈妈。”“那你最喜欢的星球是不是地球啊?”“不是。”“那是火星?”“也不是。”“为什么呀?”“因为那里太热了。”“那你最喜欢哪个星球呢?”“是海王星。”“为什么呀?”“因为它很蓝很蓝,我觉得它好漂亮……”这样一来,就成功套出了很多小脑袋里的珍藏。建议家长朋友们在要求孩子复述的时候也因人而异,年纪小的孩子需要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和更加明确的提示,年长的孩子则可以自由联想,把脑海里的碎片按照自己的方式组合成篇。
6.在阅读后,和孩子一起整理归纳,巩固理解。
许多孩子读完了一本书,便放在一旁或是随意摆回到书架上,收纳的时候没有固定的顺序。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一次书本大收纳:让孩子为书本分类,可以是按照自己评定的书本难度,比如难度等级“1/2/3”或是“已掌握/进行中/未掌握”;也可以按照书本的类型,比如“虚构/写实”“社会生活/科学知识/趣味故事”等。这样一来儿童在分类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地要对书本内容进行回顾,同时也养成了整理的好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来自父母适当的辅助,可以帮助小读者们在攀登的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愿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在书籍的海洋里泛舟启航。
本期答疑嘉宾简介
杜丹,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教育分析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美国塔夫茨大学儿童发展系毕业。曾先后在多家早期教育中心担任教师、咨询师、教育研究员,对儿童的情绪认知发展和家庭教养方式多有研究。
家长提问
老师您好,我的孩子是个小书迷,常常要求我陪他看书。但我每次也就只能对照书上的文字读给他听听,或者一起看看书上的图里有什么等,能否请教一些亲手阅读的方法技能,以让孩手在此过程中收获更多,更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共趣。谢谢!
杜老师解析
这位家长,您好!开卷有益,读书是可以让孩子获益终身的好习惯,很高兴您的孩子从小就自发地成为了“小书迷”。以下针对3-6岁年龄段的儿童和多种类型的图书给出一些家长伴读的建议。
1.在伴读中,帮助孩子积累词汇量。
学前儿童在读书的过程中,不论是年长孩子的自主式阅读,还是年幼孩子的倾听式阅读,都很容易受到故事内容和关键情节的吸引,而忽略了对单个生词的逐一解析。如果父母在为儿童读书的过程中发现生词,可以停下来询问孩子:“你知道×××词是什么意思吗?”如果孩子说知道,接下来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并用该词语造一个句子。对于年长的儿童,可以要求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太理解的生词难词记录下来,除了讲解给父母听以外,还可以通過注音、查字典等方式寻找生词的含义,在掌握以后,再用本子做一个“生词清单”,喜欢的话还可以通过绘画等方式勾勒出自己的理解,把简单的认字任务转化成多元化的综合练习。
2.在伴读中,帮助孩子掌握常用句式,进行拓展练习。
除了基本的单词以外,一些基本的常用句式也可以和儿童进行拓展练习。举例来说,对于第一次接触复杂句型的年幼儿童,可以重点提取“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仅……而且……”这些关联词语,结合书中内容向孩子讲解它们适用的语境,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造句。对于年长的儿童,可以帮他们勾画出“主谓宾”的基本框架,再找出框架以外的修饰成分,学习如何把句子描写得更加丰满。或是提取“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这样的顺序标记词,了解如何把段落安排得更合理。还可以一起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如何设置跌宕起伏的悬念,又如何制造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初级写作打下基础。
3.在伴读中,陪孩子一起了解社交礼仪和规范,培养情商。
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阅读可以为他们搭建起一座从家庭到社会、学校过渡的桥梁。通过阅读,他们可以了解学校生活的基本流程,从而更充分地做好准备;也可以接触到同伴间常有的互动模式,练习在集体生活中不同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比如市场上有一种被称为“急救书”的儿童读物。这些书通常针对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的某种需要设计而成,比如“如何使用礼貌用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关心帮助兄弟姐妹”“与好朋友分享”等。逐渐走出家庭环境的孩子们,有时候面对崭新的环境和陌生人间的互动有些不知所措,这些都可以在书籍中找到答案。如果观察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困惑,家长不妨帮他们找到对症下药的书籍,一起阅读讨论,寻找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在伴读中,拓展孩子的视野,学习新领域的知识。
除却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书籍,童话寓言故事、科普知识、动物介绍、地理文化概括等读物也可以为孩子引入全新的理念,传达哲理,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类书在伴读时很适合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比如:“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它们主要生活在哪里?生活习性是什么?”又比如:“中国在地球的哪个位置?属于哪个洲?相邻的国家是什么?”家长可以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和孩子一起设立问题,寻找答案,然后在复习的时候和孩子一问一答。对于年长的孩子,还可以鼓励他们制作知识卡片,配上数字、形状或图表,将学到的知识整合在一起。
5.在伴读中,鼓励复述,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
儿童每读完一本书,即使不做内容上的拓展延伸,家长也可以采用快问快答的方式简单地探测他们对书中的内容了解和记住了多少。请注意同样的记忆问题,不同的询问方式得到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举个例子来说,我的女儿在三岁的时候经常喜欢让我给她读一本关于宇宙星球的书,有一次在讲完以后,我合上书问她:“这本书都讲了什么呀?”“恩,地球。”“还有呢?”“还有其他星球。”“好,那还有呢?”“没有了……”可见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过于开放的问题并不能很有效地促进记忆提取。首次试验的复述计划并没有成功,是因为任务太抽象宝宝没有理解吗?还是因为想说得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亦或是因为合上了书就根本不记得要说什么了?我于是决定缩小范围,从具体的名称开始问:“书里有没有讲地球啊?”“有。”“那地球上住着谁呀?”“住着我和妈妈。”“那你最喜欢的星球是不是地球啊?”“不是。”“那是火星?”“也不是。”“为什么呀?”“因为那里太热了。”“那你最喜欢哪个星球呢?”“是海王星。”“为什么呀?”“因为它很蓝很蓝,我觉得它好漂亮……”这样一来,就成功套出了很多小脑袋里的珍藏。建议家长朋友们在要求孩子复述的时候也因人而异,年纪小的孩子需要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和更加明确的提示,年长的孩子则可以自由联想,把脑海里的碎片按照自己的方式组合成篇。
6.在阅读后,和孩子一起整理归纳,巩固理解。
许多孩子读完了一本书,便放在一旁或是随意摆回到书架上,收纳的时候没有固定的顺序。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一次书本大收纳:让孩子为书本分类,可以是按照自己评定的书本难度,比如难度等级“1/2/3”或是“已掌握/进行中/未掌握”;也可以按照书本的类型,比如“虚构/写实”“社会生活/科学知识/趣味故事”等。这样一来儿童在分类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地要对书本内容进行回顾,同时也养成了整理的好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来自父母适当的辅助,可以帮助小读者们在攀登的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愿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在书籍的海洋里泛舟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