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鞋老人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个寒冬的下午,北风呼呼地吹着。我背着书包,拖着前面裂了个大口的鞋子,艰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风一个劲儿地往破鞋洞里钻,冷得我只打哆嗦。突然,我看见街角处有一位补鞋老人,他挑着补鞋箱正准备回家。我连忙跑上前说:“老爷爷,您可以帮我补补鞋子吗?”老人满脸忧愁地望了望寒风怒号的天空,犹豫了一下,又看了看我脚上的破鞋子,说:“好吧!”
  老人重新坐下来,打开补鞋箱,拿出工具,专注地补了起来。我坐在一旁,仔细端详着这位老人。他身着一件褪色的墨绿色大衣,黑色的裤子,再看老人的脸,两鬓斑白,古铜色的脸上刻满了时间匆匆而过的痕迹,一双眼睛已深深陷了进去。他的手上结满了茧子,十分粗糙。老人把鞋子夹在两腿之间,右手拿着针用力穿过鞋底,左手把线扯进来。天气太冷了,他只好不时地停下来用嘴对着手哈气。
  鞋补好了,我问他多少钱,他伸出五个贴满胶布的手指。“五块钱?”“五角钱。”他回答道。我赶快掏钱,掏了半天,竟然一分钱也没有,我十分尴尬,老人见我焦急狼狈的样子说:“算了吧!”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边穿鞋边问:“您收费这么低,一天恐怕挣不了多少钱吧?”“啥挣不挣钱的,我老了,在家闲着不是滋味儿,出来补补鞋子,给人们方便。”
  我穿着补好的鞋子走了几步,回头看了看那头发花白的老人,老人朝我笑了笑。寒风中,老人那慈祥的笑容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成为我印象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指导老师 冯尚暾
其他文献
高中时代,在午休时间或晚自修前,总能听见学校的广播响起。广播站有一男一女两个主播,我莫名地喜欢上那个男声。后来得知,那男声的主人叫林小城。  为何会喜欢他,是因为他声音很糯,他娓娓道来的故事中夹杂的青春气息,还是他选配的歌曲正中下怀?我想过很多次,却仍旧说不清为什么。  就像青春期的一场恋慕,只要觉得喜欢,就悄然放在心底,不去追问缘由。以致当其他同学挑剔林小城播音时的絮叨,或者说他声音难听,我总会
期刊
从小就喜欢看动画片的我,长大后竟然机缘巧合地来到广西艺术学院学习影视动画,这也算是圆了埋藏在我心中多年的梦想。  影视动画专业的课业负担重,难度也比较大。我们大一得学一年的美术基础,大二接触专业知识。刚把知识消化完,我一点也不敢耽误,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几个同学成立了一个小型的动画工作室,做影视特效。这个创新项目要求制作一段四五分钟的三维动画小短片,在很多外人看来,一个四五分钟
期刊
○睡不醒的庄周  信步于北京西二环复兴门附近,在林林总总的高大建筑中,“中央音乐学院”这几个金色大字在不经意间滑入人们的视线。在一片喧嚣、繁华的都市景象中,一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学院就这样昭示着它的与众不同。  走进中央音乐学院(简称“央音”),乐声不绝于耳,它是为数不多的几所在市中心的高校,周围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更衬托出这所全国最高音乐学府的宁静、高洁和浓浓的学院气质。  从小就喜欢钢琴的我,
期刊
每当深夜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饥饿还是寂寞,我总会特别馋一碗劲道爽口的泡面。可让人抓狂的是,我在台湾,这里没有老坛酸菜面,连康师傅红烧牛肉面都没有。  我最爱吃方便面的时候大概是初中,那时还没有老坛酸菜面。每天中午或下午有二十分钟的课间休息,一伙人就风风火火地冲到小卖铺来几碗方便面,用叉子插在碗沿固定住纸盖,这是当时最专业的吃法了。一些人煞有介事地盯着面碗透出的热气,咂着嘴等着,好像一件惊天动地的大
期刊
如果你在青葱时代是这么一个人:特别老实,把老师和家长的话当圣旨,上课不搞小动作,学习还凑合,当着芝麻大的“官儿”,那么老师一定给你安排过这么一个同桌:顽劣异常,从不写作业,上课必搞小动作,逃学和请家长是家常便饭。  我的同桌叫小何,小何是所有老师的公敌。不管上什么课,开小差、捣乱是班中一景,他把胖胖的班主任气得犯了好几回心脏病。怒发冲冠的班主任果断动手,教鞭打折了三根,小何仍然不服管教。班主任实在
期刊
修道院大广场附近一眼望过去全都是古老的房子,拖着箱子过街有时会心惊肉跳,因为箱子下的小轮子在卵石路面上会发出震天动地的响声,好像坦克开过去一般。1968年后,坦克在布拉格真不是个好词。  我始终喜欢住在小城区,因为街上有种东欧国家日常的古老气氛,因为靠近大学,又有许多年轻的面孔,苗条的身体,和年轻的面孔,让布拉格的小城区有种既自由又古老的气氛,令人非常舒服。  那天下午,阳光灿烂,我路过马耳他骑士
期刊
他,博古通今,工书法,善丹青。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三十一岁,殁。  他是权相之子,一生荣华,拥有着别人羡慕的一切:权位,才气,温婉的妻子,美貌的红颜知己,还有一群江南名士与之深交。往往,拥有的越多,越会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这一句写碎了他父亲的心,读得老泪纵横。儿呀,你拥有了这么多,为何还会如此伤感?可容若想要的他却给不了,
期刊
转换开始了。这是24小时周期的分隔时刻。整个世界开始翻转。钢筋砖块合拢的声音连成一片,像出了故障的流水线。高楼收拢合并,折叠成立方体。霓虹灯、店铺招牌、阳台和附加结构都被吸收入墙体,贴成楼的肌肤。结构见缝插针,每一寸空间都被占满。  大地在升起。老刀观察着地面的走势,来到缝的边缘,又随着缝隙的升起不断向上爬。他手脚并用,从大理石铺就的地面边缘起始,沿着泥土的截面,抓住土里埋藏的金属断茬,最初是向下
期刊
河西之繁盛,莫过于汉唐。汉唐经济文化之所以能享誉世界,皆因胸怀坦荡,高举“开放”大旗。自信强大,则开放交流;贫穷积弱,则封闭保守。历史用它的2000多年的经验和岁月,反复证明着这一不悖之理。作为丝绸之路主干道的组成部分,河西走廊是大一统王朝开疆拓土、对外交流的前沿阵地,更是各路商旅汇集、各种风物荟萃的大舞台。  汉朝,血与沙之后迎来了开放  华夏民族对于河西走廊的最初注视,缘于一个帝国被围困的命运
期刊
老院,还是曾经的那个老院,是那个留着我们童时晨光和黄昏的小区。我们依然还是想再去造访那个地方,童年时的那颗心似乎永远留在了老院,我们,是否还能找回那个当初的那个我们?  也许,那时的我们都已丢失了,埋没在某个被我们忘却的角落,掉落在时间的夹缝中——再也回不来了。  柏油路铺遍了老院,原来有些斑驳的水泥路面不见了,只是那回家的路未变;一圈圈的草地被停车位削减了面积,只是那草丛里应该还有不知名的各种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