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本书·一座城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26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用一本书,填补了一座城市众多心灵对城市历史记忆的空白。这个人就是罗渝,他用《上清寺在哪里》,在重庆掀起了一股追寻历史的旋风。
  有人说它是属于重庆的《达芬奇密码》,有人说它是重庆人不得不看的网络小说,无论如何,一个资深互联网经营者,用他的文字向众多重庆人揭开了尘土飞扬的历史。我们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惊叹,原来重庆是这样的……不管这本小说有多少艺术上的瑕疵,罗渝的努力都值得尊敬。
  罗渝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自幼生长在沙坪坝的他,从小就受着文化的熏陶。
  1990年从四川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罗渝在国光制药集团工作过,和朋友合伙搞过装饰公司,又在一家医疗企业从事过销售工作,1999年后他成功建立了“重庆建材网”,这个网站在当时网络并不普及的情况下一年获利几十万元,罗渝是当时重庆互联网界为数不多懂得网站经营的人才之一。2001年,受当时重庆网通信息港总裁修军的邀请,罗渝来到重庆网通信息港任职。5年前,罗渝有了自己的公司,现在,罗渝是重庆亿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电子商务协会网站分会副理事长。他有7年互联网行业工作经验,四次创业经历,却独独和文学无关。
  虽然喜欢历史,也热爱文学,但罗渝很坦率地说“我绝对不是个文学青年”,是什么让他从一个旁观者成为发掘历史的参与者?
  故事缘起于一个雨夜。2007年5月18日晚上,加班很晚的罗渝走出上清寺鑫隆达大厦,准备打车回家,因为瓢泼大雨,冷清的街面几乎没有人影。罗渝被逼回了办公室。望着黑漆漆的雨夜,坐在电脑前的罗渝任思维天马行空,一直埋在他心里的那个推论和疑问,在这个安静的夜晚忽然清晰起来:凭着对重庆历史和风俗的熟悉,在上清寺工作了多年的罗渝对这个地名颇有些好奇,既然这里叫上清寺,那么在这个地名形成前,必定有一座叫上清寺的寺庙,那么它究竟在哪里呢?这可不可以作为悬疑小说的素材呢?这个念头让罗渝整整兴奋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罗渝迫不及待地向一位老重庆请教,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朋友告诉他,自己确实听说过一座叫上清寺的庙,但具体在哪里就各有说法了。罗渝一听来了劲,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才方便自由发挥嘛。
  那时,罗渝是网站的负责人,构思这部小说的冲动,始于用故事来宣传旅游景点的尝试。当天回家后,罗渝就熬夜到凌晨4点,写了几百字的小说贴到“天涯论坛”、“重庆生活网”和“大渝网”上。
  没写几节,罗渝就深感对文字掌控的艰难,毕竟他不是文字工作者,此前从未发表过文学作品。他准备找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地点,给小说做一个完美收场。他在网上咨询了一位经常留连于重庆大街小巷的驴友,朋友告诉他,有一个地方你不能不去。
  罗渝有些迫不及待,晚上10点,在朋友的带领下,他们来到观音岩抗建堂背后的菩提金刚塔。塔身雕刻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塔名“菩提金钢塔”分别用汉文、阿拉伯文、藏文和印度文四种文字细致雕刻而出,古朴而神秘的塔迷住了羅渝,但让罗渝惊异的是,这座建于民国年间的重庆市级文物竟然散乱在民居之间,它能完好保存下来,得益于周围居民的自发保护。
  在这里,他碰到了最终促使他完成这部小说的“军师”肖能铸。肖能铸是位地地道道的重庆通,他长期向彭伯通、牛翁等文史专家讨教,对重庆城的历史和掌故了解颇多。正是肖能铸的一句问话“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使罗渝转变了写作的初衷。当下两人就决定,要让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鲜为人知的重庆城市历史片段,让更多的人自觉保护重庆的历史痕迹。
  从原来每天只写几百字,到每天坚持写3000余字,罗渝说,那段时间最差的就是睡眠,出去和别人谈事情,别人常常取笑他的“熊猫眼”。因为白天要忙于工作和各种应酬,他每天写小说的时间至少要等到晚上9点以后。一杯茶,一包烟,罗渝写得异常艰难,因为这不仅仅是小说,更是重庆城的历史。对重庆历史了解并不深入的罗渝需要查阅大量资料。
  幸运的是罗渝有一大帮网上智囊团,在动笔之前,他常常数次电话咨询那些文史知识丰富的朋友,他们会提供大量的史实资料。按正常情况,“笔耕”到凌晨一两点钟,他就将成型的文字发给朋友们帮他检查、挑错,几位朋友常常熬夜等他把稿子写完。经过层层把关,凌晨4点左右,他才把小说贴到网站上。有一次,因为对故事情节不满意,在写完几千字后,他决定把当晚写的内容全部推翻重写,等他对故事情节基本满意时,初升的阳光已经照上了窗台。
  一个月过后,几万字的小说在各大网站上的点击率已经超过了100万次。每当罗渝在凌晨把小说贴到网上后,都能马上看到网友的跟贴,有些网友为了看小说,常常等到凌晨4点多钟,有几次,因为写晚了,论坛里就有许多网友催促他“快点写,等到看了睡觉”、“老罗加油”……
  对网络相当了解的罗渝知道,小说在网上的更新速度必须及时,否则很快就会被新的东西覆盖掉。虽然辛苦,但罗渝坚持将小说的更新速度保持在每周4次。
  让罗渝坚持下来的,除了读者的期待,更有他发自内心的历史责任感。
  在历史的真实和虚构的精彩故事之间,罗渝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虽然秉承历史比起妄言虚构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心血,但罗渝坚定地说“值得”。
  为了使小说情节的场景符合重庆城的真实历史,在写作之前,罗渝会实地观察。小说中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等有历史价值的地方不下80处,每一处,罗渝都亲自走访过,有些地方还数次拜访。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找到东华观藏经楼的时候,我吃了一惊,重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道观,居然破败成这个样子!孤零零的一座古楼,隐在树叶和杂草之中,房顶的杂草,高的已经超过一米……”罗渝说,他描述的每一个字,都是他在现场看到的真实场景。
  从2007年4月开始创作,到12月,这部20余万字的小说完成了。昭示那些掩盖在繁华都市下的历史踪迹,成了罗渝废寝忘食地坚持将小说写完的最大动力。
  了解他经历的人不难理解他的苦衷。他说:“写作的过程虽然累,但很快乐,如果可能,我会继续用文字和故事,告诉大家重庆的历史。”
其他文献
全力支援四川”——灾难发生后的每一个日夜,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鸿举都在全力部署落实市委常委会的集体决定。  王鸿举,“老四川”,曾长期在四川省辖下工作,那时重庆还没直辖,是四川省的一部分。这位重庆直辖市的市长,对于四川更有一份深厚的亲情。  5月13日,市委常委会决定成立重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王鸿举出任总指挥。从当天到6月3日,他先后4次主持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一方面部署全市公共设施、公共建
有不少读者问:怎样才能成为像傅莹、张璐、张蕾这样充满魅力的优秀女外交官?  这是一个好问题,却不好回答。因为每一个人对于“优秀”的标准不同:有人认为优秀指的是业务能力突出,有的以官位高低为衡量标准,还有的认为名气大小与优秀程度正相关,不同的标准差异很大。不过还好,多数人对于女馆长的评价非常一致:都是非常优秀杰出的女外交家。  因此,为确保讨论的严谨和科学,我们把问题升级一下:作为一名在路上的女青年
政变和此后发生的持续动荡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全国460万人口中150万人流离失所,40万人逃往邻国,250万人亟需人道主义救助,28000儿童严重营养不良。  2013年8月18日,过渡国家元首乔托迪亚宣誓就职。宣誓后,宪法法院院长把代表国家最高权力的大军官勋章——金质大十字勋章斜挂在乔托迪亚肩头,长者的衣着是一块布斜披在肩头往下缠在腰上再往下系在腿上,把一个野藤编织的盾牌和一把长刀交给国家元首,
导语:工商总局“白皮书”公布后,阿里巴巴集团因涉嫌“隐瞒受到监管部门调查”等问题,在美国遭到集体诉讼,有7家律所介入。有美国律师认为,此前工商总局公布又撤下的“白皮书”仍可作证据。  正文:几个月前,阿里巴巴作为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公司,成为当时华尔街关注的最大热点。那段日子,阿里巴巴几乎天天上财经媒体的头条,受到疯狂的追捧。去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约的IPO第一场路演,堪比“
对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童年的记忆大多有饥饿的味道。我的老家在武陵山区的彭水县农村,一句俗语“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就道尽了那里的贫穷落后。  在记忆中,我始终忘不了老家的枣树。  童年的时光总是慢悠悠的,年少的我趴在门槛,舔着一碗清可见底的稀饭,眼巴巴地盼着天黑。因为饿,我们做过不少荒唐的事。生产队新育了红苕苗,我们会偷偷把已发芽的红苕种扒起来,用袖子一擦,就往嘴里填。我们常常往
老家有位远近闻名的老人,捕鱼技术在南北二屯无人能出其右。  那天,我回老家看望父母,在小河边看见了他,他正佝偻着身躯和一群孩子在小河边撒网。  奇怪的是,别人都在河心撒网,他却在小河转弯处撒网。  转弯处漩涡一个接一个,在这里撒网,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  可老人却是网网不空,而且打上来的多是半斤以上的大鱼。  我好奇地凑过去,向老人家请教捕鱼的秘诀。  老人神秘地说:“河道中心,风平浪静
“救灾形势迫在眉睫,不亡命不行!”南岸区委书记张季扯开嗓子急吼。  5月15日14时。南岸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各部门负责人正襟危坐,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地震后三天里,张季几乎没有回过家。  “今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再次研究部署了抗震救灾工作,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倾情支援四川兄弟。”张季动情地说,“薄书记说得好,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一定要‘多快好准’。灾区群众最亟需解决的是什么?当然是吃穿住。重庆的‘粥
【问题】  您准备看或正在看的一本书是什么?  何平: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  您最想推荐给子女,觉得能影响他们人生的书是什么?  何平:《论语诠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您最想推荐给下属,觉得对他们工作有帮助的书是什么?  何平:《追求卓越》《执行一定有方法》。  您比较喜欢哪类书籍?  何平:历史类、哲学类、法律类书籍。  您认为读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何平: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11月12日晚,南坪新世纪商场。  一群人围着家电卖场,叽叽喳喳讨论不休。  凑近一看,发现大家是在围观《新闻联播》——正播报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希望能吃得更放心、住得更安心。”  “希望实现教育公平、医疗公平、就业公平……”  大家脸上盈满憧憬,说着心中的期盼。  正是这样的一个个期盼,促成这样一次会议的召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老百姓绘制了“
2013年初,查理在温哥华开了一家五星级酒店。  一天,他叮嘱人力资源部:从员工中评出十名最“勤快”员工和十名最“懒惰”员工。  一个月后,两份名单汇总到查理手中。  十名最“勤快”员工先被叫进办公室,查理进行了一番鼓励。  接下来,轮到十名最“懒惰”员工进去。  一进门,查理说:“表彰会上,请各位做个发言。说说为什么会被评上最‘懒惰’员工?”  员工表彰大会上,十位最“懒惰”员工相继发言,俨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