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小学教学课标的要求。它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生活实际服务。数学知识与数学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如何把实际生活同课堂教学相结合?把课堂教学搞得更活、更实效呢?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精心设计,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数学教学要保证数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首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数学“统计”这部分内容,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的出生年、月、日,或者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一旦走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在数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能独立解答,既可以积累数学知识,也能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合作探究,让演练和生活融为一体。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如教学数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在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有了基本了解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活动: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将相遇问题的应用题中的情节表演出来,并口头编应用题解答。那么,如果没有同桌帮助,你一个人可以表演吗?学生兴趣很浓,纷纷举手示范。经过这样的演练,学生对“两地、同时、相向(对)、相遇”等有了深刻的理解。
教师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三、身临其境,让数学问题实际化。
课堂是数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影响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
如教学“利息”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预习,了解要学习掌握的知识。然后带着问题,组织学生一起去银行调查,询问银行工作人员,请银行工作人员向学生介绍。通过学生调查、询问,不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关系,还了解了利息与本金的多少、存期的长短、年利率的不同有关。然后回到教室。我出示一张自己的存折,让学生对照存折,说一说哪些是本金、年利率。并让学生帮助老师计算出存折到期时所能得到的税后利息。放学回家后,学生可以帮助父母计算存折到期时所得税后利息,可以跟父母汇报储存时间、本金、年利率对税后利息的影响,真正懂得了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存储时间,通过计算发现了多得利息的策略。这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实际,这是做数学练习达不到的,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美。
四、尝试体验,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关注生活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一定的环节,使教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自我探索获取新知。如教学“比的意义”时,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个环节,可以通过做实验来引入新课。
实验一:教师向同样多的两杯水中放入不同的糖。
师:哪一个杯子里的糖水较甜些?
生1:放较多糖的糖水较甜些,并让其他同学品尝验证。
实验二:教师向水量不一样的两杯水中放入相同的糖。
师:谁能告诉大家,哪一杯糖水较甜些?
通过学生猜测,然后再让学生品尝验证。
师:糖水甜不甜,跟什么有关呢?让学生讨论回答。使学生明白糖水的甜不甜跟糖的多少和水的多少有直接关系。
第二个环节,利用本班男生有21人和女生有23人两个数量来展开教学。
师:男生有21人,女生有23人,根据这两个数量,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2: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生3:女生是男生的几倍?
生4: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
生5: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很自然的从除法中引进比的含义。等明白了比的含义后,让学生举生活的例子。
师:你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比吗?请举例。
生6:我和同桌的年龄是13∶14。
生7:数学书本的长和宽比是21∶15。
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理解了比的意义,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比,体现了“学有价值的数学”。
五、动手操作,让数学问题动作化。
动手操作是最好的知识内化的方法,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教学效果:一是“启智”,使学生心灵手巧。二是“明理”,使学生理解深刻。如最近听了一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中是这样设计的:操作一:每个小组有一个材料袋1,里面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并附有操作要求:先用一条虚线把所给图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再沿着虚线把它们剪开,然后小组讨论一下,发现了什么?你们又是怎样发现的?学生开始观察,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然后开始小组讨论,几分钟后,学生开始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小组经讨论得出剪下来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
生2:我们小组发现,沿长方形的对角线剪下来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并用图形给大家演示。
生3:我们发现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虚线剪下来,剪下来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学生很轻松的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老师板书,并出示两个练习。
操作二:让学生打开材料袋2,袋子里装有7个标有序号的三角形,同时附有操作要求:利用材料袋中的三角形,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的方法,把它们摆成已学过的几何图形,再小组讨论,找出拼摆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从中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4:我们组发现2号三角形和5号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行的高。
师:你们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生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以上只是这节课的一个片断,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看、比、摆、拼等动作。借助动作,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来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要教师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会运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走进生活,使数学更加精彩。
一、精心设计,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数学教学要保证数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首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数学“统计”这部分内容,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的出生年、月、日,或者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一旦走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在数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能独立解答,既可以积累数学知识,也能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合作探究,让演练和生活融为一体。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如教学数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在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有了基本了解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活动: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将相遇问题的应用题中的情节表演出来,并口头编应用题解答。那么,如果没有同桌帮助,你一个人可以表演吗?学生兴趣很浓,纷纷举手示范。经过这样的演练,学生对“两地、同时、相向(对)、相遇”等有了深刻的理解。
教师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三、身临其境,让数学问题实际化。
课堂是数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影响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
如教学“利息”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预习,了解要学习掌握的知识。然后带着问题,组织学生一起去银行调查,询问银行工作人员,请银行工作人员向学生介绍。通过学生调查、询问,不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关系,还了解了利息与本金的多少、存期的长短、年利率的不同有关。然后回到教室。我出示一张自己的存折,让学生对照存折,说一说哪些是本金、年利率。并让学生帮助老师计算出存折到期时所能得到的税后利息。放学回家后,学生可以帮助父母计算存折到期时所得税后利息,可以跟父母汇报储存时间、本金、年利率对税后利息的影响,真正懂得了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存储时间,通过计算发现了多得利息的策略。这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实际,这是做数学练习达不到的,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美。
四、尝试体验,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关注生活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一定的环节,使教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自我探索获取新知。如教学“比的意义”时,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个环节,可以通过做实验来引入新课。
实验一:教师向同样多的两杯水中放入不同的糖。
师:哪一个杯子里的糖水较甜些?
生1:放较多糖的糖水较甜些,并让其他同学品尝验证。
实验二:教师向水量不一样的两杯水中放入相同的糖。
师:谁能告诉大家,哪一杯糖水较甜些?
通过学生猜测,然后再让学生品尝验证。
师:糖水甜不甜,跟什么有关呢?让学生讨论回答。使学生明白糖水的甜不甜跟糖的多少和水的多少有直接关系。
第二个环节,利用本班男生有21人和女生有23人两个数量来展开教学。
师:男生有21人,女生有23人,根据这两个数量,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2: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生3:女生是男生的几倍?
生4: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
生5: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很自然的从除法中引进比的含义。等明白了比的含义后,让学生举生活的例子。
师:你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比吗?请举例。
生6:我和同桌的年龄是13∶14。
生7:数学书本的长和宽比是21∶15。
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理解了比的意义,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比,体现了“学有价值的数学”。
五、动手操作,让数学问题动作化。
动手操作是最好的知识内化的方法,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教学效果:一是“启智”,使学生心灵手巧。二是“明理”,使学生理解深刻。如最近听了一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中是这样设计的:操作一:每个小组有一个材料袋1,里面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并附有操作要求:先用一条虚线把所给图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再沿着虚线把它们剪开,然后小组讨论一下,发现了什么?你们又是怎样发现的?学生开始观察,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然后开始小组讨论,几分钟后,学生开始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小组经讨论得出剪下来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
生2:我们小组发现,沿长方形的对角线剪下来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并用图形给大家演示。
生3:我们发现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虚线剪下来,剪下来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学生很轻松的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老师板书,并出示两个练习。
操作二:让学生打开材料袋2,袋子里装有7个标有序号的三角形,同时附有操作要求:利用材料袋中的三角形,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的方法,把它们摆成已学过的几何图形,再小组讨论,找出拼摆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从中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4:我们组发现2号三角形和5号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行的高。
师:你们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生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以上只是这节课的一个片断,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看、比、摆、拼等动作。借助动作,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来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要教师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会运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走进生活,使数学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