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工业布局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三次工业布局的规划与调整都和东北亚局势紧密相关.不管是被动调整还是顺势而为,新中国通过东北地区“南厂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布局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三次工业布局的规划与调整都和东北亚局势紧密相关.不管是被动调整还是顺势而为,新中国通过东北地区“南厂北迁”、156项工程、三线建设对工业布局进行了规划与调整,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客观上推动了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增强了国防实力,保障了国家安全.中国工业布局呈现由沿海向内地,由东向西,由华东、东北、华北向西北、西南、中南纵深均衡发展的态势,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截至2019年,我国退耕还林还草面积达5.5亿亩,占全球同期退耕还林面积的4%以上,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因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退耕还林还草计划
教育和学习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在教育部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环境下,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职院校要为国家培养理论知识与实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待劳动日成为农村优待烈属、军属、残疾军人的主要方式,其优待标准与优待形式随着合作社、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及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而改变:当生产队包工包产且社员收入多元化时,优待标准随之调整;在人民公社实行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时,优待劳动日则与优待金等优抚方式并存;而当公社基本核算单位与分配制度再次变化后,优待劳动日全面恢复。各地在推行优待劳动日工作中秉持优抚对象自救、群众优待与国家补助相结合的方针,通过加强行政管理等措施,保障了优抚对象的利益,推动了拥军优属工作的开展。
陈云一贯重视研究国际问题,善于结合国内经济建设与国际形势变化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对帝国主义本质与特征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国际关系变化规律的准确把握,更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积极探索.重温陈云关于帝国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对维护作为国家安全根本的政治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史学领域,分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分歧、争论较多的问题.2015年以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及对历史认识的逐步深入,笔者认为国史可分为五个时期:即1949—1956年为中国结合实际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时期,或者说是以苏联的建设道路为目标模式的时期;1956—1978年为中国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或者说是要突破苏联模式,试图把计划经济体制加突出政治和群众运动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的时期;1978—1992年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1992—2012年为开创中国
湖湘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物质和精神的传承,也是革命文化的充分体现。有效保护和传承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红色文化的特点,并努力拓展价值渠道,提升资源整合力度,建立
20世纪50年代,山西经常发生旱灾、涝灾、风灾、霜冻、虫害等自然灾害,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山西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救灾方针政策,将提高农业技术与合作化运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改进耕作方式、改良作物品种、兴修农田水利、提高防治病虫害技术等措施,山西成功实现了生产救灾,同时增强了各地农村的抗灾能力,为农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南京市解放初期,全面贯彻中央制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三大卫生工作方针,并根据中央卫生部及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的指示,稳步推进城市卫生防疫体制机制建设,增强了南京市的卫生防疫力量。在卫生防疫机制运行中,南京市全面贯彻全民动员、全民防疫的理念,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切实提高城市的卫生防疫能力,在疫病防控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卫生环境与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京市解放初期的卫生防疫实践充分证明,全民动员是人类战胜疫病的重要武器,也是疫情防控的有效路径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规划今后五年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总动员和总部署.全会从明确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现实路径、彰显中国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拓展人类走向现代化途径和提供中国方案这三个方面给出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具体方向.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有效的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更加需要平台作为支撑,职教城作为教育资源的集中地,能更方便地共享创新创业资源.为了促进职教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