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欣赏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关键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wish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H1(2016)18-01-01
  一、阅读与欣赏是激发中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的写作热情与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是中学生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课堂上,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视觉点是教师,听觉源是老师的声音。视点是不变的,而教师的声音对学生来说是流动、变化的。悦耳动听的声音像涓涓的溪流,清澈地流淌到学生的心里,发涩沙哑、毫无光彩的声音不但不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久了还会变得麻木、厌烦。可见,语文教师的声色、音质和语调在语文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声音在这里有着神奇、美妙的纽带作用。
  为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以自己的读以及学生的欣赏角度来设计、上好每一节课。充分重视声音描绘色彩、情感和场景的作用,以充满激情、牵动情感的话语,通过抑扬顿挫、富有磁性的声音传播,准确传达出课文的内容与感情,利用读把学生诱入虚拟的作品情境氛围中去,以“情”撩拨学生的心,用读的声音扣住学生的注意力。
  当学生能做到聚精会神、静静地听老师阅读讲解,并感受到上语文课是一种艺术享受,学生心中自然地就会涌动着一种情绪、激情;脑海里也就会不经意、不时地萌动出写作的灵感和兴趣。尽管中学生的这一感觉比起成人来要弱得多,但这种思想火花亮点在中学生的潜意识中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旦被老师充满激情的话语激活,顺势再点拨作文,学生就会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参与到作文教学中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再从中学语文教材来看,选编的大多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名篇,“文质兼美”。这些都预示着老师上课要把文章读好,读出感情韵味来!让学生听得入迷,在不知不觉中被优美的语言带进一个如画的境界……通过阅读,在老师、写作、学生之间架起一个情感沟通的平台,使学生的思维状态与老师基本保持一致。
  二、阅读与欣赏是丰富中学生写作内容的源泉
  课堂上,语文老师悦耳动听、富有吸引力的声音传播将会极大感染学生,拓展学生的想象、联想思维。老师评讲文章,点拨释义关键词句,这些都是通过老师的声音传感到学生脑海里进行加工、吸收。随着这一整合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摄入信息词汇量的增加,头脑里积蓄的写作素材和内容也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所讲的课文,让学生自拟题目、自定体裁格式来进行写作训练,学生会因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悟出现不同的写法。有的写出的是一篇完整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有的可能是不成文的一段话,但却是一段精彩、有真情的话;有的可能仅是几句精炼的句子等等。这些都是学生通过欣赏老师的读后,或是消化吸收老师彻底给的信息后,自己心中有了激情,然后按自己的意志写出来的,并有自己的感情的东西。学生在遣词造句表达再见情感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个性化的写作思维意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学生从主观上也会逐步主动放弃抄袭模仿的习气,也再不会为写作难、无内容可写而犯愁。
  三、阅读与欣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利器
  阅读,老师读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大声的朗读、小声的吟读、无声的默读等。因为学生自己会阅读并读懂对提炼写作能力尤为重要。
  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堂上可以采用轮流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后期可以是读自己写的作文。开始读时,学生免不了会结结巴巴,可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步地把字读准,把文章读通顺、流畅、并读出节奏、感情!这样做一是练胆,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二是练习了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驾驭语言词汇的能力。
  随着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面的拓宽、量的增加,学生头脑中便会摄人大量的典范语言材料和词汇。并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处理,变为自己的东西,此时的学生已经吸收了很多写作的营养成分。且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自己的使用标准和衡量语言规范的标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作文,思路就会豁然开朗,如汩汩流水注入笔端。文章基本成型后,学生再通过反复的吟诵推敲,不断进行修改,使文章的表现方法和内容不断趋于完善。而这一过程是在一遍遍的阅读与欣赏中完成的。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正是强调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吗?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东县永昌中学 421600)
其他文献
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当外在情感触及到学生内在的情感需要时,才能使教育者处于积极的接受状态。教学实践和研究结果告诉我们,成长过程缺少了爱(包括父母的爱,师长的爱等等),学生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智力发展受阻,性格也常会变得孤僻、冷酷。  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只要教师把全身心的爱都奉献给学生,使每位学生感受到爱意和期望,学生就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一、张开“爱”的翅膀,以情感
期刊
时下,在教育界大兴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有图片、有文字、有声音,一节课,热热闹闹,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们承认,多媒体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是包含了教师对教育思想的理解,教师的经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使用,以及实施过程中复杂微妙的师生双边活动等等在内
期刊
阅读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本领,陶冶情操,进行相关知识、情感、态度的交流,让人身心愉悦。在阅读教学整个过程中,将阅读的科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对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意义。那么,怎么样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点做法:  1.教给学生阅读本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教育学生具有体会、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本领。这种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
期刊
提倡“探究性学习”,既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感受、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建构起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
期刊
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一种高级形式。在小学阶段,教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是当前数学课改的主要方向。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培养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思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和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注重转向既要提高学生语言,又要兼顾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要注重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不仅要“因材施教”,还要“因人施教”
期刊
编号:G40(2016)20-02-01  读过一篇文章,至今记忆深刻。文章写了这么一个故事:某商人在资产一亿元时欲与另一家资产120多亿的企业争取荷兰设在中国的总代理。一日,荷兰总裁来中国实地考察。他第一站来到商人处,和商人谈完商务之后,在商人办公桌发现了一本解读老子《道德经》的书籍。荷兰总裁顿时来了兴致,原来这位荷兰人特别崇拜中国老子的道家思想。恰巧,这位中国商人对老子也极为崇拜,对老子颇为研
期刊
编号:O1(2016)24-01-02  一、提高反思热情,使学生乐于反思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渗透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但并不是课堂上的每时每刻都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因为一个人对探究问题的体验是有时效性的,如果教师不及时进行处理,这种经验就会自然消退,从而失去从经验上升到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机会,这是一种最大资源浪费,所以要抓住反思契机。然后要让学生明确自我反思能帮助
期刊
我是一位农村小学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要搞好农村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而班主任又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它不仅需要爱心与细心,更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问题也越来
期刊
编号:G40(2016)18-01-02  许多家长在孩子上大班时才开始特别重视幼小衔接的事情,家长的重视更偏于对知识的衔接。衔接不是简单的衔接知识和技能,所谓的衔接是要为孩子储备适应新环境、应对新挑战的勇气和能力。  幼小衔接应该站在培养一个独立“人”的长远角度,有目的、有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孩子为中心是关键,我们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以孩子的需求为基础,使孩子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衔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