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思想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sadf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面对学生身体体质不断下降的状况,笔者提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思想,并提出教育职能部门制定出政策,保证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其次,注重学生的锻炼习惯的养成。第三,体育教师课堂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兴趣。第四,使家长明确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明确体育锻炼的价值,促使家长在课外时间督促学生参加锻炼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培养;终身;体育观;习惯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精神生活也在不断的丰富。对自己健康的关注也比以往任何时候要多得多。因此,体育锻炼就渐渐地成为了一种潮流一种时尚。人们在闲暇时更多地走进了健身房和运动场。国家对体育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加大。各种体育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我国的竞技体育也随之在不断地进步,变得空前的强大。然而在这些繁荣的背后,一个残酷的现实却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国青少年的部分体质正逐年呈下降的趋势。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的监测数据表明,青少年的部分体质二十年来持续下降,特别是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阶段性下降。超肥胖的比例迅速增加,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青少年的健康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和发展。
  那么,我们要从何处着手,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呢?
  
  1 行政措施是保证
  
  首先,各级教育职能部门需要制定出一系列体育锻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以保证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例如,今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中,对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每天长跑的基数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小学生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高校学生2000米,各级教育部门就应该督促所辖区域内的中、小学,保质保量地完成所规定的锻炼任务,派遣督导员对各个学校进行实地督查,以确保规定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教育职能部门应该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把学生每天锻炼作为一种制度,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层层把关,确保把这个制度落实到实处,而不应是提空头口号。
  第二,学校应该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把体育课,课外活动,课间活动统一纳入教务处的课程按排范畴,由学校统畴安排,确保体育锻炼的按时,顺利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在课间和课外锻炼时,应该安排专门的体育教师进行临场指导。以确保锻炼的效果。
  第三,锻炼的形式的灵活和多样性,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场地设施和体育教师配置情况,开展适合本校的体育活动,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锻炼需求,使学生愿意参加也喜欢参加锻炼。
  第四,要严格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要参加锻炼。制定体育锻炼的考核和考勤制度,把体育锻炼纳入学生综合评定的范畴,作为评优、毕业和升学的参考依据。在锻炼时,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应该到场监督,以保证锻炼的质量。
  
  2 习惯养成是关键
  
  学校体育作为提高青少年体质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在加强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中起到引领和促进的关键作用,因此作为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同时又是监督者的体育教师,担负起增强学生体质,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这个神圣使命我们责无旁贷。
  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呢?我觉得应该从习惯的养成这方面下手,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习惯的定义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因此,习惯的形成十分重要。一旦锻炼的习惯形成了就不容易改变了,终身体育的根也就扎下了。而习惯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养成”,只有经历过长时间不断地重复,才有可能形成习惯。我们知道,终身体育其实就是一种长期参加锻炼的习惯,只要生命不停止,运动就不会停止。下面先让我们用周济部长提出的那句口号中来解读一下终身体育观念吧。首先是“每天锻炼”,这是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其次是“一小时”,它给每天锻炼这个行为习惯在时间这个量上给予了精确的定量。最后是“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它是对每天锻炼一小时所产生的结果的一个美好的期盼,是一种期望值。它也是我们每个参加锻炼的人的一种美好愿望,也是我们整个民族乃到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从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个前题上下手。因此,要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必须要从培养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个习惯上下手。
  
  3 课堂教学是基本
  
  那么,要让学生形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习惯,我们又该如何着手呢?我觉得要养成这个习惯,必须通过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方能实现。
  要在课堂上下功夫。体育教师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着手,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爱动是青少年的天性,因此,在潜意识里每个学生都是爱体育的,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溺爱,因此比较娇生惯养,不愿意吃苦,而传统的体育课往往比较枯燥乏味,缺乏活力。这就造成了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局面。因此,体育教师就应该从挖掘学生的体育兴趣着手,选择一二个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教学,比如篮球,足球等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插入一些学生普遍反感,却极具锻炼价值的项目,(如长跑)进行变相地练习。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穿插进去一些运球折返多次上篮的练习,比如连续全场上十次篮等等。这样即锻炼了耐力,又熟悉了球性,可谓一举二得。当学生真正喜欢上篮球运动后,你就可以适时地加以引导,让他们觉得要打好篮球。没有好的耐力也是不行的,在这种条件下,你就可以让他们自觉地参加长跑练习了。同样,你也能顺理成意章地让他们乐意接受速度、力量、灵敏、柔韧等各项素质的练习。因为你让他们明白了篮球运动需要各种身体素质配合。
  第二,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学会抛砖引玉,把别人的优秀技术引进到我们的教学中来,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视频、网络设备,组织学生观看NBA篮球赛,让学生通过感观接触球星的完美技术,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也能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从而促进学生的技术进步。
  第三,体育教师还要学会让学生体会快乐体育,专项的体育训练往往是很枯燥乏味的,体育教师应该通过科学的教学组织,让原本乏味的项目变得生动有趣起起来,比如,单纯的长跑练习是很乏味的,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交替领先的追逐跑,这样即增加了项目的竞争性,也锻炼了学生的速度耐力,效果比单纯的长跑往往要好得很多。第四,体育教师应当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生人学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真正喜好,通过统筹的安排,选择出适合大多数学生又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项目进行教学。同时,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备好教案,准备好场地设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课堂教学中,精心组织,合理调控,选择一种学生普遍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每堂课都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 家庭氛围是促进
  
  教师应该利用家长会或家访时机,多与家长交流沟通,使家长明确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明确体育锻炼的价值,促使家长在课外时间督促学生参加锻炼,把体育锻炼成为家庭活动的主要活动。
  现在的学生课业压力普遍较重,而学生家长更有学习成绩至上的心理。因此常常会忽视身体的锻炼。这就直接造成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肥胖率上升,近视人数直线上升等客观现象。体育教师应该通过细致的讲解,科学的分析,让家长明确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在节假日及课外闲暇自觉地督促自己的孩子参加的体育锻炼。进一步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开成。
  总之,通过教育职能部门、学校和体育教师及家长各方面的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经过长时间的长抓不懈,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就一定能慢慢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也就会在这种慢慢的积累中逐渐在他们的心中扎下根。健康之花也就能够长开不败。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全民身体素质一定会慢慢提高,我们的下一代也一定会变得更强健,更智慧。
其他文献
摘要 培养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基础,创设良好的学习心里环境,激活课堂气氛,在生活实践中取乐引趣,延伸语文教学的“兴趣观”。  关键词 培养;兴趣;师生关系;课堂气氛    语文是一门以工具性为主导,具有思想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的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不仅是我们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我们处理好日常生活中各种事务的必备。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非常讨厌语文
期刊
1 玩儿,根据有几多    我国小学生作文教育教学的历史和现状都不能令人满意,对中学、大学写作水平的提升造成的次生危害有目共睹。面对本该快快乐乐、从从容容的作文学程,学生却叫苦连天,应付过关;老师一筹莫展,因材(教材)施教;家长心急如焚,倾囊求“医”。形成这样的局面,且持续时间这样长,实在令人哀怨,究其原因,可能各执一词。有体制的,有社会的,有家庭的,有老师的,有教材的……说的都有道理,但都没有说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工作已试行多年,通过全员培训和广大教师的亲身实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得到了积极的推广和落实,教师课堂教学思想,方法手段等有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了继续深入推进课改工作,规范和引领小学数学课堂数学,通过研究、探索和借鉴,总结出了小学数学新授课“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供大家参考运用。    1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期刊
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这一侧面,谈点粗浅认识。    1 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
期刊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刘茂花    随着课改的进行,语文学科越发不被学生重视。很多的学生认为,语文科学不学无所谓。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语文教师的注意。我为此进行了调查并对自身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发现学生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并且课堂上学的在考试和实际生活中难以应用;二是语文课堂效率低下。  为此,我乘着改革的春风对我的语文课堂进行了大胆改革。简单地说就是让语文课堂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已渐渐“浮出水面”。审视现行的课堂,我们感到强者如鱼得水,思维在“自由的天空”中翱翔;而数学学困生呢?在数学活动中,他们表现为学习主体意识的消弱,自我情感的荒芜,自我生命的萎缩,成了课堂上名符其实的“观众”,新课程也因此成为他们心头难言的伤痛。    1 数学学困生——在师生互动中守望    1.1 课堂回放。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互动已成为新课程的一种时尚与
期刊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怀概念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学生往往不易掌握。因此,概念教学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关。  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将“多媒体”引入教学中,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1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一节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健康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具体地说,就是将德育内容在数学教学中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  教学实例:  当学生认识了时、分、秒,了解它们的关系,并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后,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1、做一做、试一试。体验1分钟:播放1分钟轻音乐,学生可选择做口算、数脉搏等,做记录并交流。师:1分钟,
期刊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为了使孩子们的智力能够得到更有效地发挥,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使命。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谈几
期刊
人教版(以下简称R)数学课本“小数四则计算”中,加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课时安排比浙教版(以下简称z)均有减少,减少量分别为2课时,5课时,6课时。通过比较,发现课标人教版只需要原来六成左右的教学时间!时间缩短了,基本的计算技能能否落实到位?课标倡导的加强过程、注重体验的理念能否得以实现?算法多样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算法优化的意识和能力能否得到培养?……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利用学校两个校区采用不同版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