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化略述

来源 :社科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7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夏政权自建立到灭亡,经历了近二百年的时间,对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文化角度对党项民族的文字、文学艺术、宗教、社会风俗等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在高职教育中,公共关系是保险专业的一门边缘综合课.在基础理论与实物教学中应突出保险专业特色,在教法上应更多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加强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实现高职教
本文就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围绕高校应当怎样培养好学生干部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摘要 分析农村初中社会学科的教学现状,结合学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提出创建社会学科资源库的目的和意义,并通过实例阐述有学科特色的资源库创建理念与结构体系,指出存在的优势及面临问题。  关键词 社会学科;信息资源库;创建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2-0066-02    1 农村初中社会学科的教学现状    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为农村初中社会学科
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认定本罪主观故意方面的认识内容.也即本罪故意中"明知"的内容是认定本罪的构成与否的前提.在实践中发生的某些"不明知"情
创新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性,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一个“新”字。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必须营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形成创新精神    1.1 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学”有机会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并积极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的传授、轻亲身体验的获得。在新课程标准形势下,要求高中的地理教育应是高质量的教育,而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应该是和谐的教育。新课程标准下“引领、合作、关怀”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己动手、动脑,与同学密切合作、探究、交流、延伸,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尝试通过整个亲身体验的过程去学会
本文就《关于采用毕业学期预就业实习制的探讨》课题的实施过程及结果做了全面讨论,作者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是比较成功的,经过进一步充实、研究,可以在有关专业中推广.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经;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这不仅标志着该课程从单一的学科教育转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上来,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要飞跃和教学双向方式要变革。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驱动力,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与要求不尽相同.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
中国加入WTO,服务产业的开放势在必行。教育作为服务产业的主要领域,面临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处于产业化变革的前沿,及时研究和调整发展策略,以改革放大职业教育的功能,适应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