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人力资本扩张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来源 :国际贸易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高校扩招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高级人力资本扩张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9年高校扩招引起的高级人力资本扩张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检验之后依然稳健;高级人力资本扩张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高级人力资本扩张对出口到高收入经济体和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经济体的产品质量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高级人力资本扩张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大;随着行业劳动生产率、资本密集度和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高级人力资本扩张的影响逐渐由抑制转向显著促进;随着间接融资程度和政府控制程度的提高,高级人力资本扩张的提升作用逐渐降低并最终消失;高级人力资本扩张具有通过强化产业内分工而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商务系统开展的8163家出口企业问卷调查数据,从出口企业面临环境情况、外贸政策获得感和出口信心的分析角度进行实证研究,探查疫情期间企业的实际困难,分析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系列外贸政策的实施效果。实证研究表明,出口企业面临的困难降低了企业出口信心,但疫情期间的出口政策的获得感显著中介作用了环境恶化的影响,提振了出口信心,且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外贸信贷投放、贷款延期、人民币结算便利和贸易便利化六个政策单独的中介效应都显著,表明前期政策的精准性较好;然而单项政策的中介效应大于整体政策的中介效应,表明政
在国际减税浪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迫切需要释放税制改革动力,优化税制环境,以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本文基于2006-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考查了企业税费负担对出口决策和出口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税费负担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不仅降低了企业出口概率,而且挤压了企业的出口规模。在经过样本选择和内生性问题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存在。异质性检验表明,分行业来看,税费负担对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影响更大;分区域来看,对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参与和出口强度均有显著影响,而对中西部地区仅体现
"逆全球化"趋势下,面对国际分工格局不确定性的增长,中国重新审视其不同空间尺度价值链分工联系的重要性凸显。本文通过构建嵌套进世界投入-产出表的中国八大区域投入-产出序列,在统一框架下,借助生产分割阶段数测度并将其解构为域内、国内域外和国际域外生产分割,探讨了八大区域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价值链分工联系水平、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异质性。定量考察域内、国内域外和国际域外价值链分工联系的主体构成特点,结果表明国内域外生产联系呈日益增强的特点。进一步研究证实:就我国八大区域而言,相比其国内域外和国际域外分工联系
提升出口贸易质量是开放经济体的主要政策目标之一,然而,国内政策的稳定性是影响该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入贸易升级领域,研究各国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各国的出口技术分布。理论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通过影响本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技术分布水平造成不利影响,其还会通过抑制投资增长率阻碍出口贸易技术分布的改善。本文选取2006-2015年跨国面板数据,采用附加值赋值原理计算技术高度指数,结果表明: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越会对出口技术水平产生抑制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本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将国家五年规划对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统一量化,分别研究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政策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产业政策相反或者不显著;产业政策因干预市场竞争对其他未鼓励产业具有挤出效应,贸易政策没有挤出效应,反而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了产业升级;不同于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还可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来促进产业升级;相比于下游产业,贸易政策对上游产业升级的效果更强。
本文基于多产品出口企业的垄断竞争模型,构建了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内生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以2000-2006年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合并数据库为样本,研究了汇率变动、融资约束对我国多产品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我国多产品企业出口价格、出口数量以及出口产品的种类都会显著减少,且企业倾向于出口核心产品,而企业融资状况的改善会有效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本文为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化进程、降低企业信贷约束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文从反倾销税率计算的直接依据出发,利用1980-2015年美国反倾销调查的案例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反倾销税率的各因素的作用。不仅关注了国别、"非市场经济地位"、替代国选择等因素,还从企业层级出发定量识别企业应诉行为的作用。研究发现:(1)入世前,中国企业没有遭遇国别上的差别待遇,"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反倾销税率没有显著影响;(2)入世后,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显著高于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非市场经济地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选择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替代国将显著提高反倾销税率;(3)无论入世前后,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探究价值链参与程度及地位对关税水平的影响,利用2001-2014年21个国家(地区)14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一国(地区)相对于中国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地位的提升会显著降低对我国的关税;价值链参与和地位较高的国家(地区),其价值链地位提升对降低对我国关税的显著性更强,对价值链参与和地位较低的国家(地区),其价值链参与对关税的边际效应更大;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价值链地位对关税的影响显著,且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边际效应更大,劳动密集型行业关税对两者
对外直接投资(OFDI)与母国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一直是国际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4-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探讨了OFDI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OFDI的逆向绿色技术溢出效应在中国情境下存在,显著地促进了GTFP的增长,能够成为新时代下提升中国GTFP的新动能;OFDI对GTFP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OFDI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GTFP的增长,而对中西部地区GTFP的影响不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