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书写美好

来源 :新锐阅读·初中高分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i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场真题
   我们阅读李汉荣的散文《燕子筑窝》后,一定无法忘怀文中那对燕子忙碌的身影。万物有情,彼此见证,“吹拂着庄稼的夜风,狂野繁密的露珠和满天的星星,都见证了它们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品德……”
   2020年7月6日,深圳市入选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从此,深圳又增加一张新的闪亮的“名片”。美好生活,需要创造者,也需要见证者。
   见证美好,有感动,有成长,也有幸福……
   请以《见证美好》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多于9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如不可避免,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或套作。(2020年广东深圳中考作文题)
  中考佳作
  见证美好
  一考生
   那一天烟柳拂风,春光正好。深圳市文联的采风活动,爸爸恰好参加,顺便把我这个“尾巴”也捎上了。也就是在那天,我见证了一系列美好的事物,心也被这美好浸润着、感动着。
   听爸爸说,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为了亲眼见证脱贫攻坚的成果,深圳市文联组织了这次采风活动,他们要走访的就是那些脱贫的人家。我的内心对此次行程充满了期待。
  第一站 龙岗村
   我们先要去的地方是龙岗村。听说这里以前是深圳最贫困的村子,不知道如今发展得怎么样了。一路颠簸,终于到达目的地。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美好的景象。村子不大,却能把整个“世外桃源”装下:古榕、翠竹、鹅鸭;石路、小楼、花架;藤蔓、肥叶、黄花。主人身后摇尾的小狗,群居的鸡仔叽叽喳喳,精致的院落,凉爽的庭廊,没有牧歌,只有田园。居有竹,食有肉,把乡间的日子渲染得如诗如画。
   我疑惑地问爸爸:“这里以前真的是贫困村吗?”爸爸点了点头,说:“这就是一对一帮扶的成果,当时还开展了多次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大大活跃了这里的经济,这里的环境也更美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经过扶贫后的村庄竟能发展得这么好。
   那一刻,我见证了美好!
  第二站 布吉村
   吃完中饭,我们一起前往布吉村的两个精准扶贫的家庭。先走访的是一个有4个老人的家庭。听扶贫办的工作人员说,这一家有4个兄弟,只有老二结婚有了孩子,其余3兄弟都没有结婚,现在老了,也都丧失了劳动能力。老二的儿子智力有点问题,劳动能力也有限。他们在扶贫人员的帮助下,开垦了荒地,种了树,养了鸡鸭,现在,一家人的日子也过得滋润起来。随后,我们走访了第二个家庭,两层精修的小楼,深咖色的木制沙发,女主人绽放着笑颜,忙前忙后,端水倒茶。儿子成人,女儿出嫁,她现在的日子悠闲自在。这种美好让我感动。
   那一天,我见证了美好!美好是老人安度晚年的舒心,是群众生活的悠然自得,是扶贫干部宽心的笑容。美好是叔叔阿姨聊天时脸上洋溢的幸福微笑,美好是他们手中的相机不停地闪烁,美好是画家叔叔连忙支起的画架,脱贫奔小康的美好故事绽放在他们的身边。
   那一天,我见证了美好!
  题型透视
   2020年深圳市中考作文是命题作文,审题时要将题目中的关键词理解透彻。“美好”,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中一切令人身心愉悦的事物,如优美的风景、美味的食物、美好的生活、纯洁的心灵、“逆行”的身影、感人的瞬间等。可以是物质形态的“利用”与“享受”,也可以是精神、品质、情感方面的“熏陶”、“陶冶”与“净化”。关键词“见证”,则要求以旁观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写出见证的过程,从而歌颂美好的创造者的精神品质,表达积极向上的主题。
   具体写作时,可以通过“添加因素法”,在题目的前面或中间添加词语,明确谁见证美好,见证怎样的美好。可以是考生自己,也可以是考生身边的朋友、同学、老师等,还可以是历史的遗存物,如圆明园、历史文物等。把物拟人化也是可以的,如“泰山见证了齐鲁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等。还可以见证个人的荣誉时刻、见证团队的精诚合作、见证家乡的巨大变化等。选材的切入口一定要小而具体,不能过于空泛。
  写作思路
   思路一:见证父母关爱之深。在家中,我们一定见证过父母太多的付出,太多的艰辛,太多充满正能量的关爱。比如,吃我们吃剩或不喜欢吃的食物、辛苦加班早出晚归赚钱养家、风雨无阻接送我们上学放学……这些都是爱的见证。
   思路二:见证师生情谊之浓。在学校,老师像父母一樣关爱着我们。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前进的路。在学校的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老师无微不至的爱,和成绩下降的学生谈心,对生病的学生倾心照顾……都见证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思路三:见证阅读之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阅读名著或其他报纸、杂志时,我们会被书中的真善美所感动,被主人公的精神所折服。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时,我们会被保尔的成长过程和奋斗历程所吸引,会被保尔顽强面对困难的精神所折服,会被书中所有的“布尔什维克”的追求所感染。在书中见证美好,是心灵上最好的慰藉。
  特色简析
   《见证美好》一文,考生独辟蹊径,选取了当前最具热度的时代主题来写,一下子就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目光。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让贫困地区的同胞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考生紧紧围绕这一热点展开全文,随同父亲一道见证属于我们国家的美好。在龙岗和布吉两个贫困村,“我”亲眼看到如诗如画的乡间美景,看到了百姓生活的悠闲自在……这种“见证”是最切实的、最真实的,这种选材也是最贴近主题的。我们在写作时,也应该善于把握热点,这样能使自己的文章顺应时势,体现出时代感,表现出针对性,很容易获得读者的共鸣,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把握热点,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观察生活,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多收看电视新闻,这样,许多鲜活的材料就会闯入你的视线: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暴发、全国医护人员逆行武汉,2020年5月全国两会召开、审议通过民法典,2020年7月“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2020年10月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2020年是中國“十三五”收官之年……这些当然是时代热点,也是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关注、关心的事件。
   为了引导广大中学生关注热点,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关注时代,许多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中,都选取了一些有关热点的素材。2020年,北京卷就把“不同寻常的年份”“学习方式的转变”“居家的自我管理”“中考时间的调整”等热点话题引入中考试卷。这就要求考生能准确地把握时代热点,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生活积累作为材料,折射出整个社会的状况,并且在文中抒发对某个人、某件事、某种精神、某种品质的褒奖和赞扬。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特点,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特征,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特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性。认真观察社会,紧跟时代步伐,瞄准重大事件,我们就能在考场上写出异彩纷呈的佳作。
  深度点评
  这篇中考作文,抓住时事热点,选材于真实的生活,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细腻,叙述细致,布局合理,语言精致,表现出真挚的情感,被评为满分作文。具体来说有如下特点:
   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这篇文章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组织成文。全文共设计了8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能恰当地为突出主题服务,缺一不可。开篇两段交代事件的起因,为下文做好铺垫。正文中的两个小标题并没有运用华丽的词语加以修饰,就是简单的两个地名,却串联起两种“美好”,一个是对村民和谐、自然的美好生活环境的描写,一个是对两个精准扶贫家庭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描述,结尾部分用排比句,以特写镜头的形式一一展现美好的画面:老人、群众、扶贫干部、叔叔阿姨一一入镜,全面展示了脱贫攻坚的成果。结尾再用一句“那一天,我见证了美好”铿锵有力地结束全文。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语言精致,感情真挚。本文作者是一个善于观察、懂得布局、语言功底颇深的考生。能抓住时代热点入题,在文章的结构上做到清晰严谨,语言的运用也能做到精致的程度。文章在描述龙岗村“世外桃源”般的美景时,用了“古榕、翠竹、鹅鸭、石路、小楼、花架、藤蔓、肥叶、黄花”9个词语,从树、路、花等角度来展现脱贫后的如诗如画的美景,语言的精致程度可以和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相媲美;文章倒数第二段写“美好”,先写人们的状态:老人的舒心、群众的悠然自得、扶贫干部的笑容;再写人们的动作:叔叔阿姨的幸福微笑、相机的闪烁、画家支起画架……精致的语言把“美好”浓缩成一个个溢满时代感的镜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他文献
在那黑暗中,出现了这样一道光:她点燃中华民族的希望,她在万恶的旧社会照亮了中国前进的路。她已然陪伴我们走过了100年的峥嵘岁月!   历史为她营造了一个不可缺少却无比艰难的背景,乱世建国,难中之最难。可是她,总结经验,为人民咬牙挺住;她挺起身姿,蹒跚站起,那就是我们的母亲——中国共产党。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逐步发展到今时今日一个拥有数千万党员的执政党,取
期刊
2021年全国两会进行时,学校每天组织我们观看《新闻联播》,了解两会新闻。   在众多的两会消息中,我关注了这样一条:全国政協委员孙承业建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青少年不应该承受电子烟的健康风险,建议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禁止商家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我非常赞同这条提案。我经常在公共场合看到有一些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肆无忌惮地在吸电子烟,而他们却冠冕堂皇地说:“我没有吸
期刊
茫茫云浸月,微弱的耳语仿佛来自千年之前,重重叠叠地从时光涟漪中穿过,犀利穿透渺渺云雾,寄托在那一轮沉甸甸的明月中。我截取的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袅袅余音,是电波蹑手蹑脚穿过耳机线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万籁俱寂,无边无际的黑夜缄默着,包裹着我们。失眠如虫儿挥之不去,顽固地钻进五脏六腑。我总是矛盾至极,我的眼皮子沉重欲合,仿佛牵挂着什么,血液仍旧滚烫,奔涌着,欢
期刊
达尔富尔虽然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但苦难远未走到尽头    位于苏丹西部的达尔富尔地区只是广阔非洲大地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然而近年来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03年2月以来,持续的战乱已导致约20万人死亡,250万人流离失所,350万人依靠联合国粮食援助生存。苏丹总统巴希尔却一直以“内政不容干涉”为由,拒绝联合国介入,任凭尸横遍野、生灵涂炭。    在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斡旋下,达尔富尔似
期刊
导言   误会指错误的理解。写作中巧设误会,则能够制造矛盾冲突,造成悬念,让文章起波澜,避免平铺直叙。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一文,就是运用这种技法构思的典范之作。今天,我们就以此文为例,来学习如何运用误会法构思写作。  课文品读   《驿路梨花》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小说。文章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巧设了“两次误会”“三个悬念”,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请看——  我问老余:“你猜这家
期刊
作文时,怎样才能把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当然要抓住其个性特征,选取典型事例,用真情真言加以描述。而要把人物写真,就必须注重对所写人物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联想的方法,对所写对象的外貌、语言、行为以及心理活动进行一番合理的推敲和判断,然后表里如一地刻画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格。  真题回放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普通人,如清洁工、看门人和小商小贩等,他们看似平凡,其实并不平凡;又如朝夕相
期刊
微山湖喂陽光闪耀  片片白帆好像云儿飘  是谁又在弹响土琵琶  听春风传来一片歌谣  哎嗨哟 哎嗨依哟  俺铁道游击队  为国为民立下大功劳嗨哟  微山湖喂卷起春潮  朵朵浪花在把英雄找  当年抗日健儿何处去  看青松巍巍绿水滔滔  哎嗨哟 哎嗨依哟  俺铁道游击队  丰功伟绩人民永远忘不了  嗨哟  人民永远忘不了  嗨嗨哟  小编贴士   《微山湖》这首歌是电视剧《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曲。歌中
期刊
有这样一面墙,上面写满了青春的记忆,承载着孩子的心事和梦想,请看张亚凌《那面张扬着青春的墙》——  时文评析   张亚凌《那面张扬着青春的墙》是一篇别具韵味的散文,综观全篇,文章具有如下特点:   一、以小见大显主题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著名作家郁达夫曾经借用这个佛家的比喻来概括现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写作手法——以小见大。所谓“以小见大”,就是借用小题材来表现大主题,即抓住生
期刊
班上有个同学一米九,长得又高又壯。
期刊
住宿学校内,一位帅哥刚学會拉小提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