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平“三人篮球”比赛规则的“变”与“不变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k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学校每年都举办“三人篮球”比赛,但由于学生运动水平低,常出现比赛难以顺利完成的窘境,尤其是七年级的女生,刚刚进入初中,学生间的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较高,可以流畅地完成比赛,而大部分学生之前未接触过篮球,甚至连最基本的运球也很难完成。因此在校园组织的低水平“三人篮球”比赛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规则,以便让学生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
  一、比赛规则的“变”
  针对篮球基础差的学生对“三人篮球”比赛规则进行的一些改变(表1)。
  1.攻防转换出弧线
  在“三人篮球”比赛中,要求防守方抢到篮板球或抢断球需将球运出或传出弧线再组织进攻。由于学生运球的能力较差,会降低整场比赛的连续性,因此可以将规则简化为队员之间传接球3次即可投篮,不必出弧线,以保证比赛的流畅性。
  2.交换球权后的发球
  “三人篮球”比赛规则中,篮球中篮后由防守方队员在球场内直接将球转移(包括运球和传球)出圆弧线就可以组织进攻。但是在低水平的运用中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节约比赛时间的作用,有时学生甚至不明确自己的攻防角色转变而造成比赛混乱,因此,可以要求中篮后的球权转换采用球场顶端半弧圈内发球的方法,让学生明确本方所处的状态。
  3.进攻时间
  在“三人篮球”比赛规则中,规定进攻时间是12秒,但是对于低水平学生来说,难以在12秒内完成进攻,而且在基层的篮球比赛也很少有计时钟。因此在执行此项规则时,可以适当延长进攻时间,并且裁判员给予进攻方5秒倒计时的提示。
  4.比赛时间
  “三人篮球”比赛时间为每节10分钟,但由于学生的体能与技术较弱,很难坚持10分钟的剧烈运动,加之基层的比赛场次较多,裁判员和场地都较紧张。因此,在制订比赛时间时,如果是组织全校范围内的比赛,且场地、裁判员压力都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将比赛时间适当缩短为5~8分钟。
  5.替换
  按照“三人篮球”比赛规则,当球成死球时并且进攻队尚未与防守队队员之间传递球前,允许双方替换队员。替换上场的队员在其队友离开场地,并与其发生身体接触后,即可进入比赛。看似很简单的规则,对于低水平的学生来说却较难掌握,很多学生根本不理解什么是“死球”状态,因此很难自己把握换人的时机。为了节省比赛时间,明确上场队员的身份,换人规则可以更改为,由队长向裁判口头提出申请,裁判协助的方式完成替换。
  6.犯规罚球
  “三人篮球”比赛规则规定,当守方队员全队累计犯规次数未到6次时,仅针对投篮犯规进行1次或2次罚篮(圆弧线外投篮犯规),超过6次后进行2次罚篮,超过9次后除了2次罚篮外再加上球权。但实际的操作中,如果2队实力悬殊,往往弱队的犯规次数会明显多于强队,此时再将球权叠加判给强队,会造成2队的比分过于悬殊,不利于激发弱队队员的积极性。因此,可以将此规则简化,仅要求球队犯规累计超过6次就执行2次罚球(如果投球得分有效则只追加1次罚球),取消追加球权,6次以内的犯规处罚规则不变。
  7.違体犯规
  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犯规行为,出现此项犯规,很可能会导致队员受伤。“三人篮球”比赛规则是队员累计2次犯规则取消比赛资格,在低学段学生比赛过程中,更应该让学生明白比赛的宗旨和意义,加重对违反体育道德犯规的处罚。既是对场上队员的保护,也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警示教育作用。
  二、比赛规则的“不变”
  对“三人篮球”比赛规则的改变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目的是为了让比赛更易组织,过程更加流畅。但在“三人篮球”比赛规则中有一些规则是不可变的,如:走步、2次运球等违例行为;打手、阻挡、拉人等犯规行为。这些规则是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如果这些规则改变了,就会改变篮球运动的特性,虽然可能使得比赛更加顺畅,但是可能会造成学生对篮球的错误认识。但对于临场裁判来说,在较低水平的“三人篮球”比赛中违例和犯规的行为较多,如果严格按照规则的要求试行,比赛很可能会陷入难以完成的境地。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针对篮球规则中不能改变的规则要遵循不获利不追究的原则,即不太明显的阻挡、拉人等犯规行为,只要不影响对方的进攻,一般不予追究,目的是防止比赛被过多地中断和有利于对方的进攻。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总能遇见一些“游离”于体育课堂之外的学生,他们与课堂教学保持一定的距离,大部分时间处于非参与状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笔者就曾教过这样一个叫悦悦的女孩。在我们认识的第一节体育课上,她就没有和大家一起上课,而是一个人躲在操场的角落,用怪异的表情偷偷地看着其他小朋友做游戏,没有与笔者交流,没有参与班级活动,没有融入团队,她如同一个孤独的“独行者”,游离在体育课的边
一、中考体育的价值思考  (一)现阶段中考的社会影响  现阶段,中考是选拔性的考试,普通高中的招生仅有50%左右的录取率,有些地区甚至还在降低。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20〕1号)提出“要严格按照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原则”;2021年教育部办
2017年7月7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组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联合举办的“我自信、我快乐——小学生自信心培养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王定东及体卫艺处专干徐春生,北京市“高参小”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甘北林,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主任谢春风,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梁威
《综合活动:闯关挑战赛》描述的案例是小学低段课堂中经常发生的故事:学生对教师设计的活动,由新奇的尝试到反复、枯燥的操练后产生厌倦;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指令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等。这些看似“常态”的教学过程,姚卫老师在课堂实践中进行了“智慧”的生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了多种运动技能,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健身育人,培养学生体育健身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课程理
编者按: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期,各项基本体能素质的发展,对中小学生学习运动项目、从事体育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现实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说练习者技能水平差,不好教,也教不好,其实更多的是练习者在身体发展关键期忽视了体能练习,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体能练习的专项指导及适用范围也没有被过多涉及。本系列文章,以《智动体育》系列微视频为基础,以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滚翻等基本练习
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对学生的培养也逐级提升,从要求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到形成一定的运动能力,既是要求提高了,也是目标定位更加远大和更有实际意义。运动能力是在生活或比赛等环境中运动时对运动技能的准确而灵活地运用,还隐含着一定的体能和心理能力。《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已将运动能力作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但运动能力的培养长期受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普遍缺乏,
唐江澎  全国政协委员  江苏省锡山  高级中学校长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一所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没有核心竞争力。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2020年开学,高一新生报道,男生自报平均身高1.80米,女生平均身高1.66米。现在的孩子发育很
自制器械方便实用,还可以进行创意拓展。幼儿的跑、跳类游戏的组织,离不开器械的支持。自制器械的巧妙使用,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运动兴趣,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  游戏名称:“困难重重 我不怕”(大班幼儿)  游戏目标:  1.在快速跑中能灵活钻过山洞,能上下肢协调配合跳过小河。  2.能遵守游戏规则,敢于创新游戏玩法,挑战不同难度。  游戏准备:  小圆盘6个、小标志桶12个、自制钻爬架6个(PVC
笔者从教学职责、教学站位、教学比赛、教学流程、裁判职责和教学评价六方面构建小学体育常态课教学中的小团队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实践运用中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比赛中感受成功与乐趣,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练习密度,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一、小团队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小团队教学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切实关注学生发展,拓宽学
韵律体操以身体的自然动作为基础,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有节奏的身体活动,可以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形成优美的动作和体态。随着韵律体操实践的不断丰富,它的内容与结构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多样化,开展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已成为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较普遍的项目。  一、韵律体操课程一体化内容的开发  中小学一体化韵律体操课程的整体构建在内容选择与分配上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