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愿人生——老和尚的故事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boy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修向道——半年磕头22万个
  1937年1月,30岁的本焕离开高旻寺,发愿效仿历代高僧和虚云老和尚的做法,朝拜五台山。
  隆冬时节,本焕从河北保定起香,三步一拜向山西进发,途经漕河、太行山、狼牙山等地,全程300多里地,整整三个月的风霜雪雨,艰难前行,他才拜到五台山脚下。随后,他又用三个月三步一叩地朝拜了五台山上的五个台顶。计算下来,半年时间共磕了22万个头。
  刺血写经
  问古今连续写20余万字血经者几人?
  叹遗憾只幸存一部普贤菩萨行愿品!
  1938年,本焕老和尚在五台山广济茅蓬(即碧山寺)住下,决心在这圣地苦修行十年。老和尚那时31岁,发愿写血经。他用剪刀剪破手指,用针刺舌根,用血书写佛经。日写六百字,六个多月,先后抄写完《楞严经》10卷,《地藏经》3卷和《普贤行愿品》等19卷血经,共20余万字。
  从古至今,僧人写血经的事例也有,但像本焕老和尚这样连续用血写经二十余万字者却极少见,因而成古今奇迹。从血经字里行间,可见本焕老和尚佛心之伟大,人格之高尚,实为佛门典范。几十卷用血写的经书,精神财富,于1947年兵荒马乱中全部失散,深为痛心。值得庆幸的是,1987年有一剃度弟子,由陕西终南山专程将血经《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送还广州光孝寺本焕老和尚手中,遗散50多年的珍物,失而复得,喜悦不尽,感激不已。可惜其它血经觅无踪影,甚深遗憾。
  本焕老和尚对《普贤行愿品》这部血经更是形影不离。虽已高龄,仍坚持早晚必诵,一生都没改变。本焕长老在这本血经自序中说:“为重法故,不惜生命财物,以‘但愿众生得离苦’而‘不为自己求安乐’……书写了《普贤行愿品》等大乘经典,以报答佛恩、众生恩及无始至今过去现在一切父母抚养之恩,消除无始以来五逆十恶的罪孽”。
  燃灯送母
  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
  子出山关外,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
  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
  1948年农历3月,本焕老和尚那时在上海普济寺修行。多年来,他一直挂念着年迈的母亲,曾作诗一首。一天,他突然接到二哥来信,说母亲病重,盼速回来一见,以慰慈心。师当即赶回到湖北老家,到仓埠报恩寺结夏安居。坚持每天清晨坐禅,早餐后步行十五华里,回家照料母亲,晚上又返回报恩寺,攻读三藏,还天天放焰囗回向。回家五个月,侍候老母,端茶送水,喂药喂食,细致入微。九月,在老母临终前的一夜,在自己两个肩窝里装上菜油,放上灯草点燃,双膝跪在老母床前,行孝送终,直至老母亲离开人间。老母病逝后,请僧尼为老母亲超度七天,自己在老母亲灵堂守孝“七七”四十九天。并在灵前反复说自己的誓言:“安息吧!母亲。作为佛子本焕,一定遵佛教诲,上报四恩,下济三途,永不忘父母养育大恩,修好八正道,永弘佛法,建设光明的佛土。”


  机智救八路营长
  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五台山已是八路军抗日游击区,本焕老和尚爱国爱教,常常利用监院身份,支持八路军的抗日活动。一九四二年十二月,日本侵略军追杀一位八路军营长。当营长跑进碧山寺,本焕老和尚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果断的把营长藏在后院。日军怒气冲冲要寺院交出八路军,本焕师连声念阿弥陀佛,用手比比画画,表示他只信佛陀,不懂什么“八路”,与日军周旋,巧妙的支走了日军。
  建寺安僧,弘法利世
  从1949年起,本焕在广东南华禅寺担任方丈。1958年,当了9年南华寺方丈的本焕长老被错打成了“右派”、“反革命”,蒙冤入狱及接受劳动改造长达22年。
  1980年,年逾古稀的本焕获得平反,他走出劳改农场得以重返佛门。由于“文革”的破坏,那时候,寺宇颓败,僧侣散尽。面对此情此景,本焕长老发下大愿,要在有生之年恢复重建十座寺院,使僧尼有安住修行之所。
  此后近20年,本焕筹集资金数亿元,兴修寺庙十座,为中国佛教事业殚精竭虑。先后恢复重建了广州光孝寺、湖北报恩禅寺、四祖寺、深圳弘法寺等十四座寺庙,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了贡献。


  心怀家国,仁济众生
  除了建寺安僧,本焕长老虽身居佛门,却心怀家国,仁济众生。 他曾说,“我虽是一出家人,但首先是一个公民,国家的兴衰,人民的疾苦,不管大小,我都有一份责任”。
  多年来,本焕捐助建设的希望小学有20所,关爱贫困大学生,救治病人、残疾人有近千人,为儿童福利事业捐助了800多万元。在国家遭遇自然灾害后的慈善赈灾中,本焕长老身体力行,无论是在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非典肆虐华夏大地,还是2008年南方诸省遭受冰雪重灾及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期,他都亲自带领四众弟子积极投身赈灾行动中。扶贫救灾、修桥铺路、兴医办教,累计募化资金总共有6.7亿元,用于修建寺院及捐赠给慈善机构。
其他文献
从死亡里回溯人生  袁君的人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葬礼劈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那场葬礼之前,袁君是大连一名电视台记者,过着有选题忙死、没有选题死忙的高压锅生活。“70后”的人大都活得像一棵树,袁君机械地忙碌着,周而复始地为前途和钱途烦恼。  2004年,特别报道组的一个战友因过劳猝死,台里委托袁君为其做一个悼念的片子。袁君怀着巨大的悲伤整理了同事职业生涯里所有的新闻报道,制作得很用心,想通过这种方
期刊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岂是逃避或所谓的“看开”就能解决的?对于迟早都将面临的事实,早一点认识并作充分的准备,只会有好处:如此一来,将不至于对死亡的愚痴无知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与害怕,更不会因为自己错误的看法,将死亡的情况弄得更糟,这就是我们要关心“死亡”的目的。  一般的人,活着的时候,迷迷糊糊地造业;死的时候,又被业力牵引,仓惶无奈地离去,这种生死
期刊
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迷茫和痛苦。为了生存,很多人为寻找出路正在迷惑、彷徨:我的出路在哪里?有人在迷惑和矛盾中找到了出路:有人不知道如何来解救自己,于是选择了绝路,放弃了人生,放弃了生命。  人世无常,充满苦难。如何寻求解脱苦难的出路?诗云:“人生奔走万山中,踏尽崎岖路自通”。莫说险峰无通路,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总能找到出路。命运之神总是宠爱勇士的,生活强者将挫折当财富,把困难当动力,视拼搏为快乐,在他们
期刊
四川峨眉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普贤菩萨的道场。从古到今无数佛教徒和游客慕名来此朝拜,将普贤的大愿带往世界各地。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永寿法师曾经构建了一个朝拜峨眉山佛教的体系,这就是整个峨眉山就是一座普贤菩萨的金身。其中金顶是普贤菩萨的头,万年寺是普贤菩萨的心脏,大佛禅院是普贤菩萨的脚。所以,要朝拜峨眉山的这位普贤大士,就要或从脚开始,或从头开始,把这三处重要的地方全部看到,才算朝拜完
期刊
蝶舞莺飞,花开树绿,高山流水,云淡风轻……任它红尘多劫、世事无常,大自然仍然以如此的蓬勃和美丽绽放着鲜活的生命……  依然是灿烂的季节,依然是纯真地相遇。  所有初遇,恰如重逢,所有重逢,亦是初遇。  2006--2016,我们在一起。  10年不长,10年不短,不忘初心是我们的承诺和精神!  10年前的6月18日,在成都出生,在峨眉山与大家初遇的《行愿》怀揣着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梦想默默无闻。而今,
期刊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禅者的风度,给人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那就是轻安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动辄说某某人有修养,某某人修养还不行,实际上就是看其轻安的程度怎么样。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每天看到老和尚的生活起居,作息饮食,都是非常有规律。他每天洗脸的动作都是那个样,不会改变一点。每天洗脸都是那几把
期刊
2007年7月16日,《行愿》杂志刚满一岁。我们行愿人在成都因缘遇到时年101岁的本老带领弟子一行经成都前往峨眉山朝圣。我们深感因缘殊胜,当下皈依了老和尚。随后我们便同恩师一起朝拜了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恩师当年看到这本民间的佛文化通俗读物《行愿》杂志非常欢喜,欣然接受了杂志主编赵倩的采访。并在2007年11月16日为杂志刊名题字。开示并鼓励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行此弘法大愿,把这本播种佛法智慧的杂志好
期刊
座落在峨眉山下的大佛禅院,曾经是明代无穷国师的道场。抗日战争时期,故宫博物院的无价珍宝就暂时放在这里。然而随着岁月的流失,以往的寺院早就坍塌,峨眉山僧众为了传承文化,发愿重修并历经十多年辛劳。这座新建的大佛禅院应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佛教寺院,容佛教殿堂和图书馆、博物馆、佛学院于一体,寺院体系完整,既有弘法利生的考虑,又有多功能的教育体系,其园林式建筑群落不仅是宗教人士讲经、说法、集会的会堂,也是信众和
期刊
山腰的万年寺是本老峨眉山之行的又一站,它海拔1020米,雄踞于骆驼岭下群山之中突起的一座山峰之上,为峨眉山六大古寺之首。晋隆安年间(397—401)开始在此建寺院,起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更名为白水寺。北宋时多次修葺,又更名为白水普贤寺。明朝万历皇帝神宗朱翊钧为其母亲庆贺七十大寿,赐金修筑无梁砖殿,并题写“圣寿万年寺”五字金匾。从此,寺名被改称万年寺,直到今日。万年寺中存有大量珍贵文物,是
期刊
感 怀  一次殊胜的因缘,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佛教胜地——峨眉山迎来了金顶十方普贤菩萨开光盛会。海内外如此众多的大和尚亲赴金顶主持法会,这在峨眉山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真所谓百年难遇。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和尚亲赴海拔3000多米的峨眉山金顶,主持佛事活动,更让我们欢欣鼓舞,人天喜悦,诸佛欢喜。希望通过这么一个活动,让海内外的信众对普贤道场有个正确的认知,对普贤菩萨的行愿精神进行广泛地弘扬和宣传。供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