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管理创新探讨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ong_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形势发展趋势的带动下,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呈现出新特点,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的新思想、新个性。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要,教育管理必须走创新之路。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更应该关注创新问题。文章从高职教育创新管理的主要问题、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及文化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 观念 组织 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教育创新的构想。他认为教育创新的意义非常深远,它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是同等重要的,教育能够为其它方面的创新培养专业型优秀人才。现在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院校要想在未来的发展战中据优势,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管理创新的问题。
  1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短缺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对教学及实训设备的要求很高,缺少资金,特别是政府没有提供充足的资金,不能保障高职教育目标顺利实现。
  1.2 师资队伍 师资不足是我国职业教育当前的突出问题。主要存在:从事职教的教师现在还不是很多,而且他们的专业知识也不是非常的充足,还有待丰富;他们在实践教学方面还有待改善;师资结构不够完善,缺少“双师型”教师等。
  1.3 管理体制无特色 高等职业院校没有结合本校的实际,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方法。
  1.4 专业设置特色不鲜明 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与当地经济发展不协调以及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2 高职教育管理创新方法探讨
  2.1 办学要多元化 现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经费筹集方面的多元化;②办学模式的多元化;③办学主体多元化;④服务功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多元化等等。
  2.2 紧跟市场设专业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适当的施行 “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各个专业的灵活性更强,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3 管理观念的创新 要想更加顺利地实现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首先要抓好观念创新,通过观念创新的推动来促进管理的创新。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管理还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空间,管理者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管理观念的创新。
  2.3.1 “以人为本”的观念。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 ①对教师的管理。教师是学校的重要核心,管理者满足教师在成长职业生涯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帮助教师更顺利地成长。我们现在十分有必要提高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的能力,对教职员工论文发表、科研成果、技术职务的晋升要求有些过于盲目。我们应该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帮助他们逐步地改进和完善自己,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热情,以饱满的精神展开教学工作,这同时还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②对学生的管理。学校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高职学院要想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学生。本着“理论够用,实践并重”的思想,在学生学好本专业的同时,给高职学生提供很多的提升机会,例如: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考试、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等服务,满足在校生、毕业生和社会各类人员的学习要求。
  2.3.2 “校企合作”的观念。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不仅是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动力,还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进而实现教育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的不断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有效方法。
  2.4 管理组织的创新 组织机构是组织管理活动的载体。高职院校管理战略目标在不断地调整,其组织结构也要不断地创新,根据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要解决扁平式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和决策层次、执行层次管理组织的建设。
  2.4.1 扁平式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在中国,传统教育管理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但是社会在不断地繁荣,时代在进步,它也表现出与时代发展越来越不相符合的趋势,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应向扁平化方向发展,要实现这一方向的发展首先要做到:①职能部门专业化程度需要不断的提高,二级学院或系部的学科专业化也要不断地加强。②行政组织机构还需精简,管理层次过多的情况需要解决,努力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
  2.4.2 决策层次管理组织的建设。对于决策层次建设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一位优秀的校长。大学校长要有以下8种素质:①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着大学不断进步;②推动大学发展的目标不仅要远大,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实际,在执行过程中采取渐进的方式,抓住任何能够推动大学组织结构变革的机会;③校长应该更加注重行动方面,要积极主动地执行各项战略指标;④要有冒险的精神;⑤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失去信心,要多进行尝试;⑥采取符合实际的变革方式;⑦要让副职们拥有适当的自由;⑧制定激励机制,将个人目标跟学校的成功发展结合起来。一位优秀的校长如果能够很好地带领决策层工作,那么自然会提高高职院校文化水平。
  2.4.3 执行层次管理组织的建设。细节决定成败。执行不力,再好地决策也难取得成效。在高职院校组织结构中,二级学院或系部属执行层次,充分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它是战略决策执行主体中的关键成员,学校文化建设关键在执行力,学校高管要授权给执行层管理者,让他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校可以采用绩效考核和任期制度,定期公开考核结果,用事实和数字说话,让执行层管理者信服,对于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执行层管理人员给予淘汰。
  2.5 管理文化的创新 进行学校管理,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观念这一管理的灵魂,学校管理还需要优秀的管理文化来支撑。高职院校管理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高职院校管理文化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2.5.1 创建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高职院校管理文化系统的基础就是物质文化,它同时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教学场所、实训场所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大学生文体、科技、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等硬文化。还包括表达院校精神的校徽、校训、校服、校歌、标志色、名言警示牌及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和善于治学育人的“双师型”教师、教授队伍等软文化,“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学术之大”,高职院校物质文化既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2.5.2 创建先进的高职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系统的关键。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学校规章制度等。一些高职院校本着“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了文化大讲堂及教师继续教育费用报销制度。请知名企业家或者相关领域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交流,同时把本学校优秀的教师送出去深造,制度上体现这种理念将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5.3 培育个性鲜明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表现在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人际关系、思维方式、教风学风。这种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内涵。
  3 结语
  高职院校创新的目的在于保持其在市场竞争中又好又快地发展,发挥其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管理创新过程中要理顺各方面关系,积极化解矛盾。发展是永恒的,创新是无止境的,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必须经过长期的管理实践大胆探索,逐渐积累,使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翟轰.高职办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8,(6).
  [2]储朝晖.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管理创新的文化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6).
  [3]杨和平.论高职院校经营[J].教育与职业,2005,(9).
  [4]许晓明.导致企业“短寿”的四大战略管理陷阱[J].上海管理科学,2004,(6).
其他文献
本文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农牧民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规范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对海南州农牧区民间借贷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对其基本特征以及与正规金融的优劣势进行分
物价稳定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本文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货币供应量(M1、M2)、外汇储备、汇率对物价(CPI)的影响,发现货币供应量增加是CPI
本文以玉树州为例,从财政转化机制和金融转化机制两个角度剖析了藏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金瓶颈问题,揭示了藏区经济发展中金融抑制的典型特征,得出藏区跨越发展需要金融倾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