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作,这不但要求教师要对教学的角色进行积极的转变,同时还应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保证“生本教育”的实施,这不但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还可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一、在课堂上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的听、记,或是在那划重点,很少有时间或是精力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而导致不能处在高效的学习状态。而要重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留出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比如如果是讲解诗歌时,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讨论,或是相互提问,引导学生对诗人的创作手法以及情怀进行深刻的理解。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不同的學生的语文基础具有很大的差异,学习能力也存在明显的层次差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其个体差异给予充分的尊重,坚持因材施教,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尺来对学生做出同样的要求,用标准化的思维去要求学生。这不仅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还会使个别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信心上受到影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来说,要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有效培养,就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差异给予充分的顾及,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而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进而提高每个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
  三、增强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高中时期是学生生理以及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良好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这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而言,应该增强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能够增强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我们在讲解《再别康桥》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尽可能的不要事先给学生安排预设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之后再解答问题,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对于同一篇文章来说,不同的学生所关注的重点也会不同,有的学生对于诗歌的语言艺术比较关注,认为在朗诵诗歌时十分的优美,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同学进行讨论,探讨为什么诗歌朗诵起来会这样的优美?同学们在对资料进行查阅后进行思考,之后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就会了解到《再别康桥》是一首新格律诗,而新格律诗则具有音乐美、绘画美以及建筑美的特点。而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正好具有这种美,因此学生就能够在这样的情感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四、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在以往单一的教学环境当中,教师单边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课堂氛围比较死板, 师生间缺少足够的交流和互动,距离感较强。这样的氛围下,很难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和能动性。比较而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则可以得到有效的释放而得到提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来说,应该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地找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适当地给予指导和鼓励,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从而也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五、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其独立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其自觉学习,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比如,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将阅读的步骤与方法向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能够对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的方法和规律有所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面对不同的题材与内容时独立分析和完成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独立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与分析中发展自己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徐刚.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 亚太教育,2016,(17).
  [2]顾晶晶.试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 课外语文,2016,(19).
  詹国庆,江苏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李绍渊,1961年3月生于广西德保县,1985年7月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同时获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所悟、所获,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而兴趣是学生有效获取知识的动力,所以在教学中创设合理情境、开展动手操作、联系生活实际、开展
伏虎,1974年7月生,199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美术与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经验,将小学语文知识加以构思和想象,最终将知识故事化,达到更高效的教学目的。在进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小学生的思维作为故事情节的基本出发点,只有符合小学生的语文童话教学,才能让学生更有效的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更高效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喜剧表演法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指的是通过语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理
识字教学作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个人的文化素质、文学修养提高和成熟的第一步,而小学低年级又是识字教育的第一步。“汉字难认、汉字难学”这一难题多年来一直是困扰和制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  那么,如何让原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从大量枯燥乏味的、低效的识字中解脱出来,爱上识字,在识字中体验快乐,达到快乐识字、高效识字的目的呢?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都只是将语文这一学科视为工具类的学科,学生只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与关节就能在应试过程中取得较高的分数,这种认知过于偏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不仅具有交流工具的工具类属性,还具有相应的文学底蕴,而这种文学底蕴才是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因此,假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心学生语文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以此作为提问的依据,那么初中语文教学的互动环节就是缺失的,必然会对初中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体现的不仅仅是传统美德,更是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
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听、写能力,忽视说和读的力量,学生学习能力存在缺陷。说、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师要重视教学形式,从说、读两方面着手,以说促读,以读促说,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一、精选阅读方法,激活学生感知  “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发展智力,提升文化素养。“读”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朗读、默读、速读、诵读、略读、精读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读
在信息时代,教育必须顺应并融入“大开放、大改革”社会潮流才能赢得“大进步、大发展”。就语文学科而言,只有“还原”并投放到社会生活这一大背景下,才会更加切实显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更好地体现语言类学科教育的应有地位和价值。以“吸收与消化”为本的语文阅读,既是课程活动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又享有无可比拟的“半壁江山”之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始终秉持“大语文教育”观,积极开展丰
图形创意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教学环节,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针对本课程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基于传承传统图案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创新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