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资管产品缩水一半 成立7个月遭清盘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wr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深夜赶科场。
  对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来说,一面是众多中小券商加大扩容进度,一面是部分券商因资本市场低迷,产品陷入清盘危机。
  9月14日,中银国际正式公布了旗下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的清算报告,成为最快清盘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产品规模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软肋”。在资本市场持续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投资者大量赎回,导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不能满足存续要求而清盘。
  这已经是今年券商资产管理部门主动清盘的第七只产品。
  
  业绩好也遭赎回
  
  中银国际旗下遭清盘的产品——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成立时间不足7个月。
  根据9月6日发布的公告,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1月19日成立,本来定的存续期为5年,没想到8月29日就不得不终止产品计划,成为史上最快清盘的集合理财产品。
  5月3日,产品第一次开放日,有高达5287.7万元的份额被赎回,而产品初始募集的规模仅有1.5亿份,1/3的江山崩塌。
  8月1日,迎来第二次开放日。客户退出的决心依然不减,净赎回的份额为1803万元,超过总份额的1/10。
  中国红新股1号遭遇两次赎回,致使8月2日~29日,资产净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8月29日的资产份额仅有8234万元,与成立之初相比,缩水幅度高达46%。根据事前约定,产品不得不进行清盘。
  投资者到底为什么赎回?
  截至清算日,产品单位净值为1.013元,在今年的背景下,能取得正收益已经不错。4月18日,产品还进行过一次分红,每10股派发人民币0.01元,可供分配的收益为178.8万元。
  由此可见,赎回并非因业绩亏损。
  中银国际资产管理部门的一位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同一般集合理财产品的5万或者10万的门槛不同,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的购买门槛为100万,不太容易销售,募集时的资金量也就有1.5亿元,比较少。因此只要有赎回,很容易就到1亿元的警戒线。”
  此外,他还补充道,产品业绩做得好,客户落袋为安,也是赎回的一个原因。他也很困惑,在熊市中产品业绩往往做得越好,赎回就越厉害。
  在7个月的管理中,中银国际仅计提了8.6万元管理费。投资主办人黄海尽管对三季度的新股申购市场满怀信心,但是产品的清盘终止了他的希望。
  中银国际旗下还有四只集合理财产品,投资类型各不相同。
  中国红稳健价值,属于混合型投资产品;中国红货币宝,是一只货币类产品。中国红基金宝,专买基金,属于FOF产品;中国红1号,投资二级市场,是混合型产品。被清盘的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则以打新股为主,同时做一些债券回购等业务。
  另四只产品,也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赎回。成立于2009年11月的中国红基金宝,最新份额为6.9亿元,与成立时比缩水了47%。其余三只产品的萎缩份额大约在21%左右。
  
  巨额赎回引发清盘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遭遇清盘,并不是今年头一遭,至少有七八只产品已被清了盘。
  在被动清盘的集合理财产品中,巨额赎回是主因。由于今年股市低迷,投资者纷纷撤回投资,导致产品规模迅速缩水。
  除了中银国际,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也有清盘的例子。
  7月27日,华泰证券公告称,旗下华泰紫金智富集合资产管理于2011年6月29日至7月26日期间,资产净值连续20个工作日低于1亿元,集合计划不得不中止。
  该产品计划去年7月8日成立,属于非限定性小集合产品,初始份额1.37亿份,不设固定存续期,封闭期一年。扣除管理人53.53万元的报酬外,客户能得到的资产仅剩下6724万元,一年内缩水了一半。
  招商证券旗下也有三只小集合产品提前清算。
  今年1月25日、3月7日和28日,招商证券相继发布公告称,旗下招商智远稳健3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1号资产管理计划和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分别于2010年12月28日~1月25日、2011年2月1日~3月7日和2011年3月1日~3月28日期间,由于资产净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而被迫提前进入清算程序。
  1号和3号产品清算日的规模与成立时募集资金规模,缩水的比例高达90%,2号的缩水比例也有32%。
  与陷入同样困境的私募相比,清盘的私募多是因业绩巨亏,而上述几只被清盘的集合理财计划业绩相对不错,结算日净值都在1元以上。
  今年清盘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还有主动清盘者,以东方证券和光大证券为典型。
  8月25日,光大证券公告,旗下光大阳光3号产品,三年的存续期已满,到期清盘。截至结算日,产品的累计净值有1.23元,产品规模有4.8亿元。
  东方证券主动清算的一款产品叫东方红现金宝,与中国红新股1号同为打新股产品。
  2009年之前,打新类理财产品的主要机构是银行,2009年后,以券商为首的机构开始抢占申购新股理财产品市场,上述被清盘的两只产品是典型的代表。
  2010年四季度以来,机构网下打新从配售制改为摇号制,使得网下打新的中签率大幅下降,很多机构逐渐减少了打新理财产品。
  东方证券还有一款产品——东方红-开源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于2010年9月成立,开源证券为主要投资人。2011年8月,开源证券取得自营业务资格,出于业务需要,开源证券需要对资产进行重新调整和配置,要赎回持有的份额,此产品没有存在的意义,只能清算。
  上海一家券商集合理财投资经理告诉记者,随着集合理财产品数量增加,正常与非正常清盘的产品可能会越来越多。清盘也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生老病死的必然过程,了解清盘原因,避免一棍子打死所有公司。
  
  10只产品拉响警报
  
  中银国际是最新出现的赎回案例,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二季度末,还有高达11只集合理财产品的最新规模在1.1亿元以下。根据规定,产品最新份额连续20个交易日都在1亿元以下,或者仅有两个客户,产品都必须清盘。
  有可能清盘的10只产品,分别是光大阳光集结号收益型二期、光大阳光集结号收益型三期、国泰君安央企50、华泰紫金龙大中华、招商智远稳健4号、中信贵宾5号、华泰紫金策略优选、长江超越理财宝2号、平安稳健增值一期、平安优质成长中小盘。
其他文献
有一类公司,仅看其财报的净利润一栏或许会被迷惑,因为这些公司尽管净利润为正,但主业可能已经出现亏损。湖南上市公司华升股份(600156.SH)就属此类。  在最近券商股集体井喷之时,资本市场上一直名不见经传的华升股份因参股湘财证券而连续上涨,股价更是创出过三年来的新高8.35元(9月15日回落至6.90元)。  华升股份最初持有湘财证券2.2亿股股权,之后随着湘财证券的重组,华升股份所持股权缩股为
期刊
一桩重组案历时两年多尚未给出日程表,期间一次也未登上券商研报的中汇医药(000809.SZ),9月15日发布资产重组进展公告,公司定向发行股份收购铁岭财京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的资产重组方案于9月14日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股份数量约2.52亿股。  此次重组一旦完成,中汇医药的主业将实现由中药企业向地产业的转身。中汇医药前身是四川第一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一路亏损戴
期刊
上市公司实现高利润的秘诀之一在于有效的成本管理。收入规模相同的两家公司,谁的盈利能力强?毫无疑问,成本管控能力强的公司利润会更高。  今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导致不少公司业绩下滑,这成为上市公司面临的一大问题。在此环境下,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和费用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的成本管理能力,一方面需要观察其营业成本的管理,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看它对人力成本的控制。  因此,从营业
期刊
一面是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同比增长,一面却是上市公司高管们的大手笔减持。  《投资者报》对今年以来全部A股公司的高管减持情况进行了统计排行,结果显示,截至9月8日,总共有450家上市公司遭到高管减持,减持股数达到7.5亿股,参与减持高管人数多达1434名,减持次数多达2070次,套现总金额为115.8亿元。  而今年上半年全部A股市场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总和为9980.13亿元,这意味着,高管套现金额
期刊
“公司本次定向增发6个项目中有4个指向五金物流项目,在募投项目建设完成后,除了少部分自用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向五金业内提供自动化立体仓储和货运等物流服务。”晋亿实业(601002.SH)投资者关系部相关人士9月14日对《投资者报》表示。  曾经辉煌一时的“高铁第一股”晋亿实业9月6日公布了不超过15亿元的定向增发预案。预案包括浙江嘉善、辽宁沈阳、福建泉州和湖北武汉晋亿五金销售物流体系建设项目;收购
期刊
9月15日,紫鑫药业(002118.SZ)公告称,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以核实媒体报道。此前,该公司因此已经停牌整整一个月了。  8月16日,一篇标题为《自导自演上下游客户 紫鑫药业炮制惊天骗局》的媒体报道,质疑紫鑫药业涉嫌“空买空卖”和虚假交易。第二天,该公司股票开始停牌。但在停牌的一个月内,紫鑫药业始终未拿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被举报“空买空卖”    根据举报,“紫鑫药业分别在吉林省通化
期刊
弱市常见的是高管套现抽身,长江润发(002435.SZ)却成为了逆市增持的“少数派”。  9月2日和5日,长江润发大股东长江润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润发集团),分别两次共增持19.68万股,交易市值约252.7万元。事实上,自6月29日至今,其已先后9次增持约102.68万股,增持市值约1385万元。  在股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9月份以来,A股高管减持股份市值约2.66亿元,相对应的增持股份市值尚不
期刊
说起最冒进的城商行,大连银行可谓首当其冲。  2007年以来,大连银行已经开设8家异地分行,4家都在直辖市,是率先在直辖市布局的城商行。  由于资本消耗过快,大连银行资本充足率明显下降,在上市困难的情况下,业务发展压力较大。  此外,当城商行纷纷开设分行后,“短兵相接”的竞争场面在所难免,再加上业绩增长的压力,业务同质化情况将会普遍存在,银行很难坚持自己的特色。    4年设8家异地分行    大
期刊
偏安东北一隅的盛京银行正在加速扩张。  今年以来就有5家分行相继成立;此前3年,盛京银行分行的数量也不过5家。  这仅是盛京银行布局全国野心的前奏。它的目标是上市,被称为“东北版宁波银行”的盛京银行,被认为最有可能在城商行上市重启后第一批登陆A股。    分行密集开业    盛京银行前身是沈阳市商业银行,于1997年9月在沈阳市33家城市信用社和信用联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注册资本2.16亿元。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不知不觉间,人们或许能发现,身边突然“冒出”很多以前从未见过的银行,大连银行、重庆银行、锦州银行、天津银行……  这些银行都是城商行。   《投资者报》记者梳理发现,2010年,城商行全年新增分行116家,占自2006年全国第一家城商行异地分行设立以来总数的30%,在147家城商行中,有36家未上市城商行已经冲向全国,开始在省外设立分支机构,北京、上海、深圳是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