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发展理念 谱写金融新篇章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udy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楔子:“宁夏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一首民谣唱出了在黄河水灌溉下形成的西北著名大粮仓——宁夏平原,宁夏也因此拥有了“塞上江南”的美誉。2020年6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片神奇的热土,深入社区、农村、防洪工程和农业产业园区,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进行了深入调研。
  作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宁夏金融系统以普惠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以绿色金融筑牢生态屏障,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达产、稳步回升工业生产、加快复苏市场消费、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向好做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赴宁夏调研时,进一步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面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结构矛盾突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增长动力后劲不足、质量效益仍然偏低”的现状,宁夏金融系统是如何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呢?本刊专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琼,从地方视角见证宁夏金融业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做出的努力。
  普惠金融,打造精准扶贫的宁夏模式
  “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吴琼说。近年来,宁夏金融系统始终坚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普惠金融与金融精准扶贫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以“信用+产业+金融”为核心内容的普惠金融之路,形成了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宁夏实践”。
  助力决胜脱贫攻坚。宁夏金融业始终把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任务,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创新推出“千村信贷”“国开惠民”“金穗惠农通”“好借好还”“扶贫保”等多款信贷和保险产品,加大对西吉县和脱贫摘帽县、挂牌督战村、贫困户金融支持力度,将信贷资金与扶贫产业项目紧密结合,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持续发挥“一行一县”“一司一县”“一保一县”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群体的支持,巩固成果防返贫。鼓励金融机构对标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任务举措,提前研究制订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精准对接项目及产业,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金融有效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动脱贫摘帽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截至2020年8月末,全区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为507.3亿元,扶贫小额信贷余额为66.3亿元,建档立卡户贷款覆盖率达73.3%。
  助力重点产业发展。宁夏金融业主动调整信贷投放方向,加大对自治区确定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产业龙头、就业大户、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20年8月末,全区涉农贷款余额为2345.3亿元,较年初增加176亿元;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为471.1亿元,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贷款余额为228.5亿元;扶贫开发项目贷款余额35.6亿元。
  助力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全区重大项目特别是具有支撑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新基建项目、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生态环保项目加大信贷投入,保障资金需求。截至2020年8月末,全区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785.3亿元,同比增长6.3%;全区工业贷款余额为2278.2亿元,同比增长9.3%;基础设施领域贷款余额为848.4亿元,同比增长4.9%。
  助力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宁夏金融业持续优化和改进民营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动落实小微企业主办银行服务指引,督导主办银行为企业量身定做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帮助企业化解资金链风险,助力民营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截至2020年8月末,全区普惠小微主体授信23.3万户、贷款余额为68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0.7%,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为14.6%。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研发“小微通”“银税贷”“政采贷”等特色产品,灵活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积极发挥保险增信作用,推出“政银保”“股贷保”等业务模式,破解小微企业抵(质)押物不足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绿色金融,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充分挖掘绿水青山的经济效益,是应对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吴琼向记者介绍道。十五年前,习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地生动的实践,这一理念历久弥新,愈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是时代的呼唤、责任的担当。宁夏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更要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形成包括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金融等在内的完整绿色经济体系。
  加大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有关精神,出台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文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重点保障力度,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鼓励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环保技术装备保险等业务发展,加快推进生态立区战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聚焦绿色产业,重点围绕枸杞、葡萄酒等特色农业,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还围绕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领域、工业节能节水环保等项目,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
  持续推进绿色信贷发展。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局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专设绿色金融网点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改进绿色信贷管理等措施。推动完善企业环保信息共享机制,引导银行机构将监管部门发布的环保信息嵌入信贷管理全流程。建立绿色信贷评价机制,将全自治区主要银行机构纳入评价范围,多维度评价绿色信贷开展情况及对绿色金融发展的贡献度,促进绿色信贷的较快发展。截至2020年8月末,全区绿色信贷余额为771.1亿元,同比增长2.7%。
  借力资本市场壮大绿色产业。2016年银星能源定向增发、2017年嘉泽新能成功主板上市、2018年達力环保香港上市、2019年宝丰能源成功上市、2020年凯添燃气成功入选新三板精选层,嘉泽新能公开发行可转换债……近年来,宁夏多家能源类企业在资本市场纷纷亮相,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获取资金推进光伏电站、风电场、污水处理等各类绿色环保项目建设。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2018年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和科技贷款风险补偿,累计撬动银行贷款62亿元,支持约700家科技型企业创业。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创新,24类52种特色农业保险涵盖重点致富产业,其中新型险种占75%,农业保险承担风险总额为117.89亿元。推动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2019年全区共有9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参保企业,累计保费达54.8万元,提供风险保障3000万元。鼓励符合发债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对民企发行的债券给予每年2%的贴息;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发挥宁夏回族自治区风电等碳减排资源优势,创新碳金融产品。
  疫情防控,金融業勇担当、敢作为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冲击。吴琼向记者介绍:“疫情对我区文化旅游、住宿餐饮、交通物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行业影响较大。如何切实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是金融业面临的迫切任务。”
  推出复工达产政策。为应对疫情,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局制定印发了金融系统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施方案,先后起草和配合自治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18条、促进经济平稳运行21条财政政策措施等文件,从发放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鼓励降低担保费用、取消反担保措施、降低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企业金融支持。争取自治区财政设立300万元保费补贴,支持保险机构扩展理赔责任,以自治区内共保体的形式,为制造业企业提供1亿元复工达产保险。同时,组织召开“金融+”融资对接、“重大项目融资对接五市行”“证券服务市县行”等活动30余场,政银企面对面解读服务沟通,有效推动了各项复工达产政策的落地生效。
  落实贷款新增计划。全自治区信贷运行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截至2020年8月末,全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672.2亿元,同比增长6.4%。特别是自治区做出2020年新增600亿元贷款部署要求后,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局调研协商制定分解指标,各银行机构主动认领任务,细化年度贷款增量计划,积极争取总行信贷规模和政策支持。各银行机构为29个国家级防疫防控重点企业新增贷款89.9亿元,为52家自治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新投放贷款61.1亿元。推动宁夏银行、石嘴山银行和黄河农商行三家地方银行,对商业综合体中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展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试点。
  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各银行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新发放贷款493.7亿元。为推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扩面增量,全区金融机构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累计实现融资383亿元。成功帮助协调重点企业转贷55.2亿元、延期支付利息14.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2.5亿元,协调推动解决大地化工、宁钢集团、宁夏红宝集团、银川建发集团等企业展期续贷、延期付息、减息等实际困难。各政府性担保机构为2859户企业实施延期还本75.4亿元,1724户企业延期还息8.85亿元,基本做到能延尽延。宁夏股交中心及时开辟复工复产可转债发行“绿色通道”,推动各地市金融局、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接有发债需求的企业,协调提供担保增信,共发行四板市场复工达产可转债2600万元。
  大力推进减费让利。2020年以来,全区银行机构为1.1万户企业减收各类费用8654.4万元,其中3家地方银行减收达5500万元。全区政府性担保机构全部落实单户500万元以下担保费率降至1%、500万元以上担保费率降至1.5%以内的政策要求,惠及小微企业4718户、55.1亿元;另为3199户小微企业免收担保费,为2.3万户小微企业免收再担保费。同时,各银行机构深挖让利潜力,最大限度让利企业,2020年上半年全区企业一般贷款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为4.93%,较1月下降0.23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47%,下降0.25个百分点。
  支持实体经济,优化金融服务供给
  为企业提供综合性融资服务。2020年4月以来,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局分别设立了企业续贷服务协调中心、企业首贷服务协调中心和企业信用修复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三大中心(委)的协调运作,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采用“线上+线下”办公模式,实行小前台、大后台服务机制,前台配设工作人员办理接待咨询、需求登记、转办申请事项,后台配设18家银行及担保、法律、审计等金融中介组织联络员,不定期进行融资协调、举办讲座、组织专家会诊,增强企业融资和管理能力。截至目前,已召开座谈及视频协调会43场,对外直播宣传13场,企业信用修复调解会16场,编写成功案例35个,成功办理首贷续贷业务45笔,累计金额达6.7亿元,为企业降低助贷成本667.1万元,节约银行利息成本208.8万元;企业信用修复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解13家,涉及金额4.7亿元,显著提高了综合性服务的效率。
  有效发挥地方金融组织作用。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全区金融系统全力支持经济平稳发展,疫情常态化下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融资担保政策落实,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小微企业复工达产等系列会议。出台政策,鼓励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地方金融组织通过设置宽限期、减免违约金、降低担保费率、取消反担保等方式,支持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及时回应企业转贷需求,向社会公布全区助贷机构名录及贷款利率,接受社会监督。截至2020年8月末,全区125家小额贷款公司存量贷款45.5万笔、余额51.7亿元;63家融资担保机构在保户数1.7万户、余额191亿元。
  建立金融服务“联络员”机制。金融服务联络员机制就是通过联合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聚焦实体经济需要,及时掌握企业诉求,有效解决企业与银行、政府部门等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和融资难题,通过专人、专业、专责服务,缩短信息传递过程,减少决策链条,及时解决问题,建立政、银、企的命运共同体。目前,全区已启动建立覆盖城乡的金融服务“联络员”制度,对各类企业、重大项目、三农领域融资给予精准性对接、网格化联络,重点指导做好政策传导、融资协调、督办落实、跟踪报告等工作。对全区贷款余额3亿元以上的67家民营企业和银川市62家商业综合体,由局领导和处级干部分片包抓,每周定期动态跟踪并协助解决融资困难和问题。   金融业积极聚合各种资源。通过发挥银行、保险、基金、担保等各类金融工具的组合效应,以金融工具链支持产业链,实现金融业与自治区新型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及草畜、蔬菜、枸杞、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物流、信息产业、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的融合,科学高效配置金融资源。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建成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工商、税务、法院、国土、房管、电力、环保等各类信息的整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运用政府产业基金,撬动更多资本形成服务“宁商回宁创业”强磁场,举办外地宁夏籍企业家座谈会,征求回宁创业意见,出台金融支持宁商回宁创业政策支持文件,创办宁商回宁创业网站。拓宽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抵质押范围,引导企业加大对股权融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融资方式的运用。进一步培育在资本实力、业务规模和风险管控等方面优势突出的龙头机构,加强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合作,切实发挥增信分险、规范引领作用。
  防控风险,监管改革任重道远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原地方金融工作局改为“地方金融监管局”,监管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形成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地方金融监管框架”。据吴琼介绍,“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局于2018年更名,加挂宁夏金融工作局牌子,承担着地方金融监管与改革发展稳定的职责”。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近年来,宁夏金融机构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同步推进,妥善化解各类重点企业、高风险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风险;出台支持金融机構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意见,为金融机构轻装上阵、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截至2020年8月末,全区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率为3.93%,较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组建债委会89家,用信余额为903.4亿元,累计帮扶企业177户,弱化风险金额127.6亿元,通过展期、再融资、调整期限等形式续贷160.7亿元,其中债转股落地1家,金额为25.8亿元。组织开展“扫楼”行动,对全区5市重点写字楼入驻企业名称中含“投资理财”“资产管理”“科技金融”等字样的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对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企业,通过约谈主要负责人,责令关闭或转型等方式予以处置。不断加大“现金贷”“套路贷”“校园贷”专项整治力度,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分四批取缔30家机构P2P网络借贷业务,并关闭平台网站、下架App等,推进网贷机构市场出清;编印发放“校园贷”“套路贷”防范手册约15万册,实现大学生人手一册,开展“校园贷”访谈式教学20场次,实现区内高校全覆盖。
  监管立法加快进行。加快健全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制度体系,确保金融监管有法可依,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局成立了《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条例》起草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学习借鉴山东、河北等省市工作经验,结合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实际起草了地方金融监管条例草案,以强化地方金融监管为重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完善中央与地方监管职责分工,补足监管法规短板,规范金融行业秩序,实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发展的双重目标。同时,也在加快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管细则、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细则等一系列监管办法和措施,通过设立“人才贷”、建设金融人才库、强化挂职交流和业务培训、配备配齐各类执法设备等方式,多渠道壮大监管队伍,补齐监管能力不足的短板,提升监管质效。
  结语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根深蒂固,金融才能枝繁叶茂。近年来,宁夏金融监管局在创新上求突破,在协调上下功夫,在绿色发展上用实招,在开放上抢机遇,在共享中见成效,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身边事,补齐民生保障的金融短板,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力量。
  六盘山、贺兰山,郁郁葱葱;滚滚黄河水,奔涌向前。两山一河间,宁夏金融系统正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奋力谱写美丽新宁夏的优美画卷。
其他文献
2020年6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颁布意义深远,既强化了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也解决了“政纪不适用,党纪管不了”的问题,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构筑起惩戒公职人员违法行为的严密法网。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公职人员惩戒制度的国家法律,《政务处分法
期刊
编者按:新冠疫情的蔓延,导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环境恶化,金融风险尤其是不良资产的增加不可避免,为延缓不良资产的过度扩张,银保监会联同其他部委于2020年3月1日印发了《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银保監发〔2020〕6号),明确指出:“对于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中小微企业需支付的贷款利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企业延期付息申请,结合其受疫情影响的实际情况,给
期刊
编者按:纵观2020年,新冠疫情打乱了经济秩序,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果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及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银行业减费让利实体经济,为经济恢复巩固基础,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整合银行发展的新动能;中国人民银行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为银行留取“喘息”空间;银保监会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整治,防风险持续发力。2020年也是金融风险集中爆发的一年,包商银
期刊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前身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作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者和推动金融体制发展变革的身体力行者,“五道口”始终挺立潮头,因为精英云集、人才辈出而享誉业界。2012年3月,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携手建立了清华大学第十七个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一直以来,“五道口”锐意进取,砥砺前行,遵循国际最先进的金融学科和商学院高等教育模式办学,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金融高等教育平台和
期刊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正式发布。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党中央正式文件中,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一同列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这一重大政策信息的发布,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各界对数字经济的热烈讨论,数字资产或将成为新经济的焦点和前沿话题。  资产是经济学和企业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通常人们理解的资产是经营主体开展
期刊
编者按:数字经济时代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升级,正加速改变经济主体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为更有效地服务新时代下的企业与个人客户,商业银行亟待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云银行依托以“分布式+大数据+金融云”三大科技为基础的金融云平台的聚合能力,成为商业银行探索差异化路径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选择。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数字经
期刊
2020年8月26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并将于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继部分法院出台“个人债务清理”相关程序后,对“个人破产”法律问题又一次有益的尝试,标志着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在立法层面的破冰。个人破产制度对个人债务承担产生从“无限责任”到“有限责任”的理念变化,也重新解构了商业银行对个人债权的追偿范围、方式、手段及估值理念,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类不良贷款资产
期刊
江西省农信联社在中国银保监会对省级联社履职评价中跻身全国第三位,江西省農商银行资产总额在全省金融机构中率先突破1万亿元,存贷款总量接近1.5万亿元,业务规模持续领跑江西省金融机构,业务发展逆势上扬、创近年来的新高。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江西辖内农商银行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格外亮眼。  2020年,面对疫情、汛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如何化危机、破困局;“十三五”时期在
期刊
编者按: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出台诸多举措避免疫情冲击向金融领域扩散,关于资管新规过渡期安排是否会放松的讨论也一直是市场热点。近期,在资管新规实施即将迎来收官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一年的决定。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以来,资管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银行风险显著收敛,资管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但是面对疫情对经济基本面的冲击和银行存量资产处置存在的
期刊
编者按:放眼世界,中国的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概括地说,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9年特别是进入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世界贸易投资活动受到严重冲击,中美关系不断紧张升级,逆全球化浪潮来袭,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各国政策的宽松力度持续加大。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虽然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同时,2020年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