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诸多问题,文章以北华大学机电集成技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的建设为范例,从平台建设、制度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以创新基地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师生共同组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以期为地方高校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创新及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新基地人才培养科研助理
[作者简介]孙丽霞(1970-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吉林吉林132021)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0年专项课题“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0CX092)
[中图分类号]G64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8-0181-02
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是评价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大批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的历史重任。
笔者所在学校(以下简称“我校”)针对长期困扰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突出问题,创造性地实施了“本科生科研助理”培养模式,在大学生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省级以上奖项103项,创新基地建设成果包含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的建设方案、“本科生科研助理培养模式”的实施流程与内涵、创新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等内容。以创新基地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师生共同组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使“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个性化培养”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达到了“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反哺科研”的良性互动目标,为地方高校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创新及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借鉴。
一、以常态化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目标,搭建自主创新与实践平台
本着“时间上留有余地,空间上有足够场所,机制上有充分自由度”的原则,构建了依托校内科研、实验实训机构,实现多维度开放的基地建设方案,我校创新基地现有22个研究室,总面积1100平方米,学生工作位置160个,指导教师30人,设有综合办公室、创新教育课程组、研发基地和工程依托基地。
创新基地面向所有师生开放,同时也面向校外企业开放。以“互利互惠、资源共享”为合作原则,与校外的多家实习基地签订了中长期技术合作战略联盟协议,企业每年向基地提供一定数额的研发基地建设费,学生以企业的各类工程项目为实践对象,把研究成果无偿提供给企业。形成了将企业课题引入学生实践体系,企业自愿为基地提供运行经费,并出“高价”竞相招聘基地内毕业生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实施“本科生科研助理”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个性化培养、素质教育理念
创新基地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兴趣驱动为手段,以项目攻关为纽带,形成了本科生科研助理培养模式,通过招聘流程考核,课余时间按创新基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的学生被称为“科研助理”。
1.科研助理的招收与培养。科研助理从招收、培训、选拔到晋级,有着完整的培养流程。通过新人招聘、技术培训、项目验收等环节,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助理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在基地内学习实践,第二梯队在基地外参与实践活动。
2.科研助理的动态聘任。第一梯队科研助理分三个等级,定期进行业绩评价,业绩突出者晋级,第二梯队中业绩突出者可以升至第一梯队。各级别科研助理在某一级别上任职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期满后不能晋级就被降至下一级,直至退出。这种动态聘任制度来激发科研助理珍惜在创新基地学习实践的机会。
3.项目征集及项目招标。为提高科研助理日常训练的工程针对性,基地面向企业(合作基地)、教师、学生征集项目,建立预研项目数据库,满足了广大学生对不同层次训练项目的广泛需求。七年来,基地共征集各类项目六百余项,经筛选,将意义大的项目作为招标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进行申报,与老师、同学组成项目攻关团队。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在不增加额外投入的基础上,推进了教师的科研进程,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科研助理指导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团队的科研水平。
4.项目实施。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基地制定了规范化的项目实施流程,从项目的申请、实施、结题、验收,都是依照科研项目的实施流程而制定。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塑造了学生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大胆创新的优秀品质。
5.基地管理及运行机制。为了保证基地的良性运行,同时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基地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管理运行机制。依托于基地组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联合会”,负责基地的所有日常管理及重大培训、竞赛项目的组织工作,不但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精英,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以项目管理见长的高素质人才。
三、完善配套机制改革,为创新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与科研助理培养模式相适应,秉承将个性化培养、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设置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最低4学分,主要通过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获得。其次,实行学分置换制度。科技创新业绩突出的学生,可以申请用创新学分置换部分专业方向选修课或者实践环节的学分,甚至毕业设计的学分,实现鼓励个性化发展的目标。第三,设置专业方向综合实践特色教学环节。大三学生辅助大四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大三学生弹性跟踪一学期,提前熟悉毕业设计流程,增进了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此外还设置了“科技创新方法”“机电工程案例解析”“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方向综合设计”“专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等体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职业规划理念的弹性教学环节,丰富了培养方案的内涵。
2.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校相继制定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实施细则》《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委员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也出台了《创新基地科研助理管理办法》《创新基地科研助理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创新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和可持续开展。
3.改革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及实施细则》,设立了包括学业优秀、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在内的单项奖学金制度,旨在鼓励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例如,建立定期评定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成果的制度,学生完成了一项科技实践项目或者参加了一项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创新学分,创新学分排名靠前的学生,当其学习成绩、社会实践成绩排名位于全年级前60%时,就可以申请创新实践奖学金,这种办法调动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4.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了鼓励并引导教师广泛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学院制定了《大学生课外实践指导教师业绩评价办法》和相关奖励制度,在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评优晋级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及鼓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创新指导的工作热情。
通过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校整合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发展、教师需要为根本,立足本校,以优势、特色项目求发展,创建了我校机电集成技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相关建设成果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与好评,并获得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为地方高校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创新及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姜生元,高新,孙丽霞.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2]刘和忠,高新,姜生元.强化实践环节培养一线创新人才[M].中国高等教育,2008(2).
[关键词]新基地人才培养科研助理
[作者简介]孙丽霞(1970-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吉林吉林132021)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0年专项课题“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0CX092)
[中图分类号]G64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8-0181-02
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是评价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大批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的历史重任。
笔者所在学校(以下简称“我校”)针对长期困扰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突出问题,创造性地实施了“本科生科研助理”培养模式,在大学生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省级以上奖项103项,创新基地建设成果包含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的建设方案、“本科生科研助理培养模式”的实施流程与内涵、创新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等内容。以创新基地为依托、以项目为纽带、师生共同组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使“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个性化培养”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达到了“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反哺科研”的良性互动目标,为地方高校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创新及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借鉴。
一、以常态化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目标,搭建自主创新与实践平台
本着“时间上留有余地,空间上有足够场所,机制上有充分自由度”的原则,构建了依托校内科研、实验实训机构,实现多维度开放的基地建设方案,我校创新基地现有22个研究室,总面积1100平方米,学生工作位置160个,指导教师30人,设有综合办公室、创新教育课程组、研发基地和工程依托基地。
创新基地面向所有师生开放,同时也面向校外企业开放。以“互利互惠、资源共享”为合作原则,与校外的多家实习基地签订了中长期技术合作战略联盟协议,企业每年向基地提供一定数额的研发基地建设费,学生以企业的各类工程项目为实践对象,把研究成果无偿提供给企业。形成了将企业课题引入学生实践体系,企业自愿为基地提供运行经费,并出“高价”竞相招聘基地内毕业生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实施“本科生科研助理”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个性化培养、素质教育理念
创新基地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兴趣驱动为手段,以项目攻关为纽带,形成了本科生科研助理培养模式,通过招聘流程考核,课余时间按创新基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的学生被称为“科研助理”。
1.科研助理的招收与培养。科研助理从招收、培训、选拔到晋级,有着完整的培养流程。通过新人招聘、技术培训、项目验收等环节,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助理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在基地内学习实践,第二梯队在基地外参与实践活动。
2.科研助理的动态聘任。第一梯队科研助理分三个等级,定期进行业绩评价,业绩突出者晋级,第二梯队中业绩突出者可以升至第一梯队。各级别科研助理在某一级别上任职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期满后不能晋级就被降至下一级,直至退出。这种动态聘任制度来激发科研助理珍惜在创新基地学习实践的机会。
3.项目征集及项目招标。为提高科研助理日常训练的工程针对性,基地面向企业(合作基地)、教师、学生征集项目,建立预研项目数据库,满足了广大学生对不同层次训练项目的广泛需求。七年来,基地共征集各类项目六百余项,经筛选,将意义大的项目作为招标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进行申报,与老师、同学组成项目攻关团队。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在不增加额外投入的基础上,推进了教师的科研进程,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科研助理指导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团队的科研水平。
4.项目实施。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基地制定了规范化的项目实施流程,从项目的申请、实施、结题、验收,都是依照科研项目的实施流程而制定。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塑造了学生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大胆创新的优秀品质。
5.基地管理及运行机制。为了保证基地的良性运行,同时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基地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管理运行机制。依托于基地组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联合会”,负责基地的所有日常管理及重大培训、竞赛项目的组织工作,不但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精英,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以项目管理见长的高素质人才。
三、完善配套机制改革,为创新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与科研助理培养模式相适应,秉承将个性化培养、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设置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最低4学分,主要通过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获得。其次,实行学分置换制度。科技创新业绩突出的学生,可以申请用创新学分置换部分专业方向选修课或者实践环节的学分,甚至毕业设计的学分,实现鼓励个性化发展的目标。第三,设置专业方向综合实践特色教学环节。大三学生辅助大四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大三学生弹性跟踪一学期,提前熟悉毕业设计流程,增进了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此外还设置了“科技创新方法”“机电工程案例解析”“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方向综合设计”“专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等体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职业规划理念的弹性教学环节,丰富了培养方案的内涵。
2.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校相继制定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实施细则》《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委员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也出台了《创新基地科研助理管理办法》《创新基地科研助理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创新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和可持续开展。
3.改革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制定了《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及实施细则》,设立了包括学业优秀、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在内的单项奖学金制度,旨在鼓励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例如,建立定期评定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成果的制度,学生完成了一项科技实践项目或者参加了一项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创新学分,创新学分排名靠前的学生,当其学习成绩、社会实践成绩排名位于全年级前60%时,就可以申请创新实践奖学金,这种办法调动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4.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了鼓励并引导教师广泛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学院制定了《大学生课外实践指导教师业绩评价办法》和相关奖励制度,在教师的工作量核算、评优晋级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及鼓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创新指导的工作热情。
通过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校整合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发展、教师需要为根本,立足本校,以优势、特色项目求发展,创建了我校机电集成技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相关建设成果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与好评,并获得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为地方高校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创新及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姜生元,高新,孙丽霞.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2]刘和忠,高新,姜生元.强化实践环节培养一线创新人才[M].中国高等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