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该文从目前的毕业生到现场工作实践中存在许多综合素质结构缺陷等诸多问题,从多角度、多视角探讨了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重要性及途径,倡导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新体制,对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综合素质的工程建设人才具有现实及长远意义。
关键词:专业人才;教育;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土木工程专业口径的拓宽,近年来,社会进步和生产现场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就业岗位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共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局面,在追求专业能力強的同时更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欢迎。随着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近年持续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并非是难事。但是如何实现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从目前的毕业生到现场工作实践看,严重存在着善于吃苦精神、善于学习意识、责任心、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结构缺陷等诸多问题,已成为诸多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的瓶颈。在入学以来的学习及过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了解中,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更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深刻体会到综合素质教育在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一、在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在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尤为必要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对本专业还比较陌生,因此,如何加深学生对专业的印象,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是课程设置应该考虑的问题。课程的合理设置,规范的教学大纲,合理的教材,理论联系实践以及采用多媒体等是办好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当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我们的教学应该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保持同步,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专业人才的培养结果是通过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进行评价,从社会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到,当前我们的教育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过窄的专业教育,二是过弱的素质教育。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毕业生仅具备应用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力,视野不宽,基础不牢,缺少创新、合作、管理等综合能力;过弱的素质教育导致具有高专业能力的人才素质培养不全面,个性发展不充分,缺少必备的文明、心理、道德等综合素质。纵观二十一世纪社会需要的工程师是能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及观点和技术手段来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问题,具备的条件应包括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还要具有一些特殊的职业道德,如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进取的毅力,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等。由于现代工程具有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一个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批准到设计、施工、使用过程,是链式进行的,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工程师妥善解决。实践表明,现代工程需要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我们土木工程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国家的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十分突出的重要作用,各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安定团结,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极其严肃而重大的工作。面临现今的土木工程市场,整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远远的跟不上土木工程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造成土木工程中质量通病、安全事故、浪费现象、工程腐败、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现场人员缺少道德水准、目无法纪、缺少文明行为、礼仪行为、施工人员心理素质较差等等,反映出一部分土建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问题,从教育的角度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在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寓素质教育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中的途径与措施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有的学生入校的分数差别不大,在校的学习成绩也不分彼此,专业性质一致,而工作几年后,差别就很大,原因何在,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一样。对于人才,素质尤为重要。从国家看,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关键是人才素质的竞争。素质是为人之本,现在科技的各个领域都在意识到与呼唤着“以人为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使他们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工程技术人员在“做事”时,不但要回答“会不会做”(能否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合理的解决问题),更要回答“该不该做”(是否经济划算,是否符合政策法规、社会公德、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以做人来统帅做事。其实,我们很多教育家很早就强调过这样一个观点,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各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各行各业的人才,所以教育的本质,首先是教会学生做人。试想,一个人連人性都丧失了,业务学得越好,能力练得越强,后果就越坏,这是人类最严重的危险。只有将素质教育与具体的专业教育相结合,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素质形成和提高的过程中,知识是基础,只有具备相当的知识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素质。在传授学生的知识中,除了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外,更应重视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知识,即重视“为人”、“做人”所必须的知识。素质相对持久地影响着和左右着一个人对待外界和自然的认识,由于它是知识积淀、内化的结果,故它又是潜在的,是通过外在的形态来体现的,其外在形态即为能力,由此看来,素质与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素质的核心是“做人”,即为人之道,其内在基础是知识,外在表现是能力。与素质相关的能力表现在适应岗位的专业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力,工作与思维的创新能力,社会应变的竞争能力,团队精神的合作能力等。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整理顺课程结构,将理论课由学科型向能力型转变,从示范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从所学课程中获取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出“零距离”上岗的“精品”技术人才。在现场而言,谁先上手,谁的发展就快,机会就大。
近几年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认识,要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就要重视基础知识,改革考试方法,强化实践环节,注重科学思维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倡导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新体制。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利用课堂教学、实验室、图书馆、网络资源、实习基地等客观教学条件,多方面、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综合素质的工程建设人才,从而建设出更多更美的让用户放心的土木工程。
关键词:专业人才;教育;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土木工程专业口径的拓宽,近年来,社会进步和生产现场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就业岗位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共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局面,在追求专业能力強的同时更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欢迎。随着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近年持续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并非是难事。但是如何实现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从目前的毕业生到现场工作实践看,严重存在着善于吃苦精神、善于学习意识、责任心、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结构缺陷等诸多问题,已成为诸多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的瓶颈。在入学以来的学习及过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了解中,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更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深刻体会到综合素质教育在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一、在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在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尤为必要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对本专业还比较陌生,因此,如何加深学生对专业的印象,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是课程设置应该考虑的问题。课程的合理设置,规范的教学大纲,合理的教材,理论联系实践以及采用多媒体等是办好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当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我们的教学应该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保持同步,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专业人才的培养结果是通过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进行评价,从社会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到,当前我们的教育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过窄的专业教育,二是过弱的素质教育。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毕业生仅具备应用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力,视野不宽,基础不牢,缺少创新、合作、管理等综合能力;过弱的素质教育导致具有高专业能力的人才素质培养不全面,个性发展不充分,缺少必备的文明、心理、道德等综合素质。纵观二十一世纪社会需要的工程师是能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及观点和技术手段来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问题,具备的条件应包括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还要具有一些特殊的职业道德,如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进取的毅力,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等。由于现代工程具有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一个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批准到设计、施工、使用过程,是链式进行的,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工程师妥善解决。实践表明,现代工程需要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我们土木工程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国家的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十分突出的重要作用,各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安定团结,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极其严肃而重大的工作。面临现今的土木工程市场,整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远远的跟不上土木工程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造成土木工程中质量通病、安全事故、浪费现象、工程腐败、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现场人员缺少道德水准、目无法纪、缺少文明行为、礼仪行为、施工人员心理素质较差等等,反映出一部分土建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问题,从教育的角度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在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寓素质教育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中的途径与措施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有的学生入校的分数差别不大,在校的学习成绩也不分彼此,专业性质一致,而工作几年后,差别就很大,原因何在,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一样。对于人才,素质尤为重要。从国家看,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关键是人才素质的竞争。素质是为人之本,现在科技的各个领域都在意识到与呼唤着“以人为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使他们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工程技术人员在“做事”时,不但要回答“会不会做”(能否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合理的解决问题),更要回答“该不该做”(是否经济划算,是否符合政策法规、社会公德、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以做人来统帅做事。其实,我们很多教育家很早就强调过这样一个观点,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各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各行各业的人才,所以教育的本质,首先是教会学生做人。试想,一个人連人性都丧失了,业务学得越好,能力练得越强,后果就越坏,这是人类最严重的危险。只有将素质教育与具体的专业教育相结合,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素质形成和提高的过程中,知识是基础,只有具备相当的知识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素质。在传授学生的知识中,除了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外,更应重视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知识,即重视“为人”、“做人”所必须的知识。素质相对持久地影响着和左右着一个人对待外界和自然的认识,由于它是知识积淀、内化的结果,故它又是潜在的,是通过外在的形态来体现的,其外在形态即为能力,由此看来,素质与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素质的核心是“做人”,即为人之道,其内在基础是知识,外在表现是能力。与素质相关的能力表现在适应岗位的专业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力,工作与思维的创新能力,社会应变的竞争能力,团队精神的合作能力等。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整理顺课程结构,将理论课由学科型向能力型转变,从示范性教学向应用性教学转化,从所学课程中获取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出“零距离”上岗的“精品”技术人才。在现场而言,谁先上手,谁的发展就快,机会就大。
近几年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认识,要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就要重视基础知识,改革考试方法,强化实践环节,注重科学思维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建立科学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倡导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新体制。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利用课堂教学、实验室、图书馆、网络资源、实习基地等客观教学条件,多方面、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高综合素质的工程建设人才,从而建设出更多更美的让用户放心的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