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地膜覆盖的增产功效,并从品种选择、地块整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地膜玉米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地膜玉米;栽培;高半山区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038-02
玉米是康县粮食三大作物之一,传统种植历史悠久,随着畜牧业和加工业的提速发展,市场上玉米需求量供不应求,且供求矛盾越来越大。康县境内多有高山,少有川地,土地多依山坡地为主,最高海拔达2 483 m,全年日照日数1 600 h,无霜期仅210 d,四季昼夜温差明显,玉米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46%,占比较大,但由于自然气候和高海拔的影响,老品种无法替换,种植优良品种不能成熟,良种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就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保肥、抑制杂草生长、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减少虫害和改善土壤的理性化性的综合作用,可以避免和减轻早春干旱倒春寒和生育后期低温对产量的影响,从而使产量明显提高。
自1988年康县推广应用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以来,3年内就逐步解决了有史以来缺粮的燃眉之急,一般增产2 250 kg/hm2左右,在高半山区比露地种植产量翻1倍之多。这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扩大了中、晚熟玉米杂交品种的种植范围,充分发挥了玉米杂交种的增产潜力,玉米产量由推广前的1 950 kg/hm2提高到4 500 kg/hm2左右。地膜覆盖技术是干旱和高、半山地区提高玉米单产、农民脱贫治富的突破性重要唯一措施,截至日前还很值得持续深化应用。
1 地膜覆盖的增产功效
1.1 增加积温
地膜覆盖后阻隔了土壤热能与大气交换,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使地温升高,通过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使深层的温度逐渐升高并保存在土壤里,从而满足玉米生育期生长温度环境。
1.2 改善光照条件
地膜覆盖后,因为地膜和膜下的水珠反射作用,使漏射到地面上的阳光反射到近地的空间,使基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强从而提高了光能利用率[1-2]。
1.3 蓄水保墒
覆盖后,土壤与大气隔离,土壤水分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
1.4 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性状
地膜覆盖后,土壤的理化性質有了改善,地表不会受到风雨冲击和渗水的压力造成土壤板结,保存土壤疏松状态,透气性良好,孔隙度增加,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3]。
1.5 提高土壤肥力
地膜覆盖后,首先避免和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流失和挥发,相对地增加了土壤肥力。再者就是增温保墒,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快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
1.6 增强抗逆性
地膜覆盖后,可抑制杂草生长,一是土壤表面和地膜之间形成了一个小气候,使土壤表面保持湿润状态,除草剂就形成了封闭的药膜,再者温度高又不透气,不利于杂草生存。二是膜内温度和水分能为苗期玉米生长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使玉米扎根深,根系发达、抗倒伏。
2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地膜玉米应选用株型紧凑、抗逆性强、后期不早衰、生育期长、高产的中、晚熟优良杂交品种。目前康县海拔在1 100~1 600 m之间地区主要选用绵单系列,搭配豫玉22号、济单等品种。
2.2 选地整地及施基肥
地膜玉米在地块选择上,应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较厚、土质疏松、墒情好、排水条件、肥力条件较好的地块。海拔在1 100~2 200 m地区增产效果明显,海拔过低或过高增产效果不明显。严重沙质土壤有机质分解快,保肥、保水能力差,养分容易流失,不宜采取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前茬以小麦、豆类、油菜、洋芋等,其茬口距玉米播种周期长,可进行伏耕使土壤熟化,利于灭茬整地等前期准备工作。整地在前茬收获后,要及时清除杂物、根茬、深耕不漏耕、无坷垃。在播前耕翻、精细整地耙耱、打碎土块。覆盖后会给中后期追肥带来困难,结合播前整地必须施入腐熟农家肥27~33 t/hm2、过磷酸钙600 kg/hm2、尿素375 kg/hm2或磷二铵300 kg/hm2。
2.3 选膜
玉米地膜覆盖最好选用幅宽为70~80 cm、厚度为0.005~0.008 mm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无色透明、纵横拉力强、透明度好、不易老化的地膜。
2.4 适时播种
玉米地膜覆盖播种一般比露地种植提前6~10 d,当耕层6~12 cm深处温度稳定在10~12 ℃时即可播种,长坝镇一般在清明节前8 d左右播种。如果遇春干旱无底墒,需等有墒时抢墒播种或浇水播种。地膜栽培一般采用宽窄行种植。旱地可平垄播种,也可起垄播种,建议起垄时一定要拉线,垄要直,将垄面整成微弓背型。确保垄面无疙瘩、石头等杂物。垄面宽度要根据地膜宽幅,可为50~60 cm,垄高8~10 cm,坡地一般沿等高线水平起垄。播种前晒种,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规范播种,一般采用宽窄行种植,每垄种2行,窄行距40~45 cm,宽行距90~100 cm,株距28 cm,每穴点播2~3粒种子,播种深度6~8 cm。若施种肥要与种子保持10 cm以上间距,以防止烧苗,播种后用熟松土及时将播种孔压实,留苗4.20万~5.25万株/hm2。盖膜方式有2种:一种是先播种后盖膜,出苗后破膜放苗,适宜土壤墒情好的水浇地或湿地采用,应及时打孔放苗,否则容易烫苗;另一种时整好地及时盖膜保墒,掌握好盖早不盖晚、盖湿不盖干的原则,播种时打孔点籽。播种后遇雨易使播种口盖土结板,影响出苗,应及时松土。在铺膜前必须喷除草剂2,4-丁酯或玉米田专用除草剂,以防止杂草生长与玉米争肥争水,撑破地膜而影响地膜效果。铺地膜时要将膜拉展,紧贴地面铺平,用土将四周盖严压实,以防大风揭膜,需在膜上每隔3~5 m距离横压1道土带,膜上如有破洞要用土盖严。盖膜必须达到严、平、紧的要求标准[4]。 2.5 田间管理
在播种后要勤到田间观察,若发现地膜有破损通风的地方,要及时用土封严。一般在播种后8 d左右,要勤到田间观查出苗情况,当出苗率达到50%时及时放苗,如有缺苗短垄的尽早补种。放苗适期的叶龄为2叶1心。放苗最好在无风的晴天10:00前或16:00后进行,千万不要在高温天气或大风降温天放苗,放苗过早易遭受霜冻,过晚易造成烧苗,放苗的缺口要小,每穴放1株,苗牵出膜后,用土封严缺口,以防膜孔透风跑气。苗龄达到4叶1心时定苗。先覆膜后播种的,雨后应及时破土,助苗出土。
在苗期要结合中耕,除尽垄间的杂草,采用手工拔除。根据苗情科学施肥,一般在玉米6~8叶时追施尿素225~300 kg/hm2,大喇叭口期前10 d时,追施尿素450~600 kg/hm2,并在抽雄后至授粉前酌情追施速效肥硝铵75~150 kg/hm2。地膜玉米隔行或隔株去雄,是一项简便易行、促进早熟的增产措施,可以减少雄穗养分的消耗,改善地上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去雄要在雄穗刚露出、顶叶尚未散粉时多次进行,去雄株数不要超过田间总雄数的1/2,边上留2~3行不去雄。高温干燥或阴雨连绵的天气,植株生长发育不整齐和缺株严重的地块不宜去雄。授粉应在雄花盛开、大部分雌穗花丝露出后于晴朗无风天气的9:00—11:00进行。一般授粉2~3次,每次的间隔时间为3~5 d。其方法是在田间逐行用木棒轻敲去雄的植株。
2.6 病虫害防治
玉米大斑病防治上,可用1%波乐多液或代森辛500~600倍液喷雾。
玉米黑穗病防治上,可用15%粉锈宁或100 kg种子拌拌种双0.25 kg。粘虫是一种暴食型害虫,康县一般6月底至7月初发生危害,可用50%敌敌畏或乐果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主要采用辛硫磷 细沙或细土制成颗粒剂,撒施在喇叭口里防治。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播种前可用50%辛硫磷或甲基硫磷1 500~2 250 g/hm2 细土750 kg/hm2撒施于土壤中。
2.7 及时收获及清膜
地膜玉米相比露地玉米要早成熟8~15 d,容易受野猪、老鼠侵害,且因秋雨过多而易发生霉烂,一般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时收获,及时晾晒,防止霉烂、造成损失。玉米收获后要彻底清除废旧残膜,防止在土壤中形成多种不利因素,造成农田污染和残留,破坏生态环境。
3 参考文献
[1] 代国鵬,杨晓,张永汉,等.西吉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3):225.
[2] 郭军厚,吕军民,王延平.浅谈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0(6):210-211.
[3] 张晓红,王岚.浅谈抚松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1(1):48-49.
[4] 杜立志,王越人,马凤有,等.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104-106.
关键词 地膜玉米;栽培;高半山区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038-02
玉米是康县粮食三大作物之一,传统种植历史悠久,随着畜牧业和加工业的提速发展,市场上玉米需求量供不应求,且供求矛盾越来越大。康县境内多有高山,少有川地,土地多依山坡地为主,最高海拔达2 483 m,全年日照日数1 600 h,无霜期仅210 d,四季昼夜温差明显,玉米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46%,占比较大,但由于自然气候和高海拔的影响,老品种无法替换,种植优良品种不能成熟,良种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就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保肥、抑制杂草生长、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减少虫害和改善土壤的理性化性的综合作用,可以避免和减轻早春干旱倒春寒和生育后期低温对产量的影响,从而使产量明显提高。
自1988年康县推广应用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以来,3年内就逐步解决了有史以来缺粮的燃眉之急,一般增产2 250 kg/hm2左右,在高半山区比露地种植产量翻1倍之多。这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扩大了中、晚熟玉米杂交品种的种植范围,充分发挥了玉米杂交种的增产潜力,玉米产量由推广前的1 950 kg/hm2提高到4 500 kg/hm2左右。地膜覆盖技术是干旱和高、半山地区提高玉米单产、农民脱贫治富的突破性重要唯一措施,截至日前还很值得持续深化应用。
1 地膜覆盖的增产功效
1.1 增加积温
地膜覆盖后阻隔了土壤热能与大气交换,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使地温升高,通过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使深层的温度逐渐升高并保存在土壤里,从而满足玉米生育期生长温度环境。
1.2 改善光照条件
地膜覆盖后,因为地膜和膜下的水珠反射作用,使漏射到地面上的阳光反射到近地的空间,使基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强从而提高了光能利用率[1-2]。
1.3 蓄水保墒
覆盖后,土壤与大气隔离,土壤水分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
1.4 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性状
地膜覆盖后,土壤的理化性質有了改善,地表不会受到风雨冲击和渗水的压力造成土壤板结,保存土壤疏松状态,透气性良好,孔隙度增加,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3]。
1.5 提高土壤肥力
地膜覆盖后,首先避免和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流失和挥发,相对地增加了土壤肥力。再者就是增温保墒,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快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
1.6 增强抗逆性
地膜覆盖后,可抑制杂草生长,一是土壤表面和地膜之间形成了一个小气候,使土壤表面保持湿润状态,除草剂就形成了封闭的药膜,再者温度高又不透气,不利于杂草生存。二是膜内温度和水分能为苗期玉米生长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使玉米扎根深,根系发达、抗倒伏。
2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地膜玉米应选用株型紧凑、抗逆性强、后期不早衰、生育期长、高产的中、晚熟优良杂交品种。目前康县海拔在1 100~1 600 m之间地区主要选用绵单系列,搭配豫玉22号、济单等品种。
2.2 选地整地及施基肥
地膜玉米在地块选择上,应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层较厚、土质疏松、墒情好、排水条件、肥力条件较好的地块。海拔在1 100~2 200 m地区增产效果明显,海拔过低或过高增产效果不明显。严重沙质土壤有机质分解快,保肥、保水能力差,养分容易流失,不宜采取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前茬以小麦、豆类、油菜、洋芋等,其茬口距玉米播种周期长,可进行伏耕使土壤熟化,利于灭茬整地等前期准备工作。整地在前茬收获后,要及时清除杂物、根茬、深耕不漏耕、无坷垃。在播前耕翻、精细整地耙耱、打碎土块。覆盖后会给中后期追肥带来困难,结合播前整地必须施入腐熟农家肥27~33 t/hm2、过磷酸钙600 kg/hm2、尿素375 kg/hm2或磷二铵300 kg/hm2。
2.3 选膜
玉米地膜覆盖最好选用幅宽为70~80 cm、厚度为0.005~0.008 mm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无色透明、纵横拉力强、透明度好、不易老化的地膜。
2.4 适时播种
玉米地膜覆盖播种一般比露地种植提前6~10 d,当耕层6~12 cm深处温度稳定在10~12 ℃时即可播种,长坝镇一般在清明节前8 d左右播种。如果遇春干旱无底墒,需等有墒时抢墒播种或浇水播种。地膜栽培一般采用宽窄行种植。旱地可平垄播种,也可起垄播种,建议起垄时一定要拉线,垄要直,将垄面整成微弓背型。确保垄面无疙瘩、石头等杂物。垄面宽度要根据地膜宽幅,可为50~60 cm,垄高8~10 cm,坡地一般沿等高线水平起垄。播种前晒种,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规范播种,一般采用宽窄行种植,每垄种2行,窄行距40~45 cm,宽行距90~100 cm,株距28 cm,每穴点播2~3粒种子,播种深度6~8 cm。若施种肥要与种子保持10 cm以上间距,以防止烧苗,播种后用熟松土及时将播种孔压实,留苗4.20万~5.25万株/hm2。盖膜方式有2种:一种是先播种后盖膜,出苗后破膜放苗,适宜土壤墒情好的水浇地或湿地采用,应及时打孔放苗,否则容易烫苗;另一种时整好地及时盖膜保墒,掌握好盖早不盖晚、盖湿不盖干的原则,播种时打孔点籽。播种后遇雨易使播种口盖土结板,影响出苗,应及时松土。在铺膜前必须喷除草剂2,4-丁酯或玉米田专用除草剂,以防止杂草生长与玉米争肥争水,撑破地膜而影响地膜效果。铺地膜时要将膜拉展,紧贴地面铺平,用土将四周盖严压实,以防大风揭膜,需在膜上每隔3~5 m距离横压1道土带,膜上如有破洞要用土盖严。盖膜必须达到严、平、紧的要求标准[4]。 2.5 田间管理
在播种后要勤到田间观察,若发现地膜有破损通风的地方,要及时用土封严。一般在播种后8 d左右,要勤到田间观查出苗情况,当出苗率达到50%时及时放苗,如有缺苗短垄的尽早补种。放苗适期的叶龄为2叶1心。放苗最好在无风的晴天10:00前或16:00后进行,千万不要在高温天气或大风降温天放苗,放苗过早易遭受霜冻,过晚易造成烧苗,放苗的缺口要小,每穴放1株,苗牵出膜后,用土封严缺口,以防膜孔透风跑气。苗龄达到4叶1心时定苗。先覆膜后播种的,雨后应及时破土,助苗出土。
在苗期要结合中耕,除尽垄间的杂草,采用手工拔除。根据苗情科学施肥,一般在玉米6~8叶时追施尿素225~300 kg/hm2,大喇叭口期前10 d时,追施尿素450~600 kg/hm2,并在抽雄后至授粉前酌情追施速效肥硝铵75~150 kg/hm2。地膜玉米隔行或隔株去雄,是一项简便易行、促进早熟的增产措施,可以减少雄穗养分的消耗,改善地上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去雄要在雄穗刚露出、顶叶尚未散粉时多次进行,去雄株数不要超过田间总雄数的1/2,边上留2~3行不去雄。高温干燥或阴雨连绵的天气,植株生长发育不整齐和缺株严重的地块不宜去雄。授粉应在雄花盛开、大部分雌穗花丝露出后于晴朗无风天气的9:00—11:00进行。一般授粉2~3次,每次的间隔时间为3~5 d。其方法是在田间逐行用木棒轻敲去雄的植株。
2.6 病虫害防治
玉米大斑病防治上,可用1%波乐多液或代森辛500~600倍液喷雾。
玉米黑穗病防治上,可用15%粉锈宁或100 kg种子拌拌种双0.25 kg。粘虫是一种暴食型害虫,康县一般6月底至7月初发生危害,可用50%敌敌畏或乐果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主要采用辛硫磷 细沙或细土制成颗粒剂,撒施在喇叭口里防治。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播种前可用50%辛硫磷或甲基硫磷1 500~2 250 g/hm2 细土750 kg/hm2撒施于土壤中。
2.7 及时收获及清膜
地膜玉米相比露地玉米要早成熟8~15 d,容易受野猪、老鼠侵害,且因秋雨过多而易发生霉烂,一般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时收获,及时晾晒,防止霉烂、造成损失。玉米收获后要彻底清除废旧残膜,防止在土壤中形成多种不利因素,造成农田污染和残留,破坏生态环境。
3 参考文献
[1] 代国鵬,杨晓,张永汉,等.西吉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3):225.
[2] 郭军厚,吕军民,王延平.浅谈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0(6):210-211.
[3] 张晓红,王岚.浅谈抚松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1(1):48-49.
[4] 杜立志,王越人,马凤有,等.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