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情书》是日本新锐导演岩井俊二的经典代表作。影片不仅在镜像语言上风味独特,别具一格,在叙事线条的设置上,电影主题的追求上更是体现了岩井俊二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导演岩井俊二透过精细的镜头将一个发生在严寒冬季的爱情故事展现得纯美极致,平淡的叙事,唯美的镜头,在一连串回忆的网状结构里再现了创作者对爱和生命的深刻表达。
[关键词]《情书》 主题 爱 死亡
MV出身的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凭借温婉感人的《情书》风靡中国甚至全世界《情书》像一首清新淡雅的抒情小诗,以含蓄优美、哀而不伤的笔调,抒写了一部极具东方文艺气质的回忆录。
记忆中博子置身于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迎着清晨的朝阳歇斯底里的呼唤“你好吗?”向着远方,向着爱人最终消失的地方,语言直白,伤人三分,那些细细碎碎散乱分布在脑海深处的镜头片段,那段对少年情感往事的怀念以电影独有的方式进行抽丝剥茧。将故事的原型和人物的内心还原成真实的影像。电影结束后,也不禁慨叹,原来,当每个人都在一如既往地周旋于世上的是是非非的时候,时间的深处竟有这份曲折绵长且难以言说的心意存在。
情书——打开心灵的一把金钥匙
电影当中,最重要的道具“情书”起到了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作用。单单的书信不是表面上的普通信件,而是附着了更深层的内涵。情书就像一根线,成为连结两个长相酷似的女孩,两段不同经历的感情,两种不同时空的生活的工具。表面上是博子与女藤井树在进行一场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实则是女树与男树在重复的琐碎回忆中演绎一场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那些重复的过往,那些记忆深处的琐碎画面在信里被镌刻成一道别致的风景。而博子作为一个旁观者,亲历感受了这份不属于自己的爱情,她站在时光的背后,默默静候结果的诞生。情书将一段被遗逝的情感重新拾起并贯穿起来,交织了一个覆盖博子、男树和女树三人之间错综复杂却又清晰透明的关系网。情书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彼此的心扉,让我们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并且感怀于博子的伤感情绪和女藤井树的浪漫回忆。电影在情节的设置上采用了双线平行交叉的叙事结构,导演通过这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将一段看似平淡无奇的初恋情结讲述的娓娓动听,耐人寻味。
爱——写在信里刻在心里
爱情总是电影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暗恋却又属于一份最特别的情谊,一种幸福的寂寞情怀。这种微妙的感情如同冬日里洒落的雪花一样,微凉静谧,经不起碰触。在电影《情书》里,导演在一些细小的情节设置上来着力刻画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樹的这种隐匿于内心的暗恋情谊:男树故意拿错女树的英语考卷,并且用自行车发电照明对考卷、男树总是出没于女树所在的图书馆,并且在图书卡片上记下女树的名字、男树在离别前送给女树的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种种爱的举动,以致连当事人女树都一直未曾发觉。直到影片的结尾才使女藤井树了然于心,她哭泣着,感伤着男树这份暗藏许久的真挚情怀。在这部电影中,对白色的凸显使影片自始至终都弥漫着一种忧伤的情调。影片开场的个别镜头里,一大片白茫茫的雪景,几乎充满了整个画面,博子一身青衣的装扮踩在厚厚的积雪上面,在导演大远景镜头的设置下,她单薄的身影在黑白分明的强烈对比之下缓慢前行,直至消失于那片巨大的白色世界里。这样的镜头处理和空间画面的设置交代了博子所处的环境背景,呈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孤凉气氛,为纵贳整个影片的情感基调埋下了伏笔。在这部电影里,爱情可以被描摹成白色,白色的冬天诞生的白色爱情,凄美而不绝望,细腻而不庸常,纯洁如它的本色,遗憾得令人叹惋。电影中平淡的叙事风格,毫不造作得演绎了一段貌似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爱情故事,虽不是荡气回肠,但足以撩人心弦。这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就像一位作家曾经说过的:水一旦流深就不会发出声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就会显得淡薄。而这种淡薄更多的是来源于岩井俊二对爱情的感悟和细致的刻画。导演将这种淡薄的情绪做到极致,让我们在感动之余勾起对自己往事的无限遐想。
死亡——见证生命的珍贵
影片对故事的讲述是以男藤井树的死亡为原动力的。如果没有男藤井树的死去,这层黑暗的面纱也不会被揭开,这份爱情的重量也不会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如此美丽和忧伤。和其他电影一样,《情书》也反映了死亡。虽然电影的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着生死展开的,但不同的是,影片摒弃了对死亡的恐怖和残酷的刻意表现与正面表达,而更多的是将这种生命的终结幻化为对往事的悼念之中。渡边博子的未婚夫男藤井树在一次山难中的不幸亡故和女藤井树父亲的去世都是通过侧面来表现的,表达了对逝者深沉的哀思和怀念。一开始女树就是以身患重感冒的面貌出现的。只是没有对病症重视起来,直到病情加重逼近死亡的边缘。影片加强了对女藤井树病危的展现,导演用大量的笔墨再现了爷爷和母亲抢救高烧病危中的女藤井树,尤其是在到底是乘救护车还是计程车的问题上设置了戏剧冲突,以着重强化对生命的珍贵表达。“难道你还想把这孩子害死吗?”“难道你还想重蹈覆辙吗?”母亲气愤之下对爷爷的莽撞之举提出了痛心的质疑,毕竟,她已经失去了丈夫怎能再失去孩子呢?几经周旋,最终78岁的爷爷背着女树逼上梁山,用38分钟换来了女树生命的艳阳天。前行的路上肆虐的大雪,两代人在风雪中踯躅前行的画面依然感动着我们。母亲也自此推倒了横亘在心中的巨大的墙垣,释怀了多年来对爷爷的积怨。导演透过这段与死亡抗争的细致描写。以此来见证生命的珍贵,不经意地把日本传统文化中暗含的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了出来。
回忆——似水流年如泣如诉
回忆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或是幸福的,或是酸涩的。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记忆。儿时的,年少的,成人的,老去的,我们回忆着自己的过往,悲喜着自己的人生,品尝着成长的酸甜,怀揣着未来的冀望。回忆在自己的手中经历着缤纷的复杂。在这部关于回忆的电影里,导演对线索的成功把握,超越了时空界限,再现了曾经发生在两个少年人身上的故事。女藤井树在一遍遍的回忆之中,记录下了她和男藤井树在中学时代的点点滴滴,这些在当时看来备显尴尬的琐碎回忆,加深了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的了解,重新审视了过去的经历,为自己曾经遗落的宝贵财富找到了心灵的居所。博子在这段回忆当中认清了自己竟然是男友初恋对象的一个替代品。在不懈的认证和伤口的愈合过程中,慢慢剥离了对男友念念不忘的眷恋,在沉痛的缅怀和刻骨的思念里,逐渐摆脱记忆里男藤井树的影子,勇敢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生活中的秋叶。在回忆的路途里,两个女孩在平凡中经历着颠簸流离的曲折迂回,但最终,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两个人都在爱的回应和释放里回归了自由。回忆让一段陈旧的感情鲜活起来,也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带去了春天般的温暖。
就像普鲁斯特那本小说的名字,《情书》以唯美的镜头和真诚的视角,追忆着似水的年华,含情脉脉地展现了两段单纯的感情。光阴的深处,我们依旧在那些泛黄的褪色旧照片上看到了少年人曾经执着的心意,感动着那份绵延不绝的暗恋情愫,那段阳光灿烂的青涩时代仿佛又隐隐浮现……
[关键词]《情书》 主题 爱 死亡
MV出身的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凭借温婉感人的《情书》风靡中国甚至全世界《情书》像一首清新淡雅的抒情小诗,以含蓄优美、哀而不伤的笔调,抒写了一部极具东方文艺气质的回忆录。
记忆中博子置身于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迎着清晨的朝阳歇斯底里的呼唤“你好吗?”向着远方,向着爱人最终消失的地方,语言直白,伤人三分,那些细细碎碎散乱分布在脑海深处的镜头片段,那段对少年情感往事的怀念以电影独有的方式进行抽丝剥茧。将故事的原型和人物的内心还原成真实的影像。电影结束后,也不禁慨叹,原来,当每个人都在一如既往地周旋于世上的是是非非的时候,时间的深处竟有这份曲折绵长且难以言说的心意存在。
情书——打开心灵的一把金钥匙
电影当中,最重要的道具“情书”起到了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作用。单单的书信不是表面上的普通信件,而是附着了更深层的内涵。情书就像一根线,成为连结两个长相酷似的女孩,两段不同经历的感情,两种不同时空的生活的工具。表面上是博子与女藤井树在进行一场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实则是女树与男树在重复的琐碎回忆中演绎一场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那些重复的过往,那些记忆深处的琐碎画面在信里被镌刻成一道别致的风景。而博子作为一个旁观者,亲历感受了这份不属于自己的爱情,她站在时光的背后,默默静候结果的诞生。情书将一段被遗逝的情感重新拾起并贯穿起来,交织了一个覆盖博子、男树和女树三人之间错综复杂却又清晰透明的关系网。情书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彼此的心扉,让我们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并且感怀于博子的伤感情绪和女藤井树的浪漫回忆。电影在情节的设置上采用了双线平行交叉的叙事结构,导演通过这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将一段看似平淡无奇的初恋情结讲述的娓娓动听,耐人寻味。
爱——写在信里刻在心里
爱情总是电影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暗恋却又属于一份最特别的情谊,一种幸福的寂寞情怀。这种微妙的感情如同冬日里洒落的雪花一样,微凉静谧,经不起碰触。在电影《情书》里,导演在一些细小的情节设置上来着力刻画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樹的这种隐匿于内心的暗恋情谊:男树故意拿错女树的英语考卷,并且用自行车发电照明对考卷、男树总是出没于女树所在的图书馆,并且在图书卡片上记下女树的名字、男树在离别前送给女树的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种种爱的举动,以致连当事人女树都一直未曾发觉。直到影片的结尾才使女藤井树了然于心,她哭泣着,感伤着男树这份暗藏许久的真挚情怀。在这部电影中,对白色的凸显使影片自始至终都弥漫着一种忧伤的情调。影片开场的个别镜头里,一大片白茫茫的雪景,几乎充满了整个画面,博子一身青衣的装扮踩在厚厚的积雪上面,在导演大远景镜头的设置下,她单薄的身影在黑白分明的强烈对比之下缓慢前行,直至消失于那片巨大的白色世界里。这样的镜头处理和空间画面的设置交代了博子所处的环境背景,呈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孤凉气氛,为纵贳整个影片的情感基调埋下了伏笔。在这部电影里,爱情可以被描摹成白色,白色的冬天诞生的白色爱情,凄美而不绝望,细腻而不庸常,纯洁如它的本色,遗憾得令人叹惋。电影中平淡的叙事风格,毫不造作得演绎了一段貌似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爱情故事,虽不是荡气回肠,但足以撩人心弦。这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就像一位作家曾经说过的:水一旦流深就不会发出声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就会显得淡薄。而这种淡薄更多的是来源于岩井俊二对爱情的感悟和细致的刻画。导演将这种淡薄的情绪做到极致,让我们在感动之余勾起对自己往事的无限遐想。
死亡——见证生命的珍贵
影片对故事的讲述是以男藤井树的死亡为原动力的。如果没有男藤井树的死去,这层黑暗的面纱也不会被揭开,这份爱情的重量也不会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如此美丽和忧伤。和其他电影一样,《情书》也反映了死亡。虽然电影的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着生死展开的,但不同的是,影片摒弃了对死亡的恐怖和残酷的刻意表现与正面表达,而更多的是将这种生命的终结幻化为对往事的悼念之中。渡边博子的未婚夫男藤井树在一次山难中的不幸亡故和女藤井树父亲的去世都是通过侧面来表现的,表达了对逝者深沉的哀思和怀念。一开始女树就是以身患重感冒的面貌出现的。只是没有对病症重视起来,直到病情加重逼近死亡的边缘。影片加强了对女藤井树病危的展现,导演用大量的笔墨再现了爷爷和母亲抢救高烧病危中的女藤井树,尤其是在到底是乘救护车还是计程车的问题上设置了戏剧冲突,以着重强化对生命的珍贵表达。“难道你还想把这孩子害死吗?”“难道你还想重蹈覆辙吗?”母亲气愤之下对爷爷的莽撞之举提出了痛心的质疑,毕竟,她已经失去了丈夫怎能再失去孩子呢?几经周旋,最终78岁的爷爷背着女树逼上梁山,用38分钟换来了女树生命的艳阳天。前行的路上肆虐的大雪,两代人在风雪中踯躅前行的画面依然感动着我们。母亲也自此推倒了横亘在心中的巨大的墙垣,释怀了多年来对爷爷的积怨。导演透过这段与死亡抗争的细致描写。以此来见证生命的珍贵,不经意地把日本传统文化中暗含的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了出来。
回忆——似水流年如泣如诉
回忆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或是幸福的,或是酸涩的。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记忆。儿时的,年少的,成人的,老去的,我们回忆着自己的过往,悲喜着自己的人生,品尝着成长的酸甜,怀揣着未来的冀望。回忆在自己的手中经历着缤纷的复杂。在这部关于回忆的电影里,导演对线索的成功把握,超越了时空界限,再现了曾经发生在两个少年人身上的故事。女藤井树在一遍遍的回忆之中,记录下了她和男藤井树在中学时代的点点滴滴,这些在当时看来备显尴尬的琐碎回忆,加深了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的了解,重新审视了过去的经历,为自己曾经遗落的宝贵财富找到了心灵的居所。博子在这段回忆当中认清了自己竟然是男友初恋对象的一个替代品。在不懈的认证和伤口的愈合过程中,慢慢剥离了对男友念念不忘的眷恋,在沉痛的缅怀和刻骨的思念里,逐渐摆脱记忆里男藤井树的影子,勇敢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生活中的秋叶。在回忆的路途里,两个女孩在平凡中经历着颠簸流离的曲折迂回,但最终,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两个人都在爱的回应和释放里回归了自由。回忆让一段陈旧的感情鲜活起来,也给这个寒冷的冬天带去了春天般的温暖。
就像普鲁斯特那本小说的名字,《情书》以唯美的镜头和真诚的视角,追忆着似水的年华,含情脉脉地展现了两段单纯的感情。光阴的深处,我们依旧在那些泛黄的褪色旧照片上看到了少年人曾经执着的心意,感动着那份绵延不绝的暗恋情愫,那段阳光灿烂的青涩时代仿佛又隐隐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