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水墨人物画笔墨研究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这个复杂多样的社会中,人物画家忠于用写实笔墨运用到创作中去,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特的笔墨特点。21世纪的写实主义人物画中的笔墨形式需要走新的道路,它要有新的方式,新的选择,是写实水墨人物画的笔墨运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飞跃,即使在前进摸索的道路上会充满泥泞,但是只要艺术家们坚持自己的信念与艺术风格,一定会开创并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关键词:写实水墨;人物画;笔墨研究
  中图分类号:J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22-2
  写实水墨人物画是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提下所产生的新的绘画“样式”。它的历史不足百年,随着西方绘画观念、技法、画种的大量进入,给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西方的写实主义和中国的传统水墨在思想上形成了极大的不同。接受西方绘画思想的画家提出了改良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口号。
  一、传统水墨人物画笔墨语言的特点
  “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这句话体现了中国画笔墨中蕴含了清静与变化相辅相成的微妙哲学。只有下笔时立定精神,气定神闲,才能在笔下游刃有余的产生变化。笔墨是中国水墨画中最重要工具和媒介,泛指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传统的“笔墨”并不是一种完全的绘画工具,它里面还隐藏着画家的思想情感,笔墨也是画家的一种内心情感的体现形式。笔墨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产物,一方面它是中国画水墨画的绘画工具,另一方面它又是评价中国水墨画的一个标准。作为中国水墨画的绘画工具,它是指一般意义的毛笔和墨汁,作为中国水墨画的技法表现,它是指笔法及墨法的融合,笔墨是评判中国水墨画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传统水墨文人画都用笔墨来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笔和墨的关系十分密切,一幅好的画作应该有笔有墨,下笔能够见墨趣,并且通过用笔和墨的渗透,产生分明又融合的效果。
  二、写实水墨人物画的笔墨旨向
  (一)写实水墨人物画形成的因素
  1.社会思想的变革
  从绘画史上来看,清末的“海上画派”由于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的明暗与色彩的运用,所以作品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高剑父说:“中画解放了,而加些西画成分,总有点新气象、新面目。”所谓中国画的“新气象”“新面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写实”所造成的,所以可以说是“写实”赋予了传统中国画新的生命,也可以说是“写实”促使了水墨画的转变。总而言之,从上面来看,只有通过中西绘画的融合,才能大大推动中国画的变革,才能呈现出和时代相符合的现代绘画形态。因为人物画在造型上的特点,所以更需要“写实”的功底,因此在接受西画的影响上就更明显一些,获得的成就也就更高一筹。在这方面最为杰出的画家有徐悲鸿、高剑父以及蒋兆和。他们那种注重写实、融合中西的人物画不仅在当时享誉画坛,而且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画家们创作的水墨人物画也有着颇深的影响力。
  2.科技教育的转型
  20世纪初期,艺术家们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开始思考当时社会的现状,同时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新思想也使艺术家们开始关注教育与科技,并且开始更加关注与追求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和多角度学习,追赶西方的科技创新。这个时期虽然受到战争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但是随着西方铁路、造船、采矿、印刷等技术大量涌入中国,并且被运用到了发展生产力当中,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产业结构,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科技还处于引用学习西方技术方面,很少有自身的发展与创造,但是外来的科技水平足以使中国本身的科技向前发展一大步了,在国人追求发展科技的同时,也在学习西方别的学科的知识,这就为以后我国发展科技提供了文化基础。
  3.文化艺术的发展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领域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画的现代转型,这一时期的文化领域,最具突出性的问题就是中西问题。这就存在了中西文化争论的问题,在这个时期是文化争论最为激烈的时期,这次的中西文化争论,在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画的发展。如何解决中西文化差距的问题是这个时期中国文化争论的主流。
  (二)写实水墨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发展
  1.对传统笔墨的延续
  当代写实水墨人物画的笔墨语言,既是对传统笔墨语言的延续,也是在其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改革。有的画家是由本人忠于的传统水墨结合写实水墨的思想进行革新的,但是画家创作的理念都是以继承和延续了若干年的传统水墨的方法为依据的,从人物画的发展进程来看,当代水墨人物画虽然在观念上是吸收了西方绘画思想,但是还是中国的绘画种类,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的水墨画已经融入了西方的绘画技巧,但是在精神上仍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主导的,这点是不能被忽略的。对于画家们要保留传统水墨,更多的是因为要保留传统笔墨的语言形式与表现技巧,而不是从中国国情、社会状态、人文精神所考虑的。可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水墨的前鉴,怎么会有现代写实水墨的发展?所以不能一见到新的事物就武断地全盘否定传统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保持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就像任伯年、齐白石、潘天寿等中国画家一样,他们只是在保留传统笔墨语言的最初状态的基础上,进行变革。
  2.西方写实的影响
  西方的写实技法是指西方绘画经历了文艺复兴后,有解剖学、透视学、光影学等科学因素导入后形成的写实造型的方式。西方写实绘画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文化思想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在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加剧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变革速度,引起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的变革,一直不变的传统绘画遭到了巨大的抨击,在此,传统水墨画也结束了在我绘画史上自我调整发展的阶段,而面临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中国水墨画需要变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其实,当时中国的传统绘画并不是完全处于封闭的状态,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有一位来自意大利的画家郎世宁来到中国,成为了宫廷画家,并用西方绘画的方法进行绘画,其画功造型准确,具有强烈的体积感、空间感,给传统的中国绘画带来了一抹亮色。   3.传统笔墨与西方写实的融合
  在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开始之际,中国画变革的呼声很是高涨,虽然传统写意人物画一直存在于中国水墨画的历史长河之中,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写实”是中国人物画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当时,学习西方绘画技巧成为中国人物画家的主流思想,这种思想促使国人对传统笔墨语言进行新的思考,并且吸收西方绘画的写实技法与中国传统的笔墨气晕进行融合与补充,使它成为20世纪水墨人物画的新笔墨语言形式。西方的绘画偏重于造型行与质感,而中国的绘画则更重视神韵。可以这么说,20世纪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就是将写实手法与传统水墨人物画相结合,使之互补。这个时期出现了徐悲鸿、林风眠等一批主张用西画的写实来改造中国画,利用素描的明暗、透视关系,把中国原来的平面造型人物画得真实起来、立体起来。他们既主张中西融合,又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但更多的是学习西方的艺术造型理念,摸索西方写实艺术如何融入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之中。
  在写实水墨人物画样式形成初期,画家们在把光影明暗运用到中国画的绘画当中时,只是一味地描摹光影明暗,并没有把西方绘画的光影明暗和中国的笔墨真正地结合在一起。其中丢弃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的特点,但是这个时期的绘画也给人一种新鲜感。这种绘画的表现方法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改变了以前的二维空间的平面式的绘画。蒋兆和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用水墨画形式表现有光影明暗关系的写实的人物形象,这一改变具体实现了20世纪初以康有为、陈独秀等人提出的用西方绘画思想来改良中国画的愿望,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水墨人物画的笔墨视觉思维惯性。
  三、结语
  中国传统水墨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点滴的笔墨中凝聚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石涛曾说:“黑团团黑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这句名言充分表现了笔墨的精神。从李伯安的作品中能够完美体现笔墨一种超越其本身的精神,和李伯安对笔墨的深厚理解和表达。从此可以看出,笔墨已经成为艺术家们表达中华民族情感的载体。
  参考文献:
  [1]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梅墨生.现当代中国书画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
  [3]叶青.应物传神———中国画写实传统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4
  作者简介:
  李涛,陕西省商洛市书画院。
其他文献
文中利用大型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某型火箭弹在不同马赫数、不同攻角下的气动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较合理地反映高动态外流场的特性,为新型火箭弹气动外形研
文中在简要介绍了PC/104特点的基础上,较详细地阐述了电爆管测试原理及测试仪的硬件、软件的设计。
<正>~~
期刊
中国青年经济学家联谊会(Young Economist Society,YES)是由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经济学家自发组成的联谊会,联谊会的目标是通过不定期的研讨来促进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交流与合
基于灵活性的假设下,香港和珠三角两地的企业问卷调查表明,为了应对商业环境变化对灵活性的需求,香港客户对珠三角供应商关系调整了管治模式,逐渐采取股权或非股权合作代替原先的
将以往传统的三通道数学模型通过等价坐标变换转化为可解耦的新模型。应用逆系统方法对该模型进行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目标从规模转型到质量给城市公共空间带来了诸多新课题。在此背景下,探索新的空间载体是有必要的。公共雕塑作为主要艺术形式存在于诸多城市公共空间中,其公共性带来了新的探索可能———功能雕塑。功能雕塑是当代公共艺术范畴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目标在于它可以让“艺术回归生活,也可以让生活艺术化”,是实现市民在公共空间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的途径之一。在公共空间中,功能雕塑通过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一经发表便震撼了文坛。小说以浓厚的史诗气质,复杂的人物形象与关系在同类小说中脱颖而出。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白鹿原》,吸引了很多关注。《白
“十二五”时期,对于广东和澳门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一个重要时期,广东省“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把粤港澳合作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明确提出要“携手港澳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