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本案例立足于学校与无锡信捷电气股份公司一年的深入合作,通过共同参与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促进校企交流、推动文化交融;共建体现职业特征的专业课程;共育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团队;共同研发体现校企特色的科研成果等几个方面推动了校企合作的有效发展,实现了学校企业优势的互补,力求校企共赢局面。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共赢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2.013
  The Explor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novative Skil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WANG Xuejiao
  (Wuxi Institute of Technician, Wuxi, Jiangsu 214000)
  Abstract The "Decision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puts forward: "With the purpose of service development, promoting employment-oriented,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cultivating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high-quality Laborers and technical skills talents." This case is based on a year of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and Wuxi Xinjie Electric Co., Ltd., through joint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plans; promote school-enterprise exchanges, promote cultural integration; build a professional that reflect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Courses; co-cultivating a team of teachers with higher literacy; jointly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embo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enterprise and other aspects promoted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alized the complementarity of the advantages of school enterprises, and strived for a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Keyword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mode; win-win
  1 企業背景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工控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专注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企业创新能力、销售收入和纳税额连续快速增长,公司已经成为PLC、伺服、智能机器视觉、机器人等产品进口替代的优秀民族企业。
  2 主要合作内容
  借着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与无锡技师学院合并的东风,原无锡技师学院省示范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基础,成功申报五年制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领导的关怀、新团队的努力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并提出了“产教融合、文化引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建设思路。围绕这一建设思路,校企双方完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建设内容:
  2.1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制定的教学计划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校专程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从企业现场、新技术运用及企业用人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对无锡铁姆肯轴承有限公司、无锡布勒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上述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涉及工作内容的了解,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素质结构的掌握,国内外职业教育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技术应用能力的加强,其中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培养尤为注重,制定了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企业定“需求”,学校定制人才规格、定制课程计划、定制评估标准时企业共同参与,让企业“订单”从仅是一张“用人”的预订单转变为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培养计划。   2.2 文化交融的推进,校企合作的促进
  2.2.1 建设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1)引入企业的优秀精神文化。2016年6月,学校开始积极筹备无锡市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工作,邀请了多家职业院校及企业加入集团,其中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定为集团的副理事长单位。期间,学校邀请企业总经理及相关负责人来校进行企业文化宣讲,并将现今“机器人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向、经营理念和人文因子传递到校园。我们学校此次也很荣幸的被信捷公司邀请加入了无锡市机器人智能制造协会,以便于我们与多家企业交流学习。
  (2)引入企业的优秀文化管理制度。着力研究企业精英生产、安全生产的生产管理制度,提炼核心思想和内容,将之融入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借鉴企业员工管理条例,选取可行内容融入学校宿舍、教室管理与学生行为规范等条例中,同时校企共同商议确定顶岗实习期学生考核办法,体现校企双重考核,逐步推进校企制度交融。
  (3)举办校企共同参与的交流活动。学校通过2015年度承办的“无锡市技能精英赛”,吸引了众多行业企业参与,选拔出了优秀的企业员工和学生共同参加了第三届“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在同一赛场上,同一条件下,学生和企业员工同场切磋交流,师生既在技术技能方面了解了企业前沿技术与工艺,也第一时间感受了企业员工的生产氛围,企业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2.2.2 共建体现职业特征的专业课程
  为了能够有效地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课程,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特邀专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我们将企业优秀工作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的典型任务进行教学实践,结构证明这些典型任务符合实际,并可覆盖主要的职业能力。其中,企业参与的“机械手驱动技术”等课程被评为省精品课程。
  2.2.3 共育具有较高素养的教师团队
  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也需要教师团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学校、企业提供的平台深入参加企业实际工作和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从中不断积累经验,巩固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学校建立了师资培养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其中包括了岗位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为了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聘请的兼职教师要有能胜任工作岗位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等级,对于兼课教师也要有“双师型”教师要求。与无锡信捷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实现人力资源共享,企业工程师、高级技师等担任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学生工学结合的实训指导老师。从而使我们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成为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2.4 共同研发体现校企特色的科研成果
  党和国家明确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电气系多名具有高级职称、硕士学位的骨干教师参与,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的实验装置被技能鉴定部门认定为技师及高级技师鉴定考核装置,并且先后完成了“胎动记录仪”等多项校企合作产学研项目的开发,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利益。
  2.3 创新合作机制,寻求校企共赢
  企业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校企双方在制度建设、组织保障、资金及内容、就业实训、技术研发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切实可行,互利共赢的合作,我们的目标是形成一种面向中小型企业的,校企一体化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双方在合作机制及途径方面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3.1 完成校企合作新模式
  双方协商在藕塘校区,通过适当投资,将生产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技术改造,承接企业一部分生产任务,实现日常性、批量化生产。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生产性实训,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中培养了规范、安全、质量、效率、合作等职业素养。真正做到“引企业项目进学校,引企业制度管实训,用学校资源助企业,用校企合作练学生”,探索校企合作平台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开展途径。
  2.3.2 完善校企合作保障制度
  (1)制度保障。为保障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校企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承诺各自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出台保障项目实施的其他激励制度。
  (2)组织保障。根据两校整合情况,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调整了该校企合作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系部和企业分管领导担任,组员包括双方具体负责的同志、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时设校企合作项目工作小组,下设技术研发小组和专业建设小组。
  3 体会与思考
  3.1 体会
  (1)学校与企业通过共同制定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的培养了人才,为企业人力资源节省了成本,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竞争力,形成企业用人机制和学校办学模式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校企合作模式;由于企业的参与,学生的知识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得以巩固,又有效地解决了今后的就业,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2)校企合作提供了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平台,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形成特长。教师从企業顶岗锻炼回来后,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还能针对企业所需进行教学组织。
  (3)企业与学校的深度融合,使企业成为了学校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中的先进设备资源可以为时间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弥补了学生设备无法实时更新的缺陷。
  (4)校企合作为学生实习、就业拓宽了渠道,通过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现场生产实践, 使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成为了现实, 企业冠名班的成立更是减轻了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分配压力。
  3.2 思考
  (1)真正深层次校企合作才是正道,不能流于形式。校企合作的真谛是“共同育人”,企业要担当起自己社会责任;学校想要培养企业信得过、留得下、靠得住的人才,需时刻保持着要对学生负责,对企业负责的态度。企业和学校基于相互理解、尊重、顾全大局、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并且能够做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实现真正双赢。
  (2)学校方面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企业真实环境的介入会牵动着学校的整体改革,需要考虑、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等问题。改革要进行全方面改革,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
其他文献
很多传感器需要一个测量复阻抗(或复导纳)实部和虚部的电子系统。本文将建立该系统的某些一般原理,并详细讨论了关键部分的电路,如相敏解调器和振荡器电路等。 Many sensors
识别颜色而予以判断的行为,对于人类来说,这是极其简单的事。但对于机器来说,问题就多着了。在实际的生产线中颜色的管理,长期以来都是由人的眼睛来起主导作用的。不过,近些
本文综合介绍了光学镜头数据库(OLDB)系统的结构和它的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of the optical lens database (OLDB) system and the des
摘 要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并提出了“六个下功夫”重要的方法论。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个性、习惯等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给予幼儿良好的品德教育,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六个下功夫”将成为幼儿德育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 “六个下功夫” 幼儿德育 指导思想 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高度融合,高等院校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作为高校学习管理工作这个“稳定器”,也正处于一个“更新换代”“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通过树立数据思维,用数据分析、用数据评价、用数据判断,借助“大数据+”这双隐形的翅膀,打造运用数据高效、精准、全面管理高校学生工作的“云模式”。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 大数据运用 “云模式”  中图分类号:G6
本文简单回顾了综合分散型控制系统出现的过程、近年来的市场情况以及它们在发展完善的过程表现出来的特点,并从功能与结构两方面作了分析和介绍。最后提及系统的评价及选用
摘 要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越来越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开始实行人才强国战略计划,要求各大高校培养出素质更高、综合性更强的现代化优秀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力资源。因此各大高等院校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当作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主体,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一切工作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和演变。而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保障,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专业且优秀人才的摇篮,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和困难,不利于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湖南智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进行研究和讨论,旨在不断培育出更加符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