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把津巴布韦列为“暴政前哨”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就职演说中宣称要“在全世界传播自由”,把“结束世界上的暴政” 上升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此前一天,赖斯国务卿在美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上作证时,把津巴布韦与朝鲜、缅甸、伊朗、白俄罗斯和古巴一道,列为“暴政前哨”,称美要与这些国家的“被压迫人民站在一起”。将一个面积39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的黑非洲内陆国家提升到美对外政策重点对付的位置,实属罕见。
  美国此举,既是多年来西方仇视津政府的结果,也表明它对津的态度发生了新的变化。最近几年来,美、英、德、澳等西方国家公开宣称要把搞垮穆加贝总统和津政权作为其“政策目标”。它们互相配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停止对津的发展援助,对津党政领导人实行有选择的制裁,在联合国人权会上向津发难,向津反对派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在英联邦内孤立津,拒绝承认津议会和总统选举结果等等。现在美又不断加码,将津称为“暴政前哨”,表明美对津政权愈加难以容忍,搞垮津政权已列入美对外政策的重要议事日程。
  美津关系恶化的原因
  美为何要将津列为“暴政前哨”?表面上,美的理由冠冕堂皇,它宣称,津政府不断对反对派实施暴力打击,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镇压异已分子的极其严酷的安全法律和限制媒体的法律,威胁和迫害独立记者。而实际上,上述指控只是美孤立和打击津政权的借口,津政府和执政党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美、津关系恶化的原因要复杂得多,其历史背景要深远得多。
  (一)津在政治和经济改革问题上拒绝听命于西方。这是美、津关系恶化的深层次原因。1980年津独立后,政治上允许反对党存在,经济上执行较温和政策,不触犯白人的利益,因而曾得到西方的青睐,里根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把津树为黑非洲“民主”与经济发展的样板。但冷战结束后,美及西方调整对非政策,要求非洲国家进行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改革,而津政府在两个问题上均敢于顶撞西方,不按西方指挥棒行动,埋下了与西方关系恶化的祸根。经济上,津曾于90年代初接受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调整方案”,但由于在执行过程中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威胁到津政局的稳定和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津民盟)的执政地位,因而津很快放弃,导致西方对津停援。后来西方虽反复施压,但津不为所动。政治上,津虽然继续允许反对党存在,放弃了建立一党制国家的目标,但对反对党实行控制和打压的政策,因而90年代末以前津一直不存在强大的反对派,津民盟一统天下,这与西方所鼓吹的“自由民主”价值观不相吻合,因而招致西方的不满。90年代末,西方加大了对津的施压力度,试图扶植一个听命于西方的政府,但始终未能得逞。
  (二)在土地改革问题上触动了白人的利益。津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历史上曾有大量白人殖民者(主要是英裔)来此定居,他们强占了津绝大部分好地,控制了津经济命脉。津独立时,作为对白人殖民者和西方国家的妥协,津政府曾承诺10年内不搞土改,10年后进行土改时按“愿买愿卖”原则进行,英则口头承诺向津提供土改资金,美也曾做过类似的承诺。但进入90年代后,随着西方调整对非政策,英、美均自食其言,不肯为津土改出资。由于土地问题关系到津民盟的执政地位,因而从2000年起,津不顾英、美等国的强烈反对,强行土改,没收近1100万公顷的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分给无地黑人。西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媒体、白人农场主与津国内反对派联手,突出和夸大土改过程中的暴力因素,极力丑化津的国际形象。
  (三)穆加贝总统倔犟的个人风格。这是导致美将穆加贝视为眼中钉的重要原因。穆自1980年津独立以来一直任津最高领导人,90年代非洲“多党民主”风潮正盛时,西方曾反复以各种方式劝说他退出政坛,不再竞选总统,但他性格倔犟,不肯轻易就范。在地区问题上,他执意出兵刚果(金),西方指责他“穷兵黩武”。在国际上,他公开反对美、英军事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点名抨击布什、布莱尔,称他们是新殖民主义者,企图称霸世界。他还与伊朗、利比亚等国领导人建立密切关系。针对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裁,他提出“向东看”外交战略,试图减轻对西方市场、资金的依赖,重点发展同包括中国、印度、伊朗、马来西亚等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的政治和经贸关系。上述举动,自然招致西方的忌恨,导致西方国家对津的误解日益加深。西方国家因而把穆视为“非洲的米洛舍维奇”,急欲除之而后快。
  (四)美为了回报英国在阿、伊对其的支持。在美、英、德、澳等西方国家中,最仇视穆加贝和津民盟的是英国,最热衷于搞垮穆加贝和津政权的也是英国。英作为津前殖民宗主国,在津有重大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津政权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利益受损最大的是英国,因而英对穆加贝和津民盟恨之入骨。美在津利益虽没有英国多,但在津问题上,美、英一直相互配合,现在美又将津列为“暴政前哨”,在某种程度上是迎合英的需要,以回报英在阿富汗、伊拉克等问题上对美的无条件支持。
  津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历来较受西方国家的重视,正因此,西方无法容忍一个不听从指挥甚至与自己唱反调的政权在津长期存在下去。出于上述原因,美、英等西方国家不断在人权、新闻自由、选举公正等问题上找津的麻烦,对津进行妖魔化宣传。津2000年举行的议会选举和2002年举行的总统选举,虽得到非洲国家的认可,但因结果与西方的期待不符,未获西方国家的认可。
  西方搞垮穆加贝并非易事
  现在尚难判断布什政府在其第二个任期内将采取何种具体措施以达到搞垮津政权的目的,从美的一贯做法和津所处地缘环境来看,美不大可能对津进行直接的军事干预,但很可能联合英、澳、德等传统盟友,加大对津的施压力度,包括对津实施更严厉的制裁,加强对津反对派的支持,利用非政府组织搅乱政局,以津问题划线分化非洲国家,等等。这将使津在国际上更加孤立,津民盟的处境更加艰难,反对党也有更多与执政党摊牌的资本。
  但是,美要搞垮津政权亦非易事,这是因为:
  (一)津民盟和穆加贝总统仍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穆加贝和津民盟有领导津人民进行独立斗争的光辉历史,20世纪80年代在津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也取得显著成绩。进入90年代后,津民盟在施政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失误,加上腐败问题严重以及天灾、西方制裁等原因,津经济一路下滑,群众不满情绪逐渐抬头,津民盟的威信日益下降。世纪之交,津民盟执政地位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在2000年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受西方支持的反对党“民主变革运动”一举夺得120个选举议席中的57席。此后,津民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对反对派保持高压的同时,争取民心,威信有所回升,连续夺得议会数个补缺选举的胜利。经济上实施务实政策,目前也已走出谷底,初步扭转了下滑的势头。津民盟在执政24年后,尽管内部问题较多,但仍能维持团结,凝聚力较强。今年3月,津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津民盟再次获胜,反对派提出选举有舞弊行为,不予承认。双方将有一场新的斗争。
  (二)津在与西方的较量中,得到广大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南部非洲国家除博茨瓦纳对津不友好并允许美在其境内设军事基地外,其余国家均支持穆加贝和津民盟政府,其中坦桑尼亚、安哥拉、纳米比亚、赞比亚、莫桑比克等邻国坚决反对西方制裁,把津与西方的斗争上升到反对新殖民主义、维护非洲国家主权的高度。南非非国大政府对津政权虽有看法,但担心津动乱会引起地区形势动荡,因而采取“静悄悄”的劝和政策,在公开场合也不赞成对津制裁。其余非洲国家虽在西方的压力下有所分化,如尼日利亚、加纳、肯尼亚等曾公开批评津政府,但多数也同情津。近年来,津在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连续在联合国人权会上挫败西方提出的反津提案。伊朗、利比亚等石油生产国还在津无法按时支付货款的情况下向津提供石油。将来即使美国施压,多数非洲国家特别是津的邻国不大可能配合其孤立和打击津政府。
  (本文责任编辑:季仰舒)
其他文献
近两年,随着我国政府对医药市场的严格监管和药品限价、招标采购、反商业贿赂等系列政策相继推出,医药企业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环节众多的流通渠道使曾经风光无限的代理制遭到重
对美的追求也许是人们千古不变的情结。古埃及时女人们为了得到白皙的肤色,甚至会在面部涂抹白垩粉,而在以金发为时尚的古罗马时代,很多贵族不惜使用狮子的尿液涂擦头发以漂淡头
在印度,共产党已有80多年的历史,而且不止一个,现已是印政坛上举足轻重的力量。没有共产党的外部支持,正在执政的印度中央政府就会倒台。特别是在一些邦,共产党曾经或正在执政。其
背景:2004年12月6日,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心脑血管专科门诊副主任胡卫民,因无法接受医院依然违规实行"开单提成"等卫生部明令禁止的行为,向医院提交了辞职书。此
自今年5月份以来,菲律宾先后爆出"录音带门"和"花档门"两大丑闻,阿罗约政府陷入波涛汹涌的政治漩涡.反对派趁势推波助澜,局势逐步升级,并发展成几乎让政府垮台的政治海啸.目
2001年布什担任总统美国后,逐步制定了对印度的新战略;明确表示要从质量上提升美印关系,实质上承认印度的核国家地位,将印度视为美国改变亚洲大国力量对比,遏制中国崛起,推动全球民主化,反恐和反扩散的战略伙伴。  美国落实对印度  新战略的主要措施  美国对印度新战略正在通过双边签署的一系列协议进行落实。  (一)放松对印度高技术出口管制。2002年11月,美印成立了“美印高技术合作小组”,作为讨论高
在读世界近现代历史时,知道像直布罗陀海峡、黑海海峡这样的海上通道非常重要,列强为了争夺这些通道进行过一场又一场战争。到了20世纪末,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以及空中、管道等交
成立于1967年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不仅以其巨大的经济成就让世界瞠目,而且更已一个成功的区域合作组织令国际舆论广泛称道.2003年10月7至8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召开
期刊
2004年1月4-6日,第十二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以下简称"南盟")会议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会议通过了旨在减少贫困、加强经济合作和社会文化发展、保护地区环境、打击恐怖
淡雅和谐的黄白色调、洁净舒适的美容床、素丽美观的窗帘、冷热合适的室温……走进紫香媛美容公司,记者首先被它的环境所吸引,来到这里,就像来到了温馨的家园,身体和心灵都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