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症状调查及患者日记工具可行性分析

来源 :中国肿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y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的症状分布及患者日记管理工具在疾病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全国17家医院的恶性肿瘤患者,向其发放患者日记,指导其如何填写,嘱其每日认真填写日记.通过第三方研究者问询获得并分析患者在住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的相关症状,通过患者对日记满意度调查与主管医生对日记认可度调查分析患者日记工具的可行性.[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152例患者,调查发现肿瘤患者入院时排名前10位的症状分别是疲乏、食量下降(近1周)、疼痛、体重下降(近1个月)、睡眠不好、厌食、胸闷气短、便秘、咳嗽咳痰和心情郁闷;住院期间排名前10位的症状分别是便秘、恶心呕吐、厌食、食量下降(近1周)、腹胀、疼痛、睡眠不好、疲乏、腹泻和发热.出院时排名10位的症状分别是疲乏、便秘、睡眠不好、胸闷气短、疼痛、咳嗽咳痰、厌食、出汗、小便减少、心情郁闷.肿瘤疾病分期为Ⅳ期的患者,入院时的症状患病率明显高于非Ⅳ期患者.绝大部分患者(91.4%,139/152)认可患者日记,认为该患者日记能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自己,65.1%(99/152)的患者表示自己出院后会继续填写该日记内容,82.2%(125/152)的患者表示填写日记不会造成负担.绝大部分主管医生(77.6%,118/152)认为患者日记设计合理,77.0% (117/152)的主管医生认可患者日记并愿意继续使用,75.7%(115/152)的主管医生认为患者日记实用性很强,72.4%(104/152)主管医生认为患者日记能够帮助自己全面了解患者症状,64.4% (98/152)的主管医生认为患者日记能够提高查房效率.[结论]Ⅳ期肿瘤患者相关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Ⅳ期患者,需重点监测和管理.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在住院期间部分会得以改善,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使出院时症状又有升高,需要主管医生引起重视并加强出院后随访及症状管理.患者日记工具能够使患者重视肿瘤所有相关的症状的监测,能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查房效率,有助于患者及家属在出院后的疾病全程相关症状管理,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及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奥氮平+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奥氮平+碳酸锂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MAR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RDS评分为(0.19±0.01)分,低于
目的 探索香薰疗法对住院危重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选取120例住院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用药治疗方法上加用香薰疗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SAS评分为(24.86±3.1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92±5.
目的:比较孙氏腹针与常规针刺治疗女性甲基苯丙胺戒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女性甲基苯丙胺戒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2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太冲、神门、内关、膻中),观察组予孙氏腹针针刺治疗(穴取腹一区、腹八区),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6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戒断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T)含
患者,男,48岁,于2019年9月3日初诊.主诉:颈部疼痛、僵硬,难以平卧3 d.现病史:近月来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偶有酸痛,3 d前夜卧受寒,晨起后颈部胀痛、肌肉僵硬,脊柱呈强直过屈位,活动受限.刻下症:颈部疼痛、僵硬,轻微活动则剧痛难忍,无法平躺入睡,精神疲乏,情绪焦躁,纳可,眠差,舌暗、舌下络脉纡曲、苔薄白,脉弦涩.查体:颈椎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约为 5°,活动明显受限,颈部肌肉僵硬如板状,颈后至骶部竖脊肌肌张力明显增高,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等因颈部僵硬无法检测,颈椎正侧位X线片示:颈椎
报道一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灵活选择针刺方案(火针、毫针、温针灸),并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患者前后共治疗7年,期间(包括孕期)疼痛基本得到控制、脊柱及骶髂关节活动正常、血液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查从阳性转为弱阳性.中医药对此例育龄期强直性脊柱炎不仅有较好的短期止痛疗效,也有较好的控制病情进展的长期疗效,对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到缓解疾病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保留生育功能的多重作用.
热敏灸因“简单易学、操作简单、疗效明确”的特点,成为适合在社区广泛普及的中医外治法适宜技术.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是真实世界研究中的主要干预性研究方法,可为热敏灸社区管理效果评价提供高级别证据.本文聚焦区组随机、分层随机、整群随机、样本量分配、分配隐藏和盲法等随机化过程的关键环节,阐述了两阶段患者偏好随机法应用于热敏灸社区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缺点和技术细节,有利于提高研究的证据质量、可重复性和不同研究间的方法学同质性.
总结林国华教授针灸分期论治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经验.林国华教授总结其病机为精亏髓乏,元阳虚衰,谨遵“从阳引阴”之法,通调任督,重用阳经,分期结合辨经、辨位论治.口腔期阳明失约,面瘫舌痿,治疗以泻为用,重取阳明;吞咽期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治以沟通表里,疏利少阳;食管期阳明脉虚,浊气不降,故以补为用,通补阳明.辅以针刺运动疗法,妙用岭南火针,为临床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提供参考.
基于《偏头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国际标准研制,从研究对象、干预、对照、结局、研究方法5个方面总结针灸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和方法学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的4个方向为针对青少年偏头痛、特殊亚型偏头痛、特殊人群偏头痛的研究,针灸对于偏头痛发作期的即刻镇痛效果及针对偏头痛不同时期的分期治疗效果的研究,对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及针灸临床研究的试验注册.研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规范目标人群的明确性,中、西医诊断标准的通用性和针对性,疾病分期及分型的准确性,干预过程的完整性,对照组设立的合理性,结局指标的
患儿,男,5岁,于2020年1月21日因“精神发育迟缓2年余”就诊.现病史:2年前出现言语沟通障碍,仅能与他人简单对答,时有自言自语,常沉默不欲交流,理解能力较差,精神易亢奋,易怒,多动.2018 年于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发育迟缓”.
随着现代解剖学的发展,现代人体解剖学知识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使得腧穴定位更加标准化,然而由于腧穴解剖学、表面解剖学等尚在发展阶段,部分腧穴的解剖定位描述还有待完善.攒竹穴在《素问·骨空论》中为“眉头二穴”,古代文献中攒竹穴的定位多为“在眉头陷者中”.中医学常用教材及诸多专著对攒竹穴的体表解剖标志定位主要有“眶上切迹处”与“额切迹处”两种不同的版本.而“眶上切迹”和“额切迹”均与“眉头陷者中”的位置不相对应,攒竹穴的定位并不十分准确.笔者拟对攒竹穴的解剖定位标志进一步辨析,以求对其有更准确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