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全市工作的“揭幕战”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调研隆重开启。今年以来,市人大财经委按照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对大调研工作的统一部署,在常委会肖贵玉副主任带领下,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监督,围绕打响上海制造、购物品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先后深入到政府部门、重点区域、主要行业、典型企业和居民社区,采取走访、暗访、座谈和访谈等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深入基层、实事求是、真实深准的大调研活动。
擦亮上海制造品牌 推进制造转型升级
过去几年,上海制造业占GDP比重曾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一度令人十分担忧。去年以来,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50条等一系列制度供给下,上海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制造业开始触底反弹。为找准阻碍上海制造进一步转型升级的症结所在,财经委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
“四个天花板”难突破
3月28日,财经委专程走访市经信委,听取“制造业娘家人”的意见。调研中,市经信委有关负责同志开诚布公直陈上海制造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指出上海制造业的明星不多、独角兽不多、隐形冠军不多、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园区不多。这四个不多,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土地指标、环境影响评价、建设规划、人才引进的“四个天花板”是其中的重要掣肘因素。
调研组提出,制度供给是突破瓶颈制约的重要保障,市人大将加强制度供给,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提供法治保障;发展制造业要调动各区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向前冲”,结合自身特点推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以创新驱动为着眼点,站位要高,视野要广,要紧紧围绕产业、产品、产能,以及效益、效率、效能来推进工作。
基础化工产业项目落地难
3月5日,财经委赴金山区调研上海石化的碳纤维项目。调研中,企业的同志反映制造业项目落地难、市场推广难等问题。
调研组表示,会把这些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并推动解决。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以“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为抓手,结合制造业发展专项规划的评估做深、做实调研,为打响“上海制造”的品牌提供决策参考。
高端装备产业活力受限
4月4日,财经委赴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调研,查看风电数据中心和中央研究院新技术新领域产品展示。企业的同志提出三个问题:机器人等高端装备整机进口关税比较低,零部件进口关税反而较高,导致一些机器人制造商不愿将生产线转移到国内;上海对电机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不够,导致数控机床产业逐步衰落,产品处于中低端且市场销量不好;国有制造企业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一些体制机制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活力。
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提出,电气集团要做好长远规划,对已有拳头产品、在研产品和潜在进入领域都要高度重视;要高度重视中央研究院的发展,真正从底层构架开始搞好技术创新;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产品对发展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一定要加大力度发展好。
智能制造产业集聚不足
3月9日和4月16日,财经委分别赴青浦区哈工大人工智能产业园、我耀机器人、商汤科技等园区和企业调研,了解人工智能领域产业集聚、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前景等情况。调研中,园区的同志就人工智能产业的招商、产业集聚、政策支持等提出一些问题,希望政府能加大力度培育人工智能产业。
调研组表示,针对项目推广难问题,建议企业积极参加第六届上交会,扩大企业宣传面和影响力;同时,上海机器人行业协会要主动与企业对接,推动资源对接共享,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针对工业用地“腾笼换鸟”难的问题,建议青浦区依托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十七号线通车等契机,抓配套建设、抓服务提升、抓环境改善,吸引先进制造业落户和集聚,在“上海制造”中凸显“青浦制造”。
有的企业的同志提出:与深圳等地政府相比,上海政府部门在服务企业方面有欠缺;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有些企业购买一两年服务,学会之后就不再付费了。调研组提出,针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市人大将发挥立法和执法检查的作用,为企业营造更好保护知识产权的外部环境。同时,企业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争取在更多场景应用方面得到政府各方面的支持。
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上海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国际贸易中心怎么建,能否建成国际时尚之都、国际会展之都?财经委围绕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大调研。
展览行业管理亟需法治保障
3月8日,财经委赴市商务委调研商业、贸易和会展业的发展情况。据介绍,上海正在围绕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总目标,聚焦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新要求,加速推进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举全市之力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调研中,商务部门提出一些问题:一是展览行业管理和促进亟需法治保障;二是需要进一步对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进行修改和完善;三是需要根据新环境新变化对“十三五”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调研组表示,将会结合市人大今年的重點工作对这些问题予以认真研究,并加以推进落实。
新零售需要新制度
4月18日,财经委赴长宁调研新零售发展情况。调研组查看了“猩便利”智能自助便利店、盒马鲜生超市,并与尚嘉中心、南瓜车等零售企业座谈。
企业提出,全市商业地产面积超过7600万平方米,严重过剩,应解决商业地产无序竞争问题;建议市政府在中环以及延安高架路上对虹桥商圈设置显著的交通导示标识,并设置国家会展中心与虹桥购物中心的短驳交通;现行的消防、卫生、环保等制度与零售业态跨界融合不匹配,建议根据需求修改有关管理标准。
调研组表示,具体问题会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针对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要积极适应时代变化,积极促进各种新业态的发展;要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注重服务的品质;要完善有关法律和规定,让各种业态能够有所突破,融合互补。
会展业立法要面向长远
3月21日,财经委赴杭州调研会展业立法工作。杭州会展业发展得益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法治保障;会展业立法牢牢抓住“促进”这个主题,全力扶持产业发展;会展业范围确立“大会展”概念,包括会议、展览、赛事、节庆和演艺活动,这样可以更好促进产业的发展;立法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径,一定要有国际眼光,坚持国际化。
调研组对本市会展业立法提出建议,立法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重大问题要向同级党委及时汇报;要明确立法定位,会展业立法要积极促进产业的发展;工作要有序推进,杭州在制定好条例后,就考虑到执法检查,为进一步完善制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上海要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立法要面向长远、突出上海特色,要对标国际标准和最高要求。
加快推进基础通信设施建设保护立法
3月19日,财经委赴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开展调研,了解本市基础通信设施建设情况。调研中,市通管局提出通信基础设施保护难、基站和电缆屡遭破坏等问题,希望加快推进立法。企业的同志提出,要加强科普宣传力度,让老百姓了解基站建设标准和辐射水平,减轻老百姓顾虑;通信公司要在硬件共享上做出表率,避免基站等硬件设施重复建设;要充分考虑基站建设被占用方的权利,明确补偿标准。
调研组提出,已经充分认识到本市基础通信设施建设保护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将加强立法调研,加快推进立法项目由预备转正式的进程,为本市营商环境配套提供更好的法制供给。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财经委将进一步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继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扎实开展好完成好这项大调研工作,为推动上海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水平的发展作出贡献。
擦亮上海制造品牌 推进制造转型升级
过去几年,上海制造业占GDP比重曾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一度令人十分担忧。去年以来,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50条等一系列制度供给下,上海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制造业开始触底反弹。为找准阻碍上海制造进一步转型升级的症结所在,财经委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
“四个天花板”难突破
3月28日,财经委专程走访市经信委,听取“制造业娘家人”的意见。调研中,市经信委有关负责同志开诚布公直陈上海制造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指出上海制造业的明星不多、独角兽不多、隐形冠军不多、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园区不多。这四个不多,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土地指标、环境影响评价、建设规划、人才引进的“四个天花板”是其中的重要掣肘因素。
调研组提出,制度供给是突破瓶颈制约的重要保障,市人大将加强制度供给,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提供法治保障;发展制造业要调动各区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向前冲”,结合自身特点推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以创新驱动为着眼点,站位要高,视野要广,要紧紧围绕产业、产品、产能,以及效益、效率、效能来推进工作。
基础化工产业项目落地难
3月5日,财经委赴金山区调研上海石化的碳纤维项目。调研中,企业的同志反映制造业项目落地难、市场推广难等问题。
调研组表示,会把这些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并推动解决。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以“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为抓手,结合制造业发展专项规划的评估做深、做实调研,为打响“上海制造”的品牌提供决策参考。
高端装备产业活力受限
4月4日,财经委赴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调研,查看风电数据中心和中央研究院新技术新领域产品展示。企业的同志提出三个问题:机器人等高端装备整机进口关税比较低,零部件进口关税反而较高,导致一些机器人制造商不愿将生产线转移到国内;上海对电机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不够,导致数控机床产业逐步衰落,产品处于中低端且市场销量不好;国有制造企业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一些体制机制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活力。
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提出,电气集团要做好长远规划,对已有拳头产品、在研产品和潜在进入领域都要高度重视;要高度重视中央研究院的发展,真正从底层构架开始搞好技术创新;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产品对发展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一定要加大力度发展好。
智能制造产业集聚不足
3月9日和4月16日,财经委分别赴青浦区哈工大人工智能产业园、我耀机器人、商汤科技等园区和企业调研,了解人工智能领域产业集聚、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前景等情况。调研中,园区的同志就人工智能产业的招商、产业集聚、政策支持等提出一些问题,希望政府能加大力度培育人工智能产业。
调研组表示,针对项目推广难问题,建议企业积极参加第六届上交会,扩大企业宣传面和影响力;同时,上海机器人行业协会要主动与企业对接,推动资源对接共享,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针对工业用地“腾笼换鸟”难的问题,建议青浦区依托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十七号线通车等契机,抓配套建设、抓服务提升、抓环境改善,吸引先进制造业落户和集聚,在“上海制造”中凸显“青浦制造”。
有的企业的同志提出:与深圳等地政府相比,上海政府部门在服务企业方面有欠缺;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有些企业购买一两年服务,学会之后就不再付费了。调研组提出,针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市人大将发挥立法和执法检查的作用,为企业营造更好保护知识产权的外部环境。同时,企业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争取在更多场景应用方面得到政府各方面的支持。
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上海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国际贸易中心怎么建,能否建成国际时尚之都、国际会展之都?财经委围绕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大调研。
展览行业管理亟需法治保障
3月8日,财经委赴市商务委调研商业、贸易和会展业的发展情况。据介绍,上海正在围绕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总目标,聚焦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新要求,加速推进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举全市之力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调研中,商务部门提出一些问题:一是展览行业管理和促进亟需法治保障;二是需要进一步对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进行修改和完善;三是需要根据新环境新变化对“十三五”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调研组表示,将会结合市人大今年的重點工作对这些问题予以认真研究,并加以推进落实。
新零售需要新制度
4月18日,财经委赴长宁调研新零售发展情况。调研组查看了“猩便利”智能自助便利店、盒马鲜生超市,并与尚嘉中心、南瓜车等零售企业座谈。
企业提出,全市商业地产面积超过7600万平方米,严重过剩,应解决商业地产无序竞争问题;建议市政府在中环以及延安高架路上对虹桥商圈设置显著的交通导示标识,并设置国家会展中心与虹桥购物中心的短驳交通;现行的消防、卫生、环保等制度与零售业态跨界融合不匹配,建议根据需求修改有关管理标准。
调研组表示,具体问题会反映给政府有关部门,针对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要积极适应时代变化,积极促进各种新业态的发展;要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注重服务的品质;要完善有关法律和规定,让各种业态能够有所突破,融合互补。
会展业立法要面向长远
3月21日,财经委赴杭州调研会展业立法工作。杭州会展业发展得益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法治保障;会展业立法牢牢抓住“促进”这个主题,全力扶持产业发展;会展业范围确立“大会展”概念,包括会议、展览、赛事、节庆和演艺活动,这样可以更好促进产业的发展;立法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径,一定要有国际眼光,坚持国际化。
调研组对本市会展业立法提出建议,立法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重大问题要向同级党委及时汇报;要明确立法定位,会展业立法要积极促进产业的发展;工作要有序推进,杭州在制定好条例后,就考虑到执法检查,为进一步完善制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上海要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立法要面向长远、突出上海特色,要对标国际标准和最高要求。
加快推进基础通信设施建设保护立法
3月19日,财经委赴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开展调研,了解本市基础通信设施建设情况。调研中,市通管局提出通信基础设施保护难、基站和电缆屡遭破坏等问题,希望加快推进立法。企业的同志提出,要加强科普宣传力度,让老百姓了解基站建设标准和辐射水平,减轻老百姓顾虑;通信公司要在硬件共享上做出表率,避免基站等硬件设施重复建设;要充分考虑基站建设被占用方的权利,明确补偿标准。
调研组提出,已经充分认识到本市基础通信设施建设保护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将加强立法调研,加快推进立法项目由预备转正式的进程,为本市营商环境配套提供更好的法制供给。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财经委将进一步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继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扎实开展好完成好这项大调研工作,为推动上海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水平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