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笑笑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客服人员,她性格开朗,爱开玩笑。同事们都亲昵地叫她“开心果”。
于笑笑确实是一个心态积极的人,大家很少见她愁眉苦脸,任何时候她看起来都是能量满满。她的妆容总是精致的,衣服总是搭配得体,办公位上贴满各种励志小纸条,比如“加油”“今天你微笑了吗”“你是最棒的”。
可是,充满正能量的于笑笑最近却突然辞职了,原因竟是患了严重的抑郁症,不得不入院强制治疗。同事们议论纷纷,积极乐观的于笑笑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
反向形成,顾名思义就是往相反的方向去形成。在心理治疗领域,这是一个专业名词,形容人们把不能接受的想法、感受和欲望转化为相反行为的现象。如果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反向形成就是和自己的潜意识愿望反着来。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使用反向形成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谁不喜欢天天躺着晒太阳,让别人供养自己呢?可是要在这个社会上生活,人必须要创造自己的价值,也被要求必须遵守某些社会规则,这时候人就得學会跟自己的天性反着来—每当心里涌起好逸恶劳的想法和渴望时,反而要努力地去学习和工作赚到生活的资本,让自己过得更好。每当想躺着晒太阳让别人供养自己时,启动了反向形成心理机制的你反而会去付出,去关心和照顾别人,通过这种方式你便会得到一段好的关系,以滋养自己的身心。
反向形成的本质是人们发展出来适应社会的一种重要能力,然而如果人们过度使用这种能力,在任何事情上都使用反向形成则会出现问题。当面临冲突时,没有其他选项,只会使用反向形成,久而久之,就会带来一定的心理伤害。比如,当人们感到生气时,原本可以有很多种选项:
1.若环境安全,就跟对方表达自己的生气;
2.环境不安全,暂时压抑生气,另外找渠道发泄怒气;
3.合理化那个生气,安慰自己说这没什么好气的;
4.转移注意力,把生气的感觉放到一边;
5.在心里感受那个生气,同时询问自己为何生气,理解这个生气的意义。
可是对于只会使用反向形成的人,唯一能想到的选项是:对那个惹你生气的人超级友好,热情地打招呼,向对方表达关心,试图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人。
另一个过度使用反向形成的例子是:你非常害怕那种看起来很严厉的人,你本能地想远离他们,然而在现实中你的做法却是主动向他们示好,还不断恭维、讨好他们。
于笑笑则可能在采取另一种更加极端的做法。由于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其实她经常感觉情绪低落,她的内心是悲伤、无助、痛苦的,可是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感受,只能给自己带上一副假面,让自己看起来很积极,很快乐,一切都非常好。
当小孩子体验到痛苦时,会本能地寻求妈妈的怀抱,渴望被妈妈拥抱、抚慰、保护。在妈妈具有安抚作用的反应中,重新恢复安全的感觉。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自我拥抱,自我安慰,内心的韧性逐渐增强。当他们长大后,遇到挫折时,会回忆起妈妈带给自己的安全感觉,进而有能力从挫折痛苦中恢复能量,也有能力去寻求类似妈妈怀抱的关系,如朋友、爱人、师长的支持。
在高质量的关系里,人们的痛苦会被看见,被理解,被包纳,会使得那痛苦的体验变得能够承受。
然而,我们中的一些人,无法在生命的早期得到养育者足够多的情感回应,以至于他们在成年后也不具备自我安抚和寻求他人支持的能力。在遭遇挫折和痛苦时,这些童年没有得到足够回应的人会觉得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为了“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他们只好自行创造或强化各种应对方式,而反向形成是其中较为常见的方式。
也许在某次悲伤无助时,于笑笑尝试强行要求自己积极正向,然后发现自己的心情真的好多了。她以为找到了抵御痛苦情绪的良药,就此形成一种固化的模式:每次遇到悲伤无助,就让自己充满积极的正能量,从此不再努力去寻求有支持性的亲密关系。
殊不知,过度使用反向形成心理防御机制的根本原因恰恰是于笑笑感到无人关心她,没有人可以为她提供依赖,那种“世界那么大,内心没有家”的感觉,让她越来越悲伤,越来越无助,最终导致抑郁住院。
在于笑笑童年时期,爸爸长期出差外地,因为父母感情不好,她的妈妈显得郁郁寡欢,经常独自呆坐。所以于笑笑从小就乖巧懂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给妈妈增添一丝负担。亲戚们都夸于笑笑独立能干,但她的苦,却只有自己知道。
对于笑笑来说,想要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要能意识到问题的来源。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未向任何人寻求帮助,以至于每当她体验到自己有依赖他人的渴望时会感到羞耻和恐惧,这使她在生活中过度使用了反向形成防御机制,造成了自身的抑郁问题。
其次,要能够理解和认同自己的需要,认识到依恋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而且是一种生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心理需求。
最后,要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尝试去交朋友。把那些有能力倾听和理解自己的人挑选出来,去和他们保持情感上的连接。
如果于笑笑能够从情感关系里得到温暖和支持,就不会再过度依赖反向形成的心理机制,那将使她的内心更有力量,更能享受生活中的幸福感。
于笑笑确实是一个心态积极的人,大家很少见她愁眉苦脸,任何时候她看起来都是能量满满。她的妆容总是精致的,衣服总是搭配得体,办公位上贴满各种励志小纸条,比如“加油”“今天你微笑了吗”“你是最棒的”。
可是,充满正能量的于笑笑最近却突然辞职了,原因竟是患了严重的抑郁症,不得不入院强制治疗。同事们议论纷纷,积极乐观的于笑笑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
心理防御机制: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顾名思义就是往相反的方向去形成。在心理治疗领域,这是一个专业名词,形容人们把不能接受的想法、感受和欲望转化为相反行为的现象。如果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反向形成就是和自己的潜意识愿望反着来。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使用反向形成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谁不喜欢天天躺着晒太阳,让别人供养自己呢?可是要在这个社会上生活,人必须要创造自己的价值,也被要求必须遵守某些社会规则,这时候人就得學会跟自己的天性反着来—每当心里涌起好逸恶劳的想法和渴望时,反而要努力地去学习和工作赚到生活的资本,让自己过得更好。每当想躺着晒太阳让别人供养自己时,启动了反向形成心理机制的你反而会去付出,去关心和照顾别人,通过这种方式你便会得到一段好的关系,以滋养自己的身心。
反向形成的本质是人们发展出来适应社会的一种重要能力,然而如果人们过度使用这种能力,在任何事情上都使用反向形成则会出现问题。当面临冲突时,没有其他选项,只会使用反向形成,久而久之,就会带来一定的心理伤害。比如,当人们感到生气时,原本可以有很多种选项:
1.若环境安全,就跟对方表达自己的生气;
2.环境不安全,暂时压抑生气,另外找渠道发泄怒气;
3.合理化那个生气,安慰自己说这没什么好气的;
4.转移注意力,把生气的感觉放到一边;
5.在心里感受那个生气,同时询问自己为何生气,理解这个生气的意义。
可是对于只会使用反向形成的人,唯一能想到的选项是:对那个惹你生气的人超级友好,热情地打招呼,向对方表达关心,试图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人。
另一个过度使用反向形成的例子是:你非常害怕那种看起来很严厉的人,你本能地想远离他们,然而在现实中你的做法却是主动向他们示好,还不断恭维、讨好他们。
于笑笑则可能在采取另一种更加极端的做法。由于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其实她经常感觉情绪低落,她的内心是悲伤、无助、痛苦的,可是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感受,只能给自己带上一副假面,让自己看起来很积极,很快乐,一切都非常好。
依恋损伤导致过度反向形成
当小孩子体验到痛苦时,会本能地寻求妈妈的怀抱,渴望被妈妈拥抱、抚慰、保护。在妈妈具有安抚作用的反应中,重新恢复安全的感觉。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自我拥抱,自我安慰,内心的韧性逐渐增强。当他们长大后,遇到挫折时,会回忆起妈妈带给自己的安全感觉,进而有能力从挫折痛苦中恢复能量,也有能力去寻求类似妈妈怀抱的关系,如朋友、爱人、师长的支持。
在高质量的关系里,人们的痛苦会被看见,被理解,被包纳,会使得那痛苦的体验变得能够承受。
然而,我们中的一些人,无法在生命的早期得到养育者足够多的情感回应,以至于他们在成年后也不具备自我安抚和寻求他人支持的能力。在遭遇挫折和痛苦时,这些童年没有得到足够回应的人会觉得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为了“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他们只好自行创造或强化各种应对方式,而反向形成是其中较为常见的方式。
也许在某次悲伤无助时,于笑笑尝试强行要求自己积极正向,然后发现自己的心情真的好多了。她以为找到了抵御痛苦情绪的良药,就此形成一种固化的模式:每次遇到悲伤无助,就让自己充满积极的正能量,从此不再努力去寻求有支持性的亲密关系。
殊不知,过度使用反向形成心理防御机制的根本原因恰恰是于笑笑感到无人关心她,没有人可以为她提供依赖,那种“世界那么大,内心没有家”的感觉,让她越来越悲伤,越来越无助,最终导致抑郁住院。
承认自己的依恋需要
在于笑笑童年时期,爸爸长期出差外地,因为父母感情不好,她的妈妈显得郁郁寡欢,经常独自呆坐。所以于笑笑从小就乖巧懂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给妈妈增添一丝负担。亲戚们都夸于笑笑独立能干,但她的苦,却只有自己知道。
对于笑笑来说,想要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要能意识到问题的来源。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未向任何人寻求帮助,以至于每当她体验到自己有依赖他人的渴望时会感到羞耻和恐惧,这使她在生活中过度使用了反向形成防御机制,造成了自身的抑郁问题。
其次,要能够理解和认同自己的需要,认识到依恋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而且是一种生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心理需求。
最后,要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尝试去交朋友。把那些有能力倾听和理解自己的人挑选出来,去和他们保持情感上的连接。
如果于笑笑能够从情感关系里得到温暖和支持,就不会再过度依赖反向形成的心理机制,那将使她的内心更有力量,更能享受生活中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