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传统的根基上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问新华社安徽分社摄影记者于杰:“你最喜欢拍什么?”
  于杰说:“我就喜欢拍新闻,拍摄人物故事,拍新闻中的人和事,从新闻故事里探索人间真谛,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他还说:“我对现在的年轻人说,你们自己去拍,不管是什么内容,从找新闻线索开始,一个星期拿着电脑来上一次小课,不然你可能十年都捅不破这层窗户纸。”
  传承新华精神
  于杰对我说,你给《摄影世界》写“新华影事”专栏,有些很“新华”的东西一定要写,比如我们的传统作风,那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一种思想传承,人们一看就明白这才是新华社。
  1984年,新华社安徽分社招摄影记者,当时的分社副社长徐光春找到于杰,希望他去分社实习、试用。那时于杰还在安徽宿州《拂晓报》当摄影记者。
  两年前,于杰和徐光春曾在一次夏粮丰收报道中相处半个月,一块走了几个县。采访、拍摄,于杰从徐光春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他说:“我学到最多的不是技术,而是新闻思想,听他讲怎样发现、挖掘新闻,当时那些话对我影响很大。”
  于杰觉得,这就是新华社:首先教你的不是怎么拍照片,而是告诉你拍什么照片,什么是好照片;进了新华社的大门,不是教你高山仰止,而是带你登高望远。“那时候,和徐光春一起下乡采访,住在公社招待所,大房间、大通铺,二人可以聊到半夜,早晨再爬起来拿着饭盒到食堂排队吃饭。很难具体说从他那里学到了什么,但是我知道,思想就是这样从他身上传到我身上的。”于杰还说,“刚进新华社,也没有分工,师父带徒弟一样,你自己跟着老记者去采访,没有学院式的授课,出发前你要抢先一步帮老记者们背三脚架、背摄影包,这些细节听上去可能和讲故事一样,但是你抢着过去拿三脚架了,就是领会了新华社的传统精髓,站在一旁看老记者自己动手,那就不是新华社的人。这些作风也是这样代代传下去的,完全是潜移默化的力量。”
  于杰1955年出生在安徽宿州,父辈在宿州军分区工作。军区大院的军号声准时、有序,伴随着于杰的生活、成长。在军区大院的熏陶下,于杰养成了讲礼仪、守纪律、时间观念强的习惯,同时也形成了脾气刚烈、自以为是、优越感强等性格。于杰回忆:“那时,我们军区大院的孩子自成体系,一般不与外界接触,也不和大院外的孩子一起玩,大家互相说起话来口无遮拦,比较随便。现在感觉那时还是比较封闭的,和社会有些脱节,也没有世俗社会必须的处事要圆滑和妥协的概念。
  于杰18岁那年正值“文革”,他却对摄影产生了兴趣。军区有一个简易暗房,为了学习照片的洗印技术,于杰整天泡在暗房里,用木头盒子做成放大器处理照片。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他一个人在暗房里呆了一整夜没有回家。父亲见他对摄影如此着迷,就给他买了一台海鸥4B照相机。那时一台相机要100多块钱,而且市场上根本买不到,最后还是通过部队后勤部门的关系,找人带着于杰专门去了趟上海才买到相机。那年代,很多人甚至都没有见过相机,于杰怀抱着崭新的相机一路乘火车回到宿州,他回忆说:“背着相机在街上走时,百分百的回头率,很是自豪!”
  于杰是幸运的,文革岁月,社会混乱,到处充斥着不学无术的风气,政治上的钻营投机者比比皆是。于杰没有因为出身军人家庭而张狂,也没有因社会风气不良而颓废,他喜欢上了摄影。年轻时的追求和爱好不仅成为他最初的饭碗,也成就了他一生的事业。
  1980年,宿州《拂晓报》复刊并面向全省招收记者。于杰报名,经考察后被调入报社当了一名摄影记者。于杰说:“真正对我的摄影生涯产生影响的是当时《解放军画报》的资深摄影记者骆飞,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骆飞的摄影课,他给我系统地讲解相机构造,给我讲照片,包括怎么装胶卷……”他觉得学习,首先就是向前人学习,当然不仅要学技术,学方法,更要学传统,了解前人的思想。
  新华社前社长穆青有句名言:新华社没老没少。又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这话的意思便是,新华社无长幼,但有尊卑,唯业务能力是问。所以,于杰说起刚进新华社那一阵,来到北京,进了总社摄影部,感觉就像到了家里一样,见到了编辑,无论男女老少,都像兄弟姐妹,说工作、谈稿子、聊家庭、侃生活,真是无话不说。“我儿子、老婆的名字他们都能叫出来,总社的编辑到他所在的分社出差,即使是部主任,也都是到我家里吃饭。那时在新华社里人和人之间关系很单纯,说话、做事、交往没有太多顾忌……”
  至今走进总社大门,尤其从新华社大院的“口字楼”旁经过(上世纪90年代前,“口字楼”曾是摄影部办公楼),于杰说他心里都会有一股暖流,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免不了回头多看几眼。那些年,每进编辑部,他都能受到一种气场的感染,满眼都是学不完的东西,自己也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所以,自从我进新华社那一天起,无论做人、做事,我都记着自己是新华社记者,要维护新华社的声誉。也是从进新华社开始,我树起了自己人生的标杆,新华社的旗帜在我心头飘扬!”
  紧跟时代潮头
  于杰出身军人家庭,成长环境所至从小养成了一些优越感,加上自身条件好,唱歌、打球、游泳,都比较出色,还会开车、拍照,所以很多人称他是“于老大”。虽然他自己也非常骄傲,但在摄影业务上从来不敢懈怠,总是力求全力以赴。他说:“年轻时长年外出采访很少在家,不知道顾家,也不想家。儿子出生后,当父亲的基本没有照顾、亲近过他。导致儿子三岁时还喊我叔叔,上小学时才喊我于爸爸。那时我每天想的就是照片、稿子、发稿量、好稿……虽不说是什么雄心壮志驱使,但非常看重新华社记者的称号,把照片得到编辑部认可当成最大的追求,最好的奖赏。那时候周围业务气氛浓厚,看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业务能力。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90年代参加美国布鲁克斯学院培训时,很多记者对那次摄影学习机会非常看重,在北京培训期间,大家一说话、交流的都是照片,一出去,就是拍照。”
  新华社国内每个分社都有几名摄影记者。这些驻守在全国各地的新华社记者,用他们共同的敏感、智慧、勤劳,和不尽相同的思想、感悟、认识、技术拍摄了他们看到的社会和他们经历的历史瞬间。一幅幅照片,记录下一个个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以及发生在城市、乡村不同地方的生活状态、不同寻常的社会故事。在这数百万张照片中,不乏应景的、为了完成任务而拍摄的照片,但亦有许多沉淀下来的好照片,唤起人们记忆深处的耳熟能详的人物和往事,在朴实的画面方寸之中存留住他们所处地域、所经历年代的种种印迹。   比如关于粮食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鉴于当时中央有关部门对粮食市场是否要开放有过政策层面的考虑,新华社摄影部组织安徽、湖南、江苏、四川4省的分社记者深入各省农村进行采访,了解“三农”问题,尤其是水稻种植状况。因为之前已有迹象表明,由于粮食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南方一些省份的农民已经不愿意继续大面积种植水稻了。在采访中,于杰在安徽无为县见到一个在稻田里收割的农民,裸着膀子,皮肤被太阳晒得黑亮。于杰问他水稻的收成,那农民诉说了种水稻的艰辛,收获的不易。在骄阳高照的稻田里,于杰拍下了开镰割禾,农民挥汗如雨的稻乡画面;之后,其他几个省的记者也深入调查采访,拍摄了大量照片,编辑部就这些照片编发了系列稿件,其中《稻米忧思录》被香港文汇报刊登了一个专版。组织这次采访的摄影部原副主任谢琍回忆,当年她看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也刊登过一个美国记者拍摄的关于中国粮食的专题,从题材到照片,与新华社记者的思路非常相像,由此可见当时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相同。编辑希望拍摄一幅孩子端着一大碗米饭,蹲在门槛上的画面,为了能找到这样一个画面,于杰去了好几个县,找了不少村子,也没能遇到这样的场景。后来才反应过来,原来安徽农村的房子就没有门槛。那时候编辑和记者都反对摆拍,严格遵守新闻照片的细节真实性,所以后来就作罢了。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一批私营企业主。1987年,中央发布了1949年以来第一个鼓励私营经济发展的文件。次年第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正宪法,使私营经济从此合法化。1988年中国私营企业达到1000多万家,“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久就是当时的一个典型。
  年广久是安徽怀远县农民,凭着炒瓜子的好手艺,摆起了干果摊。如果有人站在他的摊前抓一把瓜子吃,他会假装看不见;顾客买瓜子,临包装前他又抓一把添上,由此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傻子”。但“傻子”不是真傻,这样一个人物,邓小平两次亲点他的名,把其作为私营企业家的代表。
  在改革开放20年的报道之中,于杰选择将拍摄对象锁定在年广久身上,他想通过一组图片故事来解剖这个人物。于杰说:“我跑去住在年广久家,和他‘玩’了一个月。他下乡收购瓜子,我跟他一起去;他炒瓜子我在旁边帮忙,和他聊天;慢慢熟悉后,他对记者就没有了戒备,没有了拘束,我就开始拍摄了。如果不与他接近,没有生活,就不可能走进被摄者的内心。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展示人物的性情、韧性,这是摄影者的基本功,这样得到的画面才能凸显不同人物的生活取向和价值观,这样的人物故事才具有可读性、艺术性、新闻性、生命力,也只有这样的故事才能打动人。”
  身为安徽人、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于杰始终关注发生在安徽的大事:1984年他就开始跟踪拍摄凤阳小岗村家庭承包制、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淮河流域治理等等。1991年淮河洪水,于杰两个月呆在淮河大堤上,曾有一次因为连续24小时没有休息而晕倒在地上,吃了救心丸才缓过来的记录。
  执念文化情结
  于杰从小喜爱绘画、书法。虽然“文革”期间他还小,政治上的事只是懵懵懂懂,但写大字报他都是一笔一划地写,当成是练书法。1980年前在宿县地委党校搞宣传工作时,为了提高绘画、书法水平,他还曾专门拜师学艺。
  或许他的文化情结就是从此而来。
  1994年初,于杰去歙县农村采访。车到歙县地界,陪同的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指着远处一个村庄说,前面有个叶村,也叫“罗汉村”,村里每年都要举行叠罗汉表演。于杰决定到那个村去看看。进村后,有老人介绍说,叠罗汉始于明末,已经有500多年历史,最初是为了祭祀40多位保护“惠安寺”而与官兵搏斗的僧人亡灵,保佑他们在九泉之下安息,是以驱邪纳福为目的民间杂技。
  听了老人的介绍,于杰和同行的总社摄影部编辑陈小波决定留下来,亲眼看看这个奇特的民间艺术。于是他们找到了叶村最权威的“老罗汉”去聊天、听故事。于杰说:“就是通过这种聊天式的采访,我才见识到了古朴、粗犷、原始的罗汉脸谱,看到‘罗汉’们各种惊险别致的堆叠造型。流传了几百年的叠罗汉并不仅仅是一种杂技,而是一种融宗教祈福、氏族仪式、杂技艺术为一体的民间艺术。表演者不说不唱,在大鼓敲击的简单节奏下,动作从易到难,依次进行。‘罗汉们’携手并肩、齐心合力、环环相扣,层层叠高,动作惊险别致,造型均衡稳定,体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将力量与和谐之美融为一体。”
  这次采访中,于杰与编辑也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一天,于杰与陈小波在村子里转,为了一张照片争执不下,互不相让。一个村民看见了,以为是两口子闹矛盾,悄悄对陈小波说:“我看你俩没有夫妻相,过不到头。”俩人被逗得哈哈大笑。很多年后这段经历还被当作消遣的话题。其实当年,记者和编辑的关系就是如此,观点、意见不一致当面争论,争论完了继续合作。这组《重重叠叠总有情》完成后,照片由新华社同时发给了当时的伽马、西帕两家有影响力的图片社。
  于杰拍摄《何氏三姐妹》专题时,先是在合肥采访何怡贞,聊天过程中得知她的两个妹妹都是科学家:何泽慧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泽瑛是中国植物学方面有成就的研究员。中国的女性在自然科学界少有名气大的,而三姐妹在各自的领域都成绩斐然,出类拔萃,为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于杰当即萌发了做一组三姐妹专题报道的想法。于是采访何怡贞结束后,于杰又与编辑赶往北京,采访她的妹妹,并配合三姐妹童年、青年时的家庭照片一起编发。
  于杰还喜爱黄梅戏,关注黄梅戏的发展和传承。八十年代人们还没有太多公认的明星,记者只能靠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去发现值得报道的人和事。90年代,于杰就拍摄过有黄梅戏“五朵金花”之称的马兰、吴琼、吴亚玲、杨俊和袁玫,当时刚从艺校毕业的马兰虽然比较稚嫩,但其容貌、气质,在舞台聚光灯下的魅力,是其他演员可望而不可及的。于杰一直关注她的每一场重要演出,跟进式地报道了她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点。于杰与马兰也成了很好的朋友,就连马兰的父母都和于杰非常熟悉。后来,马兰的艺术成就卓著,被视为继严凤英之后当代黄梅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黄梅皇后马兰》是于杰比较满意的组照。
  当了记者,因为工作关系,于杰也采访过一些名气斐然的书画大师,像韩美林、黄胄、董寿平等,交流时也向他们讨教一些技艺。著名书画大师赖少其看了于杰的书画作品后曾连声称道。近两年于杰感觉岁数大了,认为自己应该重操旧业画画、写字。他甚至想到过两年退休以后,用自己的画做些慈善公益,来帮助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读书。
  “新华影事”专栏中介绍的记者们,或是有书画造诣,或是有艺术爱好,或是与大自然亲近,或是对人性体察悉心,他们是不是有某种共性?对摄影的追求之外,是否还有一种力量在影响他们?我还没有细想。但我知道,如果有一种力量能够影响人心,它绝不是说教式的,而是潜移默化的。能接受这种影响的人,必然有一颗充满爱的心,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真,发现人性的善,品味艺术的美。我想,这一点应该可以算是他们的共性。
其他文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在人类历史上,世界各地都有言传不尽的与蛇有关的神话、寓言、故事等,人与蛇关系的渊源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在中华文明里,《说文解字》中提到龙的身躯是由蛇变化而来;闻一多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里也认同了龙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龙即大蛇,蛇即小龙;《
期刊
尼康COOLPIX P7700是一款操作手感与性能兼顾的轻便型相机。它具有1219万像素、7.1倍光学变焦、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和3英寸、92.1万像素多角度LCD显示屏,即使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出色的影像质量。  P7700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LCD显示屏,可以进行270°旋转。作为热衷寻找创新角度的摄影记者,我认为这个功能非常有用。有了可以旋转的显示屏,就能把相机放在地面上,将液晶屏
期刊
9月下旬,南半球正值初春。笔者有幸参加了“感受南半球魅力之都——索尼澳洲行摄全记录”外拍活动。悉尼的麦考利夫人角是我们拍摄的第一站,晴朗的天空下,海浪拍打着礁石,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悉尼歌剧院,这座建筑犹如白色的花瓣,在阳光下呈现出从亮到暗的丰富层次。眼前的景色顿时让10个小时飞行的疲惫一扫而空,我一边心里暗暗赞叹,一边不断地按下快门。  这次外拍主要使用的是索尼α99数码单电相机,以及24-70毫米
期刊
人生的奇妙在于,不经意的“遇见”常常带来意外之喜。最初是不经意地拿到了索尼黑卡,但后来,这台小小的相机总在不断用优秀的表现超越我对它的期待。  将黑卡揣在口袋里,绕浙江西塘走了一圈,便把在这座如烟如画的江南小镇的种种偶遇一一摄入。诗人常用笔记下他们的随想,有了黑卡,摄影师也可以创作自己的随想集了——一个2000万像素级的专业画质水平的集子。  手动操控灵活自如  出发前正是夏末秋初,北京暑意已去,
期刊
安佑忠从国家网球中心的赛场地沟里走上来,背着尼康D300,扛着俩大炮镜头:一个300毫米,一个120-400毫米,身上还挂了个短焦头,吭哧吭哧地爬上看台台阶。  这天是中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德约科维奇对战特松加。他跟别人一起在地沟里拍,觉得没意思,就从看台最底下爬到最顶上,找了个没人拍的死角,从上往下拍小德。  “那个看台顶有六七层楼高,每一阶比咱普通的两个台阶还高,我一阶阶上去,心想可别摔倒了
期刊
街头巷尾是展现各种生命形态的集中地带,呈现着当下时代最为凸显的种种元素。摄影师余海波行走深圳街头,23年来,为这座移民城市截取存留了形形色色的时代切片。画面中,文字间,承载了他本人对于这座城市的认知与感悟。  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开始以古老东方大国背景下的经济特区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与此同时,内陆各省的追梦人如潮水般地纷纷下海,扑向这座充满未知的青春城市。1980年代的深圳,无数不可名状的机会,让
期刊
大海,  时而温柔安静,时而波涛汹涌。  湛蓝深邃,宽广博大。  海像爱,爱似海。  我是个很渴望旅行的人,但是旅行机会却少得可怜,又总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把美景拍得更美,会枉费了一趟旅行。可这样等下去,何时才会合时宜呢?  其实只要定下了出行的时间,约好了要拍摄的人,收拾好器材和道具,带着做好的计划就可以出发了。当然之前也要做好功课,将有地方代表性或特色的拍摄信息收集起来。虽然做足了准备工作,
期刊
漫步在悉尼市区,到处都是肤色、语言各异的人们,其中体现出的文化多元性,让这里的街头景观充满看点。我拿着即将上市的索尼NEX-6在街头穿梭,记录下人们或悠闲或急促的脚步。偶尔会有老外注意到我手中的相机,流露出赞赏之情说道:“Hey, Sony!”没错,这台相机的确值得赞赏。  第一眼看到NEX-6,就喜欢上了它的外观。轻薄的机身居然配备了内置闪光灯、电子取景器、可翻转取景屏等。机顶还有拨盘设计,可用
期刊
很多场合下,大的摄影包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反而是小巧的单肩摄影包用起来更得心应手。当然,由于使用目的和环境的不同,小巧的单肩包也有很多种类型的划分。这里介绍的两款百诺精灵系列与游侠系列的摄影包,是陪伴摄影师穿梭于闹市中扫街拍摄的携带首选。  百诺精灵系列Smart10专业摄影包体积小巧,保护功能却很齐全,刚好够存放一部单反套机及一些个人物品,非常适合在假日里简单的外出随走随拍。除了具有小型单肩摄影包
期刊
大学图片摄影专业毕业7年来,肖诗白拍摄了很多组图片,《捕蛇者说》、《中药传奇》、《万鱼方舟》等,展示了中国广袤丰富的自然界,以及自然与人唇齿相依的关系,也让我们把自己的消费行为与自然世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亨利 · 梭罗说过:“永远不要雇一个只为了钱而给你干活的人。”看肖诗白的作品,常有一些画面让人深信他不只是为了钱在拍摄。肖诗白有很多爱好,比如他会花大把的时间练习拳击和巴西柔术。拍照片对他而言
期刊